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年的你》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哪裡
《少年的你》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我覺得這部電影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演員,易烊千璽作為主演可以說是有非常高的人氣和眾多粉絲,這次提名奧斯卡我覺得這不僅是對這部電影演員的認可,更是對這部劇的編劇與話題的認可,但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我覺得是題材,校園暴力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在新聞中層出不迭,但是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校園暴力依舊很多發生,作為祖國的花朵,國家未來的棟梁,不能在學校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們教育應該反思的問題。
對於大多老師和家長來說,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共同的信念和目標,但是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來告訴我們學校也並沒有那麼單純,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思想的根源出發,老師和家鄉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學生們也應該記住:一味的忍讓是不可取的,遇到事情應該及時選擇值得信任的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
㈡ 《少年的你》登上爛番茄,易烊千璽獲得國外一致好評!這部影片好在了哪
近日有網友發現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登上北美著名影評媒體爛番茄的官方Ins賬號,此次爛番茄發布的消息帶著“陸小北”的角色圖,並稱通過奧斯卡觀影指南的對比,《少年的你》足以追上本季最佳的影片。這無疑是對《少年的你》極高的評價,同時對易烊千璽飾演陸小北一角極大的肯定。因為爛番茄的推薦,《少年的你》在北美火了,根據北美觀眾的觀影反饋得出,該電影獲得一致好評。
《少年的你》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他所獲得的一切成績,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它除了給觀眾觀感上的體驗,還在心理層面給予他人力量,這是真正強大的作品應該有的品質。
㈢ 驚喜《少年的你》大賣!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少年的你》在近些年時間的電影影視作品之中,算得上是一部十分優秀且能夠引起觀眾和粉絲有所反思研究的優質影視作品,因此在上映播出不到一周時間內就在票房收益方面成功達到了15.58億的優異成績,而這一部影視作品因此收獲好評一片。《少年的你》獲得最後的成功實屬正常,它主要有演員陣容、內容情節以及播後評價等各方面的影響。《少年的你》在各種角度上分析總結,總能夠引起觀眾的喜愛與支持,他們對於這樣子的優質影視作品不僅僅能夠感受到真正的故事內容意義,更能夠在內容之下對於現實生活有所感悟和理解,如此優秀的作品自然能夠獲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了。
㈣ 2019電影《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精選10篇
這部電影《少年的你》演員都很到位,或許小鮮肉真的成長了,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青春的我渴望愛情,渴望成功,少年的我喜歡你,我同樣喜歡未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19電影《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精選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範文一
少年的你,未來可期
觀影之前沒有報太大期待,只是想看一下關於「校園霸凌」這個罕見的題材。但是整場下來,有幾點還是震撼到我了。
首先,是導演對聲畫技術的把握。這是我平時看電影的首要關注點。大景別的特寫鏡頭,不斷閃回、拼接的剪輯,整體上偏冷郁的低飽和色調,都迸發出很強的情緒帶動力。
其次,是影片角色的貼合度。整部電影,女主角清新單純,有少年的稚氣,出演高中生絲毫沒有違和感。同樣,其他出境的高中生,也都符合那個年齡段孩子的氣質,這使影片中呈現的校園環境比較貼合現實。男主角呢,說實話,他的面相太干凈了,沒能淋漓盡致地流露出小混混的痞氣,不過,他的神情舉止還是在盡量往角色上靠攏,這倒是也符合這個角色的氣質——痞氣卻又不失善良。
