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關於納粹的好看的電影

關於納粹的好看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1-08 21:18:29

① 納粹的電影有哪些

刺殺希特勒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密碼之爭
母親之夜/告別平安夜
納粹猶太戰場/判罰線
納粹屠夫 (俄羅斯)
納粹狂魔 (義大利)
將軍之夜/瘋狂將軍
沙漠之鼠
納粹第一軍/黨衛軍/黨衛軍傳記 2002 (德國)
納粹大屠殺/錚錚鐵骨 美國

② 10部必看二戰電影

10部必看二戰電影有《鋼悉耐琴家》、《波斯語課》、《辛德勒的名單》、《索比堡》、《逃離索比堡》、《盧安達飯店》、《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觸不可及》、《先生》、《三塊策劃牌》。

1、《鋼琴家》

整部電影大部分都是殘忍的場面,讓人心痛,最後一點點好不容易溫暖到了,結局卻還是有所遺憾。

③ 求幾部反映關於二戰德國納粹的電影

刺殺希特勒,美麗人生,白絲帶,晨與霧,辛德勒的名單

④ 納粹集中營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演員:利亞姆·尼森 本·金斯利影片簡介:
奧地利人辛德勒是一個堅定的納粹黨人,也是一個投機商人,他看到了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血腥屠殺,受到了震動,引發了他的良知。為了保護猶太人,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單,賄賂納粹軍官,最後使1000多名猶太人倖存了下來。按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死後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著音樂七項大獎。以其強大的人文氣息震撼了全世界的觀眾,成為電影史上反法西斯題材經典之作。

《鋼琴家》
在200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本片是世界影壇傳奇人物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最新力作。影片是波蘭斯基極具個性化的敘述,他苦苦等待了40年才完成這個夢想,這部影片也見證了人類精神的勝利與藝術力量改變人生之間不可分割的信念。
《鋼琴家》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及編劇家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曾編劇獲第5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戲劇人生》「The Dresser」)撰寫的二戰期間波蘭猶太倖存者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羅迪飾,Adrien Brody)的自傳。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是波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在納粹戰火燒到波蘭之前,他還在電台進行了最後一次現場音樂會。在殘酷的納粹鐵蹄下,他逃脫了被流放的命運,留在千瘡百孔的華沙猶太人區(Warsaw Ghetto)。在哪裡,即便是放棄了所熱愛的音樂和鋼琴,他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面對恐懼,瓦拉迪斯勞仍希望將來能發揮他音樂方面的天賦,在最意想不到的幫助之下---一位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費爾德(Wilm Hosenfeld,托馬斯-克雷茨曼飾,Thomas Kretschmann)在戰爭的最後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來,瓦拉迪斯勞終於迎來了自由。
本片中,阿德里安-布羅迪(曾主演《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飾演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先生。演出陣容中還包括:托馬斯-克雷茨曼(曾出演《刀鋒戰士2》「Blade II」)、弗蘭克-芬利(Frank Finlay,曾出演《4個阻擊手》「The Four Musketeers」)、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曾主演《教導麗塔》「Ecating Rita」)、伊米莉亞-福克斯(Emilia Fox,曾主演電視短劇《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埃德-斯托帕德(Ed Stoppard,曾出演《小吸血鬼》「The Little Vampire」)、朱莉婭-雷納(Julia Rayner,曾出演《音樂情結》「Topsy-Turvy」)和新人傑西卡-凱特-邁耶(Jessica Kate Meyer)等。

羅曼-波蘭斯基自己7歲時,就曾爬過鐵絲網上的一個窟窿逃出了克拉考(Cracow)猶太人居住區。《鋼琴家》這部影片是他40年來在波蘭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多年來,羅曼-波蘭斯基曾先後4次榮獲奧斯卡獎提名:因執導《苔絲》(「Tess」,1979年)和《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改編劇本《羅斯瑪麗之嬰》(「Rosemary's Baby」,1968年),以及執導成名之作、外語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3年)而問鼎未果。他製作的其它影片包括:《厭惡》(「Repulsion」)、《麥克貝思》(「Macbeth」)、《怪房客》(「The Tenant」)、《驚狂記》(「Frantic」)和《死亡與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等.

