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某一天,主角恐龍撿到一個恐龍蛋,本想將恐龍寶寶作為貯備糧吃掉,結果這個小恐龍張口就喊他「爸爸」,主角恐龍莫名其妙喜當爹,一大大小開始了奇妙冒險。作品風格清新又治癒,漫畫原作聽催淚的,動畫化後改成了溫暖溫情,總體好看。
2.《螢火之森》
作品描述的是「人妖戀」,又不只是「人妖戀」。男主被觸碰就會消失,和女主之間一直小心翼翼的相處,彼此貪戀在一起的幸福時光,結果被一個熊孩子給拆CP了。
3.《夏日大作戰》
講述親情於家人的誠意之作,如果女主的人設再討喜一點的話,相信會有更多人喜歡的。
4.《龍貓》
《龍貓》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作品,電影最初上映於1988年,近日經過數碼修復後,以30周年紀念版的形式在國內上映,仍然頗受歡迎,一舉拿下過億票房。
② 有哪些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值得推薦
《大鬧天宮》(1961年悔物)
這部電影歷時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完成。它是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代表性之作,屬於當時世界頂級的製作水準。
也是幾代人的童年回憶,尤其是孫悟空在天庭中和天兵天將打鬥的畫面,那種激烈緊密、抓在人心尖尖上的緊張感,太精彩了!
整體動畫風格糅合了中國壁畫、年畫、京劇等傳統藝術元素;動畫配樂講究,運用了文場三大件的京胡、月琴、弦子和武場三大件的單皮鼓、大鑼、小鑼等樂器。一經上映,獲得了六項世界大獎,是孩子認識《西遊記》,感受傳統文藝的很好切口。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年)
相信不少小朋友,一定都見碧者液過這兩個小朋友,一個做事丟三落四忘東忘西,一個常常拿著一根竹竿做出一副不高興的模樣。
長大後,沒頭腦成了工程師,他設計的少年宮建成了,但是忘了電梯這回事,看演出的小朋友需要爬一個月樓梯才能去看演出;不高興當了演員,他演老虎時感到很不愉快,於是開始狂打武松……果然一切都亂了套。
這部動畫片非常幽默,一對活寶一定會逗得娃從頭笑到尾!
《三毛流浪記》(1984年)
大大的腦袋,豆芽兒似的身體,頭上耷拉著三根毛,這個四處流浪的男孩叫三毛。
原本幸福的三毛,因為在戰爭失去了親人和家園,他曾體會過短暫而幸福的人生,終究嫌指也逃不過成為孤兒的命運。
這部根據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同名連環畫改編的動畫片,能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明白戰爭帶來的傷害,也能喚起他們對當下生活的珍惜。
《葫蘆兄弟》(1986年)
《葫蘆兄弟》改編自《十兄弟》。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了,葫蘆兄弟與蛇精鬥智斗勇的故事簡直百看不厭。
這部剪紙電影融合了皮影戲和民間剪紙的藝術形式,也能讓孩子在動畫片中看到傳統藝術的美。
葫蘆娃還有第二部《葫蘆小金剛》,也非常好看!