再次,是演員們的演技。之於這部片子,我對演技的關注主要在於演員的哭戲,而在這一點上,兩位主演都很出彩,尤其是女主角,把委屈、壓抑、宣洩、不滿等各種情緒的哭都把握得很到位,不得不說,我被驚艷到了。
最後,是影片的情節。主線在校園霸凌,復線在男女主之間的守護與純愛。不能說各個地方都經得起推敲,但是至少整體看來主次分明,情節飽滿,敘述不累贅。唯一不現實的是,小混混小北就這么碰巧是一個善良的人。
其他的呢,我沒有仔細推敲,也不想太吹毛求疵,畢竟僅就現實題材與文學的結合而言,這部電影「贏了」。
《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範文二
真實的青春,生命的完成
這部電影,要講的不是什麼青春疼痛。它看似邊緣化的題材,呈現的其實是你我都親歷過的真實。說它真實,是因為他所展現的青春不僅僅是青春那麼簡單。單純地以青春期、疼痛、懷舊為商業賣點,只能讓觀眾看到一個符號化的青春,那樣的片兒所展現的青春,是抽象的,是淺顯的,是為拍而拍的。然而大多數人的青春並非一個符號。其實本身把青春題材單獨隔離出來就是不對的,它跟童年、成人等其他人生階段一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通常,我們習慣性地忽略了它;但一旦某個時候注意到它,才發現關於它的記憶一直靜靜地躲在某個角落裡,從不曾離開。說它真實,是因為它有紀錄片的質感,影片剛一開頭,緊張感、壓抑感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彷彿把我帶回了幾個月前的壓抑歲月,盡管現在看來,它好像過了很久很久了一樣。大多數人的對高三的感覺,其實還是熬,熬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就自然遇見了曙光,這是家長從小灌輸給我們的觀念。可就像陳念說的那樣,從來沒有哪一堂課告訴你如何長大,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一直在探討的主題:校園與社會,迷茫與堅定,上進與墮落,罪惡與救贖,淚與笑,黑與白。導演沒有告訴觀眾哪一種是對的、是應該遵循的,是符合社會的普適價值觀,他只是運用回環往復的片段式倒敘、感傷與反諷的手法,不動聲色地將一個因校園欺凌引發的社會悲劇呈現在觀眾眼前,像剝開洋蔥般一層層接近事件的真相。當真相昭然若揭,故事也就結束了。陰沉基調、壓抑感與無力感一直貫穿電影的始終。校園可能是樂園,也可能是欺凌者的樂園。很少有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從小到大沒有被欺負過一次;包括那些校園霸凌者。很大程度上,那些校園霸凌者自己本身也有被欺凌過的經歷,在青少年階段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身心也受過嚴重傷害。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非黑即白的,找不到第三種與世界調和的方式。他們提前認識到社會的冷漠,唯有自己也冷漠,才能與世界和解。他們的選擇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包括陳念,包括小北,包括魏萊——他們要麼忍耐和對抗這個世界,要麼就像胡小蝶一樣,否定這個世界。說它真實,是因為在這部電影里,我無法單純批判任何一個人——連一開始被認為很婊的魏萊也是如此,事實上我為她感到悲哀:她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失敗的,她的母親教給她的不是平等與尊重,而是等級和對立:要麼居高臨下,要麼嫉妒陷害。她和他父親之間也沒有交流和理解,而是隔離。在這樣的非黑即白中,魏萊自然習慣了猜忌,她崩潰了,於是把暴力施加給另一個人,來獲得片刻的扭曲化的輕松與自我釋放與安慰。小北則更像一個純粹的悲劇,他只能憤怒地在這滿目瘡痍的狗日世界裡踽踽獨行。可他沒有想到陳念有一天會像一道光一樣闖入他的黑暗的世界,為了那道光,他甘願變成一簇火,去燃燒自己的全部生命。陳念則是一個矛盾體,她選擇了默默忍耐,但又希望跳脫出來,走向更大的世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北和陳念都是反抗者,只不過陳念的反抗是隱忍,小北的反抗是決絕。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陳念與小北不是愛情,不是友情,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關系:需要與被需要。這樣的愛,很難用什麼具體的情感來界定,而更像是靈魂上的相互依偎、抱團取暖,一如《白夜行》中的亮司與雪穗。不論是亮司還是小北,他們都通過如出一轍的滅亡的方式,來實現生命的自我完成。說它真實,是因為本片也在於觸及了校園霸凌這類社會問題的痛點,這也是其深刻之處所在。