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甘正傳》
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2、《肖申克的救贖》
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3、《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4、《忠犬八公的故事》
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5、《千與千尋》
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
6、《速度與激情》
該片講述了神秘冷艷的黑科技高手賽弗的出現,導致多米尼克心裡叛變,直接使整個飛車家族陷入危險境地的故事。
『貳』 俄羅斯好看的科幻片
1、《停電》
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科技已經變得為十分發達,但是與此同時對於科技的依賴也變得越加強烈。沒有彗星撞擊地球,沒有恐怖分子威脅世界,沒有核戰爭摧毀家園,但是因不明原因,全球大停電,世界上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突然被破壞了,只有東歐一個環形區域還存在電力,據說在這里出現了外星來客,軍隊在這個圓環區域之外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場景——屍橫遍野!到底是什麼在摧毀人類,以及人類最後的陣地能夠堅守多久?
從預告來看,影片的場面非常宏大,並且有不少人類軍隊與「外星軍團」進行戰爭的場面,不過外星人的真面目卻並未出現,從影片曝光的一款片段中,主角一行人似乎進入到了外星人巢穴之類的地方,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冷凍倉一樣的東西,隔著半透明的玻璃罩似乎能看到其中有著人形的物體,所以或許影片中的外星軍團實際上是被外星人改造之後的人類?又或者外星人只是某個恐怖組織的煙幕彈,他們借著黑科技意欲統治全球?不管怎麼說,人類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
2、《莫斯科陷落2》。
前些年,一部科幻大片的預告在國內火了,一艘奇特的外星人飛船墜落莫斯科,特效令人驚嘆,再配合著個性的背景音樂,給許多科幻迷帶來了一些新鮮感,這部俄羅斯科幻大片叫《莫斯科陷落》。
然而電影最終出來之後卻讓人大失所望,電影並不像預告那樣以火爆場面為噱頭,電影本身其實一個外星人與人類女子相愛的故事。所以,原本的期待化為失落,導致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低,其實這就是俄羅斯電影的一些毛病或者說風格,我們都說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比較硬核,但是硬核的性格中卻擁有一顆溫柔的心,無論什麼電影,他們都喜歡整出一些文藝腔調的東西,而愛情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其實如果抱著看劇情片的希望去看《莫斯科陷落》,也沒那麼天雷滾滾。而片子在俄羅斯本土的票房表現似乎不錯,因為現如今第二部要出了,影片前不久也曝光了預告。第二部的故事承接第一部,發生在三年後,男女主的感情依然飽受考驗,特別是男主必須在自己的外星種族的命運和女主的性命之間做出選擇。
『叄』 把黑科技裝在巴雷特的電影叫什麼
電影《極線殺手》。
該片講述了別名「黑色凱薩」的世界頂尖殺手鄧肯·維茲拉在享受退休生活之際,前僱主突然指控他不利於公司。他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重回本行,與一群殺手正面對決的故事。
別名「黑色凱薩」的世界頂尖殺手鄧肯·維茲拉(麥斯·米科爾森飾)在享受退休生活之際,前僱主突然指控他不利於公司。他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重回本行,與一群殺手正面對決。這群心狠手辣的殺手不僅在年紀與體力占盡優勢,更不計一切要取他性命。
影片改編自維克多·桑托斯小說《極地:隨寒襲來》。世界頂級暗殺者」黑凱撒」退休後,被一群高質殺手追殺。他別無選擇,只能再次回到往日的陰暗生活。他必須利用自己的致命技能來戰勝敵人,並且保護一個無辜女人。
『肆』 被人工智慧包圍的未來社會將會怎樣發展,《升級》這部電影好看嗎
