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好看的古代電影片段

好看的古代電影片段

發布時間:2022-12-22 15:52:49

A. 有那部電影里有很漂亮的古代美女跳舞片段啊電視劇、MV都算哦(十面埋伏、夜宴意外的)

聊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女主角長得很像劉亦菲哦
尋秦記 宣萱演得烏婷芳也有跳舞

B. 有哪些電影里有場面宏大以及效果非常壯觀的片段

《英雄》,提起中國古代戰爭電影,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藝謀的《英雄》,正是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國師張藝謀。可以說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秦軍發動進攻時的漫天劍雨畫面尤為深刻。熟悉張藝謀的人都知道,國師對大場面的調度那是相當的嫻熟的啊。這部電影可謂是眾星雲集,故事情節也有獨特中國文化內涵。電影的色調也是一大看點,國師將電影劇情分散,利用色調塑造人物,引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再以此來推動劇情發展,可謂頗具匠心。

C. 七八十年代引進放映過的歐美古代戰爭片反映歐州古代騎兵戰爭片!

有一部韓國電影好看,《最終兵器:弓》,不過不是歐洲的,是後金建州騎兵侵入高麗的電影,又稱丙子胡亂

D. 求一部香港古裝電影名,依稀記得一些片段

是香港老電影《日劫》

名稱:日劫 【邵氏經典】

演員:爾冬升 / 鍾楚紅 / 顧冠忠 / 龍天翔 / 楊菁菁 / 元華 /井淼 / 艾飛 /樊少皇 / 尤翠玲

年代:1983

鍾楚紅飾演的是一位公主,不是大小姐

為了除掉世間的一個魔,天上派一個嬰兒下凡人間,這個嬰兒長大成人後可以除掉那個魔......
一個老漢上山,經過一個山洞,發現山洞裡面發光,進去一看才發現,是一個嬰兒,發著神仙一樣的光芒(實際上這個嬰兒就是天上派下來除掉魔的神仙)。老漢就把嬰兒帶回去撫養......
當嬰兒長成孩子,一天,跟老漢上山,不料,老漢被一塊大石頭壓住了腿,石頭太重,老漢怎麼也推不動。誰知,那個孩子用手輕輕一推,就很輕松的把大石頭移開了(實際上這個孩子會神功)......
後來,孩子長大成人,英俊瀟灑,此時,還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作為一個公主的僕人,公主並不知道他是個天上派下來的神仙並且會神功。有天公主和她的姐妹們玩籠中的鳥,不小心弄開了籠子,鳥都飛了,怎麼也弄不回來。這時,僕人偷偷運用神功,吹了幾聲口哨,鳥就都回來了......
再後來公主遇到一位英俊的神仙(實際上就是她的僕人的真身,但她並不知道)。自從見了第一面之後,公主就還想見那個神仙。她就想了個辦法,她想從樓上跳下來,希望那個神仙能看見,將她救起,從而見神仙一面。她讓她的姐妹們用兩條布帶將自己吊在半空中。但是她的姐妹們力氣不大,拉不動她,此時,那個僕人正好過來,姐妹們就讓他來幫忙拉。可能是帶子斷了或其他原因,公主突然從半空墜了下去,此時僕人飛了出去,現出了真身,將公主救走了,公主終於見到了神仙......
世間的那個魔想殺掉這個神仙,這個魔的功力和神仙的差不多,在他們斗爭的過程中,太陽被雲遮住了,沒有了太陽,神仙的功力使不出來,魔就將他捉住,想廢掉他的神功。經過公主和其他人的努力,太陽出來了,神仙的功力恢復,最終除掉了魔......

E. 有什麼中國古代電影中戰爭勝利歡呼的片段,誰知道有那些電影有,謝謝

新版三國演義有這種片段,還有《赤壁》

F. 求推薦好看的穿越電影

《唐朝來客》《古今大戰秦俑情》

G. 誰有好看的古代戰爭片 要過外的 韓國和歐洲的優先要的話我送高分

強烈推薦 勇敢的心 我介紹的個個精彩之至
復制地址,即可下載:(迅雷高速下載) 不可點擊 漢字也要復制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1(www.V.bbs.in).rmvb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2(www.V.bbs.in).rmvb
http://down1.v.bbs.in/迅雷論壇www.v.bbs.in/勇敢的心CD3(www.V.bbs.in).rmvb
威廉·華萊士——神話與歷史