校園欺凌並非個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普遍存在,原生家庭是一個重要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無論是魏萊扭曲化的家庭教育,還是小北家庭的缺失,亦或是陳念家庭生活的艱辛與矛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另一個社會原因則是忽略。校園欺凌不容易被發現,司法程序也不好介入,只好教育部門來管;教育部門也不好專門派人來查,只好讓老師負責,老師管不了那麼多學生,只好讓家長自己來管,然而很多家長都忙著打工,這樣又回到了家庭問題上。如果說校園霸凌是全世界普遍的校園問題,這一段探討則是中國式校園欺凌的原因。在這部電影的環境下,它來得恰如其分。可能是出於情節和觀眾考慮,影片還是把重點放在渲染故事的悲劇性上,並沒有再對背後原因做進一步探討。但也正是這樣的側重,使得這部影片特別地深沉而扭曲。另,導演的敘述方式很巧妙新奇,同時太多的碎片式敘述和情節跳躍,也要求觀眾必須全程集中注意力。但鑒於這種類型的題材影片在國內市場的突破,無論有沒有後繼作品超越,《少年的你》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對於這樣一部優秀作品,你我要做的就是買一張票,坐在影院,跟隨著那黑暗中的兩雙眼睛,靜靜地感受與思考。也許這就是好電影帶給我們的意義吧。
《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範文三
可惜,我們沒有保護好《少年的你》
終於看到《少年的你》了。
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我與這個電影擦肩而過了兩次。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的柏林電影節,三部最期待的華語影片最終只看到了《地久天長》,《少年的你》和《一秒鍾》一齊失蹤;另一次是今年6月,滿心期待上映時可以看到這部電影,卻在臨近幾天傳出撤檔的消息。
所以這一次,我買了全國最早的9點場的票,生怕再有什麼閃失,又錯過這部片子。因為這是一部粉絲向的電影,按照我寫評論的慣例,在文末曬出電影票,證明確實是親自走進影院觀看,沒有刻意吹,也沒有故意黑,會保持一個比較中立的態度。
看完《少年的你》走出電影院,我感覺有點恍惚,不清楚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的樣子。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於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展現,雖然在看預告片時就已經提前感受了電影寫實風的質感,但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還是會令人心驚。
生硬在於電影片頭片尾求生欲極強的「和諧導語」,以及一看就是後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詞。我實在是太討厭現在電影結尾處非要來上一段宣傳片了,這可能都是為了過審的無奈之舉,但我還是想對審片室里的那幫人說,誰慣出來你們的臭毛病?想把每一部電影都變成公益廣告?真惡心。
《少年的你》最終還是妥協了,我相信原來的版本會更加灰暗,也更加令人心疼。至少目前版本中很多人的表現還是太熱情了,比如那個大多數鏡頭中都被模糊處理的班主任,很多台詞都對不上口型,我相信他在原版中會是一個很冷漠的人,如果他對學生有哪怕多一絲的關心,事情也不會變成最終這個樣子。
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象仍然存在的現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
到最後,陳念和小北還是用自己堅持的方式改變了現狀,也同時改變了彼此的生命。曾國祥在尾聲部分做了很多詩意化的處理,可能也是想淡化結局的慘烈。與國內同類型的一些講述校園霸凌題材的作品相比,《少年的你》無疑更絕望,也更現實。
可是這一切又能怪誰呢?怪那個婊里婊氣的魏萊?可她同樣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怪在孩子成長中近乎於缺席的陳念母親?可她在生活中同樣是一個失敗者,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容易,內心壓力的積累只能化作怨氣、嘲諷與憤怒,施加給身邊的人。
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了小北的可貴。他沒什麼文化,但是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有還一股倔強和狠勁。也許是從小太缺少愛,所以當他獲得哪怕一點點溫暖,都會永遠記在心上。陳念問她:疼嗎?她是第一個問小北疼不疼的人,也是第一個值得小北去犧牲的人。
