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部最被低估的華語電影,《蜀山傳》僅排第8,《劍雨》未進前三
和張藝謀,陳凱歌這種文藝片導演不同,一些商業電影因為故事過於晦澀難懂,或者表現形式超出當時的同類影片導致口碑崩塌。
有奉為經典的電影在上映之初並沒賣座。
這些因為票房或者意識超前被評為 「爛片」 的電影在若干年後被不少影迷平反。
最經典莫過於如今被推上神壇的《大話西遊》,在當年虧掉了2000多萬,直接讓周星馳的 彩星電影公司破產。
由於過於意識流,陳凱歌的《無極》被很多觀眾批評無聊,如今卻又很多人為其翻案。
就讓叉叉帶大家回顧那些曾經因為檔期、演員等因素造成票房失敗,被評為爛片。
如今卻被奉為經典的10大華語電影,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電影上榜吧:
上榜理由:徐克的心血之作,電影時代、戰爭場面足夠宏大,卻因為越南背景沒有討好到觀眾
雖然標榜是《英雄本色》續集,但《夕陽之歌》和前兩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身為越南華僑,徐克希望把越南發生的不幸遭遇拍攝成電影。
剛開始徐克找到好友吳宇森,可吳宇森感覺這種題材不會在市場上吃香。徐克只能親自上陣執導。
可惜徐克錯就錯在為了票房把故事取名為《英雄本色3》,雖然找到了靈魂人物周潤發,並延續「小馬哥」的名字。
但觀眾並沒有看到前兩部中宋氏兄弟和小馬哥的相關故事。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遭到眾多影迷的抵制。
如果拋開《英雄本色》續集這個噱頭,《夕陽之歌》的觀賞性還是極高的。
有激烈槍戰,也有戰爭大場面,徐克甚至找來了坦克等重型裝備。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在亂世中風雨飄搖。
梁家輝、周潤發和梅艷芳的三角戀纏綿悱惻,都讓此片成為經典港片的代表。
梅艷芳演唱的《夕陽之歌》更是被廣為傳唱。
《夕陽之歌》被名字耽誤,成為錯誤營銷的經典案例。
上榜理由: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片中主演受盡各種折磨,因為錯誤選擇檔期遭遇票房滑鐵盧
在大眾的認知中,馮小剛似乎成為了賀歲喜劇專業戶。
雖然靠《甲方乙方》《沒完沒了》等電影,為華誼兄弟賺足了錢,可馮小剛一直嘗試拍攝一些有深度的作品。
而改編自1942年河南大旱真實事件的《一九四二》無疑是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
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一眾明星出演。長達一年的拍攝周期。
為了極力還原當時難民飢寒交迫的狀態,演員們更是瘦身挨餓,受盡苦頭。
錯誤選擇檔期,讓內容沉重的《一九四二》並沒有佔到便宜。
觀眾更喜歡看到輕松的喜劇片,《一九四二》2億投資,只賺回來3億票房,按照1比3的回報率,絕對算得上是血虧。
受到《一九四二》的刺激,馮小剛在次年還是干起了老本行,拍了部口碑很差但票房很好的《私人訂制》。
上榜理由:華語電影特效天花板,被譽為最符合仙俠小說氣質的電影,由於電影晦澀難懂導致票房慘敗
即使到了現在,叉叉仍認為《蜀山傳》是 華語特效的天花板。
作為21世紀的第一部華語特效大片,《蜀山傳》用8000萬打造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仙俠世界。
影片中出現的各種神器叫人大為觀止,昆侖派的日月金輪,丹辰子羽毛狀的天龍斬,峨眉派的天雷雙劍,南明離火,昊天鏡都華麗至極。
徐克其實早在1983年就拍攝過《蜀山:新蜀山劍俠》,鄭少秋,林青霞,元彪等演員的加盟,讓徐克在香港影壇站穩腳跟。
看到特效大片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賺得盆滿缽滿,徐克也准備把《蜀山》的故事再次搬上銀幕。
《蜀山傳》的卡司陣容堪稱豪華,鄭伊健,洪金寶,古天樂,張柏芝,吳京,林熙蕾都是當打之年。
影片視覺奇觀此起彼伏,令人應接不暇。
觀眾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萬里長空,劍氣橫秋」。
昆侖、峨眉、五台山三大門派大戰血魔的戲碼驚險異常。
由於《蜀山傳》過於注重視覺特效,導致故事邏輯雲里霧里,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再加上特效熱鬧非常,每個角色的出場都缺乏過度,直接導致演員的演技無法體現。
種種元素直接導致影片口碑崩盤。8000萬的投資才換來了3000萬票房。