<<哈特的戰爭>>:
在《哈特的戰爭》一片中,由於父親的政治夙願,法律專業二年級學生湯米-哈特(Tommy Hart,科林-法雷爾飾,Colin Farrell)中尉作為一名軍官的助手,從軍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哈特被俘並被投入德國戰俘集中營時,集中營內戰俘軍銜最高的威廉-麥克納馬拉(William McNamara,布魯斯-威利斯飾,Bruce Willis)上校指派他為一名被指控謀殺了白人同伴的黑人戰俘----林肯-斯科特(Lincoln Scott,特倫斯-霍華德飾,Terrence Howard)中尉辯護。

哈特必須設法拋棄他過去曾享有的特權,證明他是個真正有信譽的人,對得起他的軍銜。在准備為他的「當事人」辯護的過程中,湯米-哈特無意間知道了一個密謀,並迫使他在國家、自我道德准則和自身生命中作出選擇。
本片改編自約翰-卡曾巴赫(John Katzenbach)的同名小說。

影片非常努力地想把情節與人物聯系起來,但卻令人悲哀地以失敗告終。人物行動缺乏邏輯,結局令人難以置信。有某些看點,但卻做不到善始善終。

<<大逃亡>>簡介:
萊恩上校是個剛到戰俘營的美國軍官,而集中營里大部分是英國軍人,由於他的軍銜最高,戰俘們都推他為指揮,因為萊恩阻止了他們莽撞的逃跑計劃,使戰俘們對他表示了懷疑,集中營里疾病流行,萊恩設計為戰俘們得到了葯品和干凈衣服,自己卻被關了禁閉。義大利投降後,戰俘們起義控制了集中營,但卻被德軍的飛機發現,於是,萊恩上校率領全體戰俘踏上的逃亡之路……

1963年約翰·斯特奇斯開拍大製作《大逃亡》,這部戰俘逃亡電影中的巨制,明星陣容鼎盛,史蒂夫·麥奎因扮演的美國戰俘在困境中依然執著追求自由,雖幾經磨難卻從不放棄,在片中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也使這個角色成為最吸引人的銀幕形象之一。影片通過美英戰俘聯合協作、策劃逃亡,經歷種種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顯示了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而導演也是以拍硬
漢的西部片出名的導演,影片硬朗的風格是很顯然的了。

《蘇菲的選擇》
劇情簡介:影片描述的是一位在二次大戰期間遭納粹迫害的波蘭女子蘇菲。在戰爭結束後,她和男友納森移民美國紐約的貧民區,在那結識了同樓的年輕美國作家斯庭哥。蘇菲和納森經常吵架,最初這種情況常令斯廷哥感到不安,後來彼此之間成了好友。我不得不為影片的女主演梅麗爾.斯特里普的演技感到驚嘆!她以其豐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把蘇菲的復雜的內心活動,表現得栩栩如生。她若有所思的苦笑,手指神經地插人發間,說話中的突然停頓,欲言又止...等等,演得層次分明,質朴自然。傑出的表演使她獲得1982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1983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 (1982)

⑤ 有誰能提供幾部納粹方面的戰爭片

從海底出擊》(Das Boot,《潛艇風暴》、《特種任務》,西德,1981)海戰題材經典。六集電視電影。沃爾夫岡·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作品。故事改編自兩艘德國U型潛艇的作戰經歷。1942年,在盟軍逐漸取得大西洋控制權後,一艘曾經被盟軍視為海洋噩夢的德國U型潛艇奉命前往北大西洋海域搜索並摧毀英國商船……任務完成後,又帶傷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執行新任務……一種悲壯的失落:即使在盟軍驅逐艦攻擊下不幸中彈、坐沉海底後亦得以大難不死,卻在返航慶典中被盟軍飛機擊沉在船塢里。奧斯卡六項大獎提名。

2.《斯大林格勒戰役》(Stalingrad,《決戰斯大林格勒》,德國、瑞典,1993)德國導演約瑟夫·維爾斯麥爾(Joseph Vilsmaier)代表作。1943年,從義大利戰場被派到蘇聯戰場的德軍小分隊經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漫無邊際的雪原就是德軍官兵的墳墓。未見德軍與蘇軍的正面對峙而慘烈、慘淡之情彌漫熒屏,揮之不去。

3.《鐵十字勛章》(Cross of Iron,德國、英國、南斯拉夫,1977)硬派經典戰爭片。美國導演山姆·佩金法(Sam Peckinpah)唯一戰爭題材作品。在充滿血腥、暴力的戰場上展現人性的高潔與卑污。1943年的歐洲東線戰場,在德軍上尉心裡象徵最高榮譽的鐵十字勛章在厭戰老兵眼裡卻一錢不值,他們之間的較量既是德軍官兵中兩種心態對立的白熱化,也暗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詹姆斯·科本等主演。

4.《午夜守門人》(The Night Porter,《狂戀》、《魂斷多瑙河》,西德,1974)義大利女導演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備受爭議的代表作。1957年的維也納,作為著名歌劇指揮家夫人的女主人公無意中認出賓館的夜間守門人竟是戰時虐待過自己的德國納粹集中營軍醫,肉體受虐的痛苦至此化作靈魂求救的亢奮,使她莫明其妙地投向夜間守門人極度危險的懷抱……戰爭與性不可磨滅的肉體記憶,觸及了一個隱藏於女人內心的隱秘世界。

⑥ 經典的關於納粹殘殺猶太人的電影!

