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過《血戰鋼鋸嶺》的都來說說,這個片子好看嗎
最好看的戰爭片!以宏大的震撼場面,以直面血腥的殘酷,以震撼人心的堅毅,以偉大的,讓世界為之驚嘆的勇氣, 表達著,對世界所有反法西斯戰士的熾熱敬意。
有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有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有人看到了西方電影工業支撐下的真正的抗日劇。
我看到了戰爭在一個有信仰的人面前是多麼諷刺。這個真實的故事是在告訴我們,戰爭沒有意義,只能傷害人和人類的文明,希望人類文明能夠汲取這個故事的帶給人類的反思,不要傷了那些真正英雄的心 《血戰鋼鋸嶺》是依據真人真事改變的帶有濃厚梅爾.吉普森風格的戰爭大片,中文名字開始給我以錯覺,看過電影才知道這更近乎於一部人物傳記。影片背景來自於二戰太平洋戰爭最後一役也是最慘烈一戰,美日雙方在沖繩島血戰鋼鋸嶺,戰死23萬多萬人後美軍獲勝,數周後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日本宣布投降,二戰結束。而主人公DesmondDoss正是這一戰役的參與者,其作為醫療隊一員堅持不持槍,不殺人,僅救人,憑一己之力,在殘酷的槍林彈雨中挽救了近75人,堪稱傳奇,因此獲得了美國國會榮譽勛章,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殺害任何敵人卻獲得這枚勛章的美國軍人。主人公Desmond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小時候和其哥爭斗,差點失手殺死哥哥,同時其父親,曾經的老軍人遲遲不能從戰場犧牲戰友的悲痛中走出來,整天酗酒,家庭暴力嚴重,在幾次家庭紛爭中,Desmond從父親手中奪下槍,差點就忍不住扣動扳機殺了父親。這些經歷更加強化了主人公不殺人的堅定信仰,並將此信念根植於心。在一次事故中,Desmond憑借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識,並開車救助一個傷著者前往醫院,在此他邂逅了美麗的護士多蘿西,純真不做作的浪漫,與眾不同的真實他收獲了自己的愛情
Ⅱ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金剛川》是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推出的一部電影,是一部為表達對中國軍人的感激之情的力作。
電影《金剛川》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詮釋,他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影片以一條名為金剛川的河上為故事發展背景,以志願軍無畏美軍炮火的攻擊,拚命架起一條運送物資的橋梁為故事主要內容,塑造了此次戰爭中戰士們有血有肉的愛國情懷,以及殊死拼搏的忠心赤膽。
英雄張振智與他的戰友在河上用7天7夜的時間建出了一條橋,但是當橋已經完工時,美軍卻派來了轟炸機,在志願軍上方狂轟亂炸,把那所7孔的橋炸的只剩下2孔。由於時間緊急,張振智與他的戰友沒有時間思考太多,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再次修橋。
電影中對橋修好被炸,炸好又修這一段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通過觀看這一片段,我們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當時作戰環境的艱難,以及涌現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視死如歸的勇氣。盡管天空中處處藏著危險,但是他們還是堅守到了最後,等運輸車把物資運通過這座橋運到了其他地方,他們終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無疑這部電影一定會激起許多中國人心中的愛國情懷,對於大家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能夠喚醒大家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激盪。電影《金剛川》也讓我們對於中國軍人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任何時候都不拋棄不放棄,即使用血肉也要築起一道橋梁,對於他們來說,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
Ⅲ 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42版本和1957和1975哪個版本接近原著或者好看
電影與小說相比,電影只是個腰斬版,革命勝利後的都沒拍。拍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值衛國戰爭,影片有鮮明的保衛國家抵抗外辱的色彩,因此在影片中革命的敵人只限於德奧聯軍和蓋特曼偽政權,其餘的,白軍、民族主義者等全忽略了(有一部分原來的反革命流亡者,當時已經成了反法西斯的同盟者,這時候就不好再說他們壞了),而電影中的紅軍騎兵按照1918-1919相應的時間點,仍然是科托夫的軍隊,不是另對方聞風喪膽的第一騎兵軍。舍佩托夫卡的共青團組織也比小說中提前建立了一年,團員們被德軍殺害,而不是原著的波蘭人。
