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和他自己自身的年齡是有關系的,他正處於中年焦慮的年齡階段,寫起這些事情來做比較得心應手,而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中年焦慮的話,那就是一個囧字。
⑵ 徐崢拍的囧媽不好看,雖然是免費看,但真的比不上其他普通電影
沒來得及看。徐崢出品應該不錯。
⑶ 《肥龍過江》也在線上上映,憑啥口碑就比《囧媽》差了很多
因為疫情的持續發展國家要求市民不允許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所以電影院、餐廳、游樂場等全部停業,一眾網民在家實在難耐所以《肥龍過江》就提前在網路上映,但這部影片和《囧媽》不同因為它是付費觀看,在網友付費觀看後認為這部影片劇情太不搞笑所以被評為2020年首部爛片,估計是因為付費所以才會被網友嚴苛對待。
三、同是賀歲片《囧媽》比較搞笑,《肥龍過江》除了尬演沒看出別的。
動作喜劇應該算是喜劇中比較難的一種表演方式,因為不僅要動作靈活還要有不經意的搞笑成分,但初次嘗試這種風格的甄子丹明顯沒有掌握好要領哪個都沒做好,《囧媽》雖然笑點比較少但還是有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的片段,所以在沒有對比之前網友都在吐槽《囧媽》有多爛,在有了對比網友才知道《囧媽》這部電影其實挺搞笑的,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其實應該感謝《肥龍過江》否則我們還不知道真正的爛片到底什麼樣呢!
⑷ 廣電好不好看囧媽這部電影
廣電好不好看囧媽這部電影?這個沒有說法。
⑸ 《囧媽》這部電影怎麼樣
囧媽這部電影是由徐崢執導並主演的,本來預計在大年初一上映,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使得各大電影院都處於封閉的狀態,囧媽這部電影後來也是在抖音播出了讓觀眾們免費的觀看,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福利了。那麼囧媽這部電影怎麼樣呢?
囧媽告訴我們,不論是對父母還是自己的愛人,能夠使得相處最舒服的方式是,給對方自己想要的好,不是把自己認為的好給對方,自以為是的情感往往是多餘的,會讓一段感情出現很多的不順。
所以愛人一定是要用對方法的,這樣才會幸福。
⑹ 囧媽好看嗎
不好看,笑點不多,為了笑而笑,情節有些硬湊,宣傳的感人沒有感覺到。
⑺ 實話實說囧媽好看嗎(張宏偉付玉寧)
囧媽,而且在預告片大家也可以看到相信疫情過去後再回想這個春節時
⑻ 你覺得《囧媽》怎麼樣
《囧媽》一部合格的賀歲檔電影,應該是有喜有樂,有笑點有淚點,《囧媽》做到了,我認為它是合格的。這部影片也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它有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的親子關系和婚姻關系。這部電影主要講訴了一個中國式的家庭關系的典型——母子關系。兒子徐伊萬小時候說要保護媽媽,可是長大了卻開始嫌棄媽媽。這多麼現實,人的這一生,每個階段的情感需求不同。
與其說《囧媽》是一部倫理喜劇,不如說是一部倫理劇。電影結尾,徐伊萬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回去把一樓的房間打掃干凈,如果你沒事,就過來留下來,我陪你。”在我看來,我們的文化傳統是鄉土人情,所以無論我們選擇逃離,還是劃清界限,都解決不了中國式母子關系的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我願意走近你,我會理解你;我願意讓你走近我,讓你理解我。”
⑼ 如何評價《囧媽》這部電影
電影《囧媽》完全可以當成是母子相處的教材片來看,這是一部最能淋漓盡致反映兩代人隔膜的片子。其中三個細節,值得格外拎出來說說。
首先是情感的遺傳效果。做了十幾年情感類節目,我們經常說「一個家裡,你最討厭誰,往往你就最像誰」。一個家庭的情感模式,一定有它的代際遺傳性。電影里的徐伊萬妥妥的就是這個例子。他嫌老媽太有控制欲,不論對丈夫還是兒子,時時刻刻得按照她的節奏來,總想把徐伊萬打造成她幻想中的兒子形象。於是徐伊萬在和妻子的婚姻中,不自覺地復制了老媽的性格,他對妻子的工作、喜好、乃至生活細節……無一不想全盤操控。做生意哪怕自己賠錢也不能讓妻子賺到錢!這是啥心態?典型的控制者啊!
這可以折射到我們身邊太多太多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太多太多這樣愛的廝殺。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至親骨肉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你得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也許你的身上也隱藏著和他一樣一樣的習性。
第二,家有作媽是為啥?看到徐伊萬的囧態,電影院里笑聲一陣接一陣。但笑過之後你卻能深刻體會身為子女的那種囧境。徐伊萬的老媽花兩萬塊報了個海外演出團,去莫斯科圓夢,還必須得坐六天六夜的火車去。在兒子看來,這就是作。你怎麼就不能老老實實做飛機去呢?你怎麼就不能踏踏實實在家安享晚年呢?可你發現,很多老年人的快樂,恰恰來源於給兒女製造的「不快樂」。
第三是最讓我動容的片段,在影片的結尾,徐伊萬陪著媽媽回到了家裡,媽媽坐到鏡前,摘下了假發,露出了稀疏花白的頭發。那一瞬間,我沒忍住,直接哭了。之前徐媽媽一路燙著發化著妝,花衣服一天換一套,唱著歌跳著舞去莫斯科演出。那就是一個妥妥的「潮媽」形象。可在卸下假發的那一瞬間,蒼老的現實掩蓋了一切熱鬧的假象。獨自一人的生活,兒子不能理解的孤獨,生活蒼涼的底色顯露無疑。不論你再怎樣掙紮好勝,也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相信那一瞬間,觸動了每一個兒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身為兒女,每年春節都是一次與父母相處的囧途之旅。不知何時,我們變得害怕與父母獨處。七天的朝夕,相處的瑣事,兒女總說:「一到過年就發愁,跟他們什麼道理都說不通!」
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話:「你那麼講理,就是不講理!」
是啊,家是講情的地方,處處都講公平道理,家也就不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