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吳彥祖好看的電影推薦
《美少年之戀》是由楊凡執導,張艾嘉監制,馮德倫、吳彥祖、舒淇領銜主演的同性題材電影,於1998年8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兩個男生Sam與Jet之間的愛情故事。Jet在偶遇Sam後被他的氣質所吸引而一直無法忘懷,後主動與Sam交往並墜入了愛河。1998年,楊凡憑借該片提名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藝術指導。
《游園驚夢》是由楊凡執導,由宮澤理惠、王祖賢、吳彥祖共同主演的愛情電影,於2001年4月6日上映。該片取材於昆劇《牡丹亭》中的《游園》及《驚夢》兩段摺子戲,而宮澤理惠和王祖賢兩位主角的原型是京劇名伶顧正秋的誼母顧劍秋與啟蒙老師吳繼蘭。此片講述了嫁入榮府的歌妓翠花與家族表親榮蘭之間的情感故事。2001年,該片作為第2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以及第1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影片。
⑵ 游園驚夢的《隔尾》用現代語言概述
人生在世如春夢,且自開懷飲幾盅。白先勇先生的小說《游園驚夢》以一幅繁華熱鬧、流光溢彩的宴客圖,展現一位昔日梨園女伶如今已喪失青春年華與富貴社會地位的奇女子的所憶所見。在精緻的外表下蘊含著無盡的蒼涼與悲哀,撫今思昔,感慨萬千,對過往的緬懷和喟嘆,顯示出在永恆的時間流逝中,人生的無常、人世的滄桑,從而傳達出一種歷史的蒼涼感。
一、似水流年
藍田玉,「藍田日暖玉生煙」,但這塊軟玉沒能保持住永遠的光澤,錢夫人入竇公館前廳,站在一株「萬年青」前面照鏡子的一幕,頭發亂了,身上的綢緞似乎失去了光澤,鏡中出現的是一塊已經黯然失色了的藍田美玉。
藍田玉原是秦淮河畔的崑曲名伶,因一曲《游園驚夢》而被花甲之年的錢將軍看中,一夜間成了將軍夫人,享盡了榮華富貴。錢將軍死後,她成了落魄夫人,在台南伶仃度日。宴會女主人竇夫人桂枝香,在南京時是次長竇瑞生的偏房,出面請客都沒份兒,連三十歲生日酒都是藍田玉替她在錢公館請的。現在,竇瑞生官做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竇公館氣派非凡,桂枝香也打扮得雍容華貴,宴會來客層次很高,宴會熱鬧而風光。十三天辣椒蔣碧月也比從前更加標勁,更加佻撻。此情此景,勾起她一生回憶,想起她過去在南京梅園新村錢公館宴客的款式哄動了整個南京城,單就替桂枝香請生日酒那天,梅園新村的公館里就一擺就是十台。在南京,藍田玉風華翩遷,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是她佔先的,但現在,她卻在台南孤苦伶仃,門庭冷落,坐一次主位都臉紅了。別人都是坐官家汽車來赴宴,她卻坐計程車前來,衣服顏色款式也不合時。
小說採用了第三人稱的視角,從深度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為了創造『舊事重提』或『過去再現』的印象效果,作者在小說里大量運用了『平行』技巧。」此時竇夫人的宴會情景跟當年錢夫人在南京為其做生日的盛宴情景,十分相似:今日落魄的錢夫人即昔日的竇夫人,昔日享受富貴榮華的錢夫人即今日的竇夫人;標致、潑辣、風騷的蔣碧月搶奪過姐姐的情人,錢夫人的親妹妹月月紅與蔣碧月的性格做派如出一轍;而陪伴錢夫人的善解人意的程參謀彷彿就是昔日錢夫人深愛著的鄭彥青,蔣碧月和程參謀的曖昧親密恰恰正如從前的月月紅和鄭參謀……人物關系和活動場景之間的過度巧合的對應、吻合,很容易造成人生如戲的感覺,似乎歷史是一個劇本,不同的是由不同的人去演繹,昔日的台上人變成了如今的台下人而已。
