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已到年末,有哪些電影值得一看
1、《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2、《綠皮書》
《綠皮書》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3、《小丑》
《小丑》由托德·菲利普斯執導,傑昆·菲尼克斯、莎姬·貝茲、羅伯特·德尼羅、弗蘭西絲·康羅伊、布萊特·卡倫等聯袂出演的犯罪劇情片 。2019年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小丑》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講述小丑的起源故事。該片是華納和DC所獨立開發的影片,與目前的DC擴展宇宙並無關聯。
4、《寄生蟲》
《寄生蟲》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21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 ,2019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講述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無業遊民。在長子基宇隱瞞真實學歷,去一戶住著豪宅的富有家庭擔任家教後,一家人的生活漸漸起了變化。
5、《南方車站的聚會》
《南方車站的聚會》由和力辰光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領銜主演,廖凡、萬茜特別出演。該片於2019年5月18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於2019年12月6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故事靈感來源於真實新聞事件,講述了偷車團伙頭目周澤農,在重金懸賞下走上逃亡之路,艱難尋求自我救贖的故事。
㈡ 電影《最好的我們》豆瓣評分如何
豆瓣評分5.4。耿耿不是我喜歡的耿耿,余淮也不是我喜歡的余淮。
之前我被朋友拉著在電影院影版最好的我們,現在唯一能給大家提供的建議就是,書迷退散,劇迷退散。
果不其然,不僅我一個人覺得差強人意。劇版上映時,不少原著黨詬病編劇魔改原作,硬生生加了路星河這個角色,在看完影版你會發現,雖然影版稱不上魔改,但也絕對是大刀闊斧下的殘缺閹割版。於是讓我覺得劇情殘破不堪。
㈢ 如何評價電影《我們US》能不能以專業的角度談一談
大概在三個月之前,它便吊足了所有恐怖片影迷的胃口,成為今年恐怖片的頭號種子。
導演喬丹·皮爾,自前作《逃出絕命鎮》一鳴驚人並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後,他便成為好萊塢恐怖片的新一代旗手。
果然,影片北美上映之後,直接打破原創恐怖片首周末票房最高電影和R級原創電影首周末票房最高電影的記錄。
它以催枯拉朽之勢成為年度爆款,將同期大部分電影輕松斬於馬下,以僅2000萬美元的成本與漫威巨制《復聯4》《驚奇隊長》一起沖進2019票房榜前三甲。
目前人人吹爆,沒錯,我說的是它。
《我們 US》
但說實在的,我又對那大量毫無意義又啰嗦的情節,以及各種翻來覆去猜不透的隱喻、尬聊和政治正確很不耐煩…
有些不靠解讀根本猜不透的深刻政治隱喻,來得太龐雜,又來得太急切。
導演心急地往電影中加入更多猛料,將視角拔得太高,卻自己放棄了邏輯,致使電影出現了為了表達主題而強行搞設定的問題,整部片子形式大於內容。
電影並不是一道單純設置難題的閱讀理解題,一部電影,也並不是帶上了「隱喻」這頂帽子,便可以放飛自我,高枕無憂了。
一邊想玩天馬行空的科幻,一邊又想著陸現實社會,一邊塞滿大量隱喻,一邊又指著這堆奇幻要素為驚悚科幻片,你說,人生什麼時候如此容易。
我知道恐怖片不能較真,但讓人接受這個設定的前提,是這個被架空的設定能夠勉強自圓其說。
就算是像姜文一樣為了幾滴醋包了一頓餃子,也該在餃子皮里裹上陷啊。
隱喻的基礎是邏輯自洽,若是故事基底稀鬆,本末倒置地硬塞再多私貨,也只能嘆一聲遺憾了。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一碑電影。
㈣ 電影《最好的我們》怎麼樣
電影《最好的我們》好看,下面是對電影《最好的我們》的評價。
《最好的我們》改編自八月長安同名小說,講述了耿耿和余淮這兩個因名字而結緣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期間共同成長,經歷分別又重逢的故事。
充斥著劈腿、墮胎等狗血元素,陷入懸浮於現實的偽命題中,這樣單一的青春,不是任何人的,只是創作者的自我感動罷了。
㈤ 《我們 (2019)》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我們 (2019)》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xPwNp2CE9KasQShuhkJCQ
㈥ 您對「我們」(2019年電影)有何評論
諾曼·奧斯本(Norman Osborn),《蜘蛛俠》(Spider-Man)(2002年)
因此,我今天才剛看到Jordan Peele的《我們》,那簡直太棒了。
在談論電影本身之前,我想說幾件事,尤其是關於喬丹·皮爾的事。去年萬聖節,我寫了一個答案,稱「滾出去」是有史以來被高估的恐怖電影。盡管我不同意「走出去」是奧斯卡電影中的電影傑作的流行觀點,但我認識到我寫這本書時的心態並不正確。我不但咸鹹的是這部電影比《閃閃發亮》(至少在Letterboxd上更受歡迎),而且我不知道喬丹·皮爾對恐怖片具有如此的熱情。
當我寫這封信時,我以為他就像約翰·克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一樣,是個喜劇演員,他只使用恐怖作為發表言論的方式,卻很少注意那些利用恐怖創造藝術的人,例如庫布里克(Kubrick)或卡彭特(Carpenter)。
我現在意識到,假設喬丹·皮爾(Jordan Peele)非常了解舊時代,比我要了解得多,我是錯誤的。
他知道《閃靈》。
他知道萬聖節。
他知道兩個姐妹的故事。
他甚至知道我永遠不會看的怪異的B恐怖。
這在他的最新電影《我們》中得以體現。
在Lupita Nyong'o和Winston Duke(在這里插入Black Panther笑話)的帶領下,演員陣容表現出色,描繪了Peele的恐怖觀與喜劇和諷刺意味的混合。杜克作為家庭先祖蓋布·威爾遜(Gabe Wilson)只是熱鬧非凡,但在扮演蓋布(Gabe)的多貝岡·亞伯拉罕(doppelganger Abraham)角色時,他設法正好相反。包括兒童演員莎哈迪·賴特·約瑟夫(Shahadi Wright Joseph),埃文·亞歷克斯(Evan Alex)和代理新人麥迪遜·庫里(Madison Curry)在內的其他所有人也可以說同樣的話。
不過,電影的女主角盧皮塔·尼永(Lupita Nyong'o)特別值得一提。正如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斯塔克曼(Christopher Stuckmann)的智者所言,寧奧(Nyong'o)既是阿德萊德(Adelaide)的搭檔,也是她的系留搭檔雷德(Red)的出色表現,今年相當於托尼·科萊特(Toni Collette)在《遺傳》中的表現。Nyong'o如何扮演一個關心的母親和一個充滿PTSD困擾的過去的人,以及一個殺死同一個角色的完全精神變態者(聲音非常嘶啞和干complete),這真是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