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埃及艷後的電影
[編輯本段]電影 《埃及艷後》1963
英文原名:Cleopatra (1963)
中文譯名:埃及艷後
類別: 經典片 (美國)
導演: 約瑟夫·L. 曼凱維奇Joseph L. Mankiewicz
獲獎: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攝影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服裝 、最佳視覺效果
時長:192 min | Argentina:233 min | 243 min (roadshow version) | Germany:233min (TV version) | Sweden:232 min | USA:320 min (director's cut)
出品:20th Century Fox
演員:
Elizabeth Taylor ... Cleopatra
Richard Burton ... Antony
Rex Harrison ... Caesar
Pamela Brown ... High Priestess
George Cole ... Flavius
Hume Cronyn ... Sosigenes
Cesare Danova ... Apollodorus
Kenneth Haigh ... Brutus
Andrew Keir ... Agrippa
Martin Landau ... Rufio
Roddy McDowall ... Octavian - Caesar Augustus
Robert Stephens ... Germanicus
Francesca Annis ... Eiras, Cleopatra's handmaiden
Grégoire Aslan ... Pothinus (as Gregoire Aslan)
Martin Benson ... Ramos
劇情簡介:
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裘利斯,凱撤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馬克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評析:
如果問現在的觀眾哪部影片投資最高,也許十之八九的人都會提到《泰坦尼克號》,或者是《珍珠港》,其實從經濟學的眼光來看,這兩個答案都不準確,其實電影史上耗資最巨的影片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1963年投拍的歷史片《埃及艷後》,該片當時花費的4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億多美金。
作為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埃及艷後》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後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
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而它的失敗也為福克斯公司最後的破產種下禍根。當然也有人從中獲益,該片的兩位主演,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英國影星里查-波頓就在拍片過程里假戲真做,演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這也被當時大小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埃及艷後》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很難相信傳唱不絕的經典影片《埃及艷後》竟然是當年的票房毒葯。不過本片卻成全了理查德.伯頓與伊麗莎白.泰勒的世紀戀情,但卻害得拍攝此片的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幾乎破產。不過《埃及艷後》的確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影片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跟羅馬帝國的凱撒聯姻,後來她卻跟羅以大將馬克安東尼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這個三角關系的刻劃因外部景觀的賣弄而相對顯得不夠深入,但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
[編輯本段]電影 《埃及艷後》1999 電視電影
導 演:Franc Roddam Cleopatra
主 演:比利·澤納 Billy Zane 提摩西·道爾頓 Timothy Dalton Rupert Graves 萊昂·維埃拉 Leonor Varela John Bowe 埃爾塔·馬里克 Art Malik
地 區:德國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英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立體聲(Stereo)
時 長:177 分鍾
類 型: 傳記 劇情
分 級:澳大利亞:M 荷蘭:12
故事梗概:
羅馬的凱撒率軍佔領埃及,當他要離開的時候,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條東方地毯,22歲的克莉巴特拉藏身其間。青春魅力的克莉巴特拉不滿其姐挾其弟為王,要獻身於凱撒。她要依靠愷撒的支持趕走托勒密十三世,她的計劃成功了。凱撒被其美貌所迷惑,對她言聽計從。其姐起兵叛亂,羅馬的援軍在她和愷撒訂下盟約之後迅速趕到,經過幾場戰事,其姐戰敗,托勒密十三世大敗並被殺。克莉巴特拉與她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結婚,為奪取大權作準備。
不久以後,凱撒更按照她的意願廢黜了她的弟弟,把她扶上了埃及女王的寶座。狂熱的愛情之火與政治權力之欲結合,使這一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英雄美人共墜愛河。不久以後,她和愷撒開始了兩個月的旅行,他們沿著尼羅河直抵丹德拉,克莉巴特拉在那裡被尊為法老。兩人沉迷於愛河之中,並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愷撒。女王和年幼的兒子於公元前45年離開了亞歷山大城,前往羅馬,住在愷撒為他們建造的宮殿里。她端坐在一個巨大的獅身人面像模型上,由八千名侍從牽引著穿過凱旋門。羅馬市民傾城出動,爭相一賭這位女王的絕代風采。可惜好景不長,愷撒不久遇刺身亡。克莉巴特拉只好孤身一人凄然歸國。她臨去的秋波一顧,又深深打動了凱撒的繼承人、羅馬大將安東尼的心。
六年之後安東尼出任羅馬執政官兼埃及總督,克莉巴特拉的絕代容華和埃及宮廷那富於感官刺激的享受使他心盪魂移。他將羅馬帝國的部分疆土,包括塔爾蘇斯、昔蘭尼、克利特島、塞普勒斯和巴勒斯坦賜給了女王,以示愛意。 不愛江山愛美人,之後他更不惜被撤職與克莉巴特拉正式結婚,引起了羅馬進攻埃及的戰爭。安東尼不幸戰敗自殺。執掌羅馬政權的屋大維揚言要把克莉巴特拉押回羅馬遊街示眾。克莉巴特拉不願受侮,便用毒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位埃及女王與羅馬兩代統帥的浪漫情史,最終以悲劇而告終。