在小說中,展現錢夫人對往昔的眷戀與緬懷的處處可見:「她總覺得台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哪裡及得上大陸貨那麼細致、那麼柔熟」,她認為「台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麼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錢夫人雖然生活在現在,但她更生活在過去,記憶是她曾經活過的唯一憑據。時間的流逝是永恆的,而人類也終究無法留住時間,曾有過的繁華隨時間消散,如今留下的也不過是幾個回憶的片段。時間是單向的,如果在遙遠的將來能夠實現雙向的,也許誰也不會去回憶、不會去珍惜了。小說勾勒出一幅青春幻滅、愛情破碎、生命消亡、榮華盡褪的頹敗圖景。
二、意識流動
小說《游園驚夢》的成功在於將意識流手法的完美應用,在今昔的交錯與對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戀,現在的悲涼,從而將人生的無可奈何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藍田玉在眾人的勸說下臉紅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時,她不禁回想到了錢鵬志當年對她的照顧,為她擺的大場面,那時確是享盡榮華富貴和氣派尊嚴,而如今風華已逝,自己無力鎮住場面,確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悵已成必然。
當藍田玉目睹著蔣碧月蠻橫耍潑的姿態飲下一杯花雕時,由一句似曾相識的「到底是不賞妹子的臉」勾起,意識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時空,那時妹妹月月紅明艷動人,仗著年輕氣盛,也是說著這般話為難著她。而昔日的情人鄭彥秋竟也順勢胡鬧,彎著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無所顧忌。月月紅正如今日的蔣碧月,都搶了姐姐的男人,還要在姐姐面前耍盡威風,要足面子。她們也都喜歡穿的那樣鮮艷,洋溢著光華,想要吸走眾人的目光。竇夫人今日的宴會和當年她的生日宴又構成了一組對比。
小說以第三人稱藍田玉的人物視角敘事,彷彿在積蓄力量,當酒力上來,錢夫人的感情也蘊積到相當程度時,完全中斷竇公館宴請賓客唱崑曲的現實線索,在錢夫人意識流動中回到當年在南京酒席清唱會的情境中去:時而是錢將軍充滿憐愛的話語,時而是鄭彥青的柔聲低喚,時而是瞎子師娘的無限嘆息,時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時而是自己與情人的縱情交歡,時而是妹妹與情人的輕柔淺語。
由於聽到《游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以往經驗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喚起並且推動了錢夫人的意識流動。錢夫人意識流動使眼前的竇公館故事和當年錢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會上故事的重疊。兩個時間橫斷面上的兩個故事,在錢夫人意識流中重疊在一起。
錢夫人的意識流將情緒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應,一個圓熟、和諧並且具有波瀾之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臻於完成了。蒙太奇、時空跳躍、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現實與幻覺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時空錯亂、斑駁離奇的世界。
三、戲夢人生
