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什麼尺幅大的電影好看

什麼尺幅大的電影好看

發布時間:2022-11-01 11:47:03

A. 家裡正對大門口掛什麼畫好

入戶門對著的那面牆,也就是常說的玄關,掛畫顯得簡單實在,也更有空間感和感染力。一幅雅緻不失韻味,精美不失格調,又蘊含吉祥寓意的玄關掛畫,會給整個家增色不少,並完美的詮釋出別樣的氣質,讓整個家的質感都上升。

1、牡丹花開、富貴自來 張洪山作品《花開富貴》。

B. 120膠卷和135的差別

【主回答】

膠卷常見的有120膠卷和135膠卷。

經常用的是135膠卷,135膠卷適應於各種型號的135照相機。這種膠卷寬35毫米,長160~170厘米,膠卷兩邊有按規則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卷。135膠卷是最普遍的膠卷,相對成本要低。

120膠卷根據不同的120照相機可拍攝出大小不同的畫面,其中有拍攝16張底片的(畫幅為4.5×6厘米);拍攝12張底片的(6×6厘米);還有拍攝10張底片的(6×7厘米)與8張底片的(6×9厘米)。120膠卷的長度一般為81-82.5厘米,寬度為6.1-6.5厘米。120膠卷拍攝幾張底片,取決於相機的型號而各不相同。120膠捲成本比較高,很難找到能沖洗的店。

直接掃描儀掃到電腦上還是相同尺寸的120膠片比較清楚。

【(2)什麼尺幅大的電影好看擴展閱讀】

一、簡介

膠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種成像器材。現今廣泛應用的膠卷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底片為軟性,捲成整卷方便使用。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經顯影工藝後固定於片基,成為我們常見到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則塗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除了負片之外還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二、知名品牌

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簡稱柯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成為柯達全球第二大膠卷市場,僅次於美國。而根據預測,數年後,中國將成為柯達的全球第1大市場。伊士曼柯達公司在影像拍攝、分享、輸出和顯示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一百多年來幫助無數的人們留住美好回憶、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娛樂時光。

柯達公司由發明家喬治·伊士曼始創於1880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柯達是「信息影像」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這個行業的市場價值達3850億美元,包括設備(如數碼相機和掌上電腦)、基礎設施(如在線網路和影像沖印系統)以及服務和媒介(如訪問、分析和列印影像的軟體、膠卷和相紙)。柯達利用先進的技術、廣闊的市場覆蓋面和一系列的行業合作夥伴關系來為客戶提供不斷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他們對影像中所蘊含的豐富信息的需求。

公司有以下幾大業務領域:攝影—為大眾消費者、專業攝影師和電影攝影師提供數碼和傳統產品及服務;醫療影像—為醫療衛生行業提供傳統和數字影像獲取、存儲和輸出產品及服務;商業影像—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影像獲取、輸出和存儲產品及服務;元器件—為原始設備生產商(OEM)提供光學元件和感光晶元;以及顯示器—設計和製造世界領先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屏以及其它特殊材料。

公司2002年的全球營業額達128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柯達全球員工總數約為七萬人,其中三萬九千人在美國。公司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和中國設有生產基地,向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國家銷售種類眾多的影像產品。

C. 手機拍照設置16:9好還是4:3

16:9是現在多數手機屏、電腦顯示器、電視的顯示比例,所以設置成16:9成在這些顯示上全屏顯示,視角顯示得更寬,看起來有電影大片的感覺。

而4:3多是比較舊的電腦顯示器、舊手機顯示器在使用,以及照片沖洗的比例,照片的高度和寬度相對適中。

看你是喜歡在哪裡使用照片,如果只是在手機上或者電腦上看的話,選用16:9會好一些。但是沖洗照片的話,16:9的比例,要麼沖洗出來不能鋪滿相紙,要麼就要裁切成4:3的比例,損失部分畫面。

D. 《權利的游戲》哪幾集尺度大

《權利的游戲》尺度大的鏡頭有:

1丶第一集就有龍媽沐浴的場景還有把她賣給多斯拉克頭領當壓寨夫人那一幕,隨後的幾集在拍多斯拉克部落時也有這樣的鏡頭。

2丶第二集瑟曦和詹姆在臨冬城的塔里偷情的一幕

3丶第七集洛拉斯給藍禮刮鬍子的時候

4丶第三季多恩親王和王後在君臨城的妓院的場景

5丶同是第三季,三傻和小扒皮洞房夜的一集

簡介:

《權力的游戲》(Game of Thrones),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該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

2015年,第67屆艾美獎中《權力的游戲》破紀錄斬獲12項大獎,包攬了最佳劇情、導演、編劇、男配等大獎 。2016年,被選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劇集。2018年,獲得第70屆艾美獎最佳劇集獎。

2019年9月,該劇被英國《衛報》評選為21世紀100部最佳電視劇,名列第7位。

2021年4月,《權力的游戲》將迎來開播十周年的紀念日。

E. 丙肝不能吃的食物,具體點的~.不要什麼什麼之類的不懂~!!!

.

這 個 沒 有 准 確 的 說 法 ,目 前 丙 肝 是 可 以 治 愈 的,吉 三 代 對 丙 肝 治 愈 率 有 9 8 % 的 治癒 率 , 我 之 前 在 杭 州 五 舟 購 買 了 一 個 療 程 的 吉 三 代 , 吃 了 效 果 還 真 不 錯 。 具 體 的 你 可 以 電 話 問 一 下 他 們。

杭 州 五 舟 t e l:( 4 0 0 —— 1 5 0—— 8 0 8 9 )


.


.


.


.


.


.


.


.


.


.


....................................................................


....................................................................

[注釋](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掛的幌子。

[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台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全唐詩》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雜訊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後進入了睡鄉。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樹棲鴉」,主要應該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後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朴實、簡潔、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託了月夜的寂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由於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你看他選取「無聲」二字,那麼細致地表現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豈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白兔呢,那揮斧的吳剛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詩句帶給我們的是多麼豐富的美的聯想。

明月當空,難道只有詩人獨自在那裡凝神注望嗎?普天之下,有誰不在低回賞月,神馳意遠呢?於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明點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瞭望月者的范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並不採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並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情痴,手法確實高妙。在煉字上,一個「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全唐詩》錄此詩,「落」字作「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 。南京的江山形勝 ,素有「虎踞龍盤」之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為「金粉六朝 」。但由於荒淫誤國,這一個一個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 ,也就荒涼下來了 。劉禹錫於唐敬宗寶歷二年(826 )罷歸洛陽 ,路過金陵 ,見昔日豪華勝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 。「山圍故國周遭在 」,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 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著「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後兩句寫月照空城 。「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 」,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 ,這里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 ,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 舊時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 ,富貴風流,轉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 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 」,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沉,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 、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實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 。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嘆賞不已,當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不禁贊嘆道:「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之高。不過,後來的詩人並不因此而擱筆,詠金陵的詩詞還是層出不窮,只是很少能達到劉禹錫這首詩的水平罷了。

金陵,六朝均建都於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為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金陵五題》。《石頭城》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著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著它。這里,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為石頭城,並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著城郭,彷彿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對著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為何一點痕跡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只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月標「舊時」,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涼了。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台覽古》有句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謂蘇台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並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內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白居易讀了《石頭城》一詩,贊美道:「我知後之詩人無復措詞矣。」後來有些金陵懷古詩詞受它的影響,化用它的意境詞語,恰也成為名篇。如元薩都刺的《念奴嬌》中「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為能事了。

這首《始聞秋風》不同於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了獨特的美學觀點和藝術創新的精神。

開頭兩句「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就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徵。當她重返人間,就去尋找久別的「君」──也就是詩人。她深情地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刻與詩人分別,而今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在這里詩人採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的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准確地點明了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

頷聯「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是詩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寫。詩人說:五更時分,涼風颼颼,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麼勁疾肅爽,而我那衰老的顏狀卻在鏡中顯現出來。這前一句是正面點出「始聞秋風」,後一句是寫由此而生發的感慨;和以上兩句連讀,彷彿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