精彩視點:
作為九十年代末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新埃及艷後》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雖然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數碼技術,但製作人仍然精益求精,力求達到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後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新埃及艷後》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弗蘭克·羅代姆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
法老王資料篇《埃及艷後》
② 有一部關於埃及艷後的電影
egwwz說的對
哦。。。。那你來這看看http://www.douban.com/movie/tag/%E5%9F%83%E5%8F%8A%E8%89%B3%E5%90%8E
3部關於埃及艷後的
③ 一部電影一群納粹士兵闖進金字塔搶走了埃及艷後的棺材
奪寶奇兵。。。。。
④ 求一部關於埃及艷後的電影(電視劇)
1999年的埃及艷後,是電視電影,裡面有你說的肉絲未婚夫,比利贊恩
⑤ 有一部電影關於埃及艷後之類的,好像是凱撒的情婦,之後凱撒死了之後,她和一個將軍有染,而且為了獎勵將
《新埃及艷後》1999
導演: Franc Roddam
編劇: Anton Diether / Margaret George / Stephen Harrigan
主演: 蕾奧娜·維埃拉 / 提摩西·道爾頓 / 魯珀特·格雷夫斯 / 比利·贊恩
類型: 劇情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9-05-23(美國) / 2000-01-09(德國)
片長: 177分鍾 / 50分鍾(三集版) / 155分鍾(DVD版)
又名: 埃及妖後
⑥ 電影《埃及艷後》的詳細劇情
【原 片 名】Cleopatra
【中 文 名】埃及艷後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出品年代】1963
【國 家】美國/英國/瑞士
【類 別】PG-13
【導 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
【主 演】伊麗莎白·泰勒
雷克斯·哈里森
理查德·波頓
【內容簡介】
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裘利斯,凱撤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馬克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評析】
如果問現在的觀眾哪部影片投資最高,也許十之八九的人都會提到《泰坦尼克號》,或者是《珍珠港》,其實從經濟學的眼光來看,這兩個答案都不準確,其實電影史上耗資最巨的影片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1963年投拍的歷史片《埃及艷後》,該片當時花費的4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億多美金。
作為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埃及艷後》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後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
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而它的失敗也為福克斯公司最後的破產種下禍根。當然也有人從中獲益,該片的兩位主演,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英國影星里查-波頓就在拍片過程里假戲真做,演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這也被當時大小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埃及艷後》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很難相信傳唱不絕的經典影片《埃及艷後》竟然是當年的票房毒葯。不過本片卻成全了理查德.伯頓與伊麗莎白.泰勒的世紀戀情,但卻害得拍攝此片的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幾乎破產。不過《埃及艷後》的確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影片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跟羅馬帝國的凱撒聯姻,後來她卻跟羅以大將馬克安東尼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這個三角關系的刻劃因外部景觀的賣弄而相對顯得不夠深入,但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攝影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藝術指導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服裝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視覺效果
⑦ 曾經央視放過一個電影,主要是關於埃及艷後的,叫什麼名字
片名】 Cleopatra
【譯名】埃及艷後
【年代】1963
【國家】美國/英國/瑞士
【類別】喜劇/愛情
【語言】英語
【評分】6.5/10 (1,952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56937/
【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
【主演】伊麗莎白·泰勒
雷克斯·哈里森
理查德·波頓
【簡介】
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裘利斯,凱撤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馬克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評析】
如果問現在的觀眾哪部影片投資最高,也許十之八九的人都會提到《泰坦尼克號》,或者是《珍珠港》,其實從經濟學的眼光來看,這兩個答案都不準確,其實電影史上耗資最巨的影片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1963年投拍的歷史片《埃及艷後》,該片當時花費的4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億多美金。