③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現在影院上是有著越來越多適合小孩子觀看的親子向電影,而一部優秀的動畫片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以下分析7一12歲兒童必看的電影國產
第一部:《大鬧天宮》
這是20世紀60年代製作的一部動畫片,根據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前七回改編而成。1961年《大鬧天宮》上集問世,【1】964年下集問世,當時沒有電腦製作,全靠手中的畫筆完成,每10分鍾的動畫鏡頭,要用到7000-10000張原畫,這部影片中的原畫歷時四年才完成。
在人物造型、用色方面借鑒了古代的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戲劇的表演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故事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展現了孫悟空不畏強權、敢於反抗的精神。
第二部《小蝌蚪找媽媽》
這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是很多80、90後的回憶,適合0-6歲的孩子觀看,原型出自於齊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動畫角色也取自於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
影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他們扒開了漂浮的水草,擠過了狹窄的石縫,一路上錯把蝦公公、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等當成了媽媽,最後他們發現原來大眼睛白肚皮,不多不少四條腿的青蛙才是他們的媽媽,這是一個非常有愛的故事。
第三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片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這部片子展現了兩大主題,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以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並且正是前者支撐了後者。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生而為魔, 那又如何!」影中一句句振聾發聵的宣言可謂讓觀影者澎湃,哪吒說出了我們每個平凡人,或者說大多數小人物內心不敢說出的話。父母的愛能化解一切的問題,這部電影堪稱家庭教育的成功典範,值得親子共同觀看。
第四部《風語咒》
影片講述了雙目失明的少年郎明,只能靠招搖撞騙混於市井之中,直到有一天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突然失蹤了,他才迫不及待踏上了尋找真相的路,在四大凶獸之一「饕餮」重現人間塗炭生靈的時刻,使用秘術「風語咒」成功將其封印。
這部影片整體來說是一個親情和努力追逐的故事,是一部中國動畫電影的里程碑。
第五部《寶蓮燈》
這是一個有關成長和愛的故事,是一部讓親情增溫的.好電影。天宮中的三聖母愛上了凡人書生,帶著神器寶蓮燈下凡與書生私定了終身,並生下了兒子沉香,過了七年平靜幸福的日子後,二郎神突然出現,用小沉香威脅三聖母交出了寶蓮燈,並將其壓在了華山下。
1、《叫我第一名》
主人公因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被很多學校拒絕接受。但是他始終樂觀向上,堅持努力,堅持夢想毫不妥協,最終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
影片屬於輕幽默風格,但是全篇貫穿很燃的正能量。我們可以從男主的教育,讓孩子知道學習最該學什麼;也告訴孩子,別讓任何事情,擋住你追求夢想的腳步!
2、《八月迷情》
影片講述了孤兒奧古斯特·拉什為尋父母來到紐約,在遇到神秘陌生後成為街頭賣藝者,奧古斯特依靠自己非凡的音樂天賦最終與自己父母相認的故事。對與喜歡音樂的孩子來說,這部電影可以觀看。
3、《狐狸與我》
這是一部來自法國的的電影,電影里,生活在山野里的小女孩偶遇到一隻狐狸後,就深深地著迷於她,不遺餘力地尋找她,慢慢兩者建立了聯系。
狐狸帶著小女孩展開了奇妙的森林冒險……
4、《地球上的星星》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星星,家長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天真的想法。
5、《摔跤吧爸爸》
關於父女親情,夢想努力,家庭關系的一部電影,帶孩子看完絕對收益匪淺。
⑩《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票房:9.54億;
檔期:2015年暑期檔。
力壓《冰雪奇緣2》和《熊出沒:原始時代》,闖進前十。
國漫崛起的標志性作品,「西遊記」IP動畫總算是擺脫多年來低幼化的標簽,我們的小孩子值得看更成熟的作品,他們對於西遊的理解,不應該只局限於孫悟空打妖怪。
⑨《熊出沒·重返地球》
票房:9.74億;
檔期:2022年春節檔。
每一年的堅持春節檔上映,不斷進步的動畫質量,換來了可算是龐大的粉絲基礎,培養了粉絲們的消費習慣。
直到今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單片已經接近破10億大關,競爭力完全不輸春節檔的真人電影。