易烊千璽表現的很好,他為小北賦予了一種在成熟與稚嫩間徘徊的少年感,而這正是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質。其實啟用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帶給影片更多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將影片打上了「粉絲電影」的標簽。粉絲電影大多數都會崩盤,除非愛豆的表現獲得大眾認可。
但至少在這一部中,易烊千璽的表現還是蠻令人驚喜的。我特別喜歡的一幕,不是一些聲嘶力竭的場景,而是小北睡在沙發上,陳念問她:「硬不硬」?這句台詞其實並沒有開車,小北一開始是理解錯了。這時候易烊千璽有點笑場,但還是忍住不笑,這微妙的表情讓我覺得他很可愛,也很有靈氣。他在詮釋小北的過程中沒有一味地突出人物的悲痛,反而增添了一些可愛的瞬間,使得小北這個人物更加地鮮活。
周冬雨的角色我倒沒有太多感覺,基本上是平穩發揮。倒是尹昉演的警官戲份不少,其實刻畫他的心路歷程,同樣應和了影片成長的主題。他代表著剛剛從少年過渡到青年的群體,雖然身為一名執法者,但還是會有少年人的意氣,在二者之間糾纏,行事邏輯可能會有點奇怪,但確實比較真實,我相信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執法者存在。
其實《少年的你》在原著階段就有很大的爭議,作者玖月晞據說是融梗,主人公陳念和北野不論是性格身世還是經歷,都和《白夜行》的雪穗和亮司有著皮不似骨似的關聯。後來北野獻身替罪的時候又會讓人想到《嫌疑人X的獻身》天才數學家為心中的白月光替罪。
不過作為一篇電影評論,我暫且不去理會原著的融梗行為,這一點之後會得到大眾更公允的評價。單純從電影本身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改編的還比較成功,雖然還是有點散,當中很多場景會令人覺得有冗贅的感覺,但一些核心場景的爆發力還是很強烈的。
曾國祥的野心挺大的,他一方面希望展現一段獨特的情感故事,一方面又希望展現少年人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方面希望為拒絕校園欺凌現象發聲,一方面又希望全景式地展現高三學生從備考到高考的全過程。
這么多的內容放在一部電影裡面,比例很難協調,最後的效果也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如果能就當中一條線和兩條線講的更緊湊,應該會更好。當然作為曾國祥的第二部獨立導演作品(其實《妖鈴鈴》也是他導演的,吳君如只是來充數),而且是第一次脫離陳可辛的調教來完成拍攝,有現在這樣一個完成度已經不錯,值得鼓勵。
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警官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曾國祥的創作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
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
《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範文四
結局一定被改過!
整部作品最大的問題出在結尾上。我敢說這絕不是曾導想要的結局。陳念一直想去北京,因為她覺得去了北京可以「保護世界」,為此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所以她一直在忍耐。小北是個小混混,他窮盡一生也無法改變世界。但是他看到陳念有這個能力,所以他要保護陳念。這是小北說的「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陳念要保護世界,所以她必須贏。但是她輸了,因為她犯了罪。為了讓陳念贏,小北把所有罪攬在自己身上,成全陳念。故事到這里發展非常順,接下來理應是:陳念最後贏了,她獲得了保護世界的機會,但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個無辜的人為她做了很多年牢)。而小北替陳念背了罪,他成功的保護了陳念。這樣整個故事是完整的,中心思想也是一致的。
但實際的結局是,陳念和小北都被抓了。陳念被抓,意味著陳念輸了,而小北沒有保護成功,也輸了。這就和之前的鋪墊完全相反。我覺得曾導不會沒有發現這一點。這樣的結局也導致之前的劇情線沒有收束,自殺的女孩,陳念的家庭,小北的家庭,陳念的被欺凌和忍辱負重,導致劇情是散的。
我不知道曾導是不是改了結尾,是不是有什麼原因和理由,但是現在的結局真不好。
我覺得導演最開始想要表達的思想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與忍耐(無數被欺凌事件),最終才能保護世界(立法並解決校園欺凌事件)。但現在的結局更像是:無論什麼理由,最終都逃不過法律。
兩星給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本來我想給三星,但最後還是沒給出這一星。我比較失望,可能是之前的期望太高了。我為曾導感到可惜,本來這部作品是可以很好的。
《少年的你》優質影評範文五
