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外的電影為什麼不同期或短期內在國內同步上映,而是過半個月或更久才上映
這要從引進片的分類說起。國內的引進片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分賬片」,指的是上映之後,發行方要與製片方,要將總票房按一定比例分成;另一種叫做「買斷片」。指的是一次性買斷播放權,製片方不再享受票房分成。
不管是分賬片還是買斷片,數量都受到嚴格限制。每年的分賬片有34部的限額,一般都會給大製作的好萊塢影片,其他外來影片都要靠後站。
比如日本動畫電影絕大多數,都是作為「買斷片」引進的。一般分賬片上映時間都比較及時,甚至有同步上映的。但買斷片不一樣,需要給分賬片讓檔期,具體上線時間也都是總局定的,甚至還有買了播不了的情況。間隔半年以上再上映也算是一種規律了。
其實技審主要就是完成電影的譯制工作,確保發放到全國影院的拷貝沒問題,整個過程只要兩周左右。 然而要完成技審的前提是能拿到《復聯3》 完整的片源,但迪士尼全球院線發行部門卻以「保密」為由拒絕提前將最終片源送到中國。 據說迪士尼中國部門曾向總部爭取過,但總部始終不妥協,最終導致趕不上 4 月 27 日的全球首映。
2. 為什麼美國電影可以在全世界放映,中國的不
在中國上映的國外電影,是廣電總局審核後引進的,同理,以美國為例,在美國上映的國外電影,沒有相關機構進行審核,但是播放電影的院線會實現觀看並且根據觀看效果來決定放映的排片量。
以中美為例,美國一年的電影產量是中國的數倍之多,而且質量上也遠遠超過中國。因此在宣傳力度和購買國家放映權上也優於中國。
簡單來說,美國電影從數量、質量和宣傳力上遠超中國,國內電影僅有幾部可與之較量。
以上。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祝好運。
3. 為什麼國外最新電影在中國還未上映,但是有些地方看的到
就是因為存在這個時間差,所以產生了所謂的「資源」,這就是盜版。
在國外上映時就會有人去影院錄像,之後就會製作,在這段時間里就傳到了網上。所以很多電影在中國還沒有上映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了。
但是最近也有嚴查這些,一般資源都會被封掉的。
4. 為什麼國外有的電影不能看而且都是上映很早的,郁悶。
上映很早能確定不?如網路有些搜索說11年上映的,實際還沒有上映,好多小網站求點擊率,弄假的在上面。也不乏有些同名電影,或者稱5線電影(就是盜版知名度電影名字,而內容卻嚴重差距,情節枯枝爛糟的)在上面,最多的就是放一個預告片。
5. 為什麼外國電影中國總是很久才上映
原先是這樣,現在票房採用與國外分賬方式,電影審查限制相比有些松動,【但還有很大差距】很多已同步上映。否則還沒有盜版快,那樣票房損失就大。
6. 為什麼很多外國電影都不能在國內上映
第一,中國要保護自己的電影產業;第二,外國電影中的內容很多不符合中國國情。
7. 哪位大神告訴我為什麼電影院從來不上映外國恐怖片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管理局規定中國電影不得出現血腥,暴力,色情以及任何低俗的畫面或者台詞,然而國外(尤其是歐美)的恐怖電影大多數都會有以上所述的所有因素,所以中國大陸電影院不會上映國外恐怖片。此外,廣電總局對大陸恐怖電影還有一條讓所有人詬病的規定——恐怖片中不得出現真正的鬼。
8. 最近好多外國大片怎麼不在中國上映了
因為現在是國產保護月
國產電影保護月是國家電影局從扶植國產電影的角度考慮,2004年口頭下達的希望全國各院線支持國產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間,不鼓勵引進海外分賬大片。這段時間則被媒體和業界稱為「國產電影保護月」。保護月存在的初衷,是為完成國片每年所佔票房比的份額。
9. 為什麼有些外國片不在國內上映
當初我們加入WTO的時候,根據協議我們每年引進20部外國影片,而這20部大部分為美國大片。沒有引進的,就是沒有版權,自然不讓公映,這就是很多文藝片無法引進,除非它們得獎,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是拿完奧斯卡後在國內上映的。其實這么做也是為了保護民族電影產業。有一部分就是電影頻道正式引進的,由6套組織配音放的。地方衛視放的那些幾乎都沒有版權。
10. 為什麼外國電影總是最遲在中國上映
因為在其他國家買不到好的票房, 最後到中國撈一把,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