小說的題目出自《牡丹亭》改編的崑曲《游園驚夢》,小說巧妙地將藍田玉游園賞戲與崑曲《游園驚夢》結合起來。《游園驚夢》與錢夫人的命運維系在一起:當年錢將軍為藍田玉所唱的《游園驚夢》而痴迷,才將其娶為夫人,藍田玉因此由一個地位卑賤的戲子躍身成為高貴的將侯夫人。一次《游園驚夢》的清唱會上,她發現自己的妹妹月月紅鄭彥青有了私情,急怒之下,啞了嗓子,再不能登台演唱。多年後的今天當她參加竇夫人的宴會,似曾相識的情景和《游園驚夢》的唱段再次勾起了悲痛的回憶,藍田玉再次失聲。《游園驚夢》是錢夫人人生的「關鍵詞」,而錢夫人藝術生命的衰竭同時也象徵著崑曲這種傳統藝術的式微。小說中多處運用了戲劇穿插,將古典戲劇的情節、氣氛與小說主人公的內心處境和悲劇命運相互對照。錢夫人徹底沉浸在戲曲營造的氛圍之中,她的意識流動、情緒起伏都與《皂羅袍》《山坡羊》等曲牌的唱詞、節奏相關。讀者捕捉了崑曲的旋律,領悟到唱詞的意蘊,也就可以洞悉到錢夫人紛繁復雜的心理世界。
人生在世如春夢,再好的夢終歸有醒的時候,但夢醒時分,我們又在哪裡?春夢了無痕。一切變得那樣的陌生,彷彿從沒有發生過一般。
竇夫人宴請的客人大多是從大陸瓢泊到台灣來的將領及家屬,對大陸有著深刻的留戀,對台灣有著矛盾而復雜的心理,台灣再好也不過是被人趕過來的。藍田玉作為這些人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極力描寫當年在南京時的無限風光,風華翩遷,宴席華麗,另一方面展現今日在台灣的伶仃、荒涼。在今昔對比,今不如昔,繁華已逝之中,感慨人生無常,歲月無情。歷史的舞台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演繹,錢夫人的三十年河東已經過去,竇夫人的三十年河西在登台,但能持續多久?歷史似乎是喜新厭舊的,誰也不能永不下場。可惜萬年青只是一株樹,萬年歡只是曲牌,時間會洗去一切。
時間能沖去一切,曾經的繁華如煙一般流去。「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世事滄桑,時間會湮沒曾經的成功、曾經的輝煌,在無聲無息中已經離去。
「錢夫人在宴會進行過程中,跌入了舊夢。錢夫人過去享受的那種富貴榮華,今日回想起來,好比一場夢。竇夫人的盛宴,其富麗堂皇氣派,其輝煌鮮明色彩,在今日台北的現實狹窄環境和污染空氣里,簡直好像不可能存在。」
這些從大陸飄過來的異鄉人,在聽著崑曲中尋找一絲陶醉,麻木無知的生活型態,在如夢一般虛幻無常的人生里,卻執迷不悟地貪戀榮華富貴和兒女私情。
不可能每一個夢都成真,正如許多人期盼著田園牧歌,無論你如何努力,因為很多是背離著時代的發展方向。人生如夢如幻,但我們是活在當下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人生又是無常的,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當夢醒時,你還會失落嗎?
⑶ 游園驚夢觀後感
這部影片中,翠花的命運無疑是最悲慘的,但也最幸運。悲慘的是早年為歌妓,淪落風塵,在那個年代,這一行是不好做的,但幸運的是,她非常熱愛崑曲,而且還遇到了知音。當她嫁入榮府,她就註定孤獨寂寞,這和她以前生活完全相反!以前的生活永遠回不去了,特別當她的丈夫、榮蘭的表哥死了之後,她更加寂寞。
榮蘭,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也對崑曲相當熱愛,而且她是教師,熱衷於像男人一樣報國。她們兩人將崑曲《游園驚夢》唱得那麼入情,兩人分別化身杜麗娘和柳夢梅,這種戲曲中的感情也漸漸被移入了現實生活當中。 剛開始,這段同性之戀很難為我所理解,可是想了想:一個失去丈夫成天被關在大院里的女人,一個一心想像男人一樣報國、不甘屈於男人之後的女人,她們都有共同的愛好以及十分相似的命運。她們是相互依存,沒人能夠理解她們。她們就像影片《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對段小樓一樣,他是完全入戲了,是完全將自己當成虞姬了,將自己所有的愛毫無保留地給了霸王。最後,他死在戲台上,和真正的虞姬一樣。
可以說他對戲曲的熱愛接近於瘋狂了吧! 兩個男人將這兩個女人從自我陶醉的狀態中拉了出來,這時她們醒了,原來那份同性之情只是在缺乏溫暖時來自姐妹之間深深的理解和安慰。她們雖然醒了,可也不能避免愛她們的人走了,永遠地走了,再也回不來了!我想她們不會後悔,因為曾經擁有!