還有很好地提高空間,融梗應當追究
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選角十分巧妙,周冬雨演出十七八歲少女毫不違和。易烊千璽在本片中完全顛覆了我對他以前的印象,在我面前就是一個執拗滿身是刺,深處泥淖在自我放棄邊緣掙扎的問題少年。
本部影片運用了大部分跟鏡頭,手持鏡頭,碎片化剪輯,讓整部影片的不安感和恐慌感烘托到極致,最後面的轉折點直接讓電影劇情翻案,如果沒有抄襲一說的話,真的是不錯的作品,可惜編劇涉嫌融梗東野圭吾《白夜行》。曾國祥有較大進步,看片子前半段的時候,很難想像他是用什麼意識拍出模擬考試結束後全班按分數重新排座位然後整個班級在那搬桌搬椅搬來搬去的,這是大陸學生的常識,真實化,生活化,並且搬桌子的形態和校外不良少年打麻將做成生存質感上的呼應,生而圍困,出局即亡。《少年的你》遠不是反欺凌所覆蓋得了的,成人毒雞湯的灌輸「長大就是一場跳水」,青春期微妙的問候「熱不熱?硬不硬?」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整個影院的人都笑了,驚悚元素活學活用(開場自殺戲調度),剪輯上的細節(高考試卷開封鏡頭切挖掘機鏡頭),都很成熟。一起起步的還有周冬雨開掛三年的神演技,演技真實感越來越強,哭戲自然,越是需要封閉空間上的情緒,死角中被制壓的求生欲,越是能調動起來,她所有的笑著哭或哭著笑都是最多義的,還有她特別經得起卡在額頭到下巴的大特寫,將堅定的弱者這一形象刻畫的深入人心。
《少年的你》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於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呈現,生硬在於電影片頭片尾求生欲極強的「和諧導語」,以及一看就是後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詞。電影最終還是迫於審片做出了妥協,相信原來的版本會更加灰暗,更加令人心疼。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象仍然存在的現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易烊千璽很好,他為小北賦予了一種在成熟與稚嫩間徘徊的少年感,而這正是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質。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曾國祥的創作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
㈤ 《少年的你》提名奧斯卡,這部影片有哪些值得人稱贊的地方
少年的你是易烊千璽和周冬雨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在上映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度,這部電影是以校園欺凌為主的,上映之後,這部電影得到了很多業內的認可,現在這部電影已經提名奧斯卡,這部電影能提名奧斯卡,它有哪些值得稱贊的地方呢?
一、劇情。
這部電影是以校園欺凌為主的,裡面主要講述的是周冬雨飾演的女主角,經常被別人欺負,然後易烊千璽飾演的是一個小混混,他的生活過得也不好,非常困難,在他和女主角相遇之後,兩個人心心相惜,他幫助女主角逃離了他人的欺負,在他不在的時候,女主角被他人欺負,並且拍下了視頻,這件事情讓女主角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他也決定為女主報仇,反正劇情非常緊湊,撲朔迷離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
㈥ 《少年的你》入選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短名單,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盡管網路上對《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的爭議很多,但是依然不影響它是一部佳作。拋開網友們說的抄襲不談,這部電影其實也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例如音樂、演技、拍攝等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水平,而且《少年的你》能夠在奧斯卡中進入十五強,也這部電影的質量獲得了國際認可。
另外,《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的攝影也是非常出色的,攝影師非常善於捕捉演員的微小表情,以及用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展現劇情的張力,例如有一個鏡頭是易烊千璽扮演的劉北山用手裡的煙去戳魏萊,這個地方的運鏡其實是非常難的,而《少年的你》的攝影師直接用了一個近景來放大了這個情節中恐懼跟緊張的氣氛,實在是妙極了。