一提到威廉·華萊士(WilliamWallace)的名字,人們會立刻聯想起13世紀末、14世紀初蘇格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那段崢嶸歲月。的確,華萊士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英雄人物。7個世紀以來,後人對他的興趣和崇拜可謂是經久不衰。15世紀時,吟遊詩人哈里(又稱盲哈里)就憑長達十一卷、一萬兩千行的凱爾特語傳奇史詩《華萊士之歌》(TheWal�lace)名動一時,文化階層爭相傳閱。此書自16世紀付梓後,在蘇格蘭的流行程度僅次於聖經。最近一次的「華萊士熱」則源於1995年好萊塢出產的大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由梅爾·吉普森成功塑造的華萊士形象俘獲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以致於在影片公映後,蘇格蘭旅遊局便推出了「電影旅遊」(filmtourism)的項目來滿足從全世界蜂擁而至的觀光客的要求,互聯網上有關「Braveheart」的搜索鏈接竟然達到了21000個之多。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劇本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從15世紀的史詩到20世紀的電影,它們無疑都在延續著一個「威廉·華萊士的神話」。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神話中的華萊士究竟與歷史上的華萊士相去多遠呢?

一.撲朔迷離的身世

現存的大部分有關威廉·華萊士的記載都集中在1297年9月11日他帶兵取得斯特靈橋(Sterlingbridge)戰役的輝煌勝利到1298年7月22日在福爾科克(Falkirk)敗於英王愛德華一世這段時期內。而關於他的身世,則是疑雲重重的。那麼華萊士究竟是一位草莽豪傑還是一位騎士英雄呢?

在14、15世紀蘇格蘭的編年史作家中,只有盲哈里和沃爾特·鮑厄(WalterBower)賦予其筆下的華萊士以顯赫的騎士身份。其他人,如福爾頓的約翰(JohnofForn)和安德魯·溫頓(AndrewWyntoun)等都不諱言華萊士相對寒微的家庭出身,但他們顯然不想給予這個問題以過多的關注,只是加以描繪他所擁有的雄健體魄和天賦神力。至於電影《勇敢的心》,似乎也傾向於後者的處理方式。

實際上,「華萊士」(Wallace)並不是蘇格蘭當地的姓氏而是一個綽號,最初的含義是「從威爾士邊境地區來的人」。據史料記載,12世紀時,華萊士家族的祖先作為親兵跟隨布列塔尼裔的斯圖亞特家族(theStewarts)從英格蘭的什羅普郡來到蘇格蘭。自戴維一世(1124-1153)以後,斯圖亞特家族世襲了王室管家一職,並在蘇格蘭西部的倫弗魯郡、拉納克郡及艾爾郡擁有龐大的領地,是權擅一方的大貴族。而華萊士家族作為斯圖亞特家族的封臣也得到了蘇格蘭西南部的一些采邑。根據盲哈里所說,位於倫弗魯郡的埃爾德斯利正是威廉·華萊士的出生地,他在附近的佩斯利修道院接受了童年教育。青年時代的華萊士曾居住在艾爾郡的里卡頓,這里是他叔叔理查德的領地。華萊士在成年後的首次驚人之舉就是在拉納克郡殺死了英格蘭的郡守。照此看來,華萊士崛起於蘇格蘭的西南部並與斯圖亞特家族保持著密切關系,這一點應該是沒有多少疑問的。

另外的線索來自於1297年的一枚鈐印在信上的圖章,這封信是華萊士在當政後寫給呂貝克和漢堡兩個自治市的市長以要求通商的。圖章上刻有「WillelmileWaleysfiliiAlani」這樣的一行拉丁文,意思是「阿蘭的兒子威廉·華萊士」;除此之外,上面還繪有一副弓箭,也許暗示了華萊士原本是一名職業弓弩手,早年靠捕獵甚至是偷獵為生。而在1296年8月愛德華一世對蘇格蘭的首次征服過程當中,曾經有不下1500名的蘇格蘭大小領主在一份「拉格曼文件」(RagmanRoll)中署名效忠英王,其中一人的名字就是「阿蘭·華萊士」(AlanWalays)。如果這個阿蘭就是威廉·華萊士的父親,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華萊士來自於低級騎士家庭,而他本人卻並非騎士出身。

斯特靈橋大捷後,「經王國的一致同意並且以至高無上的蘇格蘭王約翰·巴利奧爾的名義」,華萊士被冊封為「騎士,蘇格蘭的護國公和軍隊總指揮」。在中世紀這樣一個嚴格講究出身和等級分明的社會中,如此之速的晉升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二.英雄與美女