讀到這里,頗有點兒秋風依舊人非舊的味道,然而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用力一轉,精神頓作。駿馬思念邊塞秋草,昂起頭,抖動拳曲的毛;鷙雕睜開睡眼,顧盼著萬里青雲,這一「動」一「開」,極為傳神地刻畫出駿馬、鷙雕那種「聆朔風而心動、眄天籟而神驚」的形象。它不僅反映了它們內心的「思」和「盼」,還顯示出一種潛藏的力量,似乎讓人們感到,只要時機一到,它們就可以一展驥足,賓士疆場;或展翅藍天,搏擊長空。「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時節,安能激壯心,」正是秋風使它們心動、神驚,是秋風給它們帶來了虎虎的生氣。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賦予萬物以活躍的、飽滿的神韻。所以五六兩句並沒有離題,而正是透過這兩個形象,有力地從側面渲染了秋風秋色的魅力。同時,也是為下文蓄勢。「草樹含遠思,襟懷有佘情」(劉禹錫《秋江早發》),「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二首》),秋天的一景一物無不觸動著詩人的情懷;「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的形象,也同樣喚起了詩人的激情。所以下懷;「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的形象,也同樣喚起了詩人的激情。所以下兩句便直抒胸臆:「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啊!寥廓江天,山明水凈,真是「秋容一洗,不受凡塵涴。許大乾坤這回大」(陳亮《洞仙歌》)。我就是抱著這衰病之軀,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為「你」──勝過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由於上聯有「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為比興,這里的迎秋風上高台,翹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為君」二字照應開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寫出一年顏狀衰變的原因。但是,盡管如此,豪情不減,猶上高台,這就更表現出他對秋的愛,更反映了詩人自強不息的意志。可見前言「一年顏狀鏡中來」,是欲揚先抑,是為了襯托出顏狀雖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潛說:「下半首英氣勃發,少陵操管不過如是」。

劉禹錫作為中唐時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員,作為一位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家,是比較爽朗和倔強的。他並不因失敗和不幸而消沉氣餒,相反他卻以為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從中獲得教益。這就是他所說的:「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學阮公體三首》)。所以他在遭貶之後,仍然能保持著對用世的渴望和對理想的執著,至老不衰。晚年寫的這首《始聞秋風》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跌宕雄健的風格和積極健康的美學趣味,正是詩人那種「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藝術寫照。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後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一方面又稱贊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大意是說:你該當遭到不幸,誰叫你的才名那麼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過分了。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贊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一來一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正因為「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詩情起伏跌宕,沉鬱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秀之作。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

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

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

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

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築城,起於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並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麼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麼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慣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獨指??

橫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徵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後,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築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徵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願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佔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苟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而陸游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F. 牆體彩繪要如何操作需要什麼材料

手繪牆畫的材料:
各色環保塗料、毛筆、排筆、粉筆、鉛筆、涮筆筒.

手繪牆畫製作步驟:
1.先想好需要手繪的圖案,可以模擬現成的圖案,無論簡單或是復雜,都建議先用粉筆或鉛筆打好草圖。
2.打好草圖後,用排筆輕輕掃淡些,保留痕跡。建議初學者還是從簡單的圖案入手,等熟練之後再進行復雜的圖案。
3.開始上塗料了,要根據圖案線條的粗細和上顏色面積的大小,選擇使用大中小號的毛筆或是排筆,接著根據個人喜好把塗料畫上就OK了。
手繪牆畫製作問題點撥:
1.如果畫好後圖案顏色不均勻,是因為下筆時輕時重,或者顏料太稠了;
2.線條時粗時細是因為勾線時力度沒有掌握好,所以勾線力度要均勻;
3.勾的線條時斷時續,是因為筆醮顏料時多時少,要保持一致;
4.圖案干後手感硬,是因為顏料太稠,記得要加稀釋劑;
5.圖案的線條滲水走位,是加多了稀釋劑,或者是筆清洗後沒有擦乾水,所以記得每次清洗筆後要擦乾筆尖的水,以免滲色;
6.如果不小心畫錯了線條,也不要著急去擦拭,等到顏料干後用白色顏料蓋過,等到白色顏料干後再補上正確的線條就行了。

手繪牆畫製作問題點撥 注意點:

1.如果畫好後圖案顏色不均勻,是因為下筆時輕時重,或者顏料太稠了;
2.線條時粗時細是因為勾線時力度沒有掌握好,所以勾線力度要均勻;
3.勾的線條時斷時續,是因為筆醮顏料時多時少,要保持一致;
4.圖案干後手感硬,是因為顏料太稠,記得要加稀釋劑;
5.圖案的線條滲水走位,是加多了稀釋劑,或者是筆清洗後沒有擦乾水,所以記得每次清洗筆後要擦乾筆尖的水,以免滲色;
6.如果不小心畫錯了線條,也不要著急去擦拭,等到顏料干後用白色顏料蓋過,等到白色顏料干後再補上正確的線條就行了。
1.如果畫好後圖案顏色不均勻,是因為下筆時輕時重,或者顏料太稠了;
2.線條時粗時細是因為勾線時力度沒有掌握好,所以勾線力度要均勻;
3.勾的線條時斷時續,是因為筆醮顏料時多時少,要保持一致;
4.圖案干後手感硬,是因為顏料太稠,記得要加稀釋劑;
5.圖案的線條滲水走位,是加多了稀釋劑,或者是筆清洗後沒有擦乾水,所以記得每次清洗筆後要擦乾筆尖的水,以免滲色;
6.如果不小心畫錯了線條,也不要著急去擦拭,等到顏料干後用白色顏料蓋過,等到白色顏料干後再補上正確的線條就行了。

