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財日記》首映熱度第一,這部電影真的有那麼好看嗎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裡面有很多故事元素融合在一起。裡面有搞笑的笑點,也有讓人潸然淚下的感動。
這部電影里有很多戲劇演員加盟,裡面的故事情節很緊扣,沒有讓人跳戲的感覺。裡面男主用自己的善良感染著身邊的人,讓孤寡的老人有了美好的晚年,讓被拋棄的孩子有了家人,讓被感情傷害的女人有了依託。
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的矛盾沖突,但在碰撞中有搞笑,有溫度,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裡面他們雖然不是有血緣的一家人,但卻比親人還要親。
② 電影《發財日記》主要講述什麼
《發財日記》是宋小寶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喜劇電影,宋小寶、沙溢、馬麗、張一山主演,2021年2月12日(農歷初一)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同步上線。
劇情
以中國1980年代初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了東北發小小寶追隨二哥南下深圳打拚逐夢,他意外收養了一名棄嬰取名「天意」並辛苦撫養長大,因為一次救助老大爺而免費居住在了他家裡,並與租住在大爺家裡的創業女青年馬露相識相戀的勵志故事。
演員表
1、 宋小寶飾小寶
從小作為孤兒長大成人,勤懇老實的打工人。
2、 馬麗飾馬露
賣女性內衣的小商人,小寶鄰居。
3、 沙溢飾二哥
行動大膽想一夜暴富的人,屢敗屢戰。
4、 張一山飾天意
小寶的養子。
(2)發財日記好看電影擴展閱讀:
評價
光明網:這是一個由一本「發財日記」所串聯起來的關於父子情、兄弟情以及愛情的故事。
《發財日記》的主人公最後沒有發財,反而對於親情著墨頗多,這是否文不對題?的確,在金錢這個層面上來講,小寶並沒有發財,但作為一個孤兒,他最終收獲了親情、愛情、友情,這難道不是比金錢更寶貴的財富嗎?從這個層面講,小寶可以說是人生的贏家。
通過善良、真誠、努力來收獲人生的幸福,《發財日記》具有非常正向的價值觀和積極意義,它所表達的主題並不高深,卻也更易於觸動普通打工人的心。勤勤懇懇努力,踏踏實實賺錢,這就是《發財日記》為觀眾呈現的一種最樸素,卻也最普世的價值觀。
③ 宋小寶主演的《發財日記》已經上映,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這部電影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好的,雖然說是宋小寶作為導演的處女作,但是宋小寶憑借著多年的影視劇經驗和喜劇舞台經驗,她創作的這部作品還是讓不少觀眾比較滿意的,不論是這部作品的創作主題,還是這部喜劇電影的,笑點都比較密集,所以說宋小寶這次主演的發財日記還是比較成功的。
最後,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撿到了一個孩子,並且把他撫養成人的故事。這樣的主題放在春節檔放映,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是非常適合在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觀看的,整個主題比較溫馨,而且有笑點也有淚點,整部電影的節奏也比較明快,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並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就可以完全看懂這部電影。
④ 好看的喜劇電影
好看的喜劇電影有《港囧》、《乘風破浪》、《夏洛特煩惱》、《縫紉機樂隊》、《羞羞的鐵拳》、《祖宗十九代》局橋、《猛蟲過江》、《龍蝦刑警》、《發財日記》、《臨時演員》。
1、《港囧》
山爭哥哥的囧系列之一,企圖瞞著妻子與曾經的女神續前緣,卻屢受阻撓險崩潰。《港囧》是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片。由束煥編劇,該片講述了徐來和小舅子抱著各自不同目的來到香港,展開了一段陰差陽錯、啼笑皆非的旅程,最終兩人獲得友誼並懂得了人生真諦的故事。
⑤ 怎麼評價電影《發財日記》
故事很簡單,細節很豐富。
大年初一,想到辦公室一個人安靜地待著。路上被推送一個消息,今天宋小寶首部執導的電影《發財日記》上線首映。
一個小品演員,或者說喜劇人,顯然沒有科班出身,也不會具備良好的學歷背景。
當導演?——但不知為什麼,我並沒有特別的對這條消息過於輕蔑,倒是有種直覺,這個自帶笑料的東北演員,或許真能拿出點兒東西。就像當年大鵬的那部《縫紉機樂隊》。
我相信,隨著電影播放量這幾天持續增加,後面一定會有專業的影評家們,對電影的結構、情節、表演、鏡頭等等提出專業的意見。
但我想,如果一部電影能讓我笑得出來, 也流得出淚,而且這些都是在觀影過程中下意識的表現。那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有誠意,用心的作品。
至於巧合太多,沖突矛盾太密集,是不是編造痕跡過甚。我持保留意見。如果我們每天都翻一遍社會新聞的種種報道,就會發現,現實中的匪夷所思和巧合,能夠超越所有編劇的想像。
就像每個小說家的第一部作品,大多數源於自己的生活經歷。宋小寶的第一部電影,也離不開自我體驗。從自身出發,也最容易表現出打動人的點。
片中的宋小寶,能讓我想到很多在南方見過的小人物,他們卑微而辛苦的在城市裡奔波和勞作,或者為了家中留守的父母,或者為了在出租屋內嗷嗷待哺的兒女,精打細算每一張沾滿汗水和泥垢的鈔票。在收工時,擠在城中村彩票店的機器前,咬咬牙掏出兩塊或者十塊,給自己一個做發財夢的機會。