當電影《勇敢的心》中出現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梅爾·吉普森和蘇菲·瑪索時,看電影的人一定都在期待著英雄與美女之間所產生的那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好萊塢的編劇們無疑給觀眾製造了一個「美女惜英雄,英雄愛美女」的浪漫愛情故事,全然不顧與歷史的巨大出入。史上被稱作「法國母狼」的愛德華二世的王後伊莎貝拉竟然被蘇菲·瑪索演繹得如此凄婉多情,實在是貽笑大方的一件事。學者們大多認為這一情節根本不值一駁,事實上這位王妃在華萊士死後3年才從法國來到英格蘭,7年後愛德華三世才出生。

在盲哈里的《華萊士之歌》中,只出現了兩位與華萊士有關的女性,一位是他的母親,另一位就是瑪麗安·布萊德福特(MarionBraidfute)。後者原為拉納克郡拉明頓城堡的女繼承人,在聖肯蒂真教堂與華萊士結婚。1296年8月27日,蘇格蘭人在鄧巴慘敗於英軍。次年,華萊士在拉納克與士氣正盛的英軍交鋒,寡不敵眾,逃往妻子處避難。後來瑪麗安被英軍抓住並遵照拉納克郡守威廉·海瑟爾里格的命令予以處決。1297年5月,華萊士殺死海瑟爾里格,完成報仇心願並自此嶄露頭角。

這位傳說中的妻子在電影里是作為一個引導華萊士精神歸宿的關鍵性角色而出現的(不過是身份降低為貧民,他們兩人的結合也變成了私定終身)。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影片一開始就設計了少年華萊士的父親為抵抗英格蘭人而英勇獻身的背景,他於是跟叔叔學習武藝,不料長大後卻只求和心上人廝守終身。妻子的被害擊碎了華萊士的美夢,也使得他從與世無爭走上了義無返顧的反抗之路。如此的情節安排難免會給人一種「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感覺,不過由此也可見編劇一定要把華萊士塑造成情聖的決心。

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么一位瑪麗安·布萊德福特是大可疑問的。因為除了盲哈里提到的這些涉及華萊士私人感情生活的零星片段之外,其他的編年史和傳記作家都對此隻字不語。後世甚至有人指出,「瑪麗安·布萊德福特」與哈里一個鄰居的名字很相似,懷疑是被詩人借用了。其實在《華萊士之歌》中,類似這種移花接木、「掠他人之美」的例子並不鮮見。盲哈里是在華萊士家族後代(克雷吉的威廉·華萊士爵士)的資助下完成大作的,由此可以想見,不論是出於精神上的由衷崇拜,還是出於客觀的經濟原因,詩人必然會在創作過程中竭力鋪敘事跡,以完成後人崇功報德之心願。

然而不論瑪麗安·布萊德福特存在與否,看上去「為情復仇」的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因為早在1296年8月,拉納克郡的一份法律判決文書上就出現了「威廉·華萊士,盜賊(WilliamleWaleys,thief)」的字樣。追源論始,拒絕對英王宣誓效忠應該是華萊士在1296年就背負惡名的肇端。在愛德華一世看來,1296年夏季對蘇格蘭的首次征服是強弱判明、毫無懸念可言的。鄧巴戰役後,蘇格蘭的大小貴族之所以在「拉格曼文件」上署名,表示效忠英王,承認其為蘇格蘭至高無上的領主,目的就在於換取愛德華一世對他們現有領地及封號的默許。事實上,不管其父臣服與否,如果威廉本人不向愛德華一世的「新英格蘭王朝」輸誠,他是決不會享有對家族領地和封號的繼承權的。愛德華一世派駐拉納克和克萊德斯戴爾的郡守海瑟爾里格握有蘇格蘭西南部的司法審判權,並著力懲戒像華萊士這樣拒絕效忠的「叛亂分子」,這必然引起後者的強烈不滿和憤恨。另外,盲哈里和安德魯·溫頓都在著作中提到,此後不久,華萊士的父兄就因反叛而遭毒手。果真如此,勢必堅定了華萊士拿起武器、與英格蘭人殊死一搏的信念。

