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合夥人有三部!各叫什麼
不是三部,而是三集電視劇。。。
TNT夏季新劇The Company是根據同名暢銷歷史小說改編的。為您講述冷戰時期的間諜故事,美國CIA特工和蘇聯的KGB間諜之間鬥智斗勇的故事。冷戰開始於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焦點事件是豬灣事件與古巴導彈危機,結束於1991年前蘇聯的解體。The Company時間跨度40年,場景跨度也很大。從大雨滂沱的柏林街道,到陽光明媚的古巴海灘,從布達佩斯的秘密顛覆活動,到莫斯科與華盛頓的高級別會晤,兩個當年的超級大國在全球這個大棋盤上步步為營,小心對壘。雙方都試圖打破平局,佔得先機。然而,他們卻都不是最後的贏家,相反,他們彼此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據劇透顯示,The Company的每一集故事都有變化。第一集是間諜戲,描述的是冷戰早期CIA和KGB之間的貓鼠游戲。第二集是動作戲,主要聚焦的是兩個大事件: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隨後的豬灣事件。第三集是驚險戲,CIA拚命地要找出數十年來一直秘密破壞CIA行動並屢屢得手的KGB關鍵間諜。
㈡ 誰知道豬灣事件是什麼
豬灣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進行的一次武裝進攻。豬灣事件標志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
這次行動失敗的原因有: 入侵計劃沒有保密。許多參戰的流亡古巴人在邁阿密的酒店裡吹牛,說他們將要參加入侵古巴的行動。 入侵前的破壞活動和從美國起飛的飛機轟炸也為古巴報了警。 當地的居民屬於古巴最貧窮的階層,也是受益於古巴革命最大的階層(建造學校、醫院、基礎建設),因此他們是一開始反抗入侵者的人,他們為古巴正規軍提供了組織反攻的寶貴時間。 古巴軍隊剛剛贏得三年游擊戰的勝利,他們士氣高昂,而且很有作戰經驗。 肯尼迪將美國的空軍支援減少,因此古巴空軍只有一半在地面上被消滅,其餘的得以升空,擊毀五架美國飛機和兩條彈葯船。
㈢ 「豬灣事件」是怎麼回事
豬灣事件,或稱吉隆灘之戰,是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豬玀灣、科奇諾斯灣,Bahía de los Cochinos),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
事件過程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特羅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將成為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新政權。
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准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的代號為「十字軍行動」的計劃。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僱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
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為了支援僱傭軍入侵古巴,美國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陸地點。
流亡古巴人的唯一任務是在古巴用武力保衛一個臨時機場,直到在邁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得以飛往古巴後向美國發電求救。對這個計劃來說豬灣似乎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它位於一個沼澤地(薩帕塔半島)的邊上,古巴政府要對它進行軍事攻擊有一定的難度。
在它附近的埃斯坎布雷山中直到1960年代中依然有反政府武裝力量行動。這里人煙稀少,當地的反抗不會很強。中央情報局使用的情報來自於想要推翻古巴政府的反政府人士,他們誇張了古巴國內的反政府情緒,同時也誇張了埃斯坎布雷山中的武裝力量的實力。
中央情報局本身也試圖誇張他們的報告,來向當時剛剛上任的肯尼迪保證這個行動肯定會成功的。肯尼迪一開始猶豫不決。也許當時中央情報局的計劃署認為,行動開始後,即使失利,肯尼迪也會同意投入美國軍隊的。後來對肯尼迪的責怪,說他中斷了行動計劃。
似乎證明中央情報局的確做了這樣的假設。1961年4月14日當選不久的肯尼迪總統在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聯席會議上批准了計劃,但作為美軍最高統帥他決定將不投入美軍。1961年4月15日美國以轟炸古巴機場作為准備。這些飛機被塗上古巴的標記來造成反政府起義的假象。
5架美國飛機被古巴飛機擊落。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約1500多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在兩名中央情報局官員指揮下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美國海軍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佔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