其實如果徐克當時把《蜀山傳》拍成三部曲,或者能補充影片中的不足。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蜀山傳》都是華語電影特效的里程碑。
上榜理由:15年內最好的武俠片,由於過度消費吳宇森招致差評,11萬人打出高分
即使到了現在仍有很多影迷把《劍雨》譽為15年內最好的武俠電影。
考慮到導演蘇照彬在內地名氣不高,所以在《劍雨》宣傳初期,都以吳宇森出品為主要賣點。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影迷絲毫沒有在該片找到一點吳宇森的美學暴力。
導致此片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再加上正好遇到同檔期演員陣容更加豪華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後《劍雨》8500萬的投資只獲得了8000萬的票房,可謂血虧的典型。
其實導演蘇照彬的作品履歷一直都是精品頻出。
被譽為千禧年後華語恐怖片天花板的《雙瞳》,《詭絲》都出自蘇照彬之手。
對中華文化的深入考究,是蘇照彬導演的特色。
影片中武器造型新穎:
女主角手中能綿軟反折的 辟水劍,男主角一長一短的參差劍,能燃燒火焰的彩戲師雙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影片對女主角細雨退出江湖,卻身不由己的困惑外,影片中還金句頻出。
武學奇才陸竹的那句「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成為經典台詞。
被黑石組織趕盡殺絕的張仁鳳喬裝易容成江阿生,在影片後半段邊磨劍邊保護妻子細雨的戲碼,堪稱最帥救場瞬間。
有江湖,有恩怨,動作戲過癮,《劍雨》將人們對武俠世界的嚮往用寫意的方式呈現出來。
即使到現在超過11萬人給這部影片打出高分,可見質量之高。
上榜理由:實驗性極強的武俠電影,趙文卓巔峰之作,武打設計新穎酷炫
和其他風格溫潤的武俠片不同,《刀》的影片基調極其狂野乖張。
趙文卓一直被當做第二個李連傑培養,而這部影片卻成了他和自己角色定位的分水嶺。
徐克在致敬邵氏武俠經典《獨臂刀》的同時,也讓趙文卓在影片中苦練獨臂刀法。
無論是熊欣欣飾演的反派馬賊,還是其他江湖人物都像是山野莽夫。
徐克用回憶的方式,將女主和鑄刀廠弟子定安、鐵頭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江湖恩怨緩緩道來,讓故事增加了滄桑感。
正是由於此片實驗性太強,導致很多觀眾難以接受這種風格。
所以導致該片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最終票房只有330萬。
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影迷發現《刀》粗狂鏡頭下的陽剛魅力。
上榜理由:李連傑,邱淑貞,張敏全明星陣容,世上最腹黑的張無忌,由於票房慘淡導致續集計劃擱置
現在回看《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觀賞性依舊很高。
王晶在此片中展現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他起碼一萬以上」
咸濕猥瑣的華山二老自稱「紅十字會」等橋段令人捧腹。
得益於李連傑扎實武術根基,無論是太極拳還是乾坤大挪移都展現了極高的觀賞性。
邱淑貞,張敏,黎姿,洪金寶,吳鎮宇等一眾選角更是恰到好處。
張敏的白馬回眸,邱淑貞的驚為天人成為當時不少觀眾心中最好的回憶。
而針對原著中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性格,王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李連傑飾演的張無忌腹黑多謀,身中玄冥神掌,時刻想著為自己的父母報仇。
可就是這樣一部5000萬投資,眾多明星加盟的武俠巨制,卻只獲得了一千多萬票房。
觀眾對於《魔教教主》無厘頭的魔改似乎難以接受,再加上當時的香港電影產業動盪不安。
作為主演的李連傑當時一直在內地等種種因素,《倚天屠龍記》的續集計劃就被暫時擱淺。
2022年春節,王晶終於在30年後實現了承諾,帶來了《倚天屠龍記》的續作,可原本盼著看張無忌去大都的觀眾們早已長大成人。
原班人馬早已物是人非,登錄網路的《倚天屠龍記》也收獲一片差評。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更像是觀眾對港片美好時代的緬懷,超出了一部商業電影的簡單范疇。
上榜理由:華語動作片天花板,李連傑最強電影,影片中的打鬥設計堪稱教科書
要挑選李連傑最好的作品,叉叉肯定首推《精武英雄》。