《浩劫》(紀錄片)
紀錄片史上的經典作品,影片長達九個半小時。導演克勞德•朗茲曼用了11年的時間拍攝,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來完成這部關於德國納粹在二戰中進行種族滅絕大屠殺的紀錄片。「影片過去了那麼多年,但是絲毫沒有老去,沒有添加一條皺紋,我覺得這部影片還是一個現在的影片,而不是過去的,這是一個永恆的作品,每次看《浩劫》,都能把它當作一個源泉,它每次都會發揮創造性的效果,它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影片的敘述從當今波蘭以北50英里、臨近納雷夫河的海烏姆諾開始。這個地區過去曾集居著眾多猶太人,海烏姆諾是波蘭第一個使用毒氣滅絕猶太人的地方,在那裡有四千萬猶太人慘遭滅絕,僅有兩個人倖存下來,他們是普希萊布尼克和斯雷,西蒙更是最後階段的倖存者,當時的他只有13歲半。
◆導演簡介:
克羅德 朗茲曼 1925年11月27日生於巴黎。電影家,作家,哲學家。克羅德 朗茲曼是法國知識分子的重要人物。曾是讓 保羅薩特的密友,至今主編由這位存在主義之父創辦的《現代》雜志。他的電影工作開始於1973年的《為什麼以色列?》,後來又有四部作品,1985年的《浩劫》、1994年的《擦哈》、1997年的《活人路過》和 2002年的《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他所有作品均有關二戰猶太人滅絕、猶太身份和以色列問題。
原來在2004年,在北京國際紀錄片展上,《浩劫》分兩次放映,並在北京高校做過專題放映。克勞德·朗茲曼親臨北京和觀眾見面。北京電影學院張獻民教授翻譯的電影字幕,並在中央電視台做了關於《浩劫》的訪談節目。2006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分四次播放了《浩劫》。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准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一開始布魯諾很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覺得無聊起來。沒有同齡人陪他玩,母親也禁止他到處走。倒是姐姐從來不討厭跟他聊天,因為姐姐忙於擺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親的下屬——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士兵聊天。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處很奇怪的農場,人們都穿著條紋睡衣在幹活。正當他想試著多去了解一些的時候,他被母親警告不許接近那裡。實際上就連母親也不太清楚這里,她以為只是住在某個勞動營的隔壁,丈夫隱瞞了這里是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真相。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一次,布魯諾為了製作鞦韆,偶然發現自家的後花園的一個小小雜物間內,有個窗戶,可以輕易的爬出這個牢籠般的住所。某天,趁母親不在意,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這個界限。當他開心的跑了一段路,竟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他很驚訝終於在這里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
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他穿上了一件什穆埃爾拿來的條紋睡衣,拿來鐵鍬,在鐵絲網下挖了一個很大的洞,鑽了進去。
然而,無情的命運卻與小男孩布魯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將從此劃上句號...
當父親最終尋到那間空空如也的牢房時,絕望地喊著兒子的名字,而與此同時,母親跪倒在冰冷的鐵絲網前,捧著布魯諾原本的衣服,失聲痛哭...
鏡頭靜靜地對著布魯諾最後走入的那扇門,門外堆滿了那些所謂的,條紋睡衣...

