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喜劇片《胖子行動隊》,豆瓣評分不到4分,包貝爾沒喜劇天賦嗎
最近上映的喜劇電影《胖子別動隊》,豆瓣評分不到4分,一看頭牌主演竟然是個外國人,看來中國演員出演喜劇電影,還是有一定天賦的。包貝爾真的沒有喜劇天賦嗎?
即使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存在笑點,但又覺得一點憂傷,看著郝英俊覺得他會在不經意間討好別人,那瞬間我竟然覺得心疼了,不過包貝爾的眼神實在太可愛了,還有文章一個字瘦的時候真帥!整部電影包貝爾給我的驚喜遠大於預期,同樣是新導演,在故事節奏和把握上比王寶強要好很多。反正國慶就是希望開心!
② 為什麼有些人不看好包貝爾的《胖子行動隊》
我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當然不是在電影院看的,而是在愛奇藝的VIP看的。聽說整部電影票房一般,而且打分很低。我看了一遍,歸結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惡俗並且媚俗
喜劇片用人的生理缺陷做笑點,這是一種最低級的 搞笑 手法。影片中無論是表現兩個胖子的蠢。還是表現郭京飛的口吃,都是非常低級的笑點。
還有無處不在的性暗示,對觀影人的感受也是非常的尷尬。來回不斷摸銅像的胸。文章的褲子一拽就掉。還有文章對包貝爾性感老婆的意淫。無不體現了影片的低俗。
二,故事情節毫無邏輯性可言,為了 搞笑 而 搞笑 。
醫院對打傷工作人員拖欠葯費的患者不報警處理,而且讓他來去自如。特工輕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並且和一個普通人一起抓毒販。制毒工廠低級的像一個菜市場。還有一個智商堪憂的女特工在黑幫裡面卧底。每一個情節都透露著不合理,都彷彿是對觀眾智商的拷問。喜劇片允許誇張,不過得在一個情理之中這個度之內。
三,導演包貝爾,主演文章,兩個主創人員的槽點頗多。
文章不說了,本身演藝實力沒得黑,但是由於出軌事件的影響,對人氣打擊很大。雖然是陳年往事,但卻是一個很難洗白的梗!
包貝爾本身也是一個不討喜的演員。出演過很多影片,也多是以裝傻賣萌的角色為主。演技一直突破不大,少給人驚喜。做導演以來拍過一部《歡喜密探》請了很多明星,口碑和票房也都不是很理想。而且他在戲外,婚禮時捉弄柳岩,所經營的飯店出現造假行為。在這兩件事情上,應急公關非常不利,也造成了人氣的下滑。
這部電影來說,造型以前劉德華的《瘦身男女》用過了。故事的內容和邏輯在其他的特工電影中也很常見,有些情節還有明顯的剽竊嫌疑。差別可能就是包貝爾用更低級的拍攝手法詮釋了出來。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失望大於希望的電影。
不過大家看電影都是為了 娛樂 。笑笑就過去了,認真你就輸了。
不是大家故意給包貝爾找茬,而是《胖子行動隊》這部電影的確拍得不夠好,沒有達到一部喜劇電影應該有的內涵和效果,所以包貝爾被頻頻吐槽,也是有道理的。
前段時間包貝爾就登上了《吐槽大會》,遭受了一輪空前的「猛烈抨擊」,他幾乎所有的槽點都在這期節目被一股腦倒出,我都有點心疼包貝爾了,他當時的臉色都變了。其中他首次當導演的《胖子行動隊》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槽點。
有人說這部電影抄襲了《王牌特工》。其實我知道他並不是抄襲,因為他完全是按照那部電影的場景去原樣復制的,而且這部電影的知名度這么高,他也不至於傻到去抄這么一部電影,就像他說的,那是他的致敬,是想送給大家的一個彩蛋,結果就被不喜歡他的人說成是抄襲。
還有人說他的創意也不夠新鮮,畢竟之前劉德華鄭秀文的《瘦身男女》都已經用過這種胖子裝了,包貝爾和文章再用就是跟風效仿。還有人質疑片中對胖子群體不尊重,多次利用身材來製造笑點,比如卡在車里,或者是卡在管道里。人們覺得這樣的笑點很惡俗,很無趣。
其實我覺得包貝爾的確有招黑體質,可能他只要繼續堅持做一個喜劇演員就可以了,千萬別為了宣傳炒作弄一些幺蛾子,這些只會畫蛇添足。至於導演這行,他還是放棄吧,這回全當玩票得了。