《游園驚夢》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是:榮蘭和翠花。那是一個黑暗的社會,在那樣的環境下,這兩女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些方面也表現出相同。
翠花是一個相對柔弱的女人,她是那個時代大部分女人的縮影,不出家門,不入世,只是單調的活著,但是他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憧憬。她希望有個依靠,榮蘭是他的依靠。同時她也充滿了希望,她把希望都放在惠兒身上,希望惠兒能夠學到知識,能夠步入社會,並且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
榮蘭是一個比較先進的女人,他步入社會,接觸社會。但是作為一女人,她和翠花一樣也希望有一個依靠,後來遇到了邢志剛,他同樣也把希望寄託在惠兒這一代的孩子身上。
無論社會如何黑暗,是不能磨滅人們對美好的渴求,不能磨滅人們對禁錮的掙脫,不能磨滅對身心棲息地的渴望。
另外這部電影選背景也非常好,蘇州園林是舊時代的產物,可以很好的表現文章的主題,同時蘇州園林加以崑曲,是美的結合,讓人在更好的體會電影主題的同時也能夠有美的享受。
鳳泊鸞飄別有愁,三生花草夢蘇州。——龔定庵
生在你這片水土的若是男人,便是金聖嘆、倪雲林、徐文長,滿腹才華放任自流,心是已灰木,身如不系舟;
生在你這片水土的若是女人,則是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色藝俱佳相逢意氣,拼將一生休,盡君今日歡。
蘇州,蘇州。
昔日文徵明設計的拙政園里,欞窗古井的細雨綢繆依舊,只是寒山寺的鍾聲,卻已同虎丘曲會上的評彈絲樂一同,悠悠飄過了千年的歲月。
曹雪芹讓他的林妹妹出生在你的襁褓。新婚燕爾的沈三白,與芸娘詩酒唱和於滄浪亭。
自暴自棄的奢華,精雕細琢的厭世。你的眉眼流盼缺乏讓人與天與地斗的理由,只能成為暴發戶們的後代,千金散盡、一晌貪歡的歸宿。
蘇州的榮家大院,身處亂世的沒落大家,反而成為世間最穩妥適意的大觀園,讓人隨著時代一起陷入這甜蜜的沉墮。吳儂軟語間的麻將牌細碎、淺斟低唱中的鴉片香裊繚,綾羅錦緞、古玩書畫,一道空自寂寞。
得月樓里的古翠花,從聲色犬馬轉到裙釵鬢影中來。蘇綉上的花鳥固然溫婉自足,卻也成了她被禁錮的命運的寫照。
歌殘舞罷鎖長門,卧氍毹夜夜傷神。
男人,又怎如女人糾纏紛呈的那顆心。
幸好,她還有蘭,知其音而賞其貌——“早就想勸你別吸煙,可是煙霧中的你是那麼的美,叫我怎麼勸得下口呢。”
京華的女子是瓷質的,釉與彩的圖案雍容大方涇渭分明,白底如心,藍印似情;
江南的女子是玉琢的,翡與翠的紋路綢繆糾纏煙視媚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魏寧格偏激地認為男人不是天才就應該去自殺,放在女人身上,利韁名鎖,才華也不過是身外之物,最真切的,終究還是那點美。
只是太過美麗的女人,這美貌,用了便是“君子不器”,無法淺嘗輒止,不用,卻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流逝殆盡。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生與旦,連臉上胭脂都要同調,以期情意的深淺一般濃淡。而處於eros中的紅塵眾生,又怎能在時間守護那“最好的時光”。
《皂羅袍》、《山桃紅》、《步步嬌》。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是儂愁。
她躺在床上,緩緩點燃了鴉片煙,清唱的是兩人初逢時的《懶畫眉》。
黃碧雲《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中,遭許之行拋棄的葉細細,亦是這般,“心如宋明山水,夜來在暗夜裡聽崑曲,時常踩著自己細碎的腳步聲,寂寞如影。”
是人生如戲么?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
到晚明方至鼎盛的崑曲,彷彿是註定要成為一面鏡子,映射出末世文化的玉山傾頹。
“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它只顧自娓娓道來,說浮生若夢、言年華似水、雲人生無常。紆徐綿眇,流麗婉轉,疏於敘事而把感情施之藻繪,擴其波瀾,使人“飄飄然喪其所守而不自覺”。
賈母眼中才子佳人、金榜題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圭臬過於荒誕,那是富貴美滿人家不懂得的失意之人清醒的自欺欺人。你看那牡丹亭滿台的繁華,空照出幾世的蒼涼。
如張愛玲所言,“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詩。
楊凡的這部《游園驚夢》,雖然不乏薄弱難圓的敘述、莫名其妙的對白和不盡如人意的身段程式,卻仍能品出一絲低回顧影的綢繆來。
人與世衰,音隨代舛。面臨了邢志剛式的他者誘惑的我們,在經歷了這一個世紀的全盤西化後,可還記得家中翠花那一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式微?