我相信,宋小寶之所以能拍出這么好的電影,一定和他走南闖北脫不開關系,他很好地把自己的體會寫進了電影里,讓人眼前一亮。
⑥ 《發財日記》:宋小寶的這部電影,蘊含諸多現實,難怪被網友熱捧
《發財日記》是由宋小寶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勵志類的電影。演員馬麗、沙溢、張一山等人聯袂助演。影視素材來源於朴實生活,以改革開放為 歷史 背景,描繪出一個暖心的故事。在改革開放的致富浪潮中有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村裡的人都叫他二哥(沙溢飾演),和他生活在同村的發小叫小寶(宋小寶飾演)。
二哥跟隨著改革開放的呼喚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去了深圳,多年以後他回到了村裡,恰巧遇見了他同村的小寶,小寶也有想發財的夢想。於是小寶和二哥談起了家常,酒過三巡,最終達成了一起發財的共識。小寶讓二哥帶著他到深圳去發財,來到深圳後他們遇到了天意這個被棄養的孩子,小寶於心不忍決定收養它。
這部電影里讓我記憶最深刻有以下3點,全部都是源於影片傳遞的 情感 共鳴:
1.兄弟之間的友情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雖然改革開放打響人民致富道路但是 社會 動盪不安想像超出了我們想像。地痞流氓,惡霸勢力紮根在城市的中央。在一場惡戰中小寶為了救二哥挺身而出,被打進了醫院。在那樣的險惡環境中能夠為自己兄弟挺身而的確難得可貴。足以體現小寶是一個很講兄弟情義的人。
2.半路萌生的愛情
馬璐熟睡時不小心引發火災,被小寶救下。隨後小寶又挺身而出沖進火場幫馬璐拿出了在她心目中很重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兩人萌生了生死相依的感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心中也達成了 情感 共鳴,愛意萌生。電影真情實感地表達出來一個離婚後的女人以及一個帶娃未婚男人之間不同的成熟感。兩人相見恨晚,這樣的愛情,往往深刻動人。尋找另一半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但總會遇到那個怦然心動的人。
3.父子之間的親情
天意在翻看養父寫的日記時,就像在閱讀他的一生一樣,他知曉了自己從小是跟著小寶而生活的,是小寶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這個被他認為從來都沒有管過他,而且還一直想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里的父親,在他眼裡第一次變換了角色。這本日記讓他熱淚盈眶,他為自己之前的任性而感到後悔。中國式父子關系一直以來都是那麼的隱秘而偉大,沉默的愛往往更深沉。
小寶在村裡也是一個孤兒,從小隻有二哥和他關系好,雖然表面上總是愛嘻嘻哈哈的,但在遇到事情之後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就脫穎而出。在那一場大戰中,小寶拼了命地去保護他二哥讓人很感動,鄉村發小之間的情義更是極其珍貴。人生啊,有時候就是像這電影里的情節一樣跌宕起伏,驚喜和苦難,也總是會不期而遇。
通過《發財日記》這部影片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還有領養家庭的不容易。現實 社會 中像小寶,天意這樣的孤兒依然存在,然而這種情況的大部分來源都是一些未婚先孕的女孩,悲劇從製造中國生命的開始,會影響到很多人。未婚先孕然後棄養,這樣的事情不僅傷風敗俗,而且極為殘忍。面對這樣的事情應當用法律手段追責。
生命無論是從 歷史 還是科學或者生物學來闡述都是無法定義的。我想我們應該需要通過哲學的本質來探討: 這世間上一切生命來源都是被愛賦予的,無論是人還是大自然的動物,植物 。
這部影片雖然是喜劇勵志類的但是對人性的拷問很現實,帶給觀眾一系列的反思。
要懂得對生命的尊重,不要再讓無辜孩子淪為孤兒的悲劇再次發生;不要拿任何理由來去為自己的過錯而找任何理由擺脫;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即便生活很艱辛,我們也不能放棄對美的追求;世界是美好的,但我們往往是被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遮擋住對這個世界真正的了解;人需要清醒的思考,也更需要作出自我改變的行動。
每一部電影都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導演和一些出色的演員,雖然這部電影屬於網路電影,但它具備了一個院線電影該有的水平,從劇本到情節,演員們將這這個電影故事鍛造的爐火純青。張一山的演技給觀眾的印象非常好,從一開始不理解養父的行為到看到了養父寫的日記後熱淚盈眶的表現將一個孩子思想轉變後的 情感 演繹得淋漓盡致。
生活不易,就算隨時都可能陰溝里翻船,我們也依然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氣;即使生活再不易我們也依然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眼前看不到希望,並不代表希望不存在,要勇敢地堅持下去。
發財日記只是這浩瀚人生中插曲的冰山一角,我希望我們能通過這部電影,強化面對生活的勇氣。不僅僅收獲思想上的感觸,也可以邁出追求嶄新生活的步伐。
最後我想說:宇宙即人生,人生即宇宙。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軌道,我們很幸運地被愛賦予了智慧生命,要演繹好屬於自己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