綜上所述,即便是拋開有爭議的劇情不談,《少年的你》這部電影依然是優點滿滿,這樣的劇作被稱為佳作,我個人認為毫不為過,而抄襲與否自有專業機構來判斷,網友們實在是沒必要過分操心。
㈦ 少年的你影評
《少年的你》是中國青春片的一種突破,他從校園暴力本身卻縱觀了整個社會造成的校園暴力現象的原因,從家庭到校園再到社會,可以說一起校園暴力的產生可以來自於很多方面。
現在的家長,認為所有的教育都應該歸類給校園。而校園,則有很大的體制化缺憾,一味地教學生知識,並不教做人。社會,更談不上教學生們做人的道理。以至於在三方都在的情況下,還是會出現種種校園暴力現象。
以往的青春片,無非就是絕症、車禍,感情線。套路化的劇本,套路化的拍攝早已感受不到影片應有的創意。但讓人意難平的是,《少年的你》呈現給我們一番不一樣的天地。小北和陳念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一個除了學習什麼都干,一個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干。
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因為惡霸欺凌下的一個吻,和無緣無故扯到兩人身上的惡性案件。開始互相依偎互相取暖,這是所謂愛情嗎?我認為並不是,他給觀眾留足了想像空間,這更像是一種情同手足的兄妹之情。
不得不說,曾國祥的電影充滿了各種挑戰和新意。為了讓影片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影片粗糙。去除濾鏡、去除妝容,讓影片本身更加的接近現實。上來第一條就要求頂流易烊千璽剃頭,而易烊千璽更是干凈利索的剃了。還讓所有青年演員盡量的全部素顏上鏡。
這樣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鏡頭前的真實感。晃動的鏡頭貼切周冬雨的喘息,將心中的怒火和憤怒帶給鏡頭前的觀眾,讓觀眾代入般觀影。
除此之外,還有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周冬雨作為最年輕的影後,在影片中實力全開毫不保留。她早已褪去早年謀女郎的名號,蛻變成了一個真正有演技有能力的演員。
更讓人驚喜的是幾乎還在新人階段的易烊千璽。和其他的流量明星不一樣,易烊千璽上來就選了一條很難走的道路,但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快速的實現、達成了。
就是這樣一個好劇本、好演員、好導演。才成就出了這樣一部幾乎以一己之力頂起了國產青春片的這樣一部片子。
㈧ 《少年的你》影評是什麼
《少年的你》影評如下:
《少年的你》在題材上另闢蹊徑,不是以過來人的眼光回味青春的美好,而是直面青春的痛苦和無奈,比如壓力大到令人窒息的高考。
從類型來看,《少年的你》中可以看到韓日犯罪片的影子,加上對現實問題的直面關注,在國產片中十分少見。該片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有可信的人物關系,演員也有上佳的表演,讓青春題材電影擁有了一定分量的現實關懷。
角色簡介:
2、鄭易:年輕的警察,心地善良,他從頭到尾都站在陳念及小北這邊,且一心想幫助陳念能夠免受欺負,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及時幫上陳念,由此導致了陳念最後從小北身上尋求幫助。
㈨ 《少年的你》豆瓣評分及影評介紹
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已於10月25日上映,該片在上映前就有很大的熱度,新鮮搭檔也引人期待,那麼《少年的你》在豆瓣評分多少呢?
少年的你豆瓣評分多少?少年的你豆瓣影評如何?
《少年的你》在豆瓣評分8.7分,其中有不少粉絲濾鏡給的全五星,真實評分如何還有待後續觀察,不過網上已經口碑爆棚,不涉及劇透,都在說易烊千璽和周冬雨演得好!尤其易烊千璽給人驚喜,易烊千璽這波穩了啊。
《少年的你》在上映之前預售就成功突破了億元大關,這是在票房上面的成功。但預售票房的成功並不能代表影片的成功,因為上映之後還有口碑這一塊,要知道現在的觀眾們對於影片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在《少年的你》上映之後,觀眾對於影片的評價也新鮮出爐,原本大家對於這部影片的質量就挺信任的。
製作班底是《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女主是由金馬影後周冬雨出演,唯一的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就是男主易烊千璽了,畢竟當時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還沒有接受過演技方面專業的學習。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後,這個問題也是盪然無存了,因為根據豆瓣上的影片評價,《少年的你》成功完成了五星刷屏,這個情況應該是出乎很多觀眾的意料了吧!