回頭皆幻景,對面知是誰。
游園驚夢是一部很美的片子。纏雜不清的曖昧迷離,藕斷絲連的深情蜜意。兩個女人,兩個男人,兩個女人。愛和不愛都已經成了默契,不用說,眼神就好。離別和聚首,糾纏和放手。女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
一個是女人中的極品女人,一個是女人中的極品男人。王祖賢,我一直認為,除了林青霞,在沒有人可以超越她女扮男裝的魅力。她的美麗本就特別,與生俱來的英氣和媚力,交織而成一個特別的女人。在這裡面,她穿女裝不多,雖然好看,但是遠不及她的男裝有味道。那麼曖昧的眼神,我在林青霞的眼睛裡看到過,在劉嘉玲的眼睛裡看到過,在尼可基曼的眼睛裡看到過,都那麼痛苦和壓抑,又放縱和流連。這是個為愛很堅決的女人,無論對誰,愛和不愛,同樣堅硬而充滿鋒芒。只有在對小翠盡那一份守護和關懷的責任的時候,她才柔軟的象個女人。
音樂,很足。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片子用國樂配器。雖然很多都是用現成的崑曲配樂,但是因為天衣無縫,所以弦弦掩映聲聲思,讓人有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感覺。聽那些地道的崑曲配樂,才知道古人把這些樂器稱為“絲竹”的妙意。清冷絕塵。曲如其人。
電影中出色的崑曲配唱,功不可沒。這便是崑曲的好,教你感動,讓你揪心,甚而流連忘返。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任性,明知道兩個女子相親相愛是不妥的,也唯有一路錯下去,固執地錯下去。
⑷ 有哪位大神看過《豪門驚夢》
我知道的和你說的差不多,但也有差別,女二是女主的好朋友,女二和女主喜歡的男二在一起,卻沒想到男二喜歡的是女主,但那時女主已和男主在一起了,女二仍喜歡著男二,但還有一個男二(女主同父異母的哥哥)喜歡她,她本要和男二結婚了,但男二要求分手,她自殺了,但又被救了,後來她和男二又好了,不過女主哥哥利用她對自己的愧疚,給她下葯要了她,並放下狠話:如果她和男二結婚,他就把他們兩歡愛的照片在婚禮上播放,比女主和男主的照片刺激的多,況且她應該沒女主那麼大的意志(女主和男主歡愛時的照片被有心人偷到並且發在網站上)。她沒辦法,只好忍痛和男二分手。後來嘛,我還沒看到結局了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女主是個心理咨詢師,男主是個鑽石大亨,女二是個珠寶鑒定師,男二也是個心理咨詢師,在國際很有名,女主哥哥是飛機機長
如果你還想了解的更詳細一點可以再問我,因為我很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好的小說。這本小說有很多知識可以學,很實際,不過也牽扯了豪門恩怨
《豪門驚夢iii素年不相遲》、《豪門驚夢3素年不相遲》、《豪門驚夢3醉卧總裁懷》這三個名字都是,作者:殷尋 建議你去一個叫「琪網」的網站看,有些網站不完整
望採納
⑸ 逐風鳶和驚夢哪個好看
驚夢。
1、驚夢在第204章來到城下,引起全城人民圍觀,想要一睹盛世容顏。
2、而逐風鳶只是在自己家族之中可以說是絕色的女子。相比之下可以看出驚夢要比逐風鳶更加的好看。
⑹ 王祖賢主演的《游園驚夢》,崑曲唱腔應該是配音吧
是配音,王祖賢不會唱,就算勉強會了也不可能唱那麼好,短時間內學不會的。那個唱很專業
⑺ 游園驚夢錢夫人的命運和內心感慨如何理解
人生在世如春夢,且自開懷飲幾盅。白先勇先生的小說《游園驚夢》以一幅繁華熱鬧、流光溢彩的宴客圖,展現一位昔日梨園女伶如今已喪失青春年華與富貴社會地位的奇女子的所憶所見。在精緻的外表下蘊含著無盡的蒼涼與悲哀,撫今思昔,感慨萬千,對過往的緬懷和喟嘆,顯示出在永恆的時間流逝中,人生的無常、人世的滄桑,從而傳達出一種歷史的蒼涼感。
⑻ 田園樂,後兩句的詩表現了什麼
田園樂,後兩句的詩表現了在田園中一天的事情,早上和晚上做的事情。
田園樂七首
其一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其二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卧東窗。
其三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其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其七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其一
飽見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經常出入北里南鄰上層社會。
追名逐祿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發隱居者是什麼人?