至於人物設定,對阿爾焦姆和謝廖沙的塑造與原著接近,朱赫來比較親和,但領導者氣場不是太夠。保爾的扮演者面容清癯,目光明亮且單純,形象上很適合演青少年時期的保爾,如果演中後期的保爾就很有挑戰。電影與原著設定最大的不同,就是保爾和冬妮婭在影片結束時幸福結合了。冬妮婭在電影中直接讀《牛虻》(《鋼鐵》第一部,《牛虻》是保爾在戰爭時期才從營政委手中借到的。在他給偵察隊員讀《牛虻》片段時,還被上級誤以為是偵察隊的指導員。),還借給保爾看,而不是原著中提到的《薩什卡 日古廖夫》,不過也差不多,都是描寫民粹派傾向的革命獻身者,能算姊妹篇,兩個人的感情也自此開始。影片中表現冬妮婭和保爾在思想傾向上的契合做得還可以,但沒有表現原著中沖突的一面(見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1942年版電影版《鋼鐵》對冬妮婭進行了「左轉」化改動,並非出自電影編劇的某種情懷,而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的生前意願,這裡面還有「事」。我詳細說說來龍去脈。
在《鋼鐵》出話劇版時,奧氏認為保爾和冬妮婭分手的情節設定過於突兀,原因是小說中的一些暗示在舞台上表達效果差,於是加了一段,在不愉快的團員聚會後,冬妮婭聲明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中與保爾沖突的一面:「我絕不會去附和眾聲」,還為挽回愛情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向保爾提出一個折中方案——一起離開基輔,去父親所在的小城市生活,那裡離政治中心有一定距離,兩人的思想沖突受外界影響減少,還有可能慢慢解決。保爾拒絕,而且回答還是很傷人的,「已經成了生活的主人,卻要退下去再受操控。」最終兩人不得不選擇分手,這段情節極有可能時奧氏取自親身經歷。我國人藝版《鋼鐵》話劇的母本(高莽譯)就保留這段情節。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5年底,意外收到因理想沖突分手,已經聯系中斷十一年的女友別蓮富斯寄來的和解信,別蓮富斯贊揚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就,並承認雖然自己沒完全接收奧氏的思想,但仍受到他的極大影響。奧斯特洛夫斯基當即回了信,認為他們是能夠更深程度互相理解的。這個經歷對奧斯特洛夫斯基1936年曾與敖德薩電影廠的編劇合作改編的《鋼鐵》電影劇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劇本的情節除了「托派」用間接方法帶過外,大致依據原著,但女主角變動極大,可謂是化三為一的「魔改」,她與保爾早年相識,在內戰中因同情和支持蘇維埃方面,甚至被波蘭人迫害和逮捕,後來參加工作,與保爾聚少離多,這間雙方因一些理念磨得也很厲害,保爾車禍傷殘後兩人結婚,之後保爾病重、出書,她都陪在保爾身邊。這個劇本最終未獲通過(換成我,我也不支持),現在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里,還保存有幾個預拍時的片段。後來影視、舞台作品大多有冬妮婭讀《牛虻》的情節,而最早的來源就是這個電影本子。
與《鋼鐵》的早期改編作品對冬妮婭還算較友善的描寫不同,1956年電影《保爾•柯察金》中冬妮婭的形象庸俗生硬、令人生厭,反映了當時官方對冬妮婭的定位,影片中冬妮婭和保爾甚至都沒談戀愛就吹了。後來在築路時相見時,冬妮婭對保爾冷嘲熱諷,吵急了最後還大力摔門,完全成為反面角色。有意思的是,1956年12月,奧斯特洛夫斯基文學研究機構在共青團員報上刊登了早期發行版中刪除的關於冬妮婭的約5000欄位落,展示了女主人公相當復雜的思想傾向,與電影形成強烈對比。《保爾•柯察金》偏重於小說第二部,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6年的電影劇本也有一定淵源,築路和戰勝輕生念頭拿兩段拍得很出色,但刪除了農村工作和黨內斗爭的戲份。
至於孰優孰劣,以我個人評價,目前我所知《鋼鐵》改編的作品,其內容和思想都遠遠趕不上原著。
Ⅳ 韓國電影《隧道》好看嗎
好看,從電影產業的角度說說《隧道》和韓國電影,先說對《隧道》的整體觀感:即是成熟的商業災難片,同時也保持了韓國電影的優秀傳統,毫不留情地揭露某個社會問題,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而《隧道》希望消滅的,是韓國的豆腐渣工程問題和政商界的官僚主義。劇本打磨精細,緊湊且不失邏輯,災難氣氛代入感極強。
Ⅳ 介紹13部好看的電影吧
以下是我總結的,挑你喜歡的片子看吧~~
1、咒怨系列:
《咒怨1》:講的是一個義工去照顧一個老太太,結果撞鬼。
《咒怨2》:酒井法子演的,其中有枷椰子從一個女的的肚子里鑽出來的鏡頭。
《咒怨TV版1》:有掉下巴的鏡頭,最嚇人的一部。
《咒怨TV版2》:有站滿操場的女鬼的鏡頭,這部最無聊。
《歐美咒怨1》:沒買到盤,沒看過。
《歐美咒怨2》:裡面有陳冠希,他最後還是被伽椰子弄死了,這部還行,但不是最恐怖的。
2、鬼來電系列:
《鬼來電1》:這部不錯,裡面的小女鬼叫美美子。
《鬼來電2》:這部沒有1好,裡面的女鬼叫李麗,不過結尾蠻感人。
《鬼來電3》:是日韓合拍的,裡面的主演之一是 《野豬大改造》里的「野豬」妹妹,片子有些《大逃殺》的感覺,結尾N感人!!推薦!!!