作為李小龍的《精武門》珠玉在前,作為翻拍片的《精武英雄》在口碑上絲毫不亞於前者,本身就是奇跡。
作為虛構人物,李連傑將留學日本,之後回到國內替恩師霍元甲報仇的陳真復雜的心路歷程展現給觀眾。
精武門的權力斗爭,中國人對女友光子的仇恨等情節,擴充了故事的復雜性,充分展現了民國亂世的人心惶惶。
《精武英雄》神就神在能把文戲和武戲完美的融洽,不會讓觀眾產生「為打而打」的突兀感。
❷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推薦 香港邵氏電影最好看的十大武俠片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推薦
1、大醉俠(電影)
《大醉俠》是由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鄭佩佩、岳華及陳鴻烈共同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金燕子在大醉俠范大悲的幫助下成功剿滅 「索命五虎」以及救出兄長的故事氏侍。《大醉俠》是傳統的武俠電影與新武俠電影的一種過渡,因為它既保持著良好的傳統的空間感、故事感等,也在鏡頭的使用、節奏的掌握等方面流露出現代的特色,而呈現出「新」的特點。影片1966年04月07日於香港上映。
2、刺馬(電影)
香港電影《刺馬》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73年出品。該片改編自清朝四大奇案之跡沖一的刺馬案,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井莉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原是黑道中人的馬新貽當上兩江總督後,沉迷功名利祿,竟與結拜二弟黃縱之妻有染,並設計把二弟殺死,三弟張汶祥激於義憤,拚死混入大軍中,為兄報仇。
3、新獨臂刀(電影)
《新獨臂刀》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電影,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李菁、谷峰主演。該片於1971年2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擁有「鴛鴦刀」絕技的少年雷力被龍異之使計陷害,自廢右臂,在客棧中做店小二,並與封俊傑結為好友。封俊傑被龍異之殺害後,雷力為友復仇的故事。
4、保鏢1969(電影)
《保鏢》是由張徹執導的武俠動作電影,於1969年上映,姜大衛、狄龍等主演。講述了武林正派無敵庄莊主殷可風每年為洛陽府押解二十萬兩黃金,從無失手,姿核殲怎料意外武功盡失的故事。[無敵庄]莊主殷可風每年為洛陽府押解二十萬兩黃金,[飛虎寨]盜寇焦雄(谷峰)圖謀洗劫。獨行俠駱逸(姜大衛)途中於此,遇上有份護鏢的雲飄飄(井莉)和未婚夫向定(狄龍),不打不相識...
5、獨臂刀(電影)
《獨臂刀》是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張徹執導的武俠片,王羽、焦姣等參與演出的一部劇情、動作、武俠、古裝電影。該片講述了方剛以殘疾之身練成偏門奇功的傳奇故事。《獨臂刀》是張徹的成名作,在香港影史上首創百萬票房,首創用手提攝影機拍攝的先例。其動作的節奏感與美感,處理暴力的手法,也都是後世談論不休的話題。該片除豐富的鏡頭感外,更將傳統中國的尚武俠義精神賦予現代的生命力,還把現代青年的反叛形象投射在古之俠者身上,與時代毫不脫節。該片於1967年7月26日在香港上映。
6、少林英雄(電影)
《少林英雄》是鮑學禮、午馬導演,李修賢、狄龍、施思等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幾名少林弟子的故事。《少林英雄》的上映時間為1980年10月23日。滿清年間,朝延視少林寺的正義之士為眼中釘,派官兵剿滅之,率領清兵的副總管高飛揚原是少林大師兄。少林被滅,各弟子遭拘禁,高飛揚將之勞役,實則藉此令各人強健體魄,精練武功...
7、游俠兒(電影)
《游俠兒》是由張徹執導的邵氏經典電影,於1970年上映,姜大衛、李麗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武功高強,劫富濟貧的游俠兒無意中救了威勝鏢局總鏢頭的妹妹江靈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武功高強雲游四方的游俠兒來到黃河邊的一個小鎮,恰好聽到兩名歹徒預謀搶劫。游俠兒躲在暗處將歹徒搶來的財寶劫下,並全部施與當地窮苦百姓,被百姓們稱為活神仙。但他自己到酒館吃飯,卻因身上沒有錢無法結賬...