三.與羅伯特·布魯斯

1286年亞歷山大三世的暴斃以及隨之而來的坎莫爾王朝的絕嗣是引發蘇格蘭國內政治動盪和英格蘭入侵的導火線。1290年-1291年間,13個有皇族血統的候選人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提出了「王位大訴訟」(theGreatCause)。這場王冠之爭實際上主要是在約翰·巴利奧爾(JohnBalliol)和羅伯特·布魯斯(RobertBruce)之間展開的。布魯斯與斯圖亞特通過土地分封和聯姻在蘇格蘭西部形成了龐大的家族關系網。他們雖然在與巴利奧爾的王位角逐中敗下陣來,但自始至終也沒有放棄對王位的要求。在巴利奧爾統治期間(1292年-1296年),他們一直是以「麻煩的製造者」而聞名的。1296年後愛德華一世的征服戰爭對他們來說不失為一個東山再起的絕好機會。

許多人將威廉·華萊士看作是一個造反的英雄,這其實是對他名聲的最大褻瀆。雖然華萊士家族與斯圖亞特—布魯斯家族聯盟有著緊密的封建義務關系,但他本人畢生都保持了對巴利奧爾王朝的忠誠。在華萊士短暫的護國攝政期間,當時囚禁在倫敦塔的巴利奧爾依然被尊奉為蘇格蘭的合法國王。即使是在1298年因為福爾科克戰敗、華萊士被迫離開蘇格蘭之後,他也沒有放棄營救這位前國王的外交努力。

既然華萊士對巴利奧爾王朝忠心不貳,那麼他對一直覬覦王位的布魯斯家族必然是充滿疑慮和警惕的。而布魯斯家族之所以早早選擇站在愛德華一方,無非是想藉助英格蘭人的力量打擊巴利奧爾派以再圖王位,因此華萊士的忠誠與威望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威脅,兩者可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終難水乳」。有的歷史學家甚至懷疑正是羅伯特·布魯斯出賣了華萊士,因為在1305年捕獲華萊士並把他交給英格蘭人的門蒂斯的約翰(JohnofMenteith)後來成為了羅伯特一世的寵臣。

15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三世所奉行的親英政策再次引起了蘇格蘭民族主義情緒的強烈反彈。在此背景下,威廉·華萊士和羅伯特·布魯斯(羅伯特一世)的歷史地位被人為地拔高,就此成為全民景仰的民族英雄。在這個英雄神話的創造過程當中,約翰·巴伯的《布魯斯之歌》與盲哈里的《華萊士之歌》同樣功不可沒。為了凸顯兩位英雄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他們於著作中虛構了這樣一個情節:在福爾科克,當兵敗的華萊士撞見了站在英格蘭人一邊作戰的布魯斯時,痛斥他的膽怯和懦弱。華萊士的一席話有如當頭棒喝,喚起了布魯斯心中沉睡已久的反抗意志。從這以後,布魯斯力補前愆,回到愛國主義陣營中,並在華萊士殉難後繼承他的遺志,繼續領導抗擊英格蘭入侵者的斗爭,最終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建立起布魯斯王朝。說到這,讀者不難發現,電影《勇敢的心》也是完全照搬了這一幕。

在這個精心杜撰的故事當中,最致命的謬誤就是敘述者完全混淆了三代羅伯特·布魯斯。「羅伯特」其實是布魯斯家族一直沿用的名字。第六代卡里克伯爵羅伯特(1210年-1295年)是1291年13個王位競爭者之一,而羅伯特一世(1274-1329)已經是布魯斯家族的第八代了。在福爾科克一役中,「叛國投敵」的是第七代羅伯特,也就是羅伯特一世的父親。這時羅伯特一世(我們暫且稱他為小羅伯特)的態度是並不明朗的,但可以肯定,在此戰結束後,他也參加了抵抗運動,很有可能是與他父親在對愛德華一世繼續臣服與否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然而,當1302年由於華萊士在法國和教皇宮廷所進行的外交斡旋使得巴利奧爾回國復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時,他又一次背離了愛國陣營,尋求與愛德華的妥協。小羅伯特·布魯斯作為堅定的獨立運動領導人的姿態是在1305年華萊士殉難後才得以確立的。1306年他發動政變登上王位,1314年又在班諾克本對愛德華二世取得決定性的軍事勝利。在1328年的《北安普頓條約》中,愛德華二世正式承認他為蘇格蘭國王,並完全放棄對蘇格蘭的宗主權要求。羅伯特一世固然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但至少在1297年-1305年間,他的時叛時附表現出了其本人在以何種方式成就家族王權霸業上的猶疑不定,這自然無法與華萊士的忠誠無私及英勇無畏相提並論。客觀點說,貴族是絕對的現實主義者,而華萊士的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對自由理想的執著與獻身。

