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香港電影流行什麼

香港電影流行什麼

發布時間:2021-05-25 06:32:10

A. 動作片在80年代的香港有多流行,在電影界有多重要

香港80 年代動作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香港電影一向都較著重滿足觀眾口味的商業片,像無厘頭式喜劇同動作片所主導。電影《少林寺》打開了香港電影進入內地的大門,隨之香港電影開始了對內地文化的影響,從街頭隨處可見的「古惑仔」到風靡互聯網的各種無厘頭式的惡搞都可以看到香港電影的影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港電影亦成為內地文化主流,其影響更是深入人心,香港電影所宣揚的樂觀自信、個性自由的觀念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念,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B. 香港有什麼好電影

純個人推薦:

40年代
1949.盪婦心, 導演:岳楓,編劇:陶秦,主演:徐大川、文逸民、林納、白光

50年代1955.寒夜,導演:李晨風,編劇:李晨風,主演:吳楚帆、李清、黃曼梨、梁俊密、李月清、白燕1955.花都綺夢,導演:唐滌生,主演:白雪仙、鳳凰女、梁醒波(粵劇電影)
1955.父母心,導演:秦劍,編劇:司馬才華,主演:馬師曾1956.雪裡紅,導演:李翰祥,編劇:李翰祥,主演:李麗華、王元龍、羅維、葛蘭、胡金銓
1957.唐伯虎點秋香,導演:馮志剛,主演:任劍輝、白雪仙(粵劇電影)1958.拉郎配,導演:朱石麟,編劇:朱石麟,主演:高遠、姜明、夏夢、李清
1959.紫釵記,導演:李鐵,編劇:唐滌生,主演: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粵劇電影)
1959.帝女花,導演:龍圖、左幾,編劇:左幾,主演: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粵劇電影)
1959.蝶影紅梨記,導演:李鐵,編劇:唐滌生,主演:任劍輝、白雪仙、靚次伯、梁醒波(粵劇電影) 60年代1960.野玫瑰之戀,導演:王天林,編劇:秦亦孚,主演:葛蘭、張揚、蘇鳳、王萊、劉恩甲
1962.三看御妹劉金定,導演:李萍倩,編劇:俞鏗,主演:夏夢、丁賽君、李嬙、馮琳、唐紋、任棣華(越劇電影)
1963.三鳳求凰,導演:朱石麟,編劇:朱石麟,主演:朱虹、高遠、鮑方
1964.三笑,導演:李萍倩,編劇:葉逸芳,主演:陳思思、向群、文逸民、龔秋霞(越劇、吳蘇小曲、常錫民謳、上海流行小調、鳳陽花鼓)
1963.梁山伯與祝英台,導演:李翰祥,編劇:李翰祥,主演:凌波、樂蒂、任潔、井淼、高寶樹(黃梅調電影)
1966.大醉俠,導演:胡金銓,編劇:胡金銓、丁善璽,主演:鄭佩佩、岳華、陳鴻烈、楊志卿、韓英傑、谷峰、程小東 70年代1970.報仇,導演:張徹,編劇:張徹、倪匡,主演:姜大衛、狄龍、汪萍、馮克安、谷峰
1970.董夫人,導演:唐書璇,編劇:唐書璇,主演:喬宏、盧燕、文秀、李影1971.俠女,導演:胡金銓,編劇:胡金銓,主演:徐楓、石雋、白鷹、田鵬、苗天、張冰玉、
薛漢、喬宏、林正英、成龍、吳明才(港台合拍)1972.猛龍過江,導演:李小龍,編劇:李小龍,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1972.精武門,導演:羅維,編劇:羅維、倪匡,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田俊、田豐
1973.迎春閣之風波,導演:胡金銓,編劇:胡金銓、王沖,主演:李麗華、喬宏、田豐、徐楓、白鷹、胡錦1973.龍爭虎鬥,導演:高樂詩,編劇:艾勵賢,主演:李小龍、石堅、茅瑛、吉米·凱利
1975.大千世界,導演:丁善璽,編劇:丁善璽,主演:黃沾、狄波拉、潘冰嫦1975.三笑姻緣,導演:李鐵,編劇:羅寶生,主演:龍劍笙、梅雪詩、朱劍丹(粵劇電影)1975.忠烈圖,導演:胡金銓,編劇:胡金銓,主演:徐楓、白鷹、喬宏、韓英傑、洪金寶、吳明才、元華、劉江、成龍
1975.傾國傾城,導演:李翰祥,編劇:李翰祥,主演:盧燕、狄龍、姜大衛、苗天、蕭瑤、凌波
1976.半斤八兩,導演:許冠文,編劇:許冠文,主演: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趙雅芝、吳耀漢、盧慧芝、石堅1976.無法無天飛車黨,導演:桂治洪,編劇:司徒安,主演:凌雲、劉慧茹、李修賢
1976.一磅肉,導演:胡小峰,編劇:胡小峰,主演:筱華、方輝、王燕屏1979.空山靈雨,導演:胡金銓,編劇:胡金銓,主演:田豐、孫越、徐楓、秦沛、石雋、吳明才、吳家驤1979.山中傳奇,導演:胡金銓,編劇:鍾玲,主演:石雋、徐楓、張艾嘉、田豐、吳明才、佟林、余彩虹、孫越
80年代1980.地獄天堂,導演:王菊金,主演:樊國雄、劉小瑛
1981.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編劇:章國明,主演:艾迪:馮愛慈、金興賢、嘉倫、劉雅麗
1981.七彩卡通老夫子,導演:蔡志忠、謝金塗、胡樹儒,編劇:胡樹儒、王澤(動畫)1982.投奔怒海,導演:許鞍華,編劇:邱剛健,主演: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1982.老夫子水滸傳,導演:胡樹儒、王澤、謝金塗,編劇:王澤(動畫)1983.半邊人,導演:方育平,編劇:王正方、施揚平,主演:王正方、許素瑩、鄭智雄
1984.似水流年,導演:嚴浩,編劇:嚴浩、孔良,主演:斯琴高娃、顧美華、謝偉雄、周沄、邢馬力、許瑞萍1986.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編劇:陳慶嘉、吳宇森、梁淑華,主演:周潤發、狄龍、張國榮、朱寶意、李子雄、田豐、吳宇森、曾江、成奎安、徐克1986.癲佬正傳,導演:爾冬升,編劇:爾冬升,主演:馮淬帆、葉德嫻、秦沛、陳國新、周潤發、梁朝偉岑建勛、馬斯晨
1987.倩女幽魂,導演:程小東,編劇:阮繼志,主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銘、林威、薛芷倫、胡大為、王晶
1987.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編劇:羅啟銳,主演: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黃淑儀
1988.陷井邊沿,導演:馮克安,編劇:陳欣健,主演:萬梓良、錢小豪、岑建勛、陳玉蓮1989.阿郎的故事,導演:杜琪峰,編劇:鄭忠泰、吳文輝,主演:周潤發、張艾嘉、黃坤玄、吳孟達、王天林1989.喋血雙雄,導演:吳宇森,編劇:吳宇森,主演:周潤發、李修賢、葉倩文、曾江、朱江、成奎安