固然這是親子市場的國產頭牌IP,但適合親子的影片,絕不只有這種多數家長在影院只能睡覺或玩手機的類型。
下面8部破10億的片子,就都是孩子和大人都適合看的了。
⑧《功夫熊貓3》
票房:10億;
檔期:2016年賀歲檔。
在《熊出沒》崛起之前,親子市場大都要靠好萊塢的IP。
《功夫熊貓》系列就是其中一個人氣IP,因為當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令到中國觀眾頗有親切感。
「廣州日報」就評價道,這對小朋友的吸引力自然很大,但《功夫熊貓》將年輕男性觀眾也吸引入場,其中17歲以上的觀眾占據了70%以上。
似乎就是這個IP,令到不少成年觀眾都會去看口碑較好的動畫片。於是到了第三部有了足夠的粉絲累計,不局限於親子觀眾的觀眾群,破10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⑦《神偷奶爸3》
票房:10.37億;
檔期:2017年暑期檔。
就在2008年《功夫熊貓》的兩年後,《神偷奶爸》IP崛起,第二部2014年引進中國市場拿下3.23億票房,然後次年的衍生電影《小黃人大眼萌》拿下超過4億,小黃人逐漸成為非常熱門的萌物周邊。
即便第三部口碑下滑,已經擁有無數粉絲的小黃人,借著暑期檔的黃金檔期,也能夠砍下破10億票房。
可惜,今年的《小黃人大眼萌》前傳,內地可能上不了了。
⑥《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票房:10.44億;檔期:2014年春節檔。
基本上只要是「西遊」IP的片子,都適合小朋友觀看。
2014年春節檔是春節親子市場井噴式增長的一年。除了有《爸爸去哪兒》電影版的上映,《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同樣是小孩子也願意去看的片子。
而且,這還是大人們更願意帶小孩去看的。因為起碼自己也不會無聊。
⑤《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票房:11.98億;
檔期:2016年春節檔。
有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成功,鄭保瑞兩年後的續作那就更穩了。
三打白骨精同樣是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的西遊故事段落,當時《熊出沒》系列還沒正式進軍春節檔,只是在賀歲檔,所以這也就是當時親子觀眾的首選。
為什麼兩年後的講述女兒國的續集不行了呢,口碑是一方面,家長自己都不願意看,而孩子更想看《熊出沒》,當然也就不看了。
另一方面是女兒國的故事段落對小孩子來說就沒那麼熟悉,失去了親子市場,票房也就大打折扣。
④《尋夢環游記》
票房:12.3億;
檔期:2017年賀歲檔。
皮克斯是親子動畫片永遠的神。
親子市場為什麼叫親子,因為是大人和小孩一起看。那如果大人看到想睡覺,小孩看了也沒什麼營養,那麼電影就只不過是打發時間的玩意。
皮克斯就不同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合適,而且大人還可以適當引導小孩,讓小孩通過故事學會一些道理。
像《尋夢環游記》,就可以給孩子適當地進行死亡教育。如果只是小孩子自己看,那麼電視機也一樣。
③《瘋狂動物城》
票房:15.31億;
檔期:2016年3月檔。
唯一不在大檔期的,當真就是靠口碑贏得觀眾,當然還有裡面可愛動物的各種刷屏。
親子市場也當然要有「合家歡之王」迪士尼本部動畫的身影。
雖說和皮克斯動畫有所不同,但《瘋狂動物城》同樣是老少咸宜,小孩能看懂,大人可以通過故事的隱喻思考一些什麼。
我們的國產動畫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了,接下來就應該重點思考故事如何做得大人和小孩能夠一起觀看,一起共鳴,一起交流。
想要取得更多票房,打破低幼化標簽是親子片的必經之路。
②《姜子牙》
票房:16.02億;
檔期:2020年國慶檔。
其實從內容上看,不能算是兒童親子向了,選進來是因為營銷上極為依靠《哪吒之魔童降世》,自然也算是親子市場的范疇。
國漫崛起之後,創作者確實是想要擺脫低幼化。
但是,動畫畢竟是動畫,是有特殊性的。就算在國外,賣座的動畫也不會放棄小朋友的影票。
將一個完全成人化的故事放到動畫的軀殼里,就不是那麼合適了。《姜子牙》就成了一個典型,你讓10歲左右的小孩去思考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議題,是不是有些勉強了。
擺脫低幼化,不是一定就是要徹底拍給成年人看,這樣不如直接拿著劇本去拍真人電影,國產特效又不是做不起來。
①《哪吒之魔童降世》
票房:50.35億;
檔期:2019年暑期檔。
《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國漫崛起又老少咸宜的成功模範。
首先人物和劇情上並不復雜,兒童都是能看懂,並且能看得很有趣的,孩子們都可以代入到哪吒這個角色當中,並和哪吒一起從頑皮搗蛋,一起經歷一次找到自我,肩負責任的成長歷程。
而大人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也難怪這部電影會成為國漫的一個大方向,只是可能多數片子只能學到皮毛,但沒法參透核心罷了。
④ 你心目中哪部影視作品中的楊戩形象最經典
楊戩這個角色,相信大家都是認識的,在很多神話作品裡都有出現過,比如《西遊記》、《寶蓮燈》等等,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代表著天庭眾仙的最高武力值,在天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出現在各個影視劇里的楊戩,看看到底哪個演員演的楊戩更勝一籌!
