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第一爐香》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第一爐香》是由許鞍華執導,王安憶編劇,馬思純、俞飛鴻、彭於晏、張鈞甯等主演劇情愛情片。
該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講述了上海女孩葛薇龍到香港求學,發現自己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吸引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該片2021年10月2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
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飾)求學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俞飛鴻飾),被梁太太利用,當作誘餌來吸引男人,葛薇龍漸漸沉迷在紙醉金迷中,後來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彭於晏飾)吸引,為了繼續過聲色犬馬的上流社會生活,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嫁給了喬琪喬,最終淪為姑母梁太太和喬琪喬斂財的工具。最終,當葛薇龍失去了利用價值,被喬琪喬無情地拋棄。
② 誰知道有關張愛玲平生的電影,
上海往事
標簽: 內地劇場 電視劇 傳奇人生
導演: 丁亞民 演員: 劉若英 趙文瑄
上映: 2004年
中國又名: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
劇情介紹:
該劇以文壇傳奇人物張愛玲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張愛玲從14歲一直到74歲的人生經歷。故事採用倒敘的方式展開,從張愛玲到美國的婚後生活說起。一天,張愛玲收到國內寄來的一個箱子,裡面是母親的遺物,她睹物思人,記憶的閘門像泄洪般被撞開,隨著她的回憶,觀眾將被帶入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燈紅酒綠的上海灘。張愛玲的一生不動聲色地緩緩向大眾掀開:她如何在一個沉腐敗落的家庭成長,而至老死他鄉。
她生於上海,上海的富麗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學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點拔了她;她轟動台灣,台灣的文化菁英,莘莘學子擁抱了她;她隱逝美國,客死異鄉,塵歸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從海上來,來說她自己的故事.
③ 張愛玲小說有哪些好的影視化作品
張愛玲小說被改成影視作品主要有《半生緣》、《紅玫瑰白玫瑰》、《傾城之戀》、《太太萬歲》。1941至1944年,張愛玲創作了《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太太萬歲》。
電影沒有對當時政治局勢進行批判,但其對獨立女性的支持,比其他宣揚獨立女性的作品來得更加真實。
從電影的細節來看:擦紅葯水象徵了妻子的貼心,使離婚之即丈夫心回意轉。導演對劉別謙「門「的元素運用到極致,表現在丈夫用手錶找流氓換回別針,只從門外聽見耳光聲來渲染劇情的走向。
電影在表現金錢與愛情的問題中通過「沒有經濟地位的丈夫連情婦都沒辦法掌控,只能用妻子去擺平外遇。收音機和別針的輪換、絹扇的掩面、電影票根的謊言和報紙噩耗的虛假擔憂」。小公館教訓女婿的岳父陷入美人計後換上誇張的西服,還有妻子向女傭謊稱口紅印的手絹屬於自己後拿著抹淚」等特點。依靠動作刻畫加速電影節奏。這些細節都升華了電影的主題,讓觀者動容。
望採納,謝謝!
④ 張愛玲小說有哪些好的影視化作品
張愛玲的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不少,比較出名的有《傾城之戀》、《色戒》、《半生緣》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張愛玲受到了萬眾追捧,大家都喜歡她文字中那種憂傷與甜蜜。也正是這段時間,大量的張愛玲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其中不乏一些精品。
張愛玲的小說有不少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其實《第一爐香》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作品,一次改編不成功也沒什麼,也許之後會有別的導演來繼續改編,拍攝出張愛玲的真實風格。這些都是未可知的。
⑤ 馬思純的新電影《第一爐香》定檔,這部影片主演講述了什麼
馬思純和彭於晏主演的《第一爐香》已經定檔,將於2021年10月22日可以在各大影院看到許鞍華執導的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由張愛玲的作品所改編而成的,也是眾多張愛玲作品當中的一部痴男怨女。《第一爐香》主要講述的是一位上海的女大學生葛薇龍,在姑母的利誘之下逐漸陷入紙醉金迷當中,後來被花花公子喬琪喬所吸引,這對戀人之間的情感和慾望之間雙重挑戰的故事。
《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一位純情少女,為了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從此成為一位交際花,並且深陷感情當中,就算遍體麟傷也無怨無悔。不得不說這個故事令人感到傷感,即使葛薇龍看清了喬琪喬的真實面目,依然包容著對方。葛薇龍代表著一些痴情的女子,明知犯了不能犯的錯卻要堅持下去。這種感情不值得大家歌頌,反而認為這樣的女子可憐又愚蠢。
⑥ 張愛玲的作品哪些比較好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紅玫瑰與白玫瑰》
《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
《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盡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
《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
《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劃,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
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主要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⑦ 張愛玲的電影有哪幾部 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從以上影視劇改編的篇目可以看出,導演們的眼光似乎都只集中在張愛玲有限的幾個篇目內:《半生緣》、《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張愛玲自認《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有「蒼涼的人生情義」,還有「華美的羅曼斯,對白,顏色,詩意。」傅雷當年批評《傾城之戀》的一段文字——「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卻恰好成為今天人們熱愛它的緣由。 而《半生緣》,是張愛玲作品中最通俗、最激烈的一個,改編過話劇版的林奕華認為,《半生緣》里的男女主角,是張愛玲塑造過的最淳樸的人物,他們之間,也沒有張其他作品中的涼薄和算計,她第一次講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所以這個故事有最多的改編,電視劇、電影,話劇,還有歌劇。
⑧ 張愛玲電影有哪些
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很多,例如《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燼余錄》、《色·戒》等。
《傾城之戀》應該是張愛玲最經典的小說,原本是墮落的情場博弈,結果患難見真情,讓都市人有了真愛的幻想。電影1984年在香港上映,導演是許鞍華。
《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名句最常被大家引用:「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佟振保那樣的男人,現在也到處都是。
⑨ 關於張愛玲的電影有哪些
你是要介紹張愛玲的電影?貌似沒有專門的,有劉若英演的話劇《她從海上來》三毛的名作《滾滾紅塵》是以張愛玲的事跡改編的,但與史實差別較大。
⑩ 《第一爐香》定檔了,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第一爐香》是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而來的,將這部作品改編拍好才能電影也是張愛玲的夙願,這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女主角淪為男主和自己姑媽斂財的工具人,最後當女主失去價值的時候,就被他們無情拋棄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看起來還是很普通,但是也反映了很多現實的問題,如今很多年輕小姑娘也是貪婪權利和金錢而出賣自己,到頭來會發現其實都是別人斂財的工具而已,所以這部作品還是很有意義的。
《第一爐香》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的故事雖然說不上多麼精彩,但是也很有張愛玲小說的感覺,所以喜歡張愛玲小說的朋友一定會喜歡《第一爐香》這部電影,再加上有很多實力派演員的加入,相信《第一爐香》還是很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