90年代1990.滾滾紅塵,導演:嚴浩,編劇:嚴浩、三毛,主演:林青霞、秦漢、張曼玉、吳耀漢、顧美華、嚴浩(港台合拍)
1990.客途秋恨,導演:許鞍華,編劇:吳念真,主演:陸小芬、張曼玉、李子雄、田豐
1990.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編劇:王家衛,主演: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潘迪華、梁朝偉
1990.喋血街頭,導演:吳宇森,編劇:梁柏堅、吳宇森、秦小珍,主演: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任達華、甄楚倩1990.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導演:麥當傑,編劇:麥當雄、蕭若元,主演:徐錦江、陳敬、程小龍、陳治良、吳雪雯1991.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導演:鍾少雄,編劇:李英傑,主演:呂良偉、鄭則仕、利智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編劇:倪震、蘇童,主演:鞏俐、馬精武、何賽飛、曹翠芬、周琦、孔琳(中港台合拍)
1991.縱橫四海,導演:吳宇森,編劇:吳宇森、高志森、秦小珍,主演: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朱江、曾江、胡楓、唐寧、鄧一君
1992.籠民 ,導演:張之亮,編劇:張之亮、吳滄洲、黃仁達、錢耀恆,主演:黃家駒、喬宏、廖啟智、陳國新、泰迪·羅賓1992.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導演:程小東,編劇:徐克、鄧碧燕、陳天璇,主演:林青霞、李連傑、關之琳、李嘉欣、李子雄、余安安 、袁潔瑩、劉洵、任世官、錢嘉樂1992.阮玲玉,導演:關錦鵬,編劇:邱剛健,主演:張曼玉、吳啟華、劉嘉玲、梁家輝、葉童、秦漢、李子雄、周傑1992.新龍門客棧,導演:李惠民,編劇:徐克、張炭、何冀平,主演:張曼玉、林青霞、梁家輝、甄子丹、熊欣欣、劉洵、任世官、吳啟華、袁祥仁、徐錦江、魏忠威、鄭希怡
1993.唐伯虎點秋香,導演:李力持,編劇:李力持、谷德昭、陳文強,主演:周星馳、鞏俐、陳百祥、鄭佩佩、朱咪咪、梁家仁、苑瓊丹、梁榮忠、黃一山、黃沾、吳鎮宇、劉家輝 1993.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編劇,李碧華、蘆葦,主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英達、蔣雯麗、吳大維(中港合拍)1993.青蛇,導演:徐克,編劇:李碧華、徐克,主演: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吳興國、馬精武、田豐、劉洵
1993.新不了情,導演:爾冬升,編劇:爾冬升,主演:劉青雲、袁詠儀、劉嘉玲、秦沛、馮寶寶、吳家麗、張艾嘉、張之亮、胡大為
1993.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導演:劉鎮偉,編劇:劉鎮偉,主演:梁朝偉、張國榮、張學友、梁家輝、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劉嘉玲、葉玉卿、鍾鎮濤、鮑起靜
1994.活著,導演:張藝謀,編劇:余華、蘆葦,主演:葛優、鞏俐、姜武、牛犇、郭濤、張璐、倪大紅(中港合拍)1994.伴我同行,導演:高志森,編劇:杜國威,主演:劉雅麗、許芬、關佩琳
