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安與陳凱歌都是大導,為何李安電影越來越好,陳凱歌越拍越差
我個人覺得這是兩個導演成長的經歷和對導演這個職業的定義,如果你對兩位導演的生平有所了解的話,那麼肯定會贊同我所說的話。
首先導演李安大夥應該都知道是一個曾經吃過老婆軟飯的男人,但有些人不知道的是,李安的童年時期以及青少年和青年時期其實真的很普通,不管是在周圍人的眼裡還是父母親戚的眼裡,這個叫李安的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跟我們一樣,誰也不會想到他後面會變成名聲響徹國際的大導演。
簡而言之吧,雙方目前來說確實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也不覺得陳凱歌導演就很差了,他的思維在於不想純粹的跟著市場走,在電影里喜歡夾雜著自己的私貨,這也是很多大導演的通病,比如姜文,他們這類導演其實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導演的水平也很高,要不然投資人不是傻子,陳凱歌導演每部作品都是幾億的成本,誰捨得這樣砸錢給給一個不會拍電影的導演呢?
⑵ 對李安電影風格的評析
李安的經歷在他影片中的體現,他對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之間沖突與融合的獨特性的理解,以及在他的作品中所體現的藝術性和商業性等等這些特徵是否可以將其推向"電影作者"這一稱謂,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筆者選取李安的"父親三部曲"為主要分析對象,結合李安生平際遇、藝術修養、知識構成以及其在影片中所呈現的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來闡釋"電影作者"李安影片的獨特風格。
⑶ 如何評價李安的電影以及他的個人魅力
他的作品質量也是相當之高,沒有失手。而且涉獵題材相當之廣,家庭、倫理、武俠、戰爭、科幻、奇幻甚至技術革新和邊緣題材,都游刃有餘,舉重若輕。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細琢,都在試圖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
⑷ 導演李安對電影藝術的發展有哪些貢獻
其實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只能是一個回頭看的結果。以現在的狀態假裝看到了未來然後評價現在,真的很難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觀眾,甚至也很難以電影從業人士的眼光去看。如果說李安和120幀這事。我覺得這對李安和觀眾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李安不是一個橫著走的人。很多導演,會拍攝一系列相似的影片,也就是說,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內做重復工作,就相當於走到了一個平台上,就在這《卧虎藏龍》個平台上玩耍了。
但到底來說,李安是拍自己的電影,他在不斷的挑戰並提升自己操控電影的能力(李安原話具體說法忘記了),這個過程中,帶給電影工業的,可能是標准,可能是創新。就像太空梭是點錯科技樹了一樣,發展了這么多年又退役了。3D,以及新的120幀技術,誰也不知道是不是電影工業的太空梭,只能留待時間檢驗。但是對於一個電影從業者來說,新技術,帶來的是一系列的改變,舊有的幀率技術下的拍攝手法手段,從布景到攝影,後期處理,都可能是需要系統更新,這期間帶給電影行業的,可能是一次革命,觀影體驗,也可能是全新的。但是誰又能說的准呢,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可能並不能摸清新技術最適合的方法,可能還沒有摸索到最適合的表現方式。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次偉大的嘗試,這種嘗試里充滿了先驅者的勇氣和果敢,這是一次對未來的挑戰,這個平凡而偉大的過程,是李安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觀眾,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我們拭目以待。
⑸ 李安的電影為什麼能橫掃東西方世界
⑹ 李安電影為什麼能橫掃東西方世界
李安拿遍全球幾乎所有重要電影節的最高獎項,並不是靠玩弄新技術。
年逾60的他,有著可怕的智慧和瘋狂的電影信仰。
李安電影的橫掃東西方世界,是因為他拿東方的「湯葯」治西方的「病」,也用西方的「葯」來解東方的「苦」。
早期丨父親三部曲用西方的獨立破了東方的倫常
《推手》1992年
《喜宴》1993年
《飲食男女》1994年
