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尋求一個關於戰俘的電影名字
戴罪立功 Quel maledetto treno blindato (1978)
劇情簡介 · · · · · ·
五名美軍犯人在被押解到軍事法庭的途中,因不堪忍受憲兵的虐待而發生暴動,一起逃往中立國瑞士,誰知在邊境遭遇「德軍」,繼而落入法國游擊隊的包圍。原來,他們擊斃的「德軍」是重任在肩的美國軍人。耶格中尉等人於是決定戴罪立功,替他們完成任務。這樣,他們又重返敵占區。
⑵ 反映新中國成立後國民黨戰俘的電影是哪一部
片名:決戰之後
導演: 李前寬 / 肖桂雲
主演: 古月 / 李法曾 / 黃凱
上映年度: 1991
劇情介紹:
根據黃蠐人長篇小說《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後,一大批國民黨高級戰犯被押送到新中國的監獄功德林進行改造。其中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蔣介石御林軍二。六師師長邱行湘;十八軍軍長楊伯濤;十二兵閉司令黃維;三兵團司令張淦以及軍統局北斤區長文強等。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向毛主席、周總理匯報戰犯的情況,毛主席主張將新政府的觀點公開告訴他們,讓他們經歷由強制改造到自覺改造的過程。在戰犯做早操時,監獄的劉所長發現杜聿明的腿在顫抖,馬上將他送往醫院檢查治療。朝鮮戰爭爆發的消息傳來,戰犯們的思想中引起震動,他們憑借自己的軍事經驗,估計著戰事的發展。法院來人,帶來了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鄭庭笈妻子的離婚報旨,鄭欲簽字,被劉所長阻攔,提議緩幾天做一做對方的工作。楊伯濤曾任美式軍械裝備部主任,對美軍裝備、性能較清楚,想搞個報告,幫助我志願軍,得到杜聿明的支持。戰犯們在監獄里接受勞動改造,心情較為舒暢,精神面貌有所改觀。在交待歷史的材料巾,李所長指出國民黨鄂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對殺害瞿秋白一事要如實交待;指出杜聿明的材料中缺少昆侖關火戰的歷史;黃維的歷史材料是有關永動機的設計方案,認罪材料隻字未見。隨著時間的推移,杜聿明、黃維、邱行湘等一大批國民黨高級戰犯在功德林的改造生活中,親身體驗到共產黨人那真誠、博大的情懷,親眼目睹了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他們最終從思想上徹底放下了武器,由抗拒改造轉變為自覺接受改造。1959年12月4日,法官宣布了第一批獲特赦的戰犯名單。獲釋的杜聿明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周總理、陳毅外長和英國蒙哥馬利元帥的接見。他不勝感慨地說:「我終於明白了,我的全軍覆沒,縮短了民族苦難的歷史。」此後不久,第二批、第三批戰犯相繼獲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開始了新的生活。
⑶ 一個男人從戰場回來沒了四肢 村裡人都叫他戰神 是日本的 這是什麼電影
芋蟲 キャタピラー (2010)
導演: 若松孝二
編劇: 江戶川亂步 / 足立正生 /黑澤久子
主演: 寺島忍 / 大西信滿 / 河原薩布 / 粕谷佳五 / ARATA / 更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0-08-14
片長: 84分鍾
又名: 毛毛蟲 / 欲蟲(台) / Caterpillar
⑷ 求一部很老的電影,講的是越戰一名美國戰俘逃脫之後帶領其他戰俘逃出重圍。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⑸ 求關於二戰 戰俘的一部電影
這是2002年美國拍攝的《哈特的戰爭》,講一個美國軍人在戰俘營的經歷
開頭是這樣的,他們在比利時突出部戰役中,過憲兵檢查站的時候,被化妝為美軍憲兵的德軍突擊隊伏擊,司機被打死,豬腳猛踩油門結果翻車,路邊溝里全是跟他一樣遭遇但已經被打死的美軍士兵屍體。影片繼續,後面都是關於戰俘營的事情了
這部電影是由老牌明星布魯斯·威利斯參演的,主要是講述關於勇氣和軍人使命的故事,影片最後布魯斯·威利斯本來化妝為德國軍官已經成功逃出戰俘營,卻因為要避免沒逃出的戰友被德軍虐待泄憤而返回接受德軍的處罰,當然,也就是頭上吃一顆子彈。這種大無畏精神令人贊嘆。
給出的鏈接是網路的該部電影介紹
⑹ 戰俘電影
