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有什麼好看的潮汕電影

有什麼好看的潮汕電影

發布時間:2024-07-28 08:30:24

『壹』 方言賀歲喜劇《帶你去見我媽》會火嗎

我覺得有可能會火。《帶你去見我媽》是由首部潮語院線電影《爸,我一定行的》團隊再度聯手打造。《爸,我一定行的》在2018年一炮打響,以朴實真摯的父子情,打動了許多人,在海內外潮汕人乃至華人群體中引起轟動,成為全球潮汕人的年度文化事件。影片《帶你去見我媽》仍由原班人馬操刀,謝澤鵬監制,藍鴻春導演,鄭潤奇主演。潮汕本土音樂人--「玩具船長」再次加盟,鼎力打造電影原聲。在《爸,我一定行的》中那句直擊人心的「老爸,你食未」,時至今日依然真摯動人,潮汕元素也延續至《帶你去見我媽》這部電影的音樂創作中。全片20餘首音樂,均為出生於南澳的音樂人原創,其中的插曲,也都是用潮汕方言演唱。濃郁的鄉音,讓觀眾在感受一個故事的同時,也能聽到潮汕方言演繹出來的動人旋律。
該片從取材、劇作到表演、視聽語言等等,全方位延續了「潮汕本土化」的創作路線,在潮汕風情的烘托下,樹立出一個典型的潮汕母親形象,講述了一個平淡而又暖入肺腑的家庭故事。
據了解,該片全片80%的取景來自廣東潮汕本土,其中包括汕頭南澳縣、金平區、澄海區、潮南區,南澳島則是最主要的拍攝地點。幾乎所有演員和班底都是土生土長的素人,超過70%的對白為潮汕方言。
影片中記錄了潮汕民間祭神的繁盛景象、市井的小鎮市集、怡人的自然風貌、當地戲曲潮劇……濃郁的潮汕人文底蘊,展現了風味十足的南方生活圖景。

『貳』 鮀·戀的電影介紹

別名《魚和它之戀》,根據業青同名小說《魚和它之戀》改編。主題曲《人生只若初見》邀請知名潮籍歌手馬海生友情演唱。這部獻給潮汕母親的影片,編劇、拍攝、音樂製作全部由潮汕籍年輕人原創,沒有引入任何商業投資,所有參與電影製作的人全部零報酬。三年堅守直至高校巡演,完成了不可能的追夢旅程,成為激勵追夢人勇敢追夢的鮮活實例!故事的高中以汕頭最好的高中---汕頭市金山中學為原型,所有演員都是從該學校歷屆校友挑選出來,無論是履歷和性格都與飾演的人物有極高的相似度。
鮀城,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別名。參見「鮀島」、「汕頭」詞條。這是魚和它新映畫拍攝潮汕題材三部曲里的第一部作品,為潮汕青春。 第二作品為講述潮汕家庭和父親的第一部潮汕商業電影《飲水人生》,為潮汕家庭。
故事簡介 最殘酷的青春也會成為最美好的回憶,也許長大的可怕之處不在於需要面對萬千的世界,而在於你要勇敢地直面現實世界的平凡。在蘇州女孩兒心蕊的21歲記憶里,那一年橫跨內海只為尋找一個答案,「是不是只有同樣文化背景的女孩兒,才能融入你的家庭」。 故事以心蕊的視角講述了潮汕男孩林奕新的成長經歷,以全新客觀的視角展現了潮汕的本土文化與大時代的沖突、大時代發展下年輕人所面臨的各種現實境遇。也展現了潮汕的風土人情和迷人風光。

『叄』 你認為第一部用潮汕方言的電影《爸,我一定行的》怎麼

了人物的尬聊式對白不夠自然之外,影片背景的潮汕特色算是體現得非常好了——就地取材,原汁原味,但和拍攝條件無關,和技術性更無關。 潮汕語言+潮汕取景,足以勾起千千萬萬離開家鄉的潮汕人的鄉愁,那些似曾相識的生活經歷,更是會激起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回憶。然而,一部電影的成功,能夠完全依靠觀眾給自己加戲嗎?尤其是,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簽?

『肆』 誰有好看的關於潮汕人的電影的連續劇介紹

我來自潮州
潮州家族(The Teochew Family),新加坡電視機構(今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家族史電視劇,由鄭惠玉、周初明、曾江、陳澍城(原名陳澍承)、曾慧芬、洪慧芳等領銜主演,監制為蔡萱(蔡瀾胞弟)和曾皓文。此劇於1995年首播,除了新加坡,拍攝隊伍還拉隊到中國潮汕拍攝,在當地與福建電視台合作,並邀請新加坡華文作家、祖籍潮安的蓉子(監制蔡萱是蓉子的姨兄)擔任咨詢顧問。劇中時代由廣東潮汕1940年代橫跨到新加坡1990年代,講述中國潮州米商蔡家歷時五十餘載的家族史。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來自香港的曾江和韓裔新加坡人金銀姬,有不少劇組人員的祖籍是來自潮州的,包括監制蔡萱,演員陳澍城、曾慧芬、周初明、洪慧芳和鄭惠玉等等,其中生於汕頭澄海、12歲赴新的陳澍城,更是「過番潮州人」的實際例子之一

