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柴人》能被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原因有什麼
火柴人:即使給他一盒不起眼的火柴,都有辦法騙到一大筆錢的高段騙徒。
當一個人想做好一個父親的時候,他心甘情願被自己的「女兒」欺騙,因為此時他所驕傲的「行騙藝術」已經絲毫不值一提,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使他心靈安靜的,是做父親的感覺。羅伊享受這種感覺,也因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失去了他的財富和尊嚴。
2. 火柴人的影片評價
這是一部用謊言構築起來的親情電影,所謂的「火柴人」便是手裡只有一盒火柴也能誇得它堪比黃金,讓你乖乖掏錢買下的江湖老狐狸。可是當職業老騙子羅伊遭遇職業小騙子安吉拉,兩個騙子將謊言當飯吃的同時,也反省了自己的荒唐人生 。(時光網評)
這部電影是技巧的典範,製作精美,凱奇和其他人表演得很出色,但影片在中心上卻有點空洞 。(芝加哥論壇報評)
老美似乎特別喜歡騙子這一行業,2002年的《逍遙法外》已經重新開啟了「詐騙」這一類型電影的娛樂新篇章,而《火柴人》將繼續沿著輕松的路線演繹騙子人生。編劇和導演選擇了主人公羅伊在行騙生活之外的困境,而不是騙術手段來作為描述重點,這使得尼古拉斯·凱奇的演技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凱奇在表現羅伊的行為紊亂的時候,很注意分寸:一方面充分表現出了那些小動作的可笑之處,另一方面又讓角色的情緒與感情透過銀幕滲透出來 。(新浪網評)
3. 求電影火柴人觀後感(關於心理方面的)
《火柴人》電影觀後感
這是一部很有故事情節的電影。我想先討論故事情節,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主人公的病症。
這原本是一個巨大的騙局,雖然是既被騙錢又被騙情,卻看不到被騙後通常會有的咬牙切齒與痛不欲生的悲傷。這倒應了中國古代的兩句經典古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以及「不義之財不可取」,結果反而成就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向他買火柴。這就是本部電影名字的來源。從這一點上看,與營銷案例中關於「如何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頗有些相似之處,因此才有了羅伊的那句話:「我從不使用暴力,人們都是心甘情願給我錢的!」
羅伊(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患有精神強迫症的騙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檔法蘭克(山姆·洛克威爾)聯手,經營著小打小鬧的騙子生涯,依靠羅伊高明的騙術,屢屢有人受騙上當。這次哥兒倆又精心策劃著一起新買賣,此時卻有一個名叫安吉拉(艾麗森·洛曼)的14歲少女闖入了他們的生活,並徹底攪亂了羅伊原本井井有條的世界。安吉拉自稱是羅伊失散多年的女兒,一直備受強迫症折磨的羅伊心裡又驚又喜,他努力想成為一個平凡的好爸爸,彌補過往失落的親情,但安吉拉的出現也讓不習慣與人相處的羅伊,幾度瀕臨抓狂邊緣。更糟的還在後頭,勁爆女兒發現父親賴以維生的「職業」後,竟對騙徒生涯發生濃厚興趣,她苦苦哀求父親讓她加入騙子這行,但羅伊拒絕了。
4. 大家對《火柴人》這部影片的評價是什麼
在羅伊這個角色上,適度誇張與樸素的真實得到了完美統一。雖然這是一部由表演支撐起來的電影,但編劇對電影吸引力的增強作用顯然要比《盡善盡美》的大,因為該片的劇情還包含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轉折。
《火柴人》是技巧的典範,製作精美,凱奇和其他人表演得很出色,但影片在中心上卻有點空洞。
5. 電影《火柴人》的精品影評有哪些
何為火柴人?這源於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厲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讓一堆人用現金搶著向他買火柴。
然後一切都是假的····他的朋友,他的女兒都是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錢!他們這種人確實是為了錢什麼都能做出來~所以才發生這個故事的!
但是最後居然也是一個happyending,尼古拉斯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幸福~開始做正常的職業,這也是他的女兒帶個他的一點好處吧~之後即使已經沒錢了也好,因為錢可以再賺,只要找到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