1994.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編劇:姜文、王朔,主演:夏雨、寧靜、陶虹、耿樂、斯琴高娃、馮小剛、姜文、王學圻、王朔(中港合拍)
1994.重慶森林,導演:王家衛,編劇:王家衛,主演:林青霞、金城武、梁朝偉、王菲、周嘉玲1994.沙甸魚殺人事件,導演:趙崇基,編劇:陳錦昌,主演:黃子華、廖啟智、陳佩珊、溫碧霞、潘芳芳
1994.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導演:高志森,編劇:杜國威,主演:馮寶寶、劉雅麗、毛舜筠、黃沾、黃百鳴、吳大維、羅冠蘭、謝君豪
1994.金枝玉葉,導演:陳可辛,編劇:阮世生、陳可辛、李志毅、陳寶華、許願、許月珍、奚仲文、張國榮,主演:袁詠儀、張國榮、劉嘉玲、陳小春、曾志偉、羅家英、林曉峰
1995.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導演:劉鎮偉,編劇:技安,主演:周星馳、朱茵、莫文蔚、吳孟達、羅家英、蔡少芬、藍潔瑛、劉鎮偉、陸樹銘1995.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導演:劉鎮偉,編劇:技安,主演:周星馳、莫文蔚、吳孟達、羅家英、蔡少芬、藍潔瑛、劉鎮偉1995.女人四十,導演:許鞍華,編劇:陳文強,主演:蕭芳芳、喬宏、羅家英、羅冠蘭、丁子峻、譚倩紅、鮑方、夏萍
1996.甜蜜蜜,導演:陳可辛,編劇:岸西,主演:黎明、張曼玉、楊恭如、曾志偉、杜可風、張同祖1996.虎度門,導演:舒琪,編劇:杜國威,主演:蕭芳芳、袁詠儀、李子雄、陳曉東、吳大維、鍾景輝、李司棋、李香琴、譚倩紅
1997.春光乍泄,導演:王家衛,編劇:王家衛,主演:梁朝偉、張國榮、張震
1997.一個字頭的誕生,導演:韋家輝,編劇:韋家輝、司徒錦源、鄒凱光,主演:劉青雲、吳鎮宇、李若彤、徐錦江、張達明1997.南海十三郎,導演:高志森,編劇:杜國威,主演:謝君豪、潘燦良、蘇玉華、梁漢威、吳綺莉、黃沾、周志輝
1997.香港製造,導演:陳果,編劇:陳果,主演:李璨琛、嚴栩慈、李棟全、譚嘉荃、林潔芳、陳達義
1998.不夜城,導演:李志毅,編劇:李志毅、野澤尚、馳星周,主演:金城武、山本未來、椎名桔平、郎雄、曾志偉(港日合拍)
1998.我愛你,導演:李仁港,編劇:陳淑賢、羅志良、李仁港,主演:袁詠儀、方中信、吳鎮宇、黃佩霞、黃文意、陳芷菁、劉松仁、熊欣欣、曾寶儀1998.暗花,導演:游達志,編劇:司徒錦源、游乃海,主演:梁朝偉、劉青雲、邵美琪、王天林、盧海鵬、鄭浩南、林雪、龍方
1999.喜劇之王,導演:周星馳、李力持,編劇:曾謹昌、周星馳、李敏、鄭文輝、馮勉恆、梁嘉傑,主演:周星馳、張柏芝、莫文蔚、吳孟達、林子善、田啟文、李兆基、成龍
1999.左右情緣,導演:張國榮,編劇:張國榮,主演:張國榮、邱淑貞、張柏芝、梅艷芳、譚詠麟、曾志偉、吳君如
1999.千言萬語,導演:許鞍華,編劇:陳健忠,主演: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鮑起靜、莫昭如、劉國昌、李錦明1999.槍火,導演:杜琪峰,編劇:游乃海,主演:吳鎮宇、任達華、黃秋生、呂頌賢、張耀揚、林雪、王天林、施綺蓮、高雄
1999.細路祥,導演:陳果,編劇:陳果,主演:姚月明、麥惠芬、麥雪雯、張醒超、徐天佑、谷祖琳1999.暗戰,導演:杜琪峰,編劇:朱連·卡邦、勞倫特·考蒂奧德、游乃海,主演:劉德華、劉青雲、蒙嘉慧、李子雄、許紹雄、林雪、黃卓玲、林偉健、羅永昌
1999.流星語,導演:張之亮,編劇:鄧漢強,主演:張國榮、葉靖嵐、狄龍、吳家麗、琦琦、李蕙敏、白嘉倩、林家棟1999.心動,導演:張艾嘉,編劇:關皓月、張艾嘉,主演:金城武、梁詠琪、莫文蔚、張艾嘉、蘇永康、金燕玲、戴立忍、楊雪儀、唐文龍、谷祖琳1999.甜言蜜語,導演:趙崇基,編劇:許航,主演:古天樂、蒙嘉慧、黃浩然、區淑貞、謝魯駟、陳國坤

