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些真人真事改編的韓國電影,你覺得哪一部是最真實的
1、《熔爐》;電影熔爐,大名鼎鼎,第一次看之前,我完美屏蔽了各種被劇透的渠道,連什麼題材的電影都沒看,結果有點兒失望。第一次看完沒什麼強烈的感觸,只是覺得殘忍,變態的大人,可憐的孩子,勇敢正義的老師,直率美麗的女主。那會兒印象最深的現在想想應該是那首荊棘樹,而且也就是這首悠長靜美的歌,讓我又一次打開硬碟里已經塵封的文件夾,本來只是想快進聽歌,但是滑鼠一下下,面前一幕幕特寫時不時映入眼簾。總之,這類片子我不想再看第二遍。
B. 影片推薦:現實本身遠比電影還要殘酷,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
影片改編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令韓國 社會 陷入一片恐慌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事件,是一部讓人窒息卻欲罷不能的作品,喜歡所有演員的表演,韓國電影的巔峰之作。
影片改編自1991年韓國大邱的5名小學生外出捉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還在逍遙法外的事件,很壓抑的電影,很痛心的結局。這起「青蛙少年失蹤案」被列為韓國 社會 三大未解懸案之一。
影片改編自2005年3月14日19:20左右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的真實事件,這部部電影看得那麼令人憤怒而絕望,面對人性中的惡,有時候真的覺得我們太弱小,無法幫助那些苦難中的人。
影片改編自現實中「得知女孩因為被男同學強暴而自殺的媽媽親自為女兒報仇」的殘忍故事,是繼《熔爐》之後又一部韓國現實主義力作,入圍了第17屆釜山電影節的廣闊鏡單元。
影片改編自柳永哲連環殺人事件,柳永哲來自韓國漢城貧困地區的男子,在一年內連續獵殺了至少19人,多為漢城地區富裕階級的老人、應召女郎、按摩女性,創下了韓國犯罪分子一人殺害人數的最高紀錄,成為了韓國史上頭號連環殺人兇手。
C. 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高分電影
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高分電影推薦《辯護人》。
這部電影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以已故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改編而成。
只有高中學歷的宋佑碩通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他敏銳地發現不動產代書業務這一商機,並開展這個業務。
宋佑碩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生活,買下自己多年前想要買下的房子,也還了自己多年前欠下的良心債。
原來多年前,佑碩還是個在備考司法考試的窮小子,在大嬸那吃了飯後沒錢付,趁著大嬸不注意就跑了,這件事一直讓他愧對大嬸。
一天,飯店大嬸來到佑碩家找他,說自己的兒子鎮宇被人抓了。一直惦記著大嬸多年前對自己的恩惠,佑碩和她一起拘留所探望鎮宇。
本來以為鎮宇這些學生只是被拘禁起來,但在拉扯間,佑碩發現鎮宇渾身都是傷痕,並且拘留人員一直給他們洗腦,要他們承認捏造的不公指控,重感情的佑碩決心要為鎮宇這群學生辯護。
D. 4部絕對不能錯過的韓國現實主義電影
朴槿惠親信幕後干政事件仍在發酵,堪稱韓國大型奇幻電影IP。
但追根溯源,更在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學生對校方和權貴的質疑和責問,進而抽絲剝繭,在錯綜復雜的現實中,終究 牽一發動全身 。
而對政治的監督,韓國電影有太多的經典例子在前。
《熔爐》
幾乎所有的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都會首推這一部。因為它的上映,最終影響了韓國立法。
《熔爐》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講述從首爾來的美術老師(孔侑飾)揭開聾啞學校老師性侵學生黑幕的抗爭故事。
《熔爐》上映後,網路出現對光州事件重啟調查的簽名活動。
上映第6天,輿論浩大,光州警方重啟案件調查。
上映第37天,韓國國會以絕對性勝利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稱 《熔爐法》 。
電影下檔一個月後,政府接管光州聾啞人學校。
兩年後(2013年),國立特殊教育學校於原址上重新開學。
一部現實題材電影,最終改變了一個國家。而所有看《熔爐》的人,都會對這句台詞印象深刻:
《辯護人》
豆瓣評分9.1,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親歷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名唯利是圖的律師如何變成一個為民請命的鬥士。
匹夫的成長、人性的表達,均是生動而深刻。
《辯護人》上映次年,韓國釜林事件5名被告時隔33年後改判無罪,這也是盧武鉉的勝利。
《恐怖直播》
某種程度上,《恐怖直播》的最大懸念在於,打電話進來的「恐怖分子」(曾經的受害者)要求的總統當面道歉究竟會不會實現。
但是,政府方面的盲目自大和拖延欺騙最終使得劇情走向悲劇結尾。
如果止步於政府批判,《恐怖直播》當然還不足以扛起今日的好評。
最關鍵的是,它揭露了人性的陰暗和醜陋——整部影片全員皆惡,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最終將結局拖入無邊黑暗。
河正宇的表演堪稱上乘,即使他全程就沒走出過局限的主播室。
《追擊者》
導演朴贊郁的處女作品,改編自韓國歷代最殘忍的殺人魔劉永哲真實個案。