『伍』 從《老爺保號》看潮汕電影

01 2021年第一部潮汕電影《老爺保號》

1月15日,潮汕「家己人」的電影《老爺保號》帶著潮汕人的期待登錄全國院線。這是近年來繼《爸,我一定行的》和《英歌魂》之後取得龍標的潮汕題材電影。

這部影片根據潮汕著名說唱團體壹指團體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陳偉豪、大目和肉丸等三個熱血叛逆、熱愛潮語Hip Hop(嘻哈)音樂的年輕人經受嘲笑和質疑,憑借奮斗和沖勁最終收獲音樂夢和愛情的成長故事。其中以主人公陳偉豪等人的音樂追夢線貫穿影片收尾,以主人公的家庭關系和愛情等情節線穿插其間。

為突出地道的潮汕風味,《老爺保號》將影片人物對話的潮汕話對白佔比提升到90%,全潮汕人演員陣容,並將取景地拍攝的95%取景於潮鄉——普寧。可見,這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說是壓在了全國潮汕人的身上了。

盡管在某些對白中人物肢體語言反應存在瑕疵,大目和陳偉豪的愛情故事在發展上缺少情節鋪墊,尤其是前部分女主馬琳的落水以及其與男主陳偉豪的相遇有些不合清理。兩人感情的升溫到結尾的結合這個過程顯得略微倉促。從以上來看,影片在敘事的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但《老爺保號》在劇情緊湊程度和矛盾的形成及化解上相對之前的潮汕題材電影呈現得相對成熟,並沒有刻意為了突出喜劇元素而無邏輯地拼湊喜劇情景。其中陳偉豪之母(由老一輩潮劇藝術家李蓮香飾演的李金蘭)去世後在庭院幻現這一情景渲染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總製片請來了潮汕著名說唱團體壹指團體的隊長香菇擔任這部戲的音樂監制。壹指團體是潮汕土生土長的嘻哈音樂團體,成員都是來自潮汕的年輕人,致力於潮語嘻哈的推廣和發展。

作為小眾方言的嘻哈團體,壹指團體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艱苦卓絕」。這樣的經歷也讓團隊的音樂充滿了彰顯地方標簽、渴求認同的風格。而香菇也把這種風格延續到電影音樂當中去。

                                                       壹指團體主要成員

潮劇作為潮汕的文化名片,是潮汕題材電影熱衷呈現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拍出影片的地道潮汕風味,劇組在片中大量出現了潮劇經典片段,一定程度上再現了潮劇團的風貌,為觀眾打開了一個重新認識潮劇的窗口,也勾起了一大批潮汕人的記憶。

影片內容也討論了「潮劇的衰亡」這一命題。影片中的陳偉豪母親李金蘭是一個資深潮劇演員。自己與兒子雖同樣熱愛舞台,但兒子對潮劇不感冒而熱衷嘻哈,但母親還是支持兒子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最終影片以李金蘭的去世為暗語,並在肉丸失手燒掉劇團後台借潮劇團長陳楚鑫之口說出「劇團沒了,潮劇沒了」。

「現在潮汕發展太快了,我們找遍了潮汕,都沒能找到老潮劇團的身影。所以乾脆我們就自己砸錢,在空地上建出一個古色古香的潮劇團。」——《老爺保號》導演高峰

影片最後似乎給出了一種思考方式——將潮劇與流行音樂結合。

影片中,三個主人公從一開始不欣賞潮劇,到後來慢慢理解潮劇,最後在潮語說唱音樂的創作里融入潮劇的元素,將潮劇服裝、唱詞等帶上說唱的舞台。他們通過滿是潮劇元素的說唱舞台,喚醒年輕人對潮文化的傳承之魂。同為潮汕人的總製片杜元駿也說:「潮劇是我們潮汕人的一個標志性文化,我想讓更多的年輕人去喜歡它、接受它。」

02從小品到電影

潮汕人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電影夢。

解放前老上海灘的四部賣座片——《姊妹花》《漁光曲》《都會的早晨》《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導演鄭正秋和蔡楚生俱為潮汕人。其中,蔡楚生的《漁光曲》曾連續放映84天,創下票房奇跡,他的另一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更引發了連續在上海灘放映3個多月的盛況。

但這都已是陳年往事。

潮汕題材的大眾化影視作品一直是稀缺的,製作小眾方言的影視作品僅靠情懷是遠遠不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潮汕人的屏幕夢想是由以潮汕小品來堆砌的。在潮汕本土, 潮汕方言小品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一直廣受觀眾熱烈歡迎和追捧。