影片本身,其實基本可以說「聊無可聊」。劇情設置上看,雷同影片數不勝數,類似橋段在一眾經典碟片、喜劇片中信手拈來,可以說是了無新意的影片架構。從表演上看,耍賤賣萌的反差是這個「胖子」人設的最大公用,一個包貝兒,一個文章,在糟心的特效妝容下顯得有些驚悚和出戲,賣弄風騷的誇張表演風格下,一靜一動本來是好搭配,但節奏和沖突設置真的是「他撅個屁股,你都知道他……」的情況,就像《歡樂喜劇人》總是喜歡結尾突然升華、強行催淚,喜劇電影一旦落入這樣的俗套,真的很尷尬。
果然還是沒有高期待也沒有高回報 整部電影彌漫著濃濃的尷尬感 不說各種抄襲王牌特工吧 整個特工過程就是小兒科一樣的行動過程 人家王牌特工也是喜劇 但看著就高級多了 至少反派沒有智商堪憂啊 郭京飛結巴這件事除了徒增笑點有啥作用啊???
就包貝爾演的保安真是靠老婆求人才能當上 窩囊到家了 這么美的媳婦這段簡直讓人無語 消費色情啊
批判的點簡直不勝枚舉 看的人尷尬癌都要犯了 最後掉飛機那段請問你是在糟踐阿湯哥嗎?直升飛機為什麼不配槍!當然,作為國慶檔為數不多的喜劇電影,就當吐槽去看的話,不抱啥期待的話這樣低廉票價貢獻的電影,還是適合去現場跟夥伴去噴一噴的。
最近幾年, 娛樂 圈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演員開始慢慢轉型做起了導演,這也致使中國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什麼人都能當導演。
轉型做導演的演員挺多,例如李晨、王寶強、張歆藝都是從影視演員轉型的,就連大美女吳君如也嘗試拍攝了自己的首部執導電影《妖鈴鈴》。 那麼這些導演的作品在上映之後反響怎麼樣呢?我只能說差評多過好評,這也致使觀眾對轉型導演的作品期待程度降低,作為演員他們也許是最棒的,但當他們變成導演後,他們就是一個初學者,各方面都顯得不成熟。
首先,包貝爾就是這轉型導演中的其中一個,演員出身的他拍了自己的首部執導作品《胖子行動隊》,由於是轉型導演,所以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是不被觀眾看好的。
現在的觀眾,更多的會把目光聚集在類似於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這些大導演的身上,更看好他們拍出來的東西。
其次,包貝爾自己導演過一部電視劇叫《歡喜密探》,該劇是一部無厘頭的喜劇,看完這部電視劇,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笑,但是容易讓觀眾忽略了內容本身,觀眾看完後並不知道該劇講的是什麼,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以至於很多人對他粉轉路,由此降低了對包貝爾作品的好感度,也是這部劇間接地影響了觀眾對《胖子行動隊》的看法。
第三點就是《胖子行動隊》是屬於一部喜劇電影,近年來,觀眾對喜劇電影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心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可以說是大獲成功,但2018年上映的《李茶的姑媽》卻是差評如潮,足以看出觀眾對喜劇電影的高要求,更何況無厘頭的喜劇電影更容易讓觀眾吐槽,這也是觀眾不看好它的原因。
最後就是觀眾本身的問題了,許多觀眾他不喜歡你這個演員,所以就不喜歡你這個演員的所有作品,只能說包貝爾是一個不太討喜的演員,致使他的作品也不被喜歡。
不是大家故意給包貝爾找茬,而是《胖子行動隊》這部電影的確拍得不夠好,沒有達到一部喜劇電影應該有的內涵和效果,所以包貝爾被頻頻吐槽,也是有道理的。
從情節設置上看,故事都挺完整的,但問題是太過於簡單了,不免落入俗套中去,是那種一開始就能猜到結局的故事。另外,影片類型應該為喜劇雜糅著特工,但是它既沒有喜劇片該有的樣子,也沒有特工片那樣的專業。還有以胖子頻頻為笑點,導演有沒有考慮胖子的內心感受呢?