手繪牆繪制的顏料 丙烯顏料:

丙烯顏料屬於人工合成的聚合顏料,發明於20世紀50年代,是顏料粉調和丙烯酸乳膠製成的。丙烯酸乳膠亦稱丙烯樹脂聚化乳膠。丙烯樹脂有許多種,如甲基丙烯酸樹脂等,因此,丙烯顏料也有很多種類。國外顏料生產廠家已生產出丙烯系列產品,如亞光丙烯顏料、半亞光丙烯顏料和有光澤丙烯顏料以及丙烯亞光油、上光油、塑型軟膏等等。
丙烯顏料深受畫家歡迎。與油畫顏料相比,它有如下特性:

(1)可用水烯釋,利於清洗。
(2)速干。顏料在落筆後幾分鍾即可乾燥,不必像油畫作品那樣完成後需等幾個月才能上光。喜歡慢干特性顏料的畫家可用延緩劑來延緩顏料乾燥時間。
(3)著色層干後會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時形成堅韌、有彈性的不滲水的膜。這種膜類似於橡膠。
(4)顏色飽滿、濃重、鮮潤,無論怎樣調和都不會有「臟」「灰」的感覺。著色層永遠不會有吸油發污的現象。
(5)作品的持久性較長。油畫中的油膜時間久了容易氧化,變黃、變硬易使畫面產生龜裂現象。而丙烯膠膜從理論上講永遠不會脆化,也絕不會變黃。
(6)丙烯顏料在使用方式上與油畫的最大區別是帶有一般水性顏料的操作特性,既能作水彩,又能作水粉用。
(7)丙烯塑型軟膏中有含顆粒型,且有粗顆粒與細顆粒之分,為製作肌理提供了方便。
(8)丙烯顏料有毒,但對人體不會很大的產生傷害。只要小心不要誤食就行了。
(9)丙烯顏料可以用作自己設計文化衫,可以突出個人個性。但是最好要用全棉的衣服,而且是白色的。

G. 《親愛的檸檬精先生》吻戲尺幅過大,如何看待現在電視劇的吻戲

近日,一則“《親愛的檸檬精先生》吻戲尺幅過大”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我們中國的影視劇的吻戲,床戲等尺度向來都是比較小的,如果大家去看歐美電影的尺度,就會發現中國的尺度相對於歐美的基本上是屬於九牛一毛了。而在我們這邊影視劇作品《親愛的檸檬精先生》也少見的出現了比較大尺度的吻戲,讓很多人覺的尺度太大了,太過火了,但是真的過火嗎?真的應該去限制嗎?我們可以來討論一下。

一.為何覺得尺度大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親愛的檸檬精先生》這部影視作品尺度特別大呢?我想,首先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對於這個尺度的要求太低了,因為我們中國市面上的電視劇基本上尺度都是很小的,吻戲基本上都是採取一個錯位的拍攝手法偏多,這樣就會造成觀眾感受不到那種電影劇情當中的感覺,會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質量。那為什麼中國的尺度普遍很小的呢?