作為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埃及艷後》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後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
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而它的失敗也為福克斯公司最後的破產種下禍根。當然也有人從中獲益,該片的兩位主演,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英國影星里查-波頓就在拍片過程里假戲真做,演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這也被當時大小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埃及艷後》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很難相信傳唱不絕的經典影片《埃及艷後》竟然是當年的票房毒葯。不過本片卻成全了理查德.伯頓與伊麗莎白.泰勒的世紀戀情,但卻害得拍攝此片的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幾乎破產。不過《埃及艷後》的確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影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攝影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藝術指導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服裝
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視覺效果
⑧ 電影埃及艷後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內容
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裘利斯,凱撤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馬克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埃及艷後
有人說,克莉奧佩特拉是「尼羅河畔的妖婦」,是「尼羅河的花蛇」;有人說,克莉奧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詩人的情婦,是世界上所有狂歡者的女主人;羅馬人對她痛恨不已,因為她差一點讓羅馬變成埃及的一個行省;埃及人稱頌她是勇士,因為她為弱小的埃及贏得了22年的和平……
克莉奧佩特拉生平簡介
公元前69年,克莉奧佩特拉出生在亞歷山大埃及王宮,到她登基的公元前51年,她已是如花似玉的少女。按照王朝的古老傳統,她不得不嫁給她的大弟托勒密十三世。不幸,此時的托勒密王朝已是風雨飄搖,當強大的羅馬軍隊在亞歷山大城登陸的時候,她聖女般地從巨大的地毯中飄然而出,獻上美妙的胴體,卻俘虜勒愷撒,贏得勒埃及的獨立與安寧。愷撒死後,克莉奧佩特拉又將顧盼有情的眼睛瞄上了羅馬的另一位將軍。在小亞細亞的塔爾蘇斯,那艘巨大的金尾畫船一靠岸,英俊瀟灑、熱情奔放的安東尼就如醉如痴,他整容十次上了大船,為了「臨凡的女神」 ,奉獻了整個身心何畢生的事業。克莉奧佩特拉本想藉助安東尼實現自己的理想,卻被安東尼如火的激情煽起了愛情的烈焰,燒毀了安東尼,也燒毀了克莉奧佩特拉自己。公元前31年,又一位羅馬將軍渥大維來了,也看到了,但是他沒有被征服。克莉奧佩特拉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⑨ 和埃及艷後有關的電影有哪些
電影 《埃及艷後》1963
英文原名:Cleopatra (1963)
中文譯名:埃及艷後
類別: 經典片 (美國)
導演: 約瑟夫·L. 曼凱維奇Joseph L. Mankiewicz
獲獎:奧斯卡 第36屆(1964年) 最佳攝影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服裝 、最佳視覺效果
劇情簡介:
影片再現了古羅馬時期,尼羅河皇後克萊奧帕特拉與兩個情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為了政治目的,與羅馬帝國的裘利斯,凱撤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三洲的強大帝國。影片下部中,克萊奧帕特拉又與馬克安東尼間發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電影 《埃及艷後》1999 電視電影
導 演:Franc Roddam Cleopatra
主 演:比利·澤納 Billy Zane 提摩西·道爾頓 Timothy Dalton Rupert Graves 萊昂·維埃拉 Leonor Varela John Bowe 埃爾塔·馬里克 Art Malik 故事梗概:
羅馬的凱撒率軍佔領埃及,當他要離開的時候,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條東方地毯,22歲的克莉巴特拉藏身其間。青春魅力的克莉巴特拉不滿其姐挾其弟為王,要獻身於凱撒。她要依靠愷撒的支持趕走托勒密十三世,她的計劃成功了。凱撒被其美貌所迷惑,對她言聽計從。其姐起兵叛亂,羅馬的援軍在她和愷撒訂下盟約之後迅速趕到,經過幾場戰事,其姐戰敗,托勒密十三世大敗並被殺。克莉巴特拉與她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結婚,為奪取大權作準備。
不久以後,凱撒更按照她的意願廢黜了她的弟弟,把她扶上了埃及女王的寶座。狂熱的愛情之火與政治權力之欲結合,使這一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英雄美人共墜愛河。不久以後,她和愷撒開始了兩個月的旅行,他們沿著尼羅河直抵丹德拉,克莉巴特拉在那裡被尊為法老。兩人沉迷於愛河之中,並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愷撒。女王和年幼的兒子於公元前45年離開了亞歷山大城,前往羅馬,住在愷撒為他們建造的宮殿里。她端坐在一個巨大的獅身人面像模型上,由八千名侍從牽引著穿過凱旋門。羅馬市民傾城出動,爭相一賭這位女王的絕代風采。可惜好景不長,愷撒不久遇刺身亡。克莉巴特拉只好孤身一人凄然歸國。她臨去的秋波一顧,又深深打動了凱撒的繼承人、羅馬大將安東尼的心。
六年之後安東尼出任羅馬執政官兼埃及總督,克莉巴特拉的絕代容華和埃及宮廷那富於感官刺激的享受使他心盪魂移。他將羅馬帝國的部分疆土,包括塔爾蘇斯、昔蘭尼、克利特島、塞普勒斯和巴勒斯坦賜給了女王,以示愛意。 不愛江山愛美人,之後他更不惜被撤職與克莉巴特拉正式結婚,引起了羅馬進攻埃及的戰爭。安東尼不幸戰敗自殺。執掌羅馬政權的屋大維揚言要把克莉巴特拉押回羅馬遊街示眾。克莉巴特拉不願受侮,便用毒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位埃及女王與羅馬兩代統帥的浪漫情史,最終以悲劇而告終。
⑩ 有沒有講述有關埃及艷後的電影
埃及艷後 還有法國拍的喜劇:埃及艷後之女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