1、焦恩俊
焦恩俊在《寶蓮燈》裡面演二郎神楊戩,在大結局之前一直都在忍辱負重,楊戩的內心活動很復雜,外表要裝的很冰冷很強勢,而內心卻非常柔軟,對一個演員的演技要求特別高,而焦恩俊的演技我們也就不必多說了,他演的楊戩已經算是不錯了,他表達情緒都是通過眼神而不是表情。
2、錢嘉樂
這位曾在《封神榜》里飾演楊戩,這個版本的楊戩並不霸氣,反而特別憨厚,小編至今還記得他真的特別能吃,吃好幾桶飯都不飽,當年看的時候真的是驚艷了!錢嘉樂的演技也可以,不過這個楊戩的人設確實和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3、黃曉明
這個就有點辣眼睛了,黃曉明的演技一直在被觀眾所詬病,當年還演過《封神傳奇》的楊戩,這個造型真的是無力吐槽了,甚至不知道該說啥了!黃曉明的演技如果再沒有提升,估計真的要過氣了!
4、林志謙
這位演的就是最經典的一個版本了,他飾演的是《西遊記》里的楊戩,一看就是一個十分霸氣十分正面的角色,感覺特別威嚴,特別正直,而且武力值也很高,這和我們心目中的楊戩完美重合了,不得不佩服這位演員的演技!
⑤ 小時候最難忘的電視節目是什麼
對於90後來說,那可太多了。雖然很多電視節目現在看起來三觀有點離譜,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自己來說,是喜歡到心肌梗塞的那種喜歡。好的,那就簡單說幾個:
(1)仙劍奇俠傳
這個我最近還一直在翻看,一直覺得,經典不愧是經典。首先就是電視劇選角真的很符合我這個顏狗的審美,從主角到每一個配角,顏值放到現在都是扛把子型。那個時候神仙姐姐還很小,胡歌也還沒出車禍,兩個人的搭配在我看來就是天作之合。
個人感覺也算是一部不錯的國產動畫片了,比起現在的花園寶寶好了太多不是。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天上掉下個豬八戒》,《神廚小福貴》,《虹貓藍兔七俠傳》,《網球王子》,《火力少年王》,《上錯花轎嫁對郎》,《楊門虎將》,《水月洞天》,《紅蘋果樂園》,《天國的嫁衣》,《王子變青蛙》.....
⑥ 2022年暑假有哪些值得刷的愛情電影
1、《平凡歲月的魅力》,看到後面很感動,男主真的很溫柔,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取悅女主。能夠擁有這樣平凡幸福的日子,何嘗不是一種珍貴與難得。男帥女美,顏值沒的說,劇情雖說是老土的言情小說類型,但是耐不住好看啊,類似英國鄉土劇,造型也好看,完全看不出是美劇。
2、《亂世佳人》,如果沒看書直接看電影,我估計會看得坐立不安,書使得內容更厚重,人物更立體些。經典影視,當初看這部電影時沒想到居然是這么古早的年代拍的,裡面的角色都演的很好。真的太美了,太喜歡女主的性格,堅強,聰明,勇敢,美麗,她的缺點在我眼裡已經都不是缺點了,這個女人太有魅力,有誰能不愛她呢。
3、《廊橋遺夢》,如果弗朗傑西卡選擇跟羅伯特走,他們的故事會是戀戀筆記本的故事嗎?我知道你曾有過夢想,很抱歉,我沒有幫你實現,但是我非常愛你。 我和你在一起激情會褪去,我離開家,家的成果全部毀滅。 那個小鎮的一切好與不好印證了每一個人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