應該是《桂河大橋》原名《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一九四三年,日軍佔領下的緬甸邊境,在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桂河上為泰、緬鐵路建造大橋,戰俘營營長齋藤大佐下令全體戰俘參加建橋工程,可是英軍戰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認為軍官參加體力勞動違反日內瓦公約拒不執行。雙方對峙,尼科森被關入禁閉室。已參加建橋的戰俘們開始怠工,加上日方設計上的不足,整個工程陷於停頓。齋藤迫於無奈,只得讓步,尼柯爾遜等人獲釋。這時美軍戰俘希爾茲少校成功地逃出戰俘營,來到邊境農村中的英軍突擊部隊,希爾茲從隊長沃頓少校那兒被迫接受了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四人突擊隊由幾個泰國人帶領,潛入大橋工地附近。尼科森在獲釋後想:在破壞一切的戰爭中何不做點事情。於是率領戰俘日日夜夜地干,架橋工程順利進行著,三個月後,大橋建成了。希爾茲巧妙地把炸葯安放在橋墩上。在通車那天,尼科森將橋的上下作最後檢查,突然發現埋設在沙床里的引爆電線,他跟另一英軍士兵發生了一場爭斗,被亂彈射中的尼科森陰差陽錯倒在炸葯引爆開關上,幾聲巨響後,桂河大橋被炸毀,飛速駛來的火車也墜入河裡,尼科森等人壯烈犧牲。
詳細請參看網路http://ke..com/view/160566.html?wtp=tt
⑺ 求一部美國特種部隊去越南營救戰俘的老電影
美國特種部隊去越南營救戰俘的電影是紅河行動。
⑻ 戰俘的題材電影
《桂河大橋》 一九四三年,日軍佔領下的緬甸邊境,在緬甸與泰國交界的桂河上為泰、緬鐵路建造大橋,戰俘營營長齋藤大佐下令全體戰俘參加建橋工程,可是英軍戰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認為軍官參加體力勞動違反日內瓦公約拒不執行。雙方對峙,尼科森被關入禁閉室。已參加建橋的戰俘們開始怠工,加上日方設計上的不足,整個工程陷於停頓。齋藤迫於無奈,只得讓步,尼柯爾遜等人獲釋。這時美軍戰俘希爾茲少校成功地逃出戰俘營,來到邊境農村中的英軍突擊部隊,希爾茲從隊長沃頓少校那兒被迫接受了炸毀桂河大橋的任務,四人突擊隊由幾個泰國人帶領,潛入大橋工地附近。尼科森在獲釋後想:在破壞一切的戰爭中何不做點事情。於是率領戰俘日日夜夜地干,架橋工程順利進行著,三個月後,大橋建成了。希爾茲巧妙地把炸葯安放在橋墩上。在通車那天,尼科森將橋的上下作最後檢查,突然發現埋設在沙床里的引爆電線,他跟另一英軍士兵發生了一場爭斗,被亂彈射中的尼科森陰差陽錯倒在炸葯引爆開關上,幾聲巨響後,桂河大橋被炸毀,飛速駛來的火車也墜入河裡,尼科森等人壯烈犧牲。 《戰地軍魂》 (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大逃亡》 (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麥奎因、詹姆斯·迦納、理查德·阿滕伯勒、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黑獄梟雄》 (King Rat,鼠王,美國,1965)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西格爾等主演。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終止戰火》 (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卡萊爾、基弗·薩瑟蘭等主演。 《哈特之戰》 (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威利斯、科林·法瑞爾等主演。 《海陸空大逃亡》 (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勝利大逃亡》 (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戰火紛飛》 (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伯頓、約翰·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大偷襲》 (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重現了二戰結束前夕著名的「巴坦死亡行軍」,片中鼓舞尚武之氣、友情、戰爭暴力場面樣樣不少。主要講述1945年1月,年輕的亨利上校受麥克阿瑟上將指派帶領第六突擊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在卡巴那圖戰俘營的盟軍戰俘。
⑼ 求一部救越戰的美國戰俘的美國電影的片名。
長驅直入,吉恩·哈克曼主演。
英文名: Uncommon Valor
中文名: 長驅直入
別 名: 八蛟龍
導 演: ( 特德·科特切夫 Ted Kotcheff )
主 演: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羅伯特·斯塔克 Robert Stack) (福瑞德·沃德 Fred Ward) ( Reb Brown) ( Randall 'Tex' Cobb) (帕特里克·斯韋茲 Patrick Swayze)
金哈克曼飾傑森羅德上校,一心追查其在越南戰場上失蹤的兒子,他數度向美國政府陳情始終石沉大海,羅德絕望之餘只好採取自力行動。羅德的苦衷獲得德州油亨的資助,召集其子在陸戰隊服役時五位軍中好友,經過數周艱苦的訓練之後,七人毅然前往寮國展開一場驚險的營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