其二
有人很快就能夠封侯萬戶,在交談的當時就能得到賞賜玉璧一雙。
這怎麼能比得過歸隱躬耕南畝,怎麼比得上高卧東窗的閑適生活。
其三
采菱泛舟體驗渡頭疾風正吹,拄著拐杖到樹林西面看夕陽西斜。
我就是那杏樹壇邊的漁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無論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樹也帶來陰涼。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歸村頭巷中,村裡的兒童不認識官家的服裝。
其五
遠處的山邊橫卧著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裊裊的炊煙。
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
其六
桃花的花瓣上還含著昨夜的雨珠,雨後的柳樹碧綠一片,籠罩在早上的煙霧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灑滿庭園 ,家童還未打掃,黃鶯啼鳴,山客還在酣睡。
其七
喝酒時正好遇到山泉,醉後喜歡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樹旁。
早上到南園去摘折露葵,晚上來到東谷舂搗黃粱。
⑼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全文翻譯
麗娘游園歸來,睏倦了,便伏幾小睡,卻作了個甜美的夢:夢見一個小生,拿著柳枝,向她說道:「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
恰好在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乎?」麗娘沒有答話,只是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便牽麗娘衣袖,轉過芍葯欄前湖山石邊說話去了。
麗娘怎會在夢中與一素昧平生的人幽會呢?原來一直受封建禮教禁銅的麗娘,沒有人與她說過知心話。與她最親近的母親,看她睡個午覺,也要說不符家教,看她綉對鴛鴦,也不以為然。
麗娘委實寂寞得很,渴望有人關心她同情她,當夢中人說出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個字時,動魄驚心,怎能不引為知己?以柳枝求題,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見,他不是捧來珠光寶氣的首飾,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戲里有一折「寫真」,描寫杜麗娘作自畫像,可見她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她眼裡,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經濟價值之間並不劃等號,一草一木都可人畫,對金銀珠寶、烏紗玉帶卻看不上眼。在這一點上,他們又有了共同語言。心靈上的相通,在麗娘看來是頭等重要的事,與此人為伴是幸福的,輕輕地一牽,便隨他而去了。
賞析
《游園驚夢》小說的最終主題——人生如夢
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今晚的錢夫人,就是明天的竇夫人。
小說的主人公藍田玉由一位崑曲藝人一躍成為錢將軍夫人,也曾經風華蹁躚,烜赫一時,「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佔先的。」然而這一切都是「從前錢鵬志在的時候」,現在她不過是一個落魄夫人,王謝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與沒落,構成刺激性的對照。對於沒落,是無奈的現實,錢夫人無力去改變,於是就只剩下追憶與懷戀,自己並不能超脫出來,把這一切視若浮雲。竇公館門前兩旁的汽車,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車,「錢夫人坐的計程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
這一細節動作,表現錢夫人還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沒落的現實。在筵會中,錢夫人幾次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回憶起自己風華蹁躚時候的場景,與現實的筵會做比照,折射出錢夫人對過去的懷戀。