古巴軍隊和民兵與入侵的美國僱傭軍展開作戰,入侵者的兩條運送彈葯的船被古巴軍隊擊沉。當年只有34歲的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特羅在吉隆灘附近一座製糖廠臨時改成的指揮部坐鎮指揮,他下令:「擊沉所有船隻!」他對戰友切·格瓦拉說:「現在我們真的在戰鬥了勝利屬於我們!」
5分鍾後,他又對另一名軍事領導人下令:「你們必須擊沉所有船隻,沖他們開火!我們要用迫擊炮讓他們從地球上消失!」不久,他與正在堅守東海岸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通了電話,對古巴空軍的戰斗機大加贊揚:「飛機幹得太漂亮了,太精彩了!它們開始下蛋了!」
卡斯特羅只用了72個小時,就迎來了勝利:「追上去,不要停火!」三天後入侵軍被消滅,1000多人被俘,約90人陣亡。被俘的人受公開審判。一些人在1963年通過與美國交換緊急需要的葯品、食品和農業機械返回美國。由於流亡古巴軍無法守住「流亡政府」打算飛往的機場。
因此這個流亡政府無法發出他們的「求援」。對肯尼迪來說,這樣他也就無法下令讓海軍陸戰隊介入。因此不顧中央情報局的反對,下令中止這次行動。 對於被俘虜的流亡分子,古巴政府取消了他們的公民身份,並以此為人質向美國政府索取了6,200萬比索的葯品與嬰兒食品。
這也是美國政府歷史上第一次支付戰爭賠款。吉隆灘之戰發生的第二天,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寫信給美國總統肯尼迪。認為這場在古巴發生的「小規模戰爭」將在全世界引發連鎖反應。他緊急呼籲肯尼迪停止對古巴的侵略,並聲稱,蘇聯准備向古巴提供反擊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幫助。
肯尼迪政府被迫聲稱,美國沒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羅的行動。事實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不僅策劃了這次顛覆行動。而且損失慘重。肯尼迪總統不得不在美國大眾面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件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然後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
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成為世界媒體嘲諷的對象。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美國的這次進攻是否合法的討論中。古巴指責美國非法進攻的提議被美國一票否決。這次行動失敗的原因有:入侵計劃沒有保密。許多參戰的流亡被送回美國的「古巴旅」入侵者。
古巴人在邁阿密的酒店裡吹牛,說他們將要參加入侵古巴的行動。入侵前的破壞活動和從美國起飛的飛機轟炸也為古巴報了警。當地的居民屬於古巴最貧窮的階層,也是受益於古巴革命最大的階層(建造學校、醫院、基礎建設),因此他們是一開始反抗入侵者的人。
他們為古巴正規軍提供了組織反攻的寶貴時間。 古巴軍隊剛剛贏得三年游擊戰的勝利,他們士氣高昂,而且很有作戰經驗。肯尼迪將美國的空軍支援減少,因此古巴空軍只有一半在地面上被消滅,其餘的得以升空,擊毀五架美國飛機和兩條彈葯船。
(3)豬灣事件電影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直到古巴革命為止古巴的政治和經濟受美國影響非常大。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被推翻後,美國必須要保證後院的利益,其實也是強國思維,所以開始醞釀進攻。但1960年,新的古巴政府開始實行它們的改革,這個改革也涉及了美國公司的利益。
美國此時依然以為通過警告可以阻止古巴實行這些改革,因為古巴完全依靠美國,美國的第一個措施是不向古巴運油。由於古巴的發電完全是使用燃油來解決的,美國希望以此來使其革命政府垮台。古巴卻開始從蘇聯進口石油。
美國政府因此下令美國公司在古巴的煉油廠不煉從蘇聯進口的油。由於這些煉油廠通過合同保證煉任何油,這個命令實際上是迫使這些公司違反這個合同。古巴政府以此為由將所有煉油廠納入國家強迫管理。古巴革命開始時期的革命家都來自中產階級、反共產主義的階層。
假如美國沒有進行經濟制裁的話他們不會與共產主義政府接觸的。 美國對古巴採取了所有可能的經濟措施,包括禁止進口古巴的糖、禁止出口零件,後來甚至達到完全經濟封鎖。但古巴卻靈巧地利用了冷戰時期的東西方沖突,並將它與美國的貿易關系轉到其它國家。
㈣ 豬灣事件的介紹
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或稱吉隆灘之戰(Invasión de Playa Girón),是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豬玀灣、科奇諾斯灣,Bahía de los Cochinos),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失敗的入侵。豬灣事件標志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美國的這次進攻是否合法的討論中,古巴指責美國非法進攻的提議被美國否決。對美國來說這次未成功的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誤。國內外對這次進攻的批評非常強烈,剛剛上任90天的約翰·肯尼迪政府為此大失信譽,相反的卡斯特羅政權和古巴革命得到鞏固。由於古巴擔心美國再次進攻,因此古巴開始與蘇聯靠近,最終導致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㈤ 豬灣事件的事件過程