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向西方世界展現了東方的倫常之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在傳統的儒家文化中,中國人世代背負了沉重的倫常觀念。中國人重傳統。傳統二字,本質上意為個體對於自己的命運沒有決定權,個體、命運也許是由未及謀面的祖輩所決定的。「父親三部曲」中的父親們對於他們的子女都有著固執的觀念,他們認為子女應該依照東方式的倫常生活。
花朵里的牙齒就象徵著兇狠的老虎。牙齒也好,老虎也好,或為一己食慾,或咬傷侵略者,說到底都為了保護自己。李安帶著東方哲學里的溫情來處理牙齒意象,意思是個人的慾望要有所限制,讓自己鋒利的牙齒和象徵惡的心中之虎,藏於盛開的鮮花,隱於茂密的叢林。這部影片中,李安又一次用東方價值觀來治癒西方極端泛濫而張揚的個人主義,完成了一場探討心靈的哲學之旅。
直至《少年派》,李安用他所有的作品告訴大家,只有東西文化相互制衡,才是治癒世界的良葯。
⑺ 如何評價導演李安
1 傳統。從最早的父親三部曲到最近的色戒、少年派,主題看似跨越很大,但都離不開家庭倫理,其中《卧虎藏龍》的除了這個還有中國古代社會倫理。傳統是李安電影的基石和原動力,是他有別於其他導演的核心競爭力,同樣也是他早期總拍不好好萊塢英雄片、特效片的原因
2 克制。電影作為一種十分直觀的藝術,或者說作為一種商品,大部分是給人以刺激而不知克制的。好萊塢大片賣特效,國內青春片小鮮肉泛濫。張藝謀、陳凱歌要不藝術得做作,要不被投資方的人民幣迷昏了頭腦。李安電影是不疾不徐的娓娓道來,每個細節都仔細打磨,成片看似波瀾不驚,但卻直擊要害。好的作品都是智慧和經驗磨礪出來的,剋制才能不讓導演的自我泛濫,觀眾也才能感受到電影的精髓。
3 老辣。說李安老辣,可以從他的每部電影得到佐證,比如少年派開放式結局給每個人背脊發涼的解讀;比如喜宴,形婚還是修成正果;比如色戒中,卧底和漢奸相愛了。所以說李安是壞人,而不是上面一水的說翩翩君子。他有自己非常頑固的格局,但是他通過學習、同情、剋制打磨了自己,最後形成他溫情的世界觀以及電影中我們看到的博大。
在業內,大家對李安反倒更為苛刻,認為他太圓滑商業了。天分和勤奮以及絕佳的學習機會成就了今天的李安,他的作品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⑻ 張藝謀和李安的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這是因為張藝謀這些年並沒有拿出讓大家特別認可的作品,所以這也使得張藝謀這些年並沒有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獎項上的認可。再加上現在的張藝謀的電影發展中心放在了商業電影上,所以也使得張藝謀的電影在故事性上非常的薄弱,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張藝謀的電影在口碑上一直處在非常糟糕的水平。而李安這些年的發展一直非常的穩定,雖然前一段時間雙子殺手這部電影出現了口碑以及票房的嚴重下滑,但是這並不妨礙李安這些年在好萊塢取得的成就。
所以我們希望張藝謀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劇本,只有這樣張藝謀的厲害之處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來。因為華語電影如果想要走向世界,應該要多涌現出像張藝謀這樣的電影導演。
⑼ 很多導演都導國內電影,李安近幾年導演的為何都是外國片子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之所以近幾年導演的都是一些外國片子,是因為他覺得這些題材或者這種類型的電影更適合他拍,他也更擅長這類影片的拍攝。之前他拍卧虎藏龍的時候,就將中國的武俠片引向了國外,給國外人民展示了中國武俠片的魅力,他的導演能力是很強的,但在國內的知名度卻趕不上馮小剛張藝謀等。
在華人導演中,李安的確是一個標桿性人物。李安有開發不同題材的創作勇氣,並獲得卓越的藝術成就。從《飲食男女》、《卧虎藏龍》、《冰風暴》、《斷背山》、《色·戒》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拍攝了各種不同的電影題材,無論是倫理、武俠、喜劇甚至科幻,他都能從容駕馭
⑽ 李安為什麼在大陸不怎麼出名
其實我覺得可以這么講,李安呢,他之所以在美國那邊比較出名,主要是因為美國那邊有著更多的機會,思想資源還有各方面都是比較開放的,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知名度。
另外,李安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把這個重心放在中國大陸,所以也會導致並沒有在中國大陸的這個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說到中國大陸的導演,可能我們會想到馮小剛,可能我們想到葛優,也可能影響到吳京之類的,因為他們經常活躍,經常在這些內地拍電影,但是李安呢,他一直以來都是國際上的大導演,他在國際上的名聲更大一點。
最後,其實這就像章子怡一樣,其實國際上人家了解章子怡的更多,但是國內呢對章子怡可能並不是特別認可,就是這么一個原因,主要看他們把重心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