新世紀2000.朱麗葉與梁山伯,導演:葉偉信,編劇:鄒凱光、葉偉信,主演:吳君如、吳鎮宇、任達華、葛民輝、劉以達、湯盈盈、林雪
2000.九龍皇後,導演:霍耀良,編劇:許莎朗,主演:葉德嫻、關秀媚、關海山2001.麥兜故事,導演:袁建滔,編劇:謝立文、麥家碧(動畫)2001.生命因愛動聽,導演:關信輝,編劇:關信輝,主演:陳松伶、郭耀明、小金子2001.買兇拍人,導演:彭浩翔,編劇:彭浩翔、谷德昭,主演:葛民輝、張達明、詹瑞文、樋口明日嘉、陳惠敏、方子璇、陳輝虹、繆非臨、劉以達、林雪、邵音音、王合喜
2002.金雞,導演:趙良駿,編劇:趙良駿、鄒凱光,主演:吳君如、曾志偉、陳奕迅、劉德華、梁家輝、胡軍、黃日華、杜汶澤、田蕊妮、張堅庭2002.無間道,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編劇:麥兆輝、庄文強,主演: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鄭秀文、陳慧琳、陳冠希 、余文樂、杜汶澤、林家棟、蕭亞軒2004.天作之盒,導演:關信輝,編劇:關信輝、戚家基、徐敏琳,主演:蔡少芬、謝君豪、岑建勛、黃毓民、鄭佩佩2007.神探,導演:杜琪峰、韋家輝,編劇:韋家輝、歐健兒,主演:劉青雲、安志傑、林家棟、林熙蕾、李國麟
2008.天水圍的日與夜,導演:許鞍華,編劇:呂筱華,主演:鮑起靜、陳麗雲、梁進龍、陳玉蓮、高志森、陳麗卿 2010.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編劇:羅啟銳、張婉婷,主演:吳君如、任達華、鍾紹圖、李治廷、蔡穎恩、秦沛、夏萍、谷德昭、許鞍華、張同祖2011.桃姐,導演:許鞍華,編劇:陳淑賢、李恩霖,主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秦沛、黃秋生、王馥荔、朱慧敏、江美儀、羅蘭、譚炳文、梁天、宮雪花、徐克、洪金寶、於冬、寧浩
2011.你還可愛么,導演:卓韻芝、杜汶澤、張經緯、郭子健、麥曦茵、麥婉欣、黃精甫、秦小珍、梁碧芝、曾翠珊、崔允英、盧鎮業,編劇:卓韻芝,主演:洪永城、林雪、鄒凱光
2012.霰雪,導演:夏思維,編劇:夏思維,主演:楊竣羽、毛毅、肇姝妹2012.麥兜當當伴我心,導演:謝立文,編劇:謝立文(動畫)