其實,在有關威廉·華萊士的文學與影視作品中與史不合之處還甚多,以上只是試舉兩三例以饗有興趣的讀者。據說,美國權威的中世紀史專家莎朗·克羅撒(SharonLKrossa)在觀看電影《勇敢的心》還不到兩分半鍾的時候,就已經羅列了不下18處的史實錯誤。我們普通觀眾當然不需要向她那樣輜銖必較,不過如果真想對華萊士其人其事有個全面公允的認識的話,不妨讀一讀3本有「正視聽」之效的著作。一本是格雷姆·冒頓(GraemeMorton)的《威廉·華萊士:真人與虛構》(WilliamWallace:ManAndMyth,Sutton,2001)。另外一本是歷史學者阿蘭·揚(AlanYoung)和攝影家邁克爾·J·斯泰德(MichaelJ.Stead)合著的《追隨威廉·華萊士的腳步》(,Sutton,2002),本書可謂是圖文俱勝。如果說英國薩頓版的兩本書是嚴肅的學術性著作,那麼科林·麥克阿瑟(ColinMcArthur)的《蓬島仙舞,勇敢的心與蘇格蘭人——好萊塢電影中蘇格蘭形象的歪曲》(Brigadoon,BraveheartAndTheScots—,L.B.Tauris,2003)則針對性更強,其對電影的批評已經從內容層面擴展到了對審美趣味、創作觀念的批評。在《勇敢的心》中,出現了不少有意設計的意識形態的象徵符號,如蘇格蘭特有的薊、短裙和高地(實際上沒有證據表明十三世紀的蘇格蘭人穿的是短裙,華萊士也並非高地人,影片開頭時少年瑪麗安摘了一束薊花送給華萊士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那非要把手弄得血流不止不可),還有背景音樂中反復響起的風笛聲等等。雖然影片創作人員的初衷未必如此,但是它確實迎合了當下西方社會一些極右翼團體的非理性訴求。不管怎樣,也許正如法國著名的心態史專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說「一個藝術家成功與否,要看他是否具有作為一個符號聚集點的能力,吸引那些與他的作品並不直接相關的各種情感」,在這個意義上,《勇敢的心》能捧回奧斯卡小金人並在全球大熱自有它的成功之道。也許只有歷史學家會對其表現出十足的不屑一顧,但受此片啟發並熱衷於「史詩巨片」的好萊塢也完全有理由對前者的「迂腐」表現得不以為然,繼續我行我素地拍下去,製造一個接一個的票房奇跡。

特洛伊
毫無疑問,今夏最具有票房潛力的影片當屬有希臘神話改編的《特洛伊》,擁有龐大的演員陣容是本片響當當的噱頭,我們只需在演員名單上瞟上幾眼,就足以找到對本片充滿期待的充分理由。多次獲得「全球最性感男士」的布拉德·皮特飾演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德國女星黛安·克魯格成為「美神」海倫的最佳人選,而新晉小生奧蘭多·布魯姆剛剛卸下精靈射手的行頭,轉身來到特洛伊城坐上王子座位,飾演這位神話中年輕懵懂的美男子。另外還有《綠巨人》中的艾里克·巴納以及老牌影星布萊恩·考克斯分別飾演特洛伊英雄赫托克爾和巴斯達統帥阿伽門農,前者是勇敢堅毅的悲劇英雄,後者是對戰方希臘殘暴自私的將領。在特洛伊這片土地上,眾人將上演一出出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耗資1.8億,公布的預告片中也顯現出華納公司此次2004年力圖打造「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戰爭場景。我們剛剛領略過《魔戒三》中電腦特技為我們帶來的恢宏的佩蘭諾平原之戰——能否超越魔戒可能是一部分觀眾期待的問題。僅從前不久的試映會上,無論是鋪滿視野的艦船和從30度俯角從冷兵器戰士沖鋒時滑翔而過的CG鏡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電腦特效在本片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和魔戒那充滿幻想的題材不同,《特洛伊》將最大限度的為我們展現人類極為逼真的大規模作戰。效果如何,尚不可知。一位看過試映的美國觀眾這樣評價:「很有趣,給人印象深刻,阿喀琉斯和赫托克爾的對決精彩至極,讓人透不過氣

