Ⅰ 電影敦刻爾克國內什麼時候能看 敦刻爾克什麼時候上映
敦刻爾克 Dunkirk (2017)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 克里斯托弗·諾蘭
主演: 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 傑克·勞登 / 哈里·斯泰爾斯 / 阿奈林·巴納德 / 湯姆·哈迪 / 馬克·里朗斯 / 巴里·基奧根 / 基里安·墨菲 / 詹姆斯·達西 / 肯尼思·布拉納 / 李·阿姆斯特朗 / 詹姆斯·布魯爾 / 達米安·勃納爾 / 布萊恩·威納爾 / 哈利·理查森 / 艾略特·提特恩索 / 凱文·格思里 / 巴比·洛克伍德 / 米歇爾·貝爾 / 比利·豪爾 / 邁克爾·凱恩 / 約翰·諾蘭 / 米蘭達·諾蘭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官方網站: www.nkirkmovie.com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法國 / 美國 / 荷蘭
語言: 英語 / 法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7-09-01(中國大陸) / 2017-07-13(倫敦首映) / 2017-07-21(美國)
片長: 107分鍾
Ⅱ 《敦刻爾克》上映前資源就很多了,為什麼不願意去電影院看正版,非要在小屏幕上看盜版呢請說說原因
您好,裕陽知識產權來解答,談一下個人感覺:
花錢能給人帶來獨特的資源,或者能幫助人提高效率,提到愉悅感和幸福感。比如iTunes之所以能占據超過7成的數字音樂市場,是因為蘋果讓買正版這件事情變得無比簡單(和足夠便宜)——只需打開iTunes,點一下購買,音樂就下載到iPod(iPhone)上。正是因為購買正版音樂比下載盜版音樂簡單,幫助人提高了效率,節省了用於找盜版的時間,正版數字音樂活了下來。但在國內的正版視頻消費過程,體驗到的是:在各個網站間切換找想看的電影,好不容易找到之後,在劇情進入高潮時突然轉到另一場戲時,讓人產生的憤怒與掃興,就像在米其林餐廳吃到一隻蒼蠅一樣令人難受。
雖然正版和盜版在產品品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且費力程度是一樣的。在獲取正版和盜版內容門檻無差別的情況下,買正版至少還能給人稀缺感,並且會更珍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因為珍視,在聽音樂的時候愉悅度變得更高。在信息變得越來越扁平的時代,獨特資源已經越來越沒有賣點,更好的體驗不就是付費的價值所在嗎?
可惜的是,在國內視頻消費過程中,只有通過盜版才能感受好的體驗。這個體驗與錢一點關系都沒有。
不過,裕陽知識產權提醒下,電影是有版權的,在看盜版同時就在侵權了,是不可取的。謝謝,望採納!
Ⅲ 敦刻爾克為何是今年必看電影
《敦刻爾克》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觀影效果:你像是身不由己地被推進了一個強勁的視聽旋渦之中,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離座位,想要上廁所,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緒越來越緊張和高漲,欲罷不能。
諾蘭曾說:「拍《敦刻爾克》時,我主要依靠視覺來講故事,台詞比我以往的電影都要少。」在107分鍾里,他向觀眾展示了攝影、音樂和剪輯的純粹而偉大的力量,不依賴題材IP,不依賴角色,不依賴特效場面,不依賴明星(最大的明星湯姆·哈迪老濕幾乎全程「面具臉」)。
Ⅳ 有沒有什麼電影神器能看敦刻爾克
我有可以直接看的
Ⅳ 為什麼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各大視頻網站看不到
沉默的中國電影市場近段時間火速升溫,繼《戰狼》的50億票房之後,《敦刻爾克》在內地公映三天後斬獲約1.97億人民幣,以絕對優勢榮膺當周票房冠軍。與此同時,《敦刻爾克》內地口碑延續海外炸裂好評反響熱烈,克里斯托弗·諾蘭傾力打造的沉浸式觀影體驗讓內地觀眾全情投入大呼震撼,社交平台再度掀起全民熱議的「諾蘭旋風」。
盡管《敦刻爾克》跟諾蘭之前導演的片子在風格上大相徑庭,但敦刻爾克大撤退其實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是英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故事是英國人都很熟知的一個事情。對於二戰格局有著戰略性意義。