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追憶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對故國的眷戀。在這里,故國不僅僅是祖國大陸、舊時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舊時在心理上的認同感、歸屬感。故國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情感,而祖國大陸、舊時家園只是承載這種情愫的載體。這種情愫,以鄉愁的形式表現出來。
例如,錢夫人總覺得「台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尤其是絲綢,哪裡及得上大陸貨那麼細致,那麼柔熟?」「台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麼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的。」這種對台灣的不認同感,並不僅僅得自於錢夫人自己,而是敗走台灣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緒。
比如來台幾十年,竇公館請客仍用上海的廚子,劉副官仍頑固地操著蘇北的口音。這些都是去國之人的鄉愁的整體表現,他們對台灣、對台灣的現狀並沒有認同感、歸屬感,而是頑固地堅持過去的生活(比如票友會),頑固地眷戀著大陸。
這些人在白先勇認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國人」,他們退走大陸,在台灣又不能融入和歸屬,他們沒有自己的家園,在心理情感上處於漂泊狀態,所以對故國懷有強烈的眷念。白先勇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著深刻的認同感的,在《游園驚夢》這部小說里擇取崑曲票友聚會也是有象徵意義的。
在六十年代,作為「中國表演藝術中最精緻最完美的一種形式」的崑曲也已經式微了,受到歐美電影等新興文化的強烈沖擊。小說中堅持喜愛和追憶崑曲這種傳統藝術的,都是一些從大陸敗走的遺民如錢夫人、竇夫人、余參軍等。他們既是政治上的遺民,也是傳統文化上的遺民。
台灣本土的人脫離大陸本土文化的母體,對這些傳統文化並沒有多高的欣賞能力,也就沒有多少眷戀。人心不古作為一種現實,文化遺民們無力去改變,便只有承認,而他們對崑曲的堅持和喜愛,僅僅是對故舊文化的懷念,也是作者文化鄉愁的表現。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光輝燦爛的過去。可是就因為太講究純美、純粹精神,絲毫不肯接受現實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裡,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幾乎完全脫節,再也無法受到欣賞和了解。
於是人人遺棄古老優美的中國文化,趨奔迎接嶄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間,通俗的「花部」亂彈終於取代了優美的「雅部」崑曲。如此,小說里錢夫人的今昔感觸,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而《游園驚夢》也就變得好像是作者對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一闕輓歌。
如此,《游園驚夢》小說,從錢夫人個人身世的滄桑史,擴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貴族文化——的滄桑史。
同樣的暗示含義,亦可引申到社會型態問題上,那就是,影射貴族階級和農業社會的沒落,平民階級和工業社會的騰起,小說結尾,竇夫人問錢夫人:「你這么久沒來,可發覺台北變了些沒有?」錢夫人沉吟了半晌,側過頭來答道:「變多唆。」走到房門口的時候,她又輕輕的加了一句:「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
「變」一字,就是這篇小說的中心主題。「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即比喻工商業社會之興起。我們還注意到,今日宴會里唱《游園》的後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會」雖然還存在,「貴族階級」卻已隱逝無蹤。
⑽ 求推薦電影,與《游園驚夢》(王祖賢版)相似的,《霸王別姬》和《梅蘭芳》的我都看過了
《胭脂扣》,《夜半歌聲》,《蝴蝶君》等都挺好看的,很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