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鬼穀子 武林聖火令
王詡,又名王禪,鬼穀子,是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縱橫家:蘇秦、蘇代、張儀、毛遂;方士:徐福(日本人的神)。
電影名稱:武林聖火令 英文片名:Holy Flame of the Martial World 導演:魯俊谷 故事:蕭笙 編劇:魯俊谷、張國源影片類型:動作片、喜劇片 武術指導:郭追、元德 上映時間:1983年6月10日 出品公司:邵氏電影公司(香港)
⑵ 你覺得《道士下山》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很多下山的道士,其中有一些取得不菲的功名。而並非《道士下山》中所說的那種。
元末明初道士劉伯溫下過山,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史子集,樣樣通曉;尤精於象緯之學----卜筮、風水、星相、靈棋、諱,洞悉天機,料事如神,據說能預知五百年之事。他以鬼穀子的秘術縱橫捭闔,以諸葛亮的謀略運籌帷幄,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輔助朱元璋擊敗元朝,譾滅列強,得成帝業。
明朝之子,一代道門精英朱權下過山,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學者,修養極高,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成書於正統九年,收入《續道藏》。
明初道士冷謙下過山,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宋濂為之作序,書已佚;又著《琴聲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明朝道眾李時珍下過山, 醫葯大家之集大成為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葯推崇備加,稱之為「葯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盲人道士阿炳下過山、正一教道士,其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抗戰時期道士賀炳炎下過山, 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第120師獨立第三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三分區司令員,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五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軍第一任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常說:「我總能大難不死,一來運氣好,二來就靠我這身功夫。你們要是上武當山學上幾年,保管也沒事。」似乎歷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終都是如此、出山不是為了貪圖名利,而是拯救蒼生、傳承道法、濟世救人,一旦了卻心願也是歸隱之時。
沒錯,道士需要下山,需要讓國人重新認識道教,需要讓國人知道傳承國教應該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的歷史使命,不要讓千年的文化遺產夭折在我們手中。走入道門,翻開一本經典,你會發現自己的根就在這里。
⑶ 電影《戰國》
星期五的晚上回家看了一部電影《戰國》,講的是戰國時期孫臏與龐涓爭奪兵書的事情,其中還夾雜了一段愛情。
電影開始的時候,看到演員,還止不住吐槽,從服裝到演技,各個方面。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漸漸的我的關注點從這些外表剝離開了,開始進入到劇情裡面來。
毋庸置疑,在這部電影里塑造了一正一反的角色。中國人看電視素來喜歡一上來就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孫臏是好人,好的純粹,近乎痴傻。在山中長大,跟隨鬼穀子研習兵法十年有餘,不諳世事。對於魏夫人的勸告不以為然,結果遭受了此生劇痛,被最親的人---師兄龐涓出賣,逼迫背寫兵法,廢雙腿,辱尊嚴。幾度尋死,幸得田忌之女田夕所救。
回到齊國的孫臏一心求死。一場地震傳遞上天的旨意,臏雖苦,然苦不過世人。濟世救人是能者的義務,也是孫臏活下去的支撐。計中計識破齊國奸細,圍魏救趙擊敗龐涓。孫臏算得了天時,用得了地利,卻抵不過一個利慾沾染了的心。
大敗齊國止住了龐涓殘害生靈的步伐,得知自己娶妻無望的孫臏從懸崖上縱身一躍,完成了生命的最後一次行走,在趕來途中的田夕面前繪成了一朵聖潔的花。
孫臏是一朵花,一朵聖潔的雪蓮花。永遠只適合開在高山冰雪之上。那裡沒有戰爭,沒有血腥,沒有紛亂,沒有計謀。有的只是漫天飛雪和宛若星辰的眼。人都說他傻,大智的盡頭就是傻。他信師兄,更信世間沒有陰謀虛假,可他不知道他的存在引來多少人多的虎視眈眈。魏王不信他,龐涓利用他,一切的一切就如同一把腕刀,取走了髕骨也取走了他對人世的愛與信任。爬行在街頭,遭受的是冷眼與謾罵,那曾經可是天下人爭奪的孫臏啊,鬼穀子的得意弟子,多麼高貴的靈魂,如今卻如同一條蛆蟲在地上爬行。世人都道他瘋了,確實瘋了。是這個殘酷的現實逼瘋了這個寶藏男孩。他曾像個孩子一樣信任龐涓,依賴龐涓,當他喊出一聲聲「師兄我害怕時」,我的心在滴血,我不知道龐涓的心中有多少為此難受。
龐涓,一個被利益驅使的魔鬼。擁有超出常人的軍事謀略,卻不具備兼濟蒼生的胸懷。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仁。戰爭不應該是爭權奪利的手段,以戰止戰,為的是天下蒼生的太平生活,為的是百姓手裡的一碗粥,一瓢水,一簞食。當戰爭的本質偏離時,人就被戰爭驅使,龐涓的仁人之心被一次次的戰爭磨滅,被更高的權利磨滅。河洛之會,面對無能的周天子,龐涓眼裡透出的是取而代之的光芒,可是他不知道倘若以天下蒼生為代價,單純如孫臏也會投一粒碎石阻擋前路。谷鬼子聰明,卻不甚聰明。明知龐涓野心卻不加以制止,使百姓多了幾年戰苦,孫臏染了幾縷塵埃。
對於孫臏,世人是心疼的。他如此善良,即使身受潑天磨難卻從不怪罪於人。他信龐涓,愛龐涓,至始至終都沒想過要取他姓名,可是結果不是他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可以掌控的。他有智謀,可那隻是純純軍士有用,在被利慾熏了的人是渺小的。當一切都被大雪覆蓋,他終於喊出了那句不忠之言「我想娶田夕」,最後在那片埋葬龐涓的山谷里結束他凄慘的一生。
電影結束了,孫臏死了。於我而言,我覺得這是他最好的結局,人世太復雜不適合他。孫臏沒有死,他只是回去了。回到那個山谷,回到十幾歲追隨師傅學習的那段時光里,做回了他的天山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