1959年1月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特羅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將成為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新政權。
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准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的代號為「十字軍行動」的計劃。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僱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為了支援僱傭軍入侵古巴,美國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陸地點。
流亡古巴人的唯一任務是在古巴用武力保衛一個臨時機場,直到在邁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得以飛往古巴後向美國發電求救。對這個計劃來說豬灣似乎是一個理想的地點:它位於一個沼澤地(薩帕塔半島)的邊上,古巴政府要對它進行軍事攻擊有一定的難度。在它附近的埃斯坎布雷山中直到1960年代中依然有反政府武裝力量行動。這里人煙稀少,當地的反抗不會很強。
中央情報局使用的情報來自於想要推翻古巴政府的反政府人士,他們誇張了古巴國內的反政府情緒,同時也誇張了埃斯坎布雷山中的武裝力量的實力。中央情報局本身也試圖誇張他們的報告,來向當時剛剛上任的肯尼迪保證這個行動肯定會成功的。肯尼迪一開始猶豫不決。也許當時中央情報局的計劃署認為,行動開始後,即使失利,肯尼迪也會同意投入美國軍隊的。後來對肯尼迪的責怪,說他中斷了行動計劃,似乎證明中央情報局的確做了這樣的假設。
1961年4月14日當選不久的肯尼迪總統在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聯席會議上批准了計劃,但作為美軍最高統帥他決定將不投入美軍。 1961年4月15日美國以轟炸古巴機場作為准備。這些飛機被塗上古巴的標記來造成反政府起義的假象。5架美國飛機被古巴飛機擊落。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約1500多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在兩名中央情報局官員指揮下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美國海軍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佔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兵與入侵的美國僱傭軍展開作戰,入侵者的兩條運送彈葯的船被古巴軍隊擊沉。當年只有34歲的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特羅在吉隆灘附近一座製糖廠臨時改成的指揮部坐鎮指揮,他下令:「擊沉所有船隻!」他對戰友切·格瓦拉說:「現在我們真的在戰鬥了,勝利屬於我們!」5分鍾後,他又對另一名軍事領導人下令:「你們必須擊沉所有船隻,沖他們開火!我們要用迫擊炮讓他們從地球上消失!」不久,他與正在堅守東海岸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通了電話,對古巴空軍的戰斗機大加贊揚:「飛機幹得太漂亮了,太精彩了!它們開始下蛋了!」卡斯特羅只用了72個小時,就迎來了勝利:「追上去,不要停火!」
㈥ 介紹一下"豬灣事件",誰勝利了.
豬灣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進行的一次武裝進攻。豬灣事件標志著美國反古巴行動的第一個高峰。 1959年1月卡斯特羅 領導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特羅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新政權。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准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特羅政權革命政權的計劃。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僱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為了支援僱傭軍入侵古巴,美國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陸地點。1961年4月4日,當選不久的肯尼迪總統在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連席會議上,批准了代號為「冥王星」的戰役計劃。 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1200多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佔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 兵與入侵的美國僱傭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當年只有34歲的卡斯特羅在吉隆灘附近一座製糖廠臨時改成 的指揮部坐鎮指揮,他下令:「擊沉所有船隻!」他對親密戰友切·格瓦拉說:「現在我們真的在戰鬥了,勝利屬於我們!」。古巴軍民經過72小時的戰斗,全殲了被包圍在吉隆灘的美國僱傭軍,共有114名僱傭軍被古巴軍隊擊斃,其餘1113人被俘獲。這就是震驚世界的 吉隆灘之戰 ,美國稱之為 豬灣事件 。 