C. 好看的香港電影有什麼

好看的香港電影有《警察故事》系列、《食神》、《五億探長雷洛傳》、《笑傲江湖》、《僵屍先生》、《霸王別姬》、《賭俠》。

1、《警察故事》系列

《五億探長雷洛傳》是永盛電影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劉國昌執導,劉德華、吳孟達、邱淑貞、張敏等主演。該片講述了青年雷洛在朋友豬油仔的灌輸下洞悉黑道生存技能,從警察一步一步爬上警長高位的傳奇故事。影片1991年9月19日於中國香港上映。

D. 香港電影一直以為什麼為主打產品

香港武俠電影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摘要】:武俠電影作為中國獨有的和影響巨大的類型片種,在中國電影發展演變的歷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武俠片把香港電影推向國際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時代,形成了中國整體文化結構中一道獨具魅力的景觀。武俠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與其中反映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密切相關,電影中「俠」的英雄好漢形象和英雄表現出來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觀眾,所以武俠電影主要是從心理上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同。
【關鍵詞】:香港 武俠電影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俠」,這一點也不誇張,武俠電影作為中國獨有的和影響巨大的類型片種,在中國電影發展演變的歷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燒紅蓮寺》造成轟動效應以後,武俠電影漸臻成為中國電影圖式中一個獨具文化內涵的傳統電影類型。20世紀60年代以來,武俠電影成為香港影壇的中心,至70年代達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俠片又與多種類型片結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武俠片把香港電影推向國際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時代,形成了中國整體文化結構中一道獨具魅力的景觀。香港武俠影片的產品至今早已超過千部,作為香港社會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些武俠影片在視聽的層面上支撐起了特定時期的香港文化。
武俠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緊張暴力的畫面,帥氣瀟灑的演員,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俠電影它所反映出來的精神,一種「俠」的形象,深深感動了觀眾。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借郭靖之口說出了他對「俠」的理解:「俠之小者,鋤強扶弱,匡扶正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鞠躬盡瘁。」金庸的小說側重於一個「俠」字,其筆下幾個膾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從亂世之中成就俠名的英雄,蕭峰、郭靖、楊過、張無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舊武俠小說中傳統俠客的作用,即不僅限於行俠仗義,更是要進一步為國家與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為了天下蒼生而奮不顧身,這也是儒教倫理所規定的俠之大者素有的風范。
俠的形象在各部武俠電影中都被飽滿的塑造了起來,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體現了中國傳統精神,形成了一種「俠文化」。
於承惠(《少林寺》中王仁則的扮演者,現為山東體育學院教授)認為,武俠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學思想、佛教文化,其實很大的篇幅是談人生觀的問題。他認為武俠文化本身就是一種人生觀,是最接近現代人的一種追求,因為它的宗旨是不圖報,不留名,等於是只做好事不為前程,其實這裡面反映的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
武俠電影正是將中國的文學、武術、倫理、哲學、美學融合在一起,通過獨特的敘事策略和藝術手段,對中國傳統的道德哲學、倫理觀念、宗教信仰以及審美心理等進行了別開生面的演繹和闡釋,從它刻意營造的影像奇觀里傳達出它獨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質。