雖然這部劇也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所以這部劇被許多觀眾吐槽,包貝爾也就難逃其咎了。
其實裡面的有些笑點還可以。但整體來說笑點低級!
第二文章雖然以胖子的形象出現,但其負面影響仍然存在!
第三故事情節老套,毫無新意!
吃飽了罵廚子,我一共整場笑了三次!
當然是手機看的!
感覺現在電影不值得進影院看!
就算進影院也是帶上別人女朋友去,看什麼無所謂!
拉低人的層次
胖子的形象太假,讓人看後不太真實。
因為確實不好看
③ 《胖子行動隊》評價怎麼樣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胖子行動隊》9月30日才上映,點映評價據說是不錯的,小編一個朋友還跟我打包票說這部劇會成為國慶檔的黑馬。但是成片沒出來之前,一切還不好說。目前只能從這部片子預告以及主創透露出來的信息分析一下看點與可能存在的槽點。
再說說可能存在的槽點,影片劇情是特工任務,亮點是「胖子」特工。文章曾經被大眾期待結果口碑爆差的《不二神探》也是這種題材,這樣的故事如果劇本不夠硬,那電腦上看看都覺得浪費時間。
④ 胖子行動隊評價(看完包貝爾的胖子行動隊)
最近才看完電影《胖子行動隊》,聽電影名字和看電影海報就知道電影是喜劇片,這部片子的導演是包貝爾,曾經看過他參演的喜劇電影《港囧》。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主要是講兩個胖子之間啼笑皆非的故事,本來兩個互不認識的胖子,因為一次意外事件而相識,最後他們兩個竟然合作成特工,發生一系列驚險的事情。
但是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為什麼會給的評分不高呢?我總結一下個人對這部電影的幾點看法,不代表所有的人。
首先第一點故事的發生地點是在日本,電影開頭講到日本東京,而主人公是在一家日本的醫院當保安,因為身體的胖的原因受到了同事的嘲諷,誤打誤撞抓住了欠醫院費而逃走的,甚至比自己更胖的人。但並沒改變院長對他的看法,認為他很愚蠢,還是對他大罵一通,甚至給了他一個耳光。看到日本人打中國人這樣的情節,觀眾心裡肯定不舒服。而且故事可以一開始在日本,後面的主要情節可以放到國內來拍,這樣可能會接地氣。
第二點,故事的主要賣點是胖,因為是胖子攻工隊才搞笑。去掉胖這個賣點,故事就顯得很普通,甚至毫無新意,類似胖子的電影有很多,很早大家就看過。最經典的像劉德華和鄭秀文的《瘦身男女》。所以觀眾已經不再新鮮這類題材。還有故事中人物雖然很胖,但是人物的手指還是很纖細,這點讓觀眾看起來也有點兒出戲。
第三點,主演是包貝爾和文章,從喜劇效果方面來講,他們還沒有到達到自帶喜劇效果的人格魅力。所以有些看似好笑的話,說出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笑。都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從這一點講,搞笑的就有點生硬。
第四點,情節比較老套。比如賈建軍每次碰到女殺手時,都會說一堆看似很好笑的情話,其實顯得很無聊,也毫無笑點。周星馳電影中這樣的情節已經成為經典。而且這樣的話真的要分誰去說,不同的人說的效果也會千差萬別。還有就是電影每次放郝英俊妻子的情節,都會播放老歌和慢鏡頭,這樣的操作也看過很多次了。