吉隆灘之戰發生的第二天,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寫信給美國總統肯尼迪,認為這場在古巴發生的「小規模戰爭」將在全世界引發連鎖反應。他緊急呼籲肯尼迪停止對古巴的侵略,並聲稱,蘇聯准備向古巴提供反擊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幫助。肯尼迪政府被迫聲稱,美國沒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羅的行動。事實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不僅策劃了這次顛覆行動,而且損失慘重。肯尼迪總統不得不在美國大眾面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件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然後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成為世界媒體嘲諷的對象。 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美國的這次進攻是否合法的討論中,古巴指責美國非法進攻的提議被美國否決。 對美國來說這次未成功的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誤。國內外對這次進攻的批評非常強烈,剛剛入任90天的約翰·肯尼迪政府為此大失信譽,相反的卡斯特羅政權和古巴革命被鞏固。由於古巴(有理地)擔心美國再次進攻,因此古巴開始與蘇聯靠近,這個靠近不斷升級最終導致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總結,綜合來說,古巴卡斯特羅小勝一場,畢竟佔了地理優勢,美軍又是用雇傭兵,在義理上還站不住腳。但在大局上,美國打了場勝仗,之後的古巴導彈危機,美國人讓蘇聯人吃了一把,偷雞不成反被捉
記得採納啊
㈦ 豬灣事件中肯尼迪扮演的角色
老肯被忽悠了。或者說被「逼」的
豬灣事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正是他在第一篇國情咨文中所痛心地談到的「決定和執行、計劃和現實之間存在著的很大的脫節」。約翰·肯尼迪有可能選擇一個錯誤的方針,但決不會選擇一個愚蠢的方針。要了解他怎樣作出這個決定,不僅需要回顧情況,而且還要回顧提供給他的事實和設想。
1960年年初,艾森豪威爾政府批准在中央情報局的指導下,訓練和武裝一支由古巴流亡分子組成的解放部隊。1960年總統選舉前不久,又決定(盡管這個決定顯然沒有告訴過艾森豪威爾)它應該是一支常規的戰斗部隊,而不是一支游擊隊,並且急劇地增加了它的人數。
1961年1月20日,約翰·肯尼迪接下了這項計劃、這項計劃的制定人員以及最最煩人的、古巴流亡分子的這支突擊隊。這是一支掛著另一國旗子、在瓜地馬拉秘密基地接受高度訓練的部隊,它只熱衷於完成唯一的一項任務。這同接過一項政策聲明或行政命令不一樣,這件事不能由總統簡單地廢除或撤銷了事。當肯尼迪作為當選總統在棕櫚灘聽取中央情報局匯報這一行動計劃時,他對這個計劃的龐大和大膽感到驚訝。他後來告訴我,從那時起他就對此抱有重大的疑慮。
然而,制訂這項登陸計劃的中央情報局人員,不僅把它提交給新總統,而且加以鼓吹,這也許是很自然的。實際上,曾有人問他,他是否願意象共和黨人那樣允許並幫助這些流亡分子從獨裁政權下解放他們自己的島嶼,或者他是否要取消業已就緒的准備工作,聽任古巴隨意在西半球搞顛覆,他是否要解散一支在艱苦條件下訓練了將近一年並渴望出擊的部隊,而聽任他們散布流言說肯尼迪已出賣了他們推翻卡斯特羅的打算。艾倫·杜勒斯後來就公開提出了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想告訴「這批優秀的青年人,他們不會得到美國的同情、支持和幫助,這批青年人……全准備冒生命的危險……他們只求能有機會在自己的國家中恢復一個自由的政府,而別無他求」。他是否願意讓他們在兩者之間作出抉擇:是在美國找個安全的避難所,還是要打回自己的國家去;或者他會不會迫使他們違心地解散掉,從此不再集合起來?
此外,總統還被告知,執行這個計劃機不可失,理由有三:第一,因為這支突擊隊已受過充分的訓練,急切地想作戰,很難加以攔阻;第二,由於瓜地馬拉政府受到壓力,要它關閉這個日益公開的、政治上引起爭議的訓練營,因此他唯一的選擇就是,要麼把這批人送回他們希望去的古巴,要麼把他們帶回美國,而在這里他們將會散播憤懣情緒;
第三,因為俄國武器不久就將裝備卡斯特羅的軍隊,在鐵幕後面受訓成為米格飛機駕駛員的古巴飛行員不久就將返回古巴,大量箱裝的米格飛機已經到達該島,因而1961年春天在卡斯特羅擁有一支強大的噴氣式空軍之前,在流亡分子的部隊心懷不滿地散開之前,是古巴人能夠單獨解放古巴的最後時刻。(登陸前一周,總統在一次電視談話中過分坦率地透露了他思想中的這個因素的重要性。他宣稱,「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卡斯特羅先生對我們可能變得比今天更加危險得多。」)
最後,總統還被告知,使用這支流亡分子突擊隊有可能推翻卡斯特羅而不需要美國實際的入侵,這使局外人看來似乎也沒有違背我們的不幹涉原則,我們沒有被捲入的危險,而失敗的風險也很小。杜勒斯對肯尼迪說(如同肯尼迪後來告訴我的),「當時我就站在這兒艾克的辦公桌旁邊告訴他,我確信我們的瓜地馬拉行動將會成功。①總統先生,這個計劃的前景甚至比那個計劃的還要好。」
參考資料:http://www.smth.e.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People%2Ffenlei%2Fzheng%2Fw-a%2FKennedy%2FM.995464178.A
打開有點慢,請耐心等待
標 題: 第十一章 早期的危機——豬灣事件
發信站: BBS 水木清華站 (Wed Jul 18 21:50:07 2001)
㈧ 豬灣入侵事件有電影嗎
沒有正面描寫的電影,豬灣是政治博弈而不是真正的戰爭
㈨ 吉隆灘之戰(美國稱為豬灣事件)是怎麼回事