                                                          小品《大笑西遊》

上世紀末,潮汕民間活躍著一批曲藝話劇表演者,他們大多出身話劇團、潮劇團等組織,演繹潮汕方言情景喜劇,掀起了小品熱潮。一些藝人相繼成立工作室,推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小品喜劇,藉助地方主流媒體的力量走進千家萬戶,並在後期誕生一批出家喻戶曉的「笑星」,如水雞、趙曙光、蔡汕長、方展榮等。

                                                                  方展榮

                                                                  趙曙光

從《個元兩粒》《六合彩迷宮》《潮汕阿兄湖南妹》到後期的《牌坊街的故事》《厝邊頭尾》,在新世紀的前十餘年裡,潮汕小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在潮汕大地「百花齊放,爭奇斗艷」。

                                                    穿越題材小品《金牌家丁》

但小品大多為追求喜劇效果而主題老套平庸,情節平實簡單,製作也相對粗糙,供大眾茶前飯後娛樂消遣,搏人一笑之外並無餘味。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和老一批藝術家的相繼退出舞台,資本看不到小品的未來,小品事業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不得不走向沒落。

                                                2016年《我來激笑》總決賽

之後,以潮汕三市聯合製作的潮語幽默演繹大賽和劇本創作大賽《我來激笑》為代表的選秀類節目一度重新掀起小品熱潮,但縱觀參加節目的選手多是民間素人,且節目方後期並沒有完善的培養模式,小品的火棒難以遞交到新一代手上。

盡管仍有一些有志人士依然堅持演繹小品,但很難再製作出像之前那麼膾炙人口的作品。見不到小品復興的潮汕人目睹了中國電影市場繁的迅速繁榮,開始極力呼喚潮汕「家己人」的電影。

2018年,第一部《爸,我一定行的》橫空出世,潮汕人奔走相告。(2012年《鮀戀》打著「第一部」潮汕電影的標簽問世,但未取得龍標)《爸,我一定行的》主創藍鴻春正是當年《鮀戀》的攝影監制。

盡管作品劇本和主題都無法與一線影片比肩,喜劇元素帶著濃重的「劇場小品」味道,但終究在潮汕題材電影這片戈壁上栽下了第一棵樹。

之後的2019年,《英歌魂》也緊隨其後問世,再到如今的《老爺保號》,近年來潮汕題材電影有走向大眾化的趨勢。

03潮汕題材的電影何去何從?

可以預知,未來還會有更多潮汕題材電影問世。在未來幾年潮汕題材電影還將處於探索階段。這個階段是「情懷滿足」階段,潮汕電影的任務和作用主要是滿足潮人對家鄉電影的基本需求。這一時期本地觀眾還不會立馬用過高的藝術標准來要求它。

有了第一個階段的探索,第二個階段將開啟「引流」模式。如果說前期是把作品的每一處都貼上「潮汕」的標簽,那麼在第二階段就是慢慢地撕下一些,進一步擁抱主流市場,探尋潮汕人之外大眾人群的口味,更多地講述潮汕和世界的故事。潮汕題材電影市場的流量窪地將逐步形成。再者,一批本地流量新星也將在後半場冉冉上升,為此後真正意義上的大片製作做准備。

而「探求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的主題」或將貫穿其發展進程,這也是很多做潮汕題材電影的影視工作者的初衷。

目前當務之急,是盡快擺脫「稚氣」,在打造喜劇元素時要跳出「小品」的框架,杜絕為刻意搞笑而無邏輯地堆砌喜劇元素。在作品主題上可以繼續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這一關鍵詞,故事細化到典型的文藝工作者身上。另一方面,潮汕地區以「重商」聞名,也是著名僑鄉,這片土地上誕生的商業故事也大有文章可做。展現改革開放後外來務工人員入潮的生活圖景,用文化和人群的碰撞及融合反映時代的變遷或許更能引起潮汕群體以外人群的共鳴。

這條路才剛剛開始。將戈壁變成森林,還需要這一代人的努力。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GQI7Y3WtAiyvfSAk-Slvw

閱讀全文

與有什麼好看的潮汕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囚犯2014電影如何觀看 瀏覽:118
渣渣輝與女保鏢什麼電影的名字 瀏覽:875
手機怎麼下載一部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545
叫什麼克的電影模式 瀏覽:230
看我恐怖電影害怕怎麼辦 瀏覽:415
柳岩吃辣椒電影是什麼 瀏覽:59
火山口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34
煽情電影如何把握好度 瀏覽:772
好看的泰國電影電視劇霸道總裁 瀏覽:230
新加坡關於股票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42
韓國軍艦飄到空中是什麼電影 瀏覽:365
2021已上映動畫大電影有哪些 瀏覽:611
免費電影視網 瀏覽:186
好看到小特工電影 瀏覽:532
團圓電影免費 瀏覽:412
印度電影勇闖毒窟好看嗎 瀏覽:894
好看的電影12歲兒童 瀏覽:595
從哪些方面體現電影的審美 瀏覽:852
馬戲團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511
關於易經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