原本對於影片就是比較信任的,但誰想影片的質量竟然比想像中的還要高,這就是《少年的你》全體製作人員帶給大家的驚喜。在這些評價中,提到最多的自然就是男女兩位主演了,周冬雨的演技肯定不用多少,這是早早就被觀眾認可的。然後就是易烊千璽了,很多路人都表示被易烊千璽的演技給驚到了。
在影片中的表現,無論是眼神還是各種情緒都讓人印象深刻,就是搭檔的是影後周冬雨,也毫不遜色,易烊千璽在《少年的你》中的演技再次獲得大家的認可。為什麼說是再次呢?因為易烊千璽在6月份的時候,與雷佳音領銜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就已經讓很多觀眾刮目相看了。但是電影與電視劇的表演是不同的,而且這次《少年的你》中小北這個角色是比較壓抑的,易烊千璽年紀還比較小,能否完全拿捏住這個角色,也是當初大家質疑的一個原因。
不過現在影片已經上映了,易烊千璽用著不符合他年齡的演技實力,成功給觀眾們塑造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小北。雖然現在豆瓣的評分還沒有出來,但根據現在的評分成績看,8.0分應該是最少的了。易烊千璽在大熒幕的首秀作品口碑成功目標已經達成,接著就看影片最後的票房成績了。要是影片的最後也能收獲高票房,那麼易烊千璽的大熒幕首秀可以說是完美收場了。
首先,非常肯定的說,這部電影非常非常值得一看,眾多粉絲的光環加持遮掩不了它本身就蘊含著的無限光芒與魅力。
其次,具體地說一說本片的幾個方面(盡量不涉及劇透):
1. 主題方面
不再像以往打著現實題材名號實際包裹著理想化、並不存在的校園青春電影,本片真正地關注著校園欺凌這一現象,它是動態的、變化的、手段多樣的,它不僅發生在女主身上,也會發生在很多很多無辜的人身上。而校園欺凌往往由於證據不足、未成年犯罪,難以定案。
且本片中提到的一點也很有意義:校園欺凌的施暴者,也同時是被其他同學欺凌受害者,更同時是父/母家暴的受害者。當人們以拳頭表達情緒,這會形成一系列的社會連鎖反應。
2.劇情方面
本片雖聚焦於沉重的校園欺凌話題,但很多人看完電影之後會有一種陰雨後重見曙光的感覺。在看完電影走回去的路上,我的心裡始終是溫暖如陽的。這是因為電影的劇情給了人希望,這種希望不是像肖申克那般,一直堅持到最後才終於釋放的,而是始終貫穿於影片。
弱勢的優等生,卻始終有著自己的堅強和主張;硬氣的混混,卻始終有藏在眼底的溫柔和正義。小北保護著陳念,其實何嘗不是為了保護自己心裡的正義和善良。
3.角色及演員方面
導演有太多懟著臉拍的鏡頭,你能通過大屏幕看到演員極具生活氣息的臉,你能感受到他們極其細微的表情變化。而這兩位主演都沒有掉鏈子,甚至自帶很多加分項。不得不說,這兩個角色太適合這兩個演員了。
陳念弱小無助,但內心強大、信念感極強,在高考復讀的重壓下,她堅持著自己的使命,她身上蘊藏著一種以溫柔美好化解世界冷漠的英雄夢想。小北流里流氣、頻繁使用暴力是為了保護自己應對社會,但在陳念面前卻卸下偽裝,展示內心的純真美好。
周冬雨的演技自是不用誇,而易烊千璽的表演在這里著實讓人驚艷。電影里的千璽比之前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里的表現還要好的更多更多,情緒到位飽滿,單是一個場景不斷變化的情感起伏就能給觀眾帶來一陣又一陣的觸動體驗。眼眶裡打轉的淚水,抽搐抖動的嘴唇,深沉有故事的眼神,太多太多,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他會通過此片讓大眾真正認識到「演員易烊千璽」。
而此片之後的獲獎榮耀等等,都已是註定的了。
㈩ 電影《少年的你》為何那麼多人去看真的值得一看嗎
值得。小編認為這部電影是很值得我們去看,《少年的你》主要的題材是以遏制校園暴力為主,倡導社會保護好未成年人,健康正確教育孩子。很多人看完都有很大的感受,小編的朋友圈更是被刷屏了,至於為什麼值得我們去看,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領軍藝術家的年輕化讓人感覺少年可期領軍藝術家多是90後甚至九五零後。這個故事開頭的線索是,胡小蝶和男主角都是零零後演的,張藝凡和易烊千璽沒有太多的表演經驗,但是他們很棒。不用說,周冬雨自然精緻的演技和周的熒屏處女作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這部電影讓人深感覺得少年可期。
綜合以上,這就是小編認為為什麼值得我們去看的原因,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