第五點,故事情節可以猜得到,沒有新意。比如包貝爾飾演的郝英俊。有一幕扔下隊友賈建軍去救妻子。他假裝扔下手機的時候,就可以猜得到他一定會自己去救人。後面也可以猜得到賈建軍會跟著去。也可以猜到他們一定能成功救到人。郝英俊中槍倒地的時候,賈建軍悲傷,也可以猜得到他一定沒死。壞人身邊一定有美女,美女雖然厲害,身手不凡,但是總是在關鍵時候被分分鍾打倒。劇情中很多部分,放到前面就可以猜到後面,類似的情節看過太多次。
第六點,電影中有一些不太合理地方。比如賈建軍和郝英俊帶貨去救人時,帶的是奶粉,而壞人不驗貨就把人給放了,然後再驗貨。壞人的智商也太下線了。有點像小孩過家家一樣,雖然電影名字中寫了「特工」二字,卻一點沒有特工電影該有的驚險和刺激,甚至沒有一點兒緊張感,只是純粹為了搞笑。這樣的話,電影顯得很平淡。
第七點,電影結尾沒有太大驚喜,雖然也有反轉,但是並不驚艷,也彌補不了老套的故事情節。最後電影中美女轉身,出現的是賈玲的臉,也沒有意料之外的感覺。總體來說,電影沒有什麼深度,如果單純搞笑看的話還是值得一看的。
以上就是個人這對部電影的幾點看法,當然你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發表意見。
⑤ 包貝爾的電影《胖子行動隊》,為啥多數人對其評價不高
《胖子行動隊》是由包貝爾、文章、辣目洋子、郭京飛等人主演的喜劇,豆瓣評分4.2,在其他平台評分也相對較低。總體評價,我會給這部電影打一星半,半星給配樂,半星給郭京飛,半星給辣目洋子。
這部電影頂多算是一份空殼喜劇,精神支撐的點太低了,煽情做的不夠好,想表達的「胖子也是有夢想的」、「不要嘲笑一個胖子的努力」等等類似的思想也不夠到位,每一個情節都是蜻蜓點水,不夠深刻,笑點雖然密集,可是一點都不好笑,只剩下滿屏的尷尬。
⑥ 《胖子行動隊》是在硬搞笑偽裝下的一部日本旅遊光片
昨夜無事購票觀看國產喜劇電影《胖子行動隊》,看評分似乎還不錯,導演包貝爾,主演也是包貝爾。
盡管對國產喜劇的套路已經有心理准備,但是真開始看了還是覺得有些無聊,並非電影不搞笑,只覺得類似電影看太多,審美疲勞了,對於這種淺薄的硬搞笑有些不感冒。雖然有些地方也情不自禁跟著笑物睜旦,但是總不及在場的其他人那麼投入。
另外本片的背景幾乎完全設置在日本境內,雖然主角和大部分重要配角都設早兆置為中國人,勉強能稱之為國產片,但是給人的感罩擾覺是這是一部日本旅遊宣傳片。
作為一部商業片來說,《胖子行動隊》無疑是成功的,畢竟寶貝兒是初為導演,讓新導演拍出即能符合市場需求又有深度的大片似乎不現實。拍電影是一種商業行為,如果題材內容很深奧又有內涵,但是廣大「庸俗」觀影者不買賬,那麼就不會激勵導演和投資人拍攝。說到底,還是市場需求決定的。
希望包貝爾能在將來的作品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風格,做到雅俗結合,拍攝更多內涵和票房並重的影視作品。
雖然我們印象里影視作品並非生活必需品,但是從宏觀來說,培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影視文化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如果一味放任外國影視文化佔領我們的市場,譬如早年的日潮韓流還有一貫領先的好萊塢電影文化,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遭到文化侵略。因此,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國產電影,也希望國內導演不要盲目迎合市場,而應該兼顧藝術,費心找好劇本拍些有內涵的影視作品。
���θ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