香港武俠電影的敘事模式及主題表現形式,與中國文學有著歷史的淵源。它們更多地是吸收俠義小說的表現技巧,重點突出「俠」,即「俠義」,可表現在三個方面的內容:
1、勸善懲惡,武俠電影中很多都表達了對「惡」、對「貪」的懲戒,對「善」、對「愛」的扶助這個主題。因為武俠電影中,行俠好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勸善懲惡,經過「俠義」(即武術)的力量,表達創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無論是早期的武俠電影,如《兒女英雄》、《大俠復仇記》,或是五十年代的「黃飛鴻電影」,還是九十年代徐克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等,都或多或少地宣揚了這一主題,以這樣的形式可產生社會教育作用。
2、弘揚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香港武俠電影在注重「武術」或「中國功夫」的同時,對主人公的塑造也滲入了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如《天地英雄》中在絕境中屢赴屢起的校尉李,還有從五十年代的「黃飛鴻電影」到六十年代的《獨臂刀》、《龍門客棧》,直到九十年代徐克導演的影片,都有這一主題傾向。特別是由袁和平導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成龍主演),以喜劇的形式弘揚了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3、於亂世之中塑造武俠英雄,弘揚不甘受辱的民族氣節。這類主題形式是香港武俠電影中佔比例最多的,採集的歷史主要是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這兩個歷史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是七十年代的《精武門》(羅維導演、李小龍主演、嘉禾公司1972年出品)和九十年代徐克導演的五部「黃飛鴻電影」〔包括《黃飛鴻》(1991年)、《黃飛鴻ⅱ之男兒當自強》(1992年)、《黃飛鴻ⅲ之獅王爭霸》(1993年)、《黃飛鴻ⅳ之王者之風》1994年)、《黃飛鴻V之龍城殲霸》(1995年)〕。前者力求展示「中國功夫」的偉大,塑造了具有崇高民族節氣、要求平等、尊嚴不受歧視欺凌、嫉惡如仇的「中國人」的英雄形象。如片中的陳真。後者把黃飛鴻置身於列強入侵中國,中華民族面臨存亡,國內反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國革命運動興起之際,塑造了他作為功德完美的武俠英雄形象,面對列強的入侵及國內的現狀,他充分利用武術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弘揚不甘受辱的民族氣節。
一、黃飛鴻系列電影
武俠電影作為中國最具獨創性的類型電影,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縱觀武俠電影的發展歷史,其中「黃飛鴻」系列電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飛鴻」系列電影以一種異常絢麗的形式將中國的國技——武術呈現在電影銀幕上,在美輪美奐、令人目不暇接的武打動作背後,永遠有自強不息、愈挫愈勇、兼容並舉的中國精神在巍然擎立。「黃飛鴻系列」電影的發展與演變也成了中國武俠電影藝術流變的縮影,從中我們也可以探究中國武俠電影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義俠黃飛鴻》中,黃飛鴻曾說「武林之道,以德為基,以恕為本,武功無德不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放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
黃飛鴻系列展現的是一種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建立在「武德」基礎之上的,即以精神的力量戰勝自身和對手的哲學概念。整個系列中存在大量黃飛鴻與人比試武藝的段落,在這些眩目的打鬥中,黃飛鴻總是點到為止,出手之間看似剛猛無比實則留有仁慈之心。由此我們可以窺見香港的電影工作者實際上在運用這些燦爛的動作場面傳達一個純中國化的處世原則:只有心存仁愛才能無敵於天下。
五十年代以胡鵬為代表的「黃飛鴻電影」,又明顯地滲透了「勸善懲惡」的傳統文化精神,「黃飛鴻電影」在五十年代共拍攝了62部,六十年代又有13部。這些電影創造了一個武俠神話,把黃飛鴻刻畫成一個真正的俠義形象,他嚴格遵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格信條,這其實與儒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九十年代黃飛鴻的形象,披一藏青長褂,典型的中國式正人君子文質彬彬形象,一反當時流行的嬉鬧功夫片的形象,而是回歸到五六十年代的黃飛鴻全盛時期的「高大全」標准。在外表他是克己復禮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但是在他的「行動的人生」中,我們可以看到黃飛鴻貞固至剛的「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始終在電影中起了主線作用。
香港黃飛鴻系列影片當初在香港電影市場上之所以大受觀眾的歡迎,除了它擺脫了過去港派武俠片的舞台化的、意念化的武打設計,力求展現真實的武功外,重要的原因是黃飛鴻所扮演的基本上是一個正劇角色。他打抱不平、抑惡揚善,一貫奉行的是中國傳統的儒家道德精神。講究禮(謙恭有禮)、義(行俠仗義)、忍(克己忍讓)、恕(勸壞人改過從善)、和(力主和平解決問題)。尤其是特別強調武德,強調練武是為了健身,切忌恃技凌人,反對濫用暴力。在影片的敘事過程中非不得已不出手傷人。對惡人也盡可能不予殺傷,而是力勸他改過從善。對於個人得失甚至受辱都可以不計較,可是為了除暴安良、抑惡揚善就必須挺身而出。應當說,黃飛鴻系列電影這種因循傳統精神、維護現行文化秩序、講究倫理道德的文化策略,特別符合當初香港社會祈求穩定、保持平安的民風,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一種體現。