河正宇扮演的連環變態兇手毫無悔意,韓國警察故作姿態又無所作為,最後一個受害人的生死被置之度外
。唯獨金允石扮演的「人渣」,為了她的生還展開追擊。
影片節奏爭分奪秒,劇情發展扣人心弦,最終橫掃韓國主流獎項。當然,金允石+河正宇兩位影帝級別的表演,也成為《追擊者》成功的保證。
影評人張小北曾說:
「韓國電影中一直有一種東西,合適的時候叫『熱血』,過量了就是『狗血』,但從來沒見過不足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
而以上介紹,重點均不是影片,重點是韓國電影人在拍這樣的電影,韓國觀眾在看這樣的電影。
撰文/九姨沒有太
E. 韓國值得一看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
1、《殺人回憶》
根據韓國三大未破奇案改編,令大導演奉俊昊聲名鵲起的影片。15年的訴訟期已過,該案至今未破。即使現在找到兇手也無法定罪,電影便是為了紀念那些被害人。直到最後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最後看見真凶的小女孩說,兇手只是一個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
此部電影是許多人眼中的韓國最強片,敘事節奏和結局設置的確堪稱經典,罪犯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摸,已經能准確預測案發的時間,卻無法阻止,讓你著急,讓你煩躁。
全片張弛有勁,幽默、驚險、驚悚等元素齊備,最值得稱道的是導演刻意營造出的郁悶、絕望的氣氛令觀眾和片中兩個探員的心理在最後時刻都面臨崩潰。
2、《我是殺人犯》
—直以來韓國的犯罪率普遍偏高,近幾年惡性犯罪案件更是頻頻滋生,這也讓韓國的大銀幕上創下了一個驚悚犯罪電影的高峰,而《我是殺人犯》的題材則與一般的犯罪電影不同,它所講述的並非是慣常的警察與罪犯之間的鬥智斗勇,而是將重點放在了罪犯逍遙法外之後。
韓國法律有一項:一個罪犯如果在15年內沒有被捕獲15年之後,這個罪犯即便被抓了,也將會無罪釋放,即多次出現在韓國犯罪電影中「15年訴訟期」。
《我是殺人犯》的靈感與《殺人回憶》來自同起未破解的懸案。另外,影片主角朴施厚因丑聞被網友戲稱:「影片應該改名叫我是強奸犯。
F. 好看的韓國電影推薦幾部豆瓣
韓國電影有太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們的電影不光是好看,更值得世人深思,下面推薦幾部豆瓣評分很高的韓國電影。第一部《素媛》,豆瓣評分9.2分,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分數了,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故事殘忍感人,非常值得一看。
第二部《熔爐》,同樣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反應了韓國特殊學校的黑暗面,豆瓣評分高達9.3分,跟《素媛》一樣,都是反應社會最殘暴的一面。
第三部《黃海》,這部電影是可以說是韓國暴力美學的代表作了,劇情和打鬥場面非常的精彩,豆瓣評分8.4分,非常好看的犯罪劇情片。
第四部《陽光姐妹淘》韓國喜劇電影 ,由姜炯哲導演執導,沈恩京、姜素拉、閔孝琳等主演。故事採用了現實和回憶交錯的結構方式,即在展示"過去"的同時也展現了"現代",豆瓣評分8.8分。
G. 韓國電影推薦幾部好看的
一、老男孩
《老男孩》是由朴贊郁執導,崔岷植、劉智泰、姜惠貞等主演的一部驚悚電影。影片於2003年11月21日在韓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最終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不顧一切的要找到自己遭到綁架的原因,並展開了瘋狂的復仇計劃。
H. 12部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12部真實事件改編
每部都高分致郁
《素媛》
豆瓣 9.3
韓國「素媛案」趙斗順案改編
《熔爐》
豆瓣 9.3
韓國光州仁華學校教師x侵殘疾學生的暴力事件改
《辯護人》
豆瓣 9.2
由兩任韓國總統曾參與過辯護的案件改編
《小委託人》
豆瓣 8.1
韓國漆谷繼母虐兒事件改編
該案件源自韓國的「父母懲戒權」,該法條在2021年被取消
《7號房的禮物》
豆瓣 8.9
韓國一樁強js人捏造的案件改編
同時也是一部催淚大片
《回家的路》
豆瓣 8.5
韓國少婦在法國奧地利機場,被誤認為毒販而被囚禁在監獄兩年的真實事件改編
《殺人回憶》
豆瓣 8.9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s人案」改編該案已於33年後的2019年鎖定兇手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追擊者》
豆瓣 8.4
韓國頭號變態s人狂魔「柳永哲」改編
該案件是韓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一個縮影
豆瓣 7.3
韓國黃禹錫學術造假事件改編
《斷箭》
豆瓣 7.8
弓弩傷人事件改編
這部更是極度反應了韓國司法體系的腐敗
《那傢伙的聲音》
豆瓣 7.5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李享浩綁架案」改編,目前未抓到真凶
《孩子們》
豆瓣 7.5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改編
該案件發生在1991年,而在2002年才發現少年遺骨,目前依然沒有抓到真凶
溫馨提示:這些電影都來自真實事件改編,但現實遠比電影殘忍,觀影過程可能會有不適,但這些電影都成功照進了現實,一定程度上促進韓國司法體系的改革,這也許就是電影的力量
I. 那些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電影
說到韓國,最先想起的是什麼呢?