H. 聽說電分掃描效果好,最大尺幅是多大啊

電分機掃描畫幅最大隻有60cm*55cm,億楊電分都是通過拍反轉片後再電分。還有可以通過平板掃描,然後調色。效果能達到要求。

I. 書法中中堂和條幅有什麼不同

1、定義不同

中堂:中堂是國畫裝裱中直幅的一種體式,以懸掛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國舊式房屋樓板很高,人們常在客廳(堂屋)中間牆壁上掛上一副巨大的字畫,稱為中堂畫。

條幅:條幅是豎行書寫的長條作品。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安排章法時,應能根據書體的特點,精心構思,立意要新。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落款要錯落有致,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兩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2、格式不同

中堂:因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體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創作時,要注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要使它們之間主次有別,相應生輝。落款切忌喧賓奪主。

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餘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佔一行或數行,上下均不宜與正文平齊。

印章要小於款字,蓋印一般需離開一字以上位置,蓋在款字的下方,也可蓋在款字左側。

條幅:寫成兩行或三行的。 兩行的格式。左右兩行均靠紙的左右兩邊寫,中間留出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聯系節奏,以及兩行間的彼此呼應。落款通常寫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應略高於第一行末一個字。款字可寫一行或兩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間的相互關系,穿插映帶及節奏變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於一、二兩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寫款,款字應短於正文,上下不宜與正文平行。

居中寫一行(少字數)的。書寫內容一般為格言、警句或一句詩詞等。字數較少,寫時要注意字的開合及節奏變化,以求生動。落款可分單款、雙款。單款一般寫在左側中間的位置。款字內容包括書寫時間、作者的名號,也可只寫作者名或號。

印章蓋在款字下方,一般以兩方為宜,印與印之間要適當拉開距離。落雙款,上款寫在作品的右側中間偏上的部分,一般寫創作作品的時間,若是贈送作品,則需寫明被贈者的名或號,稱謂及雅正、雅鑒、惠存,清賞等字樣。

3、形式不同

中堂:界格式。用於書寫工整一路的作品,書寫前要先打界格,打界格的線條要細而勁挺。但在落款處不要打界格,務使行氣貫通。

疏朗式。書法作品重虛實相見,全是虛不見實,謂之空洞無物。全是實不見虛,謂之局促鬱塞。有虛有實,謂之瀟灑空靈。書法創作要怡然自得,要舒適自然,要巧作安排。

隨款式。所謂隨款式,是指正文不夠寫,把多餘的正文當作落款來寫,一統到底。這種款式在書寫時表現為十分的隨意,一看沒紙了,便把正文當作落款寫,與正文攪和在一起。

界格信札式。信札是尺牘,把多個尺牘組合在一起,搞成一幅中堂,有分有合,以小見大,令人神往。

文識各半式。款文和正文各佔一半,雖說是款文,其實與正文一樣,只是寫得小了一點,有一種大疏對大密的趣味。

團扇對聯式。中間作四個團扇,兩邊配上一幅對聯,內圓外方,很有一點創意。

條幅:清代汪士慎的隸書條幅,正文用界格,分作三行;落款不用界格,頂天立地,直落一行,印在款中。

沈尹默的行書條幅,正文採用豎界格三組冊頁,合作一幅條幅作品,別有一番滋味。

陸維釗的行書條幅,正文採用無界格,僅二行半就寫完了。落款起於正文之下,但稍稍拉開一點距離,整個款文時斷時續,巧妙無比。

清梅清行書條幅,正文無界格,落上下款,上款高於正文,且有序三行。下款落於中偏下,作品的左下角蓋了五方印,左下方一印為壓角印。

J. 電影全畫幅和照相機的全畫幅的區別

電影膠片有35毫米、16毫米等規格;照相機35毫米全畫幅就是取自電影35毫米膠片的規格,其畫面尺寸是36X24毫米。
說到照相機的全畫幅不做特別說明通常就是指35毫米規格全畫幅,其尺寸完全等同於35毫米電影膠片的尺幅,沒有區別。

閱讀全文

與什麼尺幅大的電影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部電影叫什麼一號是一個小男孩演的 瀏覽:733
電影特效需要學什麼軟體有哪些 瀏覽:454
關於有歷史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4
嘉雯什麼電影 瀏覽:424
你找什麼電影 瀏覽:805
如何去電影院約 瀏覽:503
自己下載的電影如何上傳蘋果手機 瀏覽:899
下載的電影卡是怎麼回事 瀏覽:454
電影鴉片戰爭免費下載 瀏覽:630
電影中精神病男友會怎麼殺死女友 瀏覽:748
西野翔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226
電腦如何同步看電影 瀏覽:207
2018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好看 瀏覽:4
關於二炮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91
微電影需要投資多少錢 瀏覽:156
有沒有叫什麼伯爵的電影 瀏覽:250
越戰的電視劇和電影有哪些 瀏覽:798
2018上映的兒童電影有哪些 瀏覽:32
不用下載軟體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397
厲害媳婦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