二、成龍電影
成龍電影成功的奧妙,是他不斷自覺地追求世界電影的娛樂大潮,不斷學習先進的電影經驗,也不斷接受新的文化熏陶和新的價值觀念的結果。成龍雖不斷揚棄不適應當今世界潮流的舊有觀念和習俗、舊有的製片方針和路線、舊有的製片方法和技術,但卻從未放棄過中國人的仁愛觀、慈悲心、苦鬥精神。
在成龍電影中,成龍永遠扮演著「一個好人」的形象,與犯罪作斗爭、保護世界的安寧、反省人類的失誤和過錯,當然能使全人類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他的友善、和藹、仁愛精神,他的頑皮、幽默、滑稽和永不言敗的性格,他的反叛、挑戰、痛苦和堅韌不拔的意志,無不使人深受感動。在骨子裡,成龍依舊是、並且永遠是一位「龍的子孫」,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成龍電影正面人物(他謂之好人)的溫厚情感色彩,是鮮明的東方特點。溫厚英雄而非冷酷英雄,是東西方對英雄需要的細微差別。溫情的投注,使成龍的英雄受難屈辱而更富於感染力量,英雄豪情也更帶動人色彩。成龍電影的英雄是人情的英雄,親近感大於威懾、威嚴感。他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中的黃飛鴻形象也跟以往的不同,顯得特別的親切可愛,更容易得到觀眾心中的認可。英雄必經歷艱苦地磨練,而且常常是孤獨的,這對於一般大眾而言,難以企及。成龍電影里英雄形象的出現,可敬可親,沒有阻隔地填補了人們的精神空缺,縮短了實現渴望成為英雄的夢想。不可否認,成龍在片中打鬥的場面,也可以說滿足了大眾的暴力傾向,但情感的因素使之具有可接受的寬容度。而且他不畏強權、以弱斗強、以下犯上的行為,更是宣洩了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大眾背負快節奏生活的壓力,從而博得觀眾身心偷悅的好感。
三、武俠電影與親情倫理、道德
武俠電影中的英雄不僅是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勇士,同樣也是民族文化傳統和家族親情倫理的捍衛者。影片《方世玉》(1993)中,方世玉與惡勢力的最終決斗,是在營救方世玉父親的刑場上展開的。一個為民族、為國家英勇無畏的方世玉,同時又是一個為父親、為家庭捨生忘死的方世玉。方世玉為營救落入虎口的父親,憑借著一身高強的武功,勇劫法場。在經過殊死搏鬥之後,血淚沾衣的方世玉怎麼樣也拉不起那刃即將要落在父親頭上的巨型鍘刀!一個孝子捨生忘死的救父壯舉,眼看要化作一場讓人心肺俱碎的生命悲劇。然而就在這時候,一位老母親為方世玉這種曠世的孝子之心所感動,毅然沖上法場,與方世玉一起奮力拉起懸在方父頭上的屠刀,緊隨其後的是兩個年幼的小孩、是長者、是數不清的百姓……影片《方世玉》的這種倫理編碼,其中心詞就是一個「孝」字。它是推動影片敘事情節的發展,強化觀眾對影片主人公心理認同的主要動力。
在道德層面,俠淡泊名利,卻勇於承擔苦難責任。俠客可以不管政治權力的要求,可以不顧儒士文人的主張,但無論如何,卻不能不顧及俠的基本道德要求——救苦救難的責任。而俠客所肩負的、其實也正是這種責任。就以《英雄》為例,無名要行刺秦王,其根本原因是他自己的國家被秦王給滅了,他要刺殺秦王以挽救國家命運。無名是俠客,不想陞官發財,但是為國為民死而後已卻是俠士的道德要求。挽救國家命運,挽救民族危亡就成了他的責任。於是,不惜犧牲三大刺客,以其武器為信物取信於秦王以尋找機會下手。原因就在於俠的基本責任在於挽救危亡。對俠的道德衡量最先要從能否挺身而出為國為民開始。而這一點,又是人們呼喚俠的根本原因。
四、武俠電影與民族主義、愛國主義
張華勛拍的《武林志》是一部具有鮮明愛國主義精神的影片,將傳統中國武俠電影的江湖義氣,引領到弘揚民族正氣的大道之上,在心理上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認同。當時李先念主席看了之後也大受振奮,說:「弱的能打敗強的,小的能打敗大的,就看人有沒有這個志氣。」從而肯定了武俠電影對人民群眾的教化影響作用。武俠電影反映的精神文化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
《少林寺》中,小虎(覺遠和尚)為的是報殺父之仇而進的寺廟學武,但是影片將他的仇人描繪成了一個邪魔,一個塗炭武林聖地,陰謀篡奪國家權力的賊子。因此,覺遠匡扶正義的行為既是為父報仇,又是為民除害、為國滅賊。從家庭倫理的意義上講,他是盡孝;從宗教倫理上講,他是行善;從天下社稷的意義上講,他是報國。
在整個70年代,香港「功夫片」異軍突起,成為最受觀眾青睞的武俠電影樣式。以《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為代表的中國「功夫片」因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而成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象徵,由這兩部影片而一舉成名的功夫巨星李小龍,也成為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化身。之後李小龍在自編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影片中,以反西方民族主義為主題,用自創的「截拳道」把中國的武術文化和武術精神推向了全世界。他塑造的英雄人物以超人的武功和堅毅的精神,或揚威海外,或復仇國內,促使華人心中百年積淀下來的壓抑和隱痛得以痛快淋漓的宣洩,也使華人的屈辱得到心理情緒上象徵性的消解,從而使影片具有了悲壯的美學風格。
這一時期由於創作者大都具有了自覺的文化追求和清醒的民族意識,武俠電影在繼承傳統的俠道精神的同時,更加註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的抒寫和張揚,因此中國武俠電影便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深厚的文化意蘊,贏得了世界的認同和關注。