1959年1月卡斯特羅 的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特羅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新政權。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准備登陸古巴,推翻卡斯特羅政權革命政權的計劃。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僱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為了支援僱傭軍入侵古巴,美國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陸地點。1961年4月4日,當選不久的肯尼迪總統在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連席會議上,批准了代號為「冥王星」的戰役計劃。
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1200多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佔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 兵與入侵的美國僱傭軍展開了殊死搏 斗,當年只有34歲的卡斯特羅在吉隆灘附近一座製糖廠臨時改成 的指揮部坐陣指揮,他下令:「擊沉所有船隻!」他對親密戰友切·格拉瓦說:「現在我們真的在戰鬥了,勝利屬於我們!」。古巴軍民經過72小時的戰斗,全殲了被包圍在吉隆灘的美國僱傭軍,共有114名僱傭軍被古巴軍隊擊斃,其餘1113人被俘獲。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吉隆灘之戰,美國稱之為豬灣事件。
吉隆灘之戰發生的第二天,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寫信給美國總統肯尼迪,認為這場在古巴發生的「小規模戰爭」將在全世界引發連鎖反應。他緊急呼籲肯尼迪停止對古巴的侵略,並聲稱,蘇聯准備向古巴提供反擊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幫助。肯尼迪政府被迫聲稱,美國沒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羅的行動。事實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不僅策劃了這次顛覆行動,而且損失慘重。肯尼迪總統不得不在美國大眾面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件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然後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成為世界媒體嘲諷的對象。
㈩ 豬灣事件迷霧重重未解之謎是什麼
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1400名裝備精良的古巴流亡分子,從豬灣的吉隆灘和長灘登陸,向古巴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製造了豬灣事件。這件事發生在1961年4月17日。40年後,2001年3月22日上午9點,古巴政壇的「常青樹」——卡斯特羅坐在哈瓦那一家五星級賓館的會議桌邊,與昔日曾多次謀劃致他於死地的敵人平心靜氣地討論豬灣事件。這次會議由美國史學家、學者組織,為期3天,參加此次會議的除了卡斯特羅和其他古巴官員外,還有4名參加豬灣入侵的古巴流亡分子、2名美國前中情局官員以及前總統肯尼迪的親信阿瑟·施萊辛格和理查德·古德溫。
據美國與古巴雙面的解密檔案顯示,豬灣事件完全由美國中情局一手策劃。中情局為了給干涉古巴事務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甚至故伎重演,借鑒1954年顛覆瓜地馬拉政府時的經驗,有意識地推動古巴與蘇聯結盟,「接下來,中情局就有事可幹了。」其他國家的解密文件也有令人吃驚的內容。古巴政權也在秘密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
中情局決定策劃一次入侵活動,推翻卡斯特羅政府。1960年3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向白宮遞交了一份計劃,提出把聚集在佛羅里達的古巴流亡分子組織起來進行訓練,並在古巴內部開展秘密活動,以此推翻卡斯特羅政府。艾森豪威爾總統表示同意,並表示美國將對這些反卡斯特羅游擊隊「援助到底」。
肯尼迪上台後不久,獲悉中情局有此項計劃,對此也表示支持。杜勒斯向他保證,入侵計劃比當年推翻瓜地馬拉政府的計劃「前景更好」。
1961年4月17日黎明,中情局制定的代號為「貓鼬行動」的入侵活動拉開帷幕。豬灣事件在歷史的舞台上上演。
卡斯特羅時年34歲,雖大敵當前,仍絲毫不慌,指揮若定,僅僅用了短短72小時就挫敗了這次入侵活動,共擊斃114名、俘虜1189名流亡分子。
那麼,為什麼有強大的美國政府支持的入侵行動會失敗呢?關於這點,長期以來眾說紛紜。在美國國內,有些人把失敗歸因於中情局犯了輕敵的毛病,對古巴國內會響應入侵的反卡斯特羅政權的人數過分樂觀。
中情局一向做事謹慎,在准備不周的情況下,為何會匆匆策劃這次入侵?況且肯尼迪曾在戰斗爆發的第二天表示,「我們的剋制是有限度的」,「如果必要,就單獨行動」,以「保衛自己的安全」。那麼肯尼迪政府為何又食言撤回了空中支援,使古巴流亡武裝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蘇聯在此事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