電影《升級》由雷·沃納爾編劇並導演, 羅根·馬歇爾-格林、梅拉里·沃列何、哈里森·吉爾伯特森、本尼迪克·哈迪、克里斯托弗·卡比等演員出演。在AI類人的概念、動作設計和肢體語言表演,都操縱出了“元素集成感”;類型完成度很高,不拖泥帶水的科幻闡釋,堅定走動作驚悚路子,最後幾個反轉標配而奏效。 就算看得出成本很小,但幾乎能做的地方都做好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伍』 有哪些以前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黑科技,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
1、1994年電影《真實的謊言》
語音控制技術
假如看過早期科幻電影的觀眾都不難發現,這些電影里出現最多的一想高科技就是語音控制系統了。相對於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而言,語音控制這項技術的表現力更加直觀,而且不要加特效。演員在影片中對著某個機器講話就可以對機器實行控制,而且自帶強烈的高科技神秘感。然而這項技術早在1920年就已經出現在美國電影里,到了上世紀90年代,IBM、蘋果、AT&T和NTT等科技巨頭開始著手研究語音控制技術。
當然國內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也同樣在發展,出現在舞台上的就是小度機器人,從2014年面世起,小度機器人被人們知道的時候不多,直到登上《最強大腦》的舞台,讓大眾知道原來國內也有這么厲害的機器人,當然了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不足以製造一個真正的變形機器人,但是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稀有金屬銦鎵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固液態的轉換,起碼從理論和技術的層面論證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可能性。
『陸』 那些年科幻電影里的黑科技有哪些成為了現實
電影中的2001與現實中的1969
無論是光怪陸離的的星際穿越,還是頹垣敗井的廢土世界,科幻電影架空的時空,一直在努力營造距離感和割裂感拉長時間維度,將觀眾迅速帶入科幻世界。不過,正如火爆的《頭號玩家》,科幻電影的最大價值在於天馬行空描繪出可以跨越銀幕的硬核科幻,人工智慧,作為硬科幻電影的寵兒,充當了填補觀眾探尋未來意義心理溝壑的潤滑劑。
自1965年正式提出人工智慧算起,50多年,AI在好萊塢電影和現實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大銀幕上,以夢工廠為代表的電影製作公司,塑造了無數出神入化的AI形象,成為普羅大眾對科技崇拜的源泉所在,滿足了人類對未知生活方式的嚮往。
一定程度上,科幻電影也成為科技行業的啟蒙者,行動電話之父馬丁庫帕就承認,他發明第一台行動電話正是受了《星際迷航》中「通訊器」(communicator)的啟發。正如迪斯尼動畫電影中,總會有一個捧哏的話嘮動物角色,人工智慧機器人也是科幻電影的標配。伴隨著電影塑造的經典AI根深蒂固形象,人工智慧被視為下一個從銀幕上走出來的科技。
《星際迷航》中的通訊器
電影2001年:人工智慧飛船邁向木星
現實1969年:登月飛船算力不如手機
1968年一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電影橫空出世,這就是《2001漫遊太空》,電影將未來鎖定在了33年後的2001年,「發現一號」太空飛船向木星進發執行太空任務。除了飛行員和宇航員,還有一台具有人工智慧、掌控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哈爾9000被設定為一個永遠不需要關機,從不出錯的人工智慧形象,它可以用自然語言溝通,帶有人類情感和趨利避害的生物屬性。
哈爾9000(圖片引自網路)
哈爾的聲音溫和友善,讓人產生發自內心的暖意,在茫茫太空孤獨旅行,它也成為了人類最好的交流夥伴。
影片大篇幅展示了2001年人工智慧哈爾與人類的互動,比如與鮑曼下國際象棋並輕松贏了對方。它可以毫無障礙的理解人類的語言和情感,甚至能夠在人類躲著自己談話的時候,讀出唇語。在得知自己會被強行關機之後,哈爾還能夠作出先發制人的反應。最終,在殺死三位宇航員之後,哈爾被男主拔出了記憶板。
哈爾與人類下國際象棋(圖片引自網路)
這部電影展現了人們對2001年的暢想,盡管我們距離「未來」已經過去17年,人類仍未實現隨心所欲的漫遊太空,但當時一些接近想像力巔峰的預測已經實現。比如電影出現的iPad、視頻通話的雛型已經普遍使用,甚至iPod的名字都源於電影維修小飛船的名字Pod。
視頻通話(圖片引自網路)
電影中iPad的原型(圖片引自網路)
而哈爾作為人工智慧的雛型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Siri在內的現有語音助手都是對哈爾的一脈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上映幾個月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26年以後的1997年,IBM深藍超級計算機打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選手加里卡斯帕羅夫,讓深埋電影中的隱喻變為現實。