武俠電影向人們所展示的俠客精神,也就是中國的傳統精神文化文明,是人類永遠的光榮和夢想,在英雄俠客身上,人們常常感受到的是自己旺盛的生命慾望和生命意志,俠客那來去無蹤,自由任情,武功高超,除暴安良的行動,是人們面對現實社會種種情態時的一個心靈參照。人們在觀看武俠電影的過程中,隨著俠客一起進行一次人格上的超越和道德上的升華,並以此獲得倫理意義上的巨大心理滿足。

參考文獻:
1 賈磊磊·中國武俠電影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1
2 陳墨 ·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11
3 (美)波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M】·何惠玲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
4 陳墨·百年電影閃回【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5程季華主編· 中國電影發展史【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963
6 李軍輝,楊緒明·20世紀70年代以來武俠電影的藝術流變【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3,(6).
7 肖海明·黃飛鴻其人與黃飛鴻現象【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1(4).
8 黃喜林·奇觀性與民族性的契合——談香港武俠電影中的民族傳統文化【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10第14卷第3期
9 焦素娥,雷利鳴·影像奇觀中的民族精神——試論中國武俠電影的創作視角及文化特色【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2.9第22卷第5期
10 孫瑾·從黃飛鴻系列電影看中國武俠電影的文化內涵【J】·現代語文-影視與舞台藝術,2007.6
11 倪萬·無意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心理——對於中國武俠電影的文化心理認識【J】·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第18卷第6期

E. 有什麼好看的香港電影

無間道
(可能你看過)
雛菊
(准確的說,雖然基本上是韓國演員,但這部絕對是典型的香港電影。音樂不錯。)
准確的說,我就只能推薦這兩部了,如果你都看過就對不起了。

F. 香港的電影為什麼很多都和黑社會有關

首先要明白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發展的不同。在1997年之前香港是華語電影以及東南亞電影製作的基地。香港電影在之前是完全商業化的,是商業化也就是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產生什麼。到了什麼程度呢拍攝一部電影可以只需要7天。

香港電影從來就是以商業以市場為准。可以說叫好不叫座的電影只需要拍一部,可能這個公司就破產了。那麼香港電影的誕生絕對是和市場潮流有關的。商業性動作性誇張性,票房決定成敗。這就必不可避免的讓香港電影,不斷的在試探市場的接納度。

感謝您的閱讀。

G. 香港商業電影有哪些主要類型

種類很多啦,具體分類:
一、鐵馬硬橋北派功夫片:主要流行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代表人物張徹等,特色硬橋鐵馬真功夫!
二、嬉笑都市功夫片:八十年代初開始興起,代表人物成龍、洪金寶、
三、靈幻功夫片:洪金寶和林正英的《鬼打鬼》開動作鬼片之先河,其後被無數人跟風。特點注重中國傳統鬼神習俗趣味的挖掘,加進了大量的茅山術驅鬼以及避鬼延壽、人鬼互戲的搞笑神奇橋段,在當時來說具有極強的娛樂性。
四、文藝武俠片:獨領風騷幾十年的題材,八十年代初期逐漸沒落。
五、鬼馬喜劇片:開一代喜劇之先河,這一題材影片多次破掉香港最高票房記錄。
六、無厘頭喜劇:這個實在不用多說了吧?
七、香港特色賭片:八十年代中期,帶有香港特色的賭片興起。一時間風頭無兩。
八、都市英雄片:警匪題材的英雄片一個時代的人不會忘記吧?
九、名著改變片:暢銷書改編的電影,一般多是武俠。
十、風月片:就是俗稱的三級片。
還有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上面屬於一些常見。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去圖書館借閱一本叫《香港電影分類論著》的書。詳細介紹了香港百年的電影類別。
大概有幾百類,在這一一介紹實在不現實。

H. 有什麼好看的香港電影

個人比較喜歡香港的《魔鬼的藝術3》
還有的就是《下一站天後》
《凶魅》和《女人不壞》也不錯。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流行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學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710
好看愛情閩南話電影 瀏覽:297
oppo手機如何用流量下載電影 瀏覽:269
如何將手機的電影上傳至電腦 瀏覽:786
看關於保險電影讀後感怎麼寫 瀏覽:627
午夜凶鈴電影完整免費觀看國語 瀏覽:892
電影混剪需要多久 瀏覽:468
哪些電影里有綁架堵嘴 瀏覽:108
電影積分點播軟體怎麼製作 瀏覽:403
求好看的降頭的電影 瀏覽:769
好看的粵語電影國產 瀏覽:102
至尊無上電影國語版全集免費觀看 瀏覽:418
手機如何下載老電影 瀏覽:809
在興隆怎麼訂電影票 瀏覽:950
關於講道理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5
最好看的韓國動畫電影 瀏覽:230
槍聲俱樂部電影好看嗎 瀏覽:14
凱特阿普頓電影有哪些 瀏覽:871
飄花免費電影 瀏覽:29
怎麼在手機上和好友一起看電影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