《朗讀者》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處在盟軍和蘇軍的管制中,萬事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伯格患上了猩紅熱,但他仍然時不時的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對於這位身處戰後管制區的少年而言,這是他僅有的娛樂。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猩紅熱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前往漢娜住的地方感謝她的救命之恩,在漢娜的屋內,邁克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快樂。
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情慾變成了愛情,他和漢娜私下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兩人在漢娜的公寓中度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漢娜常常叫邁克帶來不同的書籍,然後慢慢地讀給她聽。相處中邁克和漢娜的矛盾漸漸爆發,邁克試圖對抗年齡的懸殊帶來的服從感,並想擺脫自身的稚氣和懦弱。終於有一天,當邁克前往漢娜的公寓,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這段無果之戀也走到了盡頭。
畢業之前,邁克作為實習生前往旁聽一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在審判席上,邁克做夢也沒有想到,坐在戰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漢娜!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經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或許是出於自責、或是對法律的無知、漢娜對指控供認不諱,並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重責。邁克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出於對漢娜罪行的譴責以及不願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系,他選擇了沉默,就連給漢娜鼓勵的勇氣也沒有。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禁。
邁克在很多年後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並且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學會了閱讀和書寫!並且開始給邁克寫信。邁克從來沒有回過。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邁克來到獄中看見已經白發蒼蒼的漢娜,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後物質上的援助,卻拒絕了心靈溝通。漢娜絕望自殺。
幫助漢娜處理遺願並不能使邁克逃出自責,他最後選擇傾訴來宣洩內心的痛楚。

《集中營的吶喊》
培爾是猶太婦產科醫生,二戰時被德國人抓到集中營,幫助納粹醫生做事,戰後,卻被控告幫助納粹迫害猶太人,而認為有罪。從奧斯威辛集中營逃出的蓋絲拉.培爾醫生,來到了美國,希望重新執業,行醫救人。但她申請美國公民權時,卻因為道德問題而遭到質疑,必須接受委員會的質問,勾起她許多的傷心往事。蓋絲拉在納粹壓迫下,失去了父母、丈夫跟孩子;在集中營里,蓋絲拉原本就是婦產科醫生,為了求生存,也為了保護集中營的婦女,她被迫進行墮胎手術,做了許多她不願意做的事,也因此深感愧疚與無奈…與法律周旋多次,她總算取得公民權,在紐約行醫,命運的安排,她遇上了家鄉舊識,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⑦ 求有關納粹喪屍的電影,電視。

1,《前哨》

《前哨》講述數年前Blackbloods一族住的村子遭雇傭兵摧毀及屠殺,而女主Talon(Jessica Green飾)僥倖存活後到達了文明世界邊緣,立於此處的堡壘里有當年的兇手。在旅程途中她發現自己擁有神秘的超自然能力,她得學會控制它,好保護自己及打敗那狂熱的宗教獨裁者。

2,《前哨2:黑太陽》

《前哨2:黑太陽》是由史蒂夫·巴克執導,理查德·科伊爾主演的一部恐怖電影。影片講述了北約特工與一支二戰後期德國科學家創造的不朽的納粹軍隊作戰的故事。

3,《死亡之雪》

《死亡之雪》由托米·維爾科拉執導、安妮·達爾·托普、比約恩·桑德奎斯特主演的挪威納粹僵屍電影。影片講述了挪威少年為了保命,開始和僵屍決一死戰的故事。

4,《死亡之雪2》

《死亡之雪2》是托米·維爾科拉執導,馬丁·斯塔爾、德里克·梅耶斯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延續第一部的劇情發展,講述第一部唯一存活的馬丁再次與納粹首領赫爾佐格決戰的故事。

5,《弗蘭肯斯坦兵團》

《弗蘭肯斯坦兵團》是由Richard Raaphorst執導,卡瑞爾·羅登、盧克·紐貝里主演的一部動作恐怖類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二戰末期,一群的官兵在挖掘墳墓,將屍體挖出打算運到某處去,納粹軍隊們想復活維克多·弗蘭肯斯坦的技術,創造一支僵屍不死軍團。影片於2013年1月26日荷蘭上映。

⑧ 十部必看二戰電影猶太人

十部必看二戰猶太人電影如下:

1、《辛德勒的名單》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閱讀全文

與關於納粹的好看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器取電影票怎麼取 瀏覽:148
赤腳大盜什麼電影名字 瀏覽:352
北京電影學院多少分錄取北京 瀏覽:144
斗魚app怎麼直播電影 瀏覽:820
印度片偷金子叫什麼電影 瀏覽:554
芳華電影好看么 瀏覽:951
越南有哪些電影 瀏覽:505
外國片感恩電影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69
關於國際救援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51
好看的韓國電影推薦幾部2018 瀏覽:640
電影字幕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314
三國無雙電影好看 瀏覽:472
好看的類似魔獸類電影有哪些 瀏覽:361
阿v電影天堂網手機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316
琪琪電影天堂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210
岳什麼電影 瀏覽:491
暑期哪部電影好看 瀏覽:455
電影院燈箱廣告多少錢 瀏覽:544
陌陌直播電影如何在電腦上操作 瀏覽:464
花木蘭電影老版免費下載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