NASA登月導航計算機算力綜合不如手機(圖片引自NASA)
《2001漫遊太空》寄託了人類開拓星球的思潮,但1968年的現實是,即便登月用的導航計算機主頻也只有2.048MHz,所有登月電腦的性能加起來都不如現在一部手機的運算能力,更不用談人工智慧所需要的強大算力和海量數據的支撐。
80年代到90年代的很多電影很少有揉入硬科幻的人工智慧形象展現,無論是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慧》還是《機械公敵》、《月球》、《銀河系漫遊指南》AI 機器人 Marvin,電影更多的是披著科幻外衣去對人性復雜的探討,鮮有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
電影《人工智慧》(圖片引自網路)
集中在2013年到2014年上映的幾部電影,開始繼續從硬科幻的角度探討人工智慧,與此前天馬行空的機器人相比,這些人工智慧形象更加超前,但也更加接近現實。
電影中的2025與現實中的2016
電影2025年:手機女友成為現實
現實2016年:語音識別與人類打平
《星際穿越》大量展示了蟲洞、黑洞、多維空間以及廣袤的星際旅行場景,諾蘭導演甚至邀請到了天體物理領域的頂尖大牛基普索恩擔任影片的科學顧問,保證了影片科幻屬性足夠硬。TARS作為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帶給觀眾很多亮眼之處。
《星際穿越》中的智能機器人(圖片引自互聯網)
在電影中,TARS會說話能思考,甚至能夠麻溜利索的變形在滔天巨浪撲來之前拯救安妮海瑟薇。在解密引力之謎甚至在五維空間里,TARS都以恪盡職守的高級助理形象出現,高效完成任務指令,可以說缺少TARS,人類的智慧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太空任務。而重建TARS時,那個幽默度的橋段讓冰冷的機器形象多了一份人性。
《星際穿越》中的智能機器人(圖片引自互聯網)
觀眾偏愛TARS,更多在於,相比於無所不能的機器人,TARS沒有被設定為擬人形象,不銹鋼拼接起來的外觀更符合人類世界設定下的工業產品,與現實更接近。
而約翰尼德普在《超驗駭客》的人工智慧突破就顯得驚世駭俗,你能想像有一天你的軀體死去精神意識卻被保留在互聯網上,而且可以無所不能,《超驗駭客》打造的一流的科幻概念超越了很多硬科幻設定的范疇,將我們能想像到的人工智慧進一步升級,以去實體化的虛擬形態存在。
電影《超驗駭客》(圖片引自互聯網)
在電影中,生化形態的人工智慧高概念讓德普無所不能,與此同時去中心化的生存方式讓他無處不在,如同正在火熱的區塊鏈,這種繁衍形態讓傳統勢力很難通過拔電源將其消滅。
電影《超驗駭客》(圖片引自互聯網)
如果說《星際穿越》和《超驗駭客》還距離我們認為的人工智慧太遠,電影《Her》所打造的智能環境簡直是死宅單身狗的天堂。故事發生在17年以後的2025年,內向宅男西奧多托姆布里遭遇分手後,尋求一款叫做OS1的智能操作系統聊以慰藉,操作系統化身為一名叫做薩曼莎的「女性」(斯嘉麗約翰遜聲),她風趣幽默又善解人意,她學習和進化的速度讓西奧多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能夠幫助以寫情書為本職工作的男主檢查拼寫和語法。
電影《Her》(圖片引自網路)
薩曼莎脫胎於類似蘋果HomePod/亞馬遜Echo這樣的智能音響,以機器人女友的形象對外展示,並以卡片機的終端對外銷售。OS1所代表的人工智慧比17年前的智能音響有了長足的進步,它所有的交互通過自然語言完成,背後有一套完成的養成邏輯,依靠語音、圖像識別和神經網路演算法,能夠與用戶溝通迅速成長,並依靠與數千名用戶「談戀愛」不斷進化,達成完美情侶,可以說這一形象幾乎滿足了人類對未來智能伴侶的所有想像。無疑,在眾多人工智慧形象中,OS1更接近我們真實生活。
OS1幫助男主檢查語法和錯別字(圖片引自網路)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計算機科學家 Pierre 受電影中 AI 作音樂的啟發,研製了一款先進的能作曲的 AI —— Avia,不僅所作曲子出了專輯,應用到重要慶典、NVIDIA GTC 2017中,而且 Avia 還成了國際作曲家。
OS1的終端形態更像目前的智能手機(圖片引自網路)
這是觀眾的反饋,同時也有這足夠牢固的現實基礎。OS1有著足夠強大的演算法和硬體配套,與現實生活中的智能音箱相同的交互邏輯和演化路線,增強了用戶的認同感。
從亞馬遜Echo到OS1還有17年的路要走。