8、流星蝴蝶劍(電影)
《流星·蝴蝶·劍》是由楚原執導,宗華、井莉、岳華、陳萍等人主演的一部香港武俠片。影片改編自古龍武俠小說《流星蝴蝶劍》,1976年上映。影片講述了孟星魂為了愛情與正義鏟除武林敗類律香川的故事。龍門幫是江湖上最大的幫會。幫主[老伯](谷峰),樹大招風,不少黑道中人慾殺之。女兒小蝶(井莉)美麗多情,愛上殺手(凌雲),可是……
9、江湖奇俠(電影)
《江湖奇俠》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65年出品。該片由徐增宏執導,秦萍、王羽、凌波、馮寶寶、羅烈、羅烈等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平江不肖生所著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 中的《火燒紅蓮寺》一段。主要劇情是:少年桂武奉師命下山,辦理三件事:一到蟠龍谷甘家堡學藝,二找尋姑母,三為父母報仇。桂武到甘家堡後,與堡主甘龍之女甘聯珠結婚。桂武發現了甘龍與劫鏢有關,帶聯珠出走。桂武憑機智武功,逐一闖關。
10、龍門客棧(電影)
《龍門客棧》是由胡金銓執導,上官靈鳳、石雋、白鷹等主演的武俠電影。影片以明朝中期為背景,講述了武林俠士為救助忠良之後,與以太監曹少欽為首的東廠高手在龍門客棧展開激烈拼殺的故事。該片於1967年10月21日在台灣上映。故事以明朝中期為背景,太監曹少欽掌管錦衣衛和東廠特務機關,權重一時。他迫害兵部尚書於謙後,為斬草除根,又派東廠特務去殺害於謙流放在北疆的兒女...
❸ 介紹幾部經典的武俠電影
NO.1
《笑傲江湖》(1990)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徐克一個人的王朝,無數凄絕的故事經由徐克手中,演變為今時今日的驚世之作,本片更是徐克導演生涯里的一個顛峰。本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描繪出一個俠義沉淪人心貪婪的江湖,更是隱隱暗喻時政。劍走偏鋒的氣勢,形形色色的人物,絕頂武學的爭奪。徐克的江湖,金庸的江湖,陰險詭詐的江湖,盡在血腥殺戮之中。
NO.2
《戰神傳說》(1990)
其實這部電影比之以上的影片未必就遜色,即使是劉德華、鍾鎮濤、梅艷芳和張曼玉等演員陣容也當得豪華二字,卻始終不能廣為人知,看來人要講命運,電影也需要講運氣的。如果真要為之找個理由,我想應該是該片實在太憂傷了,憂傷得讓人不得不忘記它才能擺脫這股異樣情緒。影片講的是一個王子王位被篡奪,其後被人追殺的復國過程。
NO.3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
徐克,一個永遠都能給人驚喜的名字,彷彿只要他輕輕撫摩山羊鬍便可以隨時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他總是不安現狀,喜歡跳來跳出搞新鮮,所以有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所以有了影迷們最熱烈的尊敬。金庸無疑是幸運的,若沒有徐克,他的《笑傲江湖》不可能會被幾乎完美的搬上銀幕。觀眾無疑也是幸運的,若沒有徐克,就不會有思緒縱橫無阻的經典影片。
NO.4
《新龍門客棧》(1992)
影片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顛峰上的顛峰。雖然是翻拍經典,可是影片走的卻是新派武俠路線,反而更顯得新穎。明朝東廠太監隻手遮天,肆意濫殺忠良,故事就這樣開始了。東廠大太監曹少欽利用兩個小孩設下圈套,務求要把手握重兵的周淮安捉拿到手,周淮安則必須救出孩子並安全逃走。雙方一路追逐撕殺,齊聚龍門客棧這家黑店……
NO.5
《黃飛鴻》(1991)
徐克,又見徐克(實際上,香港90年代的武俠名片大部分是他兼職的),也許到了我們老朽不堪的時候也無法忘記徐克,沒有他就不會有新派武俠,沒有他就不會有完全超乎想像極限的動作場面,沒有他,就沒有人可以在銀幕完美的上演江湖傳說。黃飛鴻,香港歷史上曾經拍過數十部關於他的電影,徐克還能做什麼?如果徐克只是庸才人才,自然是無計可施,但他是『鬼才』。所以,黃飛鴻的故事在被拍濫了之後,再一次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民族英雄和武學宗師。