3、午夜凶鈴系列(貌似不用我介紹了吧……大家都知道……)
4、見鬼系列:
《見鬼1》:李心潔演的,我覺得還行。
《見鬼2》:舒琪演的,我覺得沒1好。
5、韓國的鬼片:
《鬼鈴》:我最近剛看完的,開頭無聊,結尾出乎意料,我覺得還行。
《筆仙》:還好,我覺得不是很恐怖,但個人認為那個女鬼金川淑很漂亮。
《紅鞋(粉紅色的高跟鞋)》:比較經典的韓國鬼片,推薦。
《女高系列》:我沒看過。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我也不清楚。
《老師的恩惠》:巨巨巨血腥!超級血腥!怕惡心別看。
6、日本其它鬼片:
《感染》:是新片,聽說過沒看過。
《預言》:同上,也是新的,買到盤了,沒看呢,聽說這兩部不錯。
《校園怪談》:不知道有幾部。我只看過《校園怪談2》,覺得8錯。
《怪談新耳袋》:N多小故事,還不錯。
《怪談比留子》:聽說過沒看過,聽說特恐怖。
《死亡筆記》:不恐怖,但片子超棒!動畫片也一樣,贊!
7、禁片(事先聲明我一部也沒看過):
《豚鼠系列》:《下水道人魚》什麼的,有N部,巨惡心變態,不推薦。
還有許多,聽說過沒敢看,只知道都特特特惡心變態血腥色情,你們最好離的遠遠的不要看。
8、三更系列
《三更1》:分為3部,只看過《回家》,黎明演的,超感人,推薦。
《三更2》:分為3部,《餃子》、《割愛》、《盒葬》。只看過《餃子》,惡心+變態+巨黃,極力不推薦。
9、泰國鬼片:
《鬼影》:挺不錯。
《鬼妻》:無聊。
其實泰國鬼片不錯。
10、富江系列:買到盤了,還沒來得及看呢,漫畫很不錯。
11、《鬼娃娃花子》:也沒看過。
12、《漩渦》:好好的一個劇本,破導演破演員就給毀啦!推薦去看原版漫畫。
13、《輪回》:買到盤了,沒看呢,聽說相當不錯。
14、香港以及大陸的鬼片:
《生化喪屍》:陳小春演的,不嚇人,但是蠻壓抑的。
《OFFICE有鬼》:搞笑啊,推薦。
《山村老屍》:都說恐怖,我看完只是覺得那個女鬼五音不全。
《咒樂園》:一般。
《鬼域(異域)》:李心潔演的,開頭恐怖,中間魔幻,結尾感人,推薦。
《大頭怪嬰》:還行。
《林正英系列》:也就是僵屍系列,老片了,還行吧。
Ⅵ 如何評價真人電影《鋼之煉金術師》
鋼之煉金術師還是一部特別好看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煉金術師他的一生是怎麼工作的?講述了這一項工作是如何的,不容易和艱難。
Ⅶ 《自行車與舊電鋼》拍活了,融於生活的共鳴,是良心之作嗎
不是我自誇,其實看紀錄片真的是一種享受,一種回味,像一壺老酒越品越香。徐州導演的良心之作《自行車與舊電鋼》,在這樣一座歷史古城中生存著這樣一對音樂怪才,令人訝異。170分鍾的觀影絲毫不怠慢,每一幀都自然流露真性情音樂人的冥頑個性。在徐州呆過一陣,看到熟悉的建築景觀和人,更是分外親切,融於生活的共鳴。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無論放在哪一年,都是年度紀錄片、年度電影人物。其實與《四個春天》在蓬勃的內在生命力上是完全一致的,畫質、收音這些技術性問題通通變成其次。開頭素材略顯零碎,但人物豐滿之後,電影迎來了它的魔力時刻:一切都對了。張宜蘇老師是橫道世之介一般的存在吧——“光是遇到那傢伙就是賺到了”。紀錄片真好啊,它能把一個人的命運與千萬個認真凝視的觀眾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從此在徐州也有一個可以掛念的人了。
Ⅷ 金川太平洋電影院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封門詭影、公路美人、
終結者2018、速度與激情7、沖鋒車、
搏擊迷城、碟中諜4:幽靈協議、
少女哪吒、道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