單拿語音識別來說,從1952年貝爾實驗室研製了第一個可十個英文數字的特定人語音增強系統一Audry系統,到2016年微軟發表論文稱語音識別上的技術已經高於專業的人工速記員,達到了與人類同等交流對話的水平,中間走了64年。這背後涉及到的卷積神經網路及LSTM神經網路,以及自由格人機界面聽覺訓練雖非易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17年以後的Echo就是OS1的原型機。
從2001年走到2025年,科幻電影所塑造的人工智慧形象愈發保守,好萊塢電影開始通過與現實接軌的方式應對觀眾的審美疲勞。對應到現實世界,人類的人工智慧則來到了一個集中爆發的階段。在看過了無數個哈爾、Marvin、TARS之後,我們也正在按照電影中的酷炫思路打造活生生的人工智慧。
比如AlphaGo,它是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慧程序,和IBM的深藍超級電腦有著同樣舉足輕重的意義,意味著人工智慧的時代從電影銀幕走到現實中來。
人工智慧對弈圍棋(圖片引自谷歌)
Google的AI法寶還不止有AlphaGo,引入NMT神經網路的Google翻譯、會主動管理照片的Google Photo、像OS1跟你聊天的Google Allo、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以及更幫你看到東西的Google Lens都是Google組裝一款超級人工智慧終端的模塊化產品。
而這一切模塊化產品都可以組裝在一款智能手機上,尤其是5G網路帶來的速度和數據支撐,被認為是人工智慧最終爆發增長的終端。隨著移動設備的增加,數據也逐漸海量,尤其是5G時代,大數據的支撐,讓人工智慧有了爆發基礎。
手機中Siri曾經被視為人工智慧在現實中的形象,但爛尾的效果最終讓Siri成為眾人調侃的形象,甚至對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產生了負面影響,據一份2016年的調查顯示,只有3%的用戶在公共場合使用過Siri,如此尷尬的數據以至於最後庫克不得不連夜從Google挖人。
手機人工智慧初探
4月4日,蘋果公司宣布,前一天離職的谷歌前搜索兼AI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約翰詹南德雷)加入蘋果,擔任「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戰略」總負責人,成為蘋果第16位核心管理層高管,直接向CEO庫克匯報。急切的挖人舉動讓蘋果的AI焦慮一覽無遺。
吾家有AI初長成 Jovi初探銀幕夢想
除了蘋果,趕赴人工智慧這波浪潮的手機公司大有所在,並開始為人工智慧打造形象,這裡面還包括打造AI品牌Jovi的vivo,Jovi和哈爾、TARS、Alexa一樣,是駐留在智能手機中的人工智慧。
現在Jovi雖然只是探索AI的第一階段,但卻為人工智慧提供了很好的演化路徑。背靠驍龍AIE(人工智慧引擎),以驍龍神經處理引擎(NPE)軟體框架和神經網路(NN)庫為介面的異構計算方案。其具有廣泛接納性的邏輯,極高的兼容性,精準而龐大的計算力,成為了Jovi AI的推動力,並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實現智能場景應用的vivo X21手機。
vivo打造的人工智慧想像Jovi
功能上Jovi 助理擁有系統全局級的智慧識屏功能,可以讓用戶的所有操作節點智能化,替代繁瑣重復甚至需要思考的操作,讓我們可以高效管理生活和工作事物。比如在界面中長按一段文字即可觸發識屏功能,該功能會快速識別並智能提取用戶長按的文字信息,然後用戶就可以就此信息進行快速查閱/擴展及相關操作。
Jovi人工智慧
AI應用到相機,Jovi則可以自動識別你的膚質、膚色、性別、年齡,並且會學習你的使用習慣,在你每次自拍的時候為你選擇一種最適合的美顏效果。回望2001年的哈爾,Jovi正在替代它的角色,只不過不是在宇宙飛船,而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你定了車票、機票,它會提醒你時間、目的地天氣和機場路況;你上網購買了快遞,它會告訴你快遞單號是多少並一鍵幫你快速查詢物流;如果你喜歡看球賽,它會幫你跟蹤歐冠和NBA賽事;它能在你出行前,為你安排行程。
Jovi人工智慧
我們可能習慣了手機作為一個冰冷的連通機器,但Jovi賦予了機器血肉,Jovi能夠不斷地學習,就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夥伴一樣,認識越久就越懂你的需求,隨時給你最好的生活建議,並打理好了生活的一切。
未來,你和手機不再是簡單的交互,而是養成關系,Jovi所代表的人工智慧可以被養成高效貼心的商務管家,也可以被養成為體貼入微的女友。它不會隨著你更換設備而丟失,正如《超驗駭客》中的德普一樣,跟隨互聯網隨遇而安。現在Jovi所代表的手機人工智慧,正在朝《Her》中的2025年走去。