諾蘭一反戰爭電影的內容和敘事,也放棄了他之前電影的燒腦模式,沒有刻意營造「主旋律」「英雄片」的既視感,而是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在給我們從容地講述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沒有刻意迎合市場,也不緊扣商業。
市場效果究竟如何,媒媒噠會和大家一起持續關注。相信《敦刻爾克》的敘事模式會帶給電影人和電影市場更多的思考和借鑒。
文/萬霞來源:媒媒噠
Ⅵ 如何看待電影《敦刻爾克》在法國遭到抵制
因為敦刻爾克是英國、法國、荷蘭等同盟國的撤退,電影中缺乏法國人的視角,僅給了法國士兵十幾秒的鏡頭,還是將法國士兵刻畫成假裝成英軍上船的形象。再加上,歷史上法國在撤退的最後起了後衛的作用,最終導致有一萬多的法軍被俘。無論從電影情節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似乎對法國有一個不公。
這時,德國坦克已經到達敦刻爾克近郊,包圍圈已縮得很小很小,後衛任務落在約4萬名法軍身上。晚上10點,最後一批船隻到達敦刻爾克,混亂局面突然達到了高潮,眾多沒有武器的士兵瞬間涌現,亂作一團,上去的撿了性命,剩下的只能「望洋興嘆」。最後,有2.6萬人擠上了最後一批軍艦的甲板,離開了敦刻爾克。6月4日,「發電機行動」計劃至此結束,滿載著法國士兵的英艦「希卡里」號是最後一艘駛離敦刻爾克港口的船。而此時還有不少撤退不了的後衛法軍打盡最後一發子彈成為俘虜。
歷史就是這樣無情,法軍在撤退中的作用和犧牲確實不應該被忘記,但是諾蘭的《敦刻爾克》意在講述個體生命面臨死亡經歷生死的故事,其本人也多次聲明,無論哪一方都應該理性看待。
Ⅶ 電影《敦刻爾克》值得一看嗎
當然,非常值得。每次對諾蘭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樣收獲到驚喜。戰爭的畫面感和配樂都特別帶感。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就把觀眾一下子帶到了那個場景中。
我們一般都喜歡看的是什麼戰爭片呢?取得了大勝利的戰役。而《敦刻爾克》是什麼,是一次大潰敗和逃脫。
Ⅷ 今天看了敦刻爾克 什麼爛片
我不知道你覺得這部電影爛到什麼境界了。首先,從故事背景來講,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英法聯軍的軍事撤退行動,此歷史事件之所以被稱為奇跡,是因為在受到德軍的猛烈攻擊下,英國政府徵集了大批手無寸鐵的民用船,10天撤走了33.8萬人;其次,從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來講,他是懸疑大師,解構大師,時空轉換大師,他拍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蝙蝠俠2》等口碑較好的大片,《敦刻爾克》是諾蘭的第一部戰爭片,他將一個真實歷史事件,融合了自己獨有的電影風格;從拍攝手法和敘事情節來講,敘事手法極簡不代表簡單,極簡裡面,其實有很多隱藏的關鍵點,以及很多隱晦的信息,刻爾克大撤退在諾蘭的手裡,交錯了時空,添加了懸念,營造了真實。該片簡化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省去了前因後果的故事鋪墊,一開場就單刀直入,將觀眾帶入戰場,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情節的緊迫感,並推動劇情發展。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刻畫的士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餘味悠長。除此之外,該片還有觸動心靈的動人情節,對求生的渴望、無私救人的勇氣、為同胞的奉獻,各種閃亮的人性光輝都獲得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令影片呈現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及獨具一格的動人氣質。當然,僅是個人觀點。
Ⅸ 怎樣理解電影敦刻爾克
1996年諾蘭用《追隨》正式出道,2008年憑借《蝙蝠俠:黑暗騎士》一炮而紅,奠定宗師地位。
時至今日,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諾蘭留給世人的印象一直猶如佇立雲顛,俯瞰凡人。
高如仙人,不沾煙火氣的諾蘭,卻在2017年拍攝了《敦刻爾克》,一部沒有一絲科幻、懸念、酷炫的「平凡」之作。
三幕相交,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敦刻爾克》,一個戰爭史上偉大的奇跡,一部屬於諾蘭的戰爭史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