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個科幻電影講的是全世界都變得十分寒冷 極寒 開頭是有一架直升機被凍上了,誰知道這個電影的名字啊
美國末日題材科幻片 後天
『貳』 關於全球變暖的電影
全球變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後有以下幾點: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危肋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沙化等破壞因素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范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絕滅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中國已著手應對氣候變暖
有預測分析,未來我國的氣候變暖幅度可能超出全球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溫度將增加0.2℃—3.7℃,到2100年將增加到1.3℃—8.9℃。
氣候模式預估結果表明,到2050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將上升約12厘米—50厘米,大於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沿海一些地區面臨被淹的威脅。而氣候變暖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方面可能並不是氣溫,而是水資源。氣溫明顯升高,可能使得其他氣候要素發生變化,降水區域和強度改變,部分地區將出現乾旱。而從目前的監測來看,本世紀已過去的4年中,華北等地區已經出現了乾旱的趨勢。
氣象專家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我國應該盡快、盡早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暖,將氣候變化對我國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據悉,國家氣候中心已經開始針對性的研究,制訂適應氣候變暖的對策。
-三大難題
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在研討會主題發言時表示,在慶祝《京都議定書》生效之際,多個情況還令人憂慮。
第一,占發達國家1990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近40%的發達國家尚未批准議定書,議定書的實施效果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第二,部分發達國家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迄今未取得明顯進展,有些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還在不斷增長,議定書的減排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還難以預料。
第三,發達國家2012年以後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尚未確定下來,前景還不明朗。
『叄』 尋美國的一部雪災的電影名字
後天?
電影
中文片名:《後天》(又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後》)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 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領銜主演: 丹尼斯-奎德 傑克-吉倫荷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中影發行集團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背景
冰河世紀的威脅 嚴重的溫室效應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裡?電影《後天》為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及理論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紀威脅,針對全球著名地標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冰凍圖像,顯示氣候對人類的威脅的急迫性與全面性。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淹沒後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 ,橫向的冰柱突顯地球的急速降溫與急凍。選擇自由女神「濕身」和自由女神「雪糕」兩款圖像做為官方海報!
注意到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恐怖後果,《後天》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決心讓《後天》成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級製作:「拍片時大量使用的燈光、發電機和燃料,都讓溫室效應更加嚴重,我們努力讓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來彌補地球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來森林計算拍攝這部電影將會製造的二氧化碳總量,然後在加州跟不丹種植森林!不僅如此,導演還出資購買省電燈泡到牙買加以及協助美國低收入戶家庭省電計劃!真正做到不惡化溫室效應,證實賣座電影也能愛護地球。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麼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飢荒、乾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肆』 求一個電影名字,內容大概是人類為降溫發射了一個降溫的火箭導致全球冰凍最後活著的人都在一個火車上的故
雪國列車
韓國電影,邀請美國隊長演員克里斯埃文斯主演。
講述全球冰封後人類在一列自給自足的火車上生存,車尾的貧民不滿車頭統治決心反抗,結果卻是車頭車尾為了火車上人類發展的陰謀。
很多情節沒有邏輯,劇情也不好看。
『伍』 講的地球到了零下的一步電影叫什麼
《後天》全世界都冰凍了電影《後天》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後天
外文名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其他名稱
末日浩劫/明日之後/明天過後/末日世界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 冒險 / 災難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主演
丹尼斯·奎德 / 傑克·吉倫哈爾 / 伊安-霍姆
編劇
羅蘭,傑夫利·納赫馬諾夫
製片人
馬克·戈登 ,羅蘭·艾默里奇
分級
G級
上映時間
2004年5月27日香港上映 2004年5月28日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上映
片長
124 分鍾
對白語言
英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
製片地區
美國
出品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
『陸』 求一部電影,講的是世界全被冰凍上了。。。。。
《沉睡野人》》(Encino Man 導演:萊斯·梅菲爾德,還是《後天》?
『柒』 國外拍的全世界停電的災難電影是什麼
電影名稱:《生存家族》
《生存家族》是矢口史靖自編自導的電影,由小日向文世與深津繪里主演,時任三郎、藤原紀香和大野拓朗等共同出演。
影片講述了某天突然一切都不能用電了,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努力奮斗不斷生存下去的家庭的故事。
影片於2017年2月11日在日本上映。
(7)全世界降溫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子運動現象有兩種:我們把缺少電子的原子說為帶正電荷,有多餘電子的原子說為帶負電荷。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發電機。他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世界上第一台工業用發電機。
十九世紀末期,由於電機工程學的進步,把電帶進了工業和家庭裡面。在這個電氣研發的黃金時代,日新月異、連綿不斷的快速發展帶給了工業和社會,難以形容、無法想像的巨大改變。做為能源的一種供給方式,電所具有的多重優點,意味著電的用途幾乎是無可限量。例如,大眾交通、取暖、照明、電訊、計算等等,都必須用電為主要能源。來到二十一世紀,現代工業社會的骨幹仍舊依賴著電能源。在可看見的未來,電能必是綠色科技的主角之一。
『捌』 有一部電影情節是全世界都成冰了
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文片名:《後天》(又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後》)
『玖』 有部電影和後天很類似,講得是氣候變化突然降溫,整個歐洲都被冰凍,那部電影叫什麼
末日天火。
國內翻譯的時候加上了「後天II」的頭銜。實際上兩部電影除了同是災難片之外沒有任何聯系。這部影片質量也比較一般。
『拾』 求一部電影和後天很類似,講得是氣候變化突然降溫,那部電影叫什麼
全球風暴吧,這個電影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