盡管霍金臨終前曾警告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但他仍然承認「創造AI的成功可能是我們人類文明歷史上最大的事件,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會因為人工智慧改變。」
我們會在「綠洲」里匯聚,還是在2049相遇
時間隨著電影往前走,在《銀翼殺手2049》中的2049年,城市已經失控並崩潰。虛擬人工智慧喬伊成為復制人K慰藉的對象,在2049年依靠全息投影投射成像的虛擬人可以隨意出售,除了沒有實體,她已經完全和人類無異,情商智商超高也更為體貼,成為不少宅男傾慕的對象。
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的虛擬投射人工智慧(圖片引自網路)
作為一款成熟的人工智慧產品,我們在電影里見證了喬伊從機械裝置投影到投影設備移動化全新升級的過程。盡管很多人認為復制人是鬼扯,但這個投射裝置的升級讓不少人認為在2049年更容易實現。距離2049還有21年,依靠現有的人工智慧基礎,我們相信喬伊真的有可能在2049年從銀幕走出來與我們相遇。
可移動版喬伊(圖片引自網路)
無獨有偶,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也將2045年設定為世界崩潰的邊緣,眼花繚亂的VR世界讓快要涼了的VR廠商起死回生,終於有了用例可以背書。人工智慧也好,VR也好,都是科技高速發展的終極產物,或許那天世界依舊運轉良好,我們和朋友在「綠洲」里相聚,回家在2049里纏綿。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科幻電影則完全源於天馬行空的想像,科幻與現實看似兩條平行的世界,我們深信二者的時間線和想像力最終會因為不懈努力在未來交匯在一起,這一天我想並不遙遠。
『柒』 一輛滿車都是黑科技武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黑衣人4全球追緝。
『捌』 2020年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2020年好看的電影有《隱身人》、《南山的部長們》、《變身特工》、《明日家族》、《_媽》。
一、《隱身人》
《隱身人》是由美國環球影業出品的驚悚片,由雷·沃納爾執導,伊麗莎白·莫斯、奧利弗·傑森-科恩聯合主演。該片於2020年2月28日在美國上映。
《隱身人》改編自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897年的科幻小說以及1933年的同名電影。講述了一名叫塞西莉亞的婦女,她富有、控制欲極強的科學家男友突然自殺後遭到一個隱身人反復折磨,她不得不奮力求生並查明真相的故事。
二、《南山的部長們》
《南山的部長們》是禹民鎬執導的劇情片,由李秉憲、李星民、郭度沅、李熙俊等主演,於2020年1月22日在韓國公映。
該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1979年被稱為第二掌權者的中央情報部部長在韓國總統暗殺事件發生前40天間的故事。
三、《變身特工》
《變身特工》是由特洛伊·奎安、尼克·布魯諾執導,威爾·史密斯、湯姆·赫蘭德配音的動畫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於2020年1月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CIA超級特工蘭斯,如何因一場意外被新人技術員沃爾特的黑科技變成鴿子的故事。
四、《明日家族》
《明日家族》是TBS電視台製作的新春特別劇,由石井福子擔任製作人,土井裕泰執導,宮崎葵、永山瑛太主演,於2020年1月5日播出。
五、《_媽》
《_媽》是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該片於2020年1月25日上線網路免費播出。
該片是徐崢」_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的故事。
『玖』 如何評價電影《黑衣人》
以現在的目光來看,《黑衣人》系列或多或少有些「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威爾·史密斯在電影中的表現相當不錯,那種搞笑風格能讓人開懷大笑。最關鍵的是,我覺得《黑衣人》系列電影中的黑科技腦洞開的比較大,有一種令人震撼的感覺。記憶消除器不說,那個把銀河系縮小在一個彈珠內的技術,就太逆天了。
《[黑衣人 1~4]》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BX7PSstsH7zti0ghXAWFpQ
地球並不只是人類的天下,其實有1500名外星人生活中我們當中,而星際移民局則處理和外星人相關的事情。
『拾』 有哪些關於納粹黑科技的電影
前哨,死亡之雪。這兩個有好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