角鬥士
20世紀50-60年代的史詩巨片時代早已逝去,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數觀眾淡忘。今天,導演雷德利-斯考特卻要重拾這一題材,將宏偉的古羅馬角斗場再現於銀幕之上,為人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勇氣與復仇的故事。

馬克西默斯(盧塞爾-克勞飾)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羅馬帝國將軍,麾下的帝國軍團節節勝利,無堅不摧。行將作古的帝國皇帝馬庫斯-奧里利烏斯(理查德-哈里斯飾)非常賞識馬克西默斯的才幹,有意選擇他繼承皇位。

奧里利烏斯對馬克西默斯的寵信招致太子康默迪烏斯的極度妒恨。他謀奪了皇位之後便下令處死馬克西默斯和他的家人。雖然馬克西默斯最終免於一死,但還是被貶為奴,進而被訓練成一名角鬥士,為嗜血的人們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殺。但是,馬克西默斯從未放棄復仇的心願,因為他堅信人的意志比皇權更為強大。最後,馬克西默斯終於有機會與康默迪烏斯面對面地站在羅馬城的大角斗場上,進行一場生死決斗。

H. 急!急!急!有誰知道哪部電影中有古代讀書人讀書搖頭晃腦的片段場景的,我做剪輯要用。謝謝了。

《白蛇傳》,王祖賢、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裡面許仙在書塾讀書的片段就有這個場景;
《玉蒲團之玉女心經》,李麗珍主演的電影,裡面李麗珍男扮女裝去學習時,也有這個場景;
《聊齋艷譚》,單立文主演的電影,裡面單立文讀書時的場景;

I. 三國電影有哪些好看 大家一起來見證歷史

1、《赤壁》,該劇對古代兵器和古代戰術的描寫很精彩。過去的影視作品,很少有陣法的表現,《赤壁》則用了大量篇幅描述古代陣法。古代戰爭從來不是街頭混混斗毆,大家拿著刀槍沖上去一陣砍殺,膽大手黑的就能勝利。古代戰爭中,戰斗雙方必須要組成戰陣,所謂行軍布陣。行軍就是指軍隊行進到戰區的狀態,而布陣就是到了戰區之後展開作戰狀態。古代的軍事家非常重視陣法的運用,各種武器和兵種必須配合好方能克敵制勝。

2、《見龍卸甲》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以戰為綱,並不完整描寫趙子龍的命運。截取了趙子龍入伍從軍初破曹營、請命救孤和最後決戰鳳鳴山三個片段,展現了三個時期三個不同的趙子龍。因全片氣場極為統一,片段式的敘事並未給人跳脫感。劉德華戴鋼盔的造型此前曾被詬病為脫離史實,但看片後也並不覺得突兀。尤其是影片末尾,當須發盡白、身負重傷的趙子龍獨自一人沖向曹軍,鏡頭突然閃回到影片開始部分他的颯爽英姿時,無法不令人動容。這一處理,不僅是美化,是一種手法,是一種電影的需要,同時也是提升,對趙子龍,甚至是劉德華本人演藝的雙重提升。

3、《關雲長》劉備家眷被困曹營,關雲長為存忠義甘作俘虜,被迫為曹軍上陣。一場大戰,關雲長單人匹馬斬殺敵方大將,技驚四座,而深受曹操賞識。可是關雲長卻『身在曹營心在漢』。對曹操所有禮遇均做出婉辭!後曹操查知關雲長心儀劉備未過門的新妾『綺蘭』,只因一個『義』字而未敢表白。

閱讀全文

與好看的古代電影片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書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62
如果有人約你看電影表示什麼 瀏覽:57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什麼時候拍的 瀏覽:844
南瓜電影怎麼找粵語電影 瀏覽:142
電影鐵道飛虎好看嗎 瀏覽:942
你打算什麼時候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939
像大開眼界的電影有多少 瀏覽:211
一部好的電影要多少宣發費用 瀏覽:460
捉迷藏電影主題曲粵語歌曲是什麼 瀏覽:469
滿城惠友電影院兒童怎麼買票 瀏覽:142
如何評價電影關原之戰 瀏覽:921
美國新世界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585
死亡塔剪輯了哪些電影 瀏覽:42
講一個劇院有怪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163
小丑這部電影好看么 瀏覽:677
如何看待電影圈跨界的現象 瀏覽:768
戰狼2電影免費完整觀看 瀏覽:295
偵探類的電視電影有哪些 瀏覽:123
如何能找到網路的小電影 瀏覽:77
如何把電影投到牆上看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