NO.6
《東邪西毒》(1994)
如果說王家衛的烙印是另類加小資,那麼這部影片就是最邪氣最另類的作品。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居然還是一部武俠電影。如果真要在王家衛作品裡選擇最能代表他,同時也是最好的作品,我一定會選本片。王家衛埋首沉溺在自己的宇宙(張曼玉所言),喃喃呢語的人物,扭曲變形的鏡頭,彌漫頹廢凄絕氣息的畫面,一成不變的旁白,恍惚飄渺和神經質的強烈到無法抑制的個人風格。就好象白鴿,教堂、雙槍、噴瀉的子彈是吳宇森最真切的寫照一樣,這些極具風格的特徵,都是王家衛賴以成名,並且令人們沉醉其中的東西。
NO.7
《刀》(1995)
常說《槍火》的片名取得很妙,直接點出槍火無情人間有情的主題,絕無半點修飾。本片片名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為有情,一為無情,堪稱絕配。刀乃不詳凶器,一把刀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獲,一把刀能殺死很多人,一把刀同樣也能幫助人報仇雪恨。只是刀雖沾滿血腥和戾氣,卻始終是握在人的手中才能傷人。徐克在影片里描寫出的是一個徹底混亂的江湖,一個沒有道義沒有俠義的江湖,所擁有的僅僅是血與火的交融。在這個另類的江湖裡,人人自私自利殘暴無情猶如野獸,不講道理只講實力,即便是一個女人也會無故挑撥別人自相殘殺來取樂。
NO.8
《風雲雄霸天下》(1998)
由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隨手抓就有一大把,可是由漫畫改編的……本片之前似乎還沒有過,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就好比好萊塢第一個把科幻漫畫搬上大銀幕的人。劉偉強作為香港著名商業大導,除了《無間道》系列和《古惑仔》系列外,恐怕也惟有本片堪可拿得出手去見人。有人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有一定的收獲,誠然,劉偉強第一個吃掉漫畫改編成武俠電影的螃蟹,對於他這種勇氣,觀眾毫不吝嗇的掏出口袋裡的鈔票作為獎勵,結果本片狂收四千多萬票房,穩居當年票房冠軍寶座。
NO.9
《卧虎藏龍》(2000)
很有趣,這部影片在西方的口碑絕佳,甚至還摘取了奧斯卡外語片的桂冠。可是在東方,尤其是在中國,卻被不少人認為並非想像中的好。說到底還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作怪。李安是一位非常有儒雅氣息的導演,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也頗為精深,在他的作品裡我們隨處可見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差別。而本片恰恰是李安對兩地文化進行大融合的結果,雖然蘊藏部分中國文化特色,總體而言還是與中國人印象里習慣的武俠世界大有不同之處,當然得不到什麼好話。
NO.10
《英雄》(2002)
為了夢圓奧斯卡,張藝謀野心勃勃的企圖照搬李安的成功經驗,憑著中國頂尖導演的身份搞到資金,把東亞最傑出的幕後精英一網打盡,史無前例拍起商業電影。盡管《英雄》口碑非常之差,卻有兩億五千萬票房做代替品,張藝謀照樣會睡覺都笑得合不攏嘴。更何況本片還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盡管沒有拿獎,卻也不能小窺。
❹ 盤點十部最最最經典的古裝武俠片
1.《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是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卧虎藏龍》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 歷史 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