愛豆、韓劇、還是炸雞啤酒?
其實韓國的電影也尤為出彩。
韓國電影是出了名的敢拍,像 《熔爐》、《素媛》 這些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都讓人看了悲憤不已,又無可奈何。
近日,備受關注的「韓國N號房事件」也即將被拍成電影。
韓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有很多,其中以韓國三大懸案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也十分經典。
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吧~
《殺人回憶》這部影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主演,並於2003年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在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是 華城連環殺人案 。
1986年9月15號至1991年4月3號這6年間,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發生了連環殺人案,先後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僅有1人倖存。
當時警方投入大量的警力搜查,但兇手依舊沒被抓到。
直至2019年9月18日,韓國警方通過 DNA檢測 才確定了嫌疑人。
這個嫌犯也早在1994年因奸殺妻妹而被判無期徒刑。
這個案件也跟我國的 「白銀案」 類似。
《孩子們》是由李圭滿執導,朴勇宇、柳承龍、成東鎰、金汝珍等主演的犯罪驚悚電影,於2011年2月17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 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的故事。
這部影片改編自 「青蛙少年失蹤案」 。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 ,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
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警方派了大量警力去搜尋,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
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
《那傢伙的聲音》由朴鎮彪執導,薛景求、姜棟元、金南珠、金永哲主演,並於2007年2月1日在韓國上映。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 孩子被綁架之後,孩子的父母與綁匪之間的斗爭 。
這部影片的結尾 還 播放了真實綁匪的電話錄音 ,言語中感受到了綁匪在綁架孩子之後的淡定從容,最後那綁匪的笑聲也讓人不寒而慄。
這部電影改編自李亨浩誘拐案。
1991年1月29日,年僅9歲的李亨浩在家中附近的公園里 被不明人士拐走 。
孩子的父母在發現兒子失蹤的事情後, 立即報警 。
不久就接到了綁匪的 勒索電話 。綁匪在電話里索要了2億韓元的巨額贖金,並且多次在電話中隨意更改贖金的交付地點。
沒想到44天之後,警方在漢江的一個下水道之中發現了小男孩的屍體。
原來李亨浩在被綁架之後的第2天,就已經被殺害身亡了。
而慘無人道的綁匪卻在殺害孩子之後 裝作若無其事 ,戲耍了悲痛欲絕的家長40餘天,實在是殘忍至極。
《韓公主》是由李秀鎮編導,千玗嬉、鄭吝善主演的電影。該影片於2014年在韓國上映。
講述一個17歲少女被43名男子侵犯後,彷彿被追趕一般轉學之後, 努力重新返回世界,但最終也無法討回公道,被逼自殺的故事。
看完電影之後,希望公主能夠游過25米。25米是活著的希望,是對往事的忘卻,是對困難的征服,是公主的新生。
如果你對這25米感興趣的話,建議去看這部電影啦。在這里就不劇透了~
該影片是根據 密陽群體性暴力事件 改編的。
蔚山市14歲少女因為打錯電話給了密陽市一高中男子手機,被男子的一句 「你的聲音非常好聽,和你的朋友一起來玩吧」, 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於是,女生便和妹妹(13歲)和表姐(16歲)一同來到了密陽,被3個高中的聯合暴力團伙「密陽聯盟」的頭目朴某 威脅、毆打、輪奸 。
之後以女生的裸照要挾受害者,對受害者實施 長達一年時間 的虐待。
女孩精神無法承受服安眠葯自殺未果,後來母親報警;經調查,有 多達70人 對該女生實施過傷害。
韓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遠不止於此。還有像《玩物》這些電影都是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的 。
電影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它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也在影響人們對現實的看法。
以上所介紹的電影,都是比較沉重的。其實每每看完這些以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都會變得十分壓抑。
生活也許並不完美,但是也不能放棄生活。
就像電影《熔爐》裡面所說的: 天冷,是為了告訴大家,身邊的人的溫暖有多重要。
大家如果對這類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呀!
不過還是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備的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