2.《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作為《笑傲江湖系列》第二部的《東方不敗》應該是這些錄象帶中看得次數最多的一部,其中次數很多來自於同學來家裡玩時一遍遍的重播。這部經常被劃歸為徐克作品的影片其實是程小東導演,徐克監制。比起前作《笑傲江湖》里空有餘音繚繞的《滄海一聲笑》,文戲一般的李連傑依然比笑意虛假、老相橫陳的許冠傑更符合當時心中的俠客形象,更不必說《東方不敗》里還有林青霞出演亦正亦邪的東方不敗。我不會掩飾對於《東方不敗》的偏愛,又或者只是因為《笑傲江湖》的錄象帶被人借走不曾歸導致印象不深,再至於後面的《風雲再起》實在印象全無。
3.《太極張三豐》
李連傑確有大師風范,他可能不是身手最好的,出拳最勁的,但是最有美感的。每個動作都有節奏和韻律,全然不似去Hollywood後。對我來說,那隻是另一個不熟悉的Jet LI。袁和平配李連傑,絕配~劇情很簡單,但節奏很緊湊。90分鍾,沒浪費一個鏡頭。每個動作場面都為劇情發展服務。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這是最基本的。反觀最近的華語電影,都有個通病。處處是掙扎,人人都矛盾。明明很簡單的事,非要搞的糾結。明明兄弟義氣,非要往賣腐上靠。不給你講點人性,就好像導演沒人性!總是想告訴你,其實英雄不是NB,是SB。為什麼不能簡單點?拍個爆米花片,還想搞出點文藝范~
4.《黃飛鴻系列》
在我心中,徐克加李連傑創造的黃飛鴻才是廣東十虎,民團總教頭,佛山城南大街8號,專醫刀傷跌打,贈醫施葯,發揚國術精神,長駐候教,儆惡鋤奸的寶芝林第二代傳人黃飛鴻!在很多觀眾心目中李連傑就是黃飛鴻.。較之以前各個版本,這個系列電影涉及的情節、武術打法、思想意識,都非常寬泛,設計繁復精巧。據說為了寫活感情戲,劇組還特地請了的女編劇助陣。可以肯定的是拍這個系列從一開始就不惜工本,不惜精力,精益求精的!這里想根據拍攝的順序陳述要義。
5.《新龍門客棧》
無法超越的喜歡,風流卻不下流,嚴謹卻也狡猾的周淮安。風騷卻不下賤,義氣卻不蠢鈍的金鑲玉,以及外剛內柔的真女人林青霞。比起後期的沉默氣質,我更喜歡這與青蛇時期的張曼玉。每個演員都無出其右,每個節奏都恰到好處。心中最深的火舞黃沙之夢,有餘悸更有不舍。
6.《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見面不如聞名,威震天下的張三豐不過是個貌不驚人的胖子。」全片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我猜這句台詞一定是威震天下卻貌不驚人的胖子王晶想出來的。這部電影於我而言意義著實不凡,我在少年時代曾經為它驚心動魄過。記得當時只看到了張無忌與小昭墮崖後遇見火工頭陀,真覺得詭異莫名,然後再也沒有機會繼續看,飲恨了許多年。然後在飲恨的這些年裡牢牢記住一句話:「千萬要保住童子身,練功很厲害。」並且由此引發何為童子身和何為失身的深刻疑問。
7.《六指琴魔》
說實話,六指琴魔故事不是很出眾,全場由青霞姐坐鎮,從東方不敗以後,林青霞再次展現了她的霸氣,塑造了一個為復仇而不斷殺人但同時又深深愛著弟弟的姐姐,角色要求雪梅在面對敵人時冷酷無情,面對弟弟時溫柔以待, 對氣質型的青霞姐來說完全不成問題,亦男亦女的琴魔角色被她演驛得淋漓盡致,加上嫻熟的琴技高超的武功,使得六指琴魔的角色深入人心,為青霞姐打call。
8.《方世玉》
命懸一線。立刻映入腦海的一個詞。法場救父這一場戲太精彩了。一根燃燒的麻繩讓無數觀眾揪心。劇情空前緊張起來。燒到最後,世玉拼盡一切想要抓住那個救命之繩時,氣氛達到高潮。感情順勢升華。一位圍觀老太太終於忍不住沖進去幫他時,我忍不住情緒鼻子一酸、滿眼含淚。方世玉的全身緊張扯住麻繩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愛和孝子能給這個世界的所有感動。圍觀群眾不止救了方德,更是做了屏幕前每位觀眾急切想做的事。這場戲設計的真精彩。打鬥、忠義、孝道、國民性、政治運動、官民沖突,包含的很多,卻每個角度都照顧的很好!
9.《倩女幽魂》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
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干
紅塵里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
10.《綉春刀》
張震負責「帥」和一個極度冷酷又極度深情的「少女殺手」角色塑造;王千源敦厚的小人物形象越發穩當討喜,劉詩詩延續一貫的「綠茶妹」風格,細皮白面的李東學也很是契合天真浪漫的「三弟」形象。台灣老戲骨金士傑飾演的魏忠賢,功力稍長;周一圍飾演的丁修,驚艷倒是驚艷,痞子勁十足,不免過於浮誇,但總體上無傷大雅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❺ 關於電影方面的問題:最好看10大的武俠電影有那些
1。精武門: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的精品之作,李小龍的拳腳功夫在片中發揮得
淋漓盡致,是他的作品中的上乘之品,此片使他成為萬千青少年的偶像,在全世界范圍全面宏揚中國的武俠文化,功不可沒!不過他的猝死,著實是一大遺事,就象寫武俠小說的金庸,武打名星也只有李小龍一個!後來的成龍,李連傑皆難以超越!
2。蜀山奇俠:據說是香港奇俠武俠片的開山之作,眾多明星的出彩演出,為影片的成功增色不少,其特技方面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上上之作了,不過用今天的
眼光來看,難免有些牽強了,畢竟是十多年前的老片了!
3。新客門客棧:一部開創新派香港武打片的先鋒之作,是難得香港電影中的精製影片,其武打特技水平是以前香港武打片難以比擬的!加上樑家輝,張曼玉,
林青霞。。。。。。等眾多明星的賣力演出,更是為影片增色不少!不過也為後
來的武俠胡拍爛造風埋下伏筆。不管如何,此片在香港武俠片中絕對算得上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4。少林寺:中國大陸少見的武俠電影佳作,不但捧紅了默默無名的武術小子李
連傑,更在中國大地颳起了一陣學武熱潮,難以可貴的是,此片以中國開山武林
正宗少林中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為賣點,並輔以少林弟子覺遠的浪漫愛情為次線,
讓人耳目一新,其中的音樂插曲製作也算得上精品,傳唱多年,那首少林,少林
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少林功夫更成為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心目的神奇武功!老
外不遠千里而來,只為習得一身少林功夫!
5。東方不敗:徐克與林青霞重出江湖的聯手一擊!此片以笑傲江湖中的主要人物東方不敗展開情節,雖然故事沒有多大新意,但卻是林青霞這個以前總在瓊瑤
電影中扮演純情少女的亮麗女子再次火了一把,此片一上市,便引起了轟動,只
見徐克之名非虛,不愧為香港王牌導演之一,此後東方不敗的續集等,皆是泛泛
之片,卻有江郎才盡之嫌!
6。黃飛鴻之獅王爭霸:自少林寺之後,很少見的李連傑的一部力作。徐克果然
是一個大氣,底氣十足的導演,為我們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中國傳統技藝——舞獅!更何況是群獅爭霸,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宏揚我國武俠的源遠流長,功不可沒。不過這場戲倒搶去李連傑所飾的黃飛鴻等不少風頭。
7。醉拳:成龍所扮的黃飛鴻雖能沒有李連傑的英俊瀟灑,不過卻多了幾分機智
幽默,搞笑逗樂!這部電影不但展現了成龍大哥的絕活,且笑料十足,是成龍少
有的真正意義的武俠大片。何況影片的成龍師傅老醉鬼也是個出彩的人物,讓人
忍俊不禁。
8。新精武門:李連傑扮演的陳真,雖然沒有李小龍來得剛猛霸道,卻有著自身
的獨特魅力。且李連傑在影片的賣力演出,讓我們看到李連傑的功夫其實也不比
李小龍差多少。難能可貴的是,李連傑在此片中可謂拼盡了全力,其武功技巧演
繹得絲絲入扣,精彩紛呈。與日本武士(名字忘了)一戰堪稱武俠電影中的經典
戰役,特別的蒙面之戰,那場戲至今讓我回味無窮。
9。東邪西毒:一部另類的武俠電影!王家衛導演果然是一代高人,讓我們看到了一部用古龍手法來演繹金庸筆下的大俠,且此片拍得浪漫,唯美,韻味十足,
台詞更是成為劇中的典範。片中的梁朝偉,張學友,梁家輝,劉嘉玲眾多影星的
加盟,更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10。藏龍卧虎:對於此片我不想多說什麼,我覺得李安為了迎合老美的口味,使
這部影片失了不少武俠電影的精華,但我喜歡譚盾的音樂,再說其中的周潤發與
章子魚的竹林之戰,也讓我看得大呼好看!原來武俠也可以這么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