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破門觀後感四百字
要點:
1、簡要敘述這部影片的內容和情節
2、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範文:
《破門》講述2008年川西北山區的新明小學新來一位名叫喜哥的體育老師,面對山區留守兒童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為了讓孩子身體健壯、性格開朗、建立自信,他帶領孩子「zua 」(註:四川俚語,同「踢」)起了足球。
電影《破門》帶著我再次觸碰了那場不忍追憶的國殤,汶川十一年究竟承載了什麼,從《破門》里我看到了什麼是中國精神,什麼是國家之魂,民族之魂。魂者,人類力量的源泉,魂者,後代子孫的不屈不饒,魂者,是精神氣的追求。
《破門》的這道「門」不僅是足球之門,同時也是留守兒童孩子們的夢想之門與心靈之門,《破門》破開了大山裡的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破開了封閉他們的精神世界的門。
電影始終貫穿的主線是質朴善良、堅強希望、守望扶助。把孩子們內心的傷痕、撕心的憂傷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生死離別的鏡頭讓觀者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演員的真情實感。
② 破門電影上映時間是什麼時候
《破門》是由徐耿執導的勵志體育電影,由馬順洗、李虎城、彭一家、劉炷詩嫚等主演。
該片以四川綿陽安州區迎新鄉小學足球隊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為背景,講述了一支山區留守兒童足球隊的師生不畏艱苦,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逐漸走出災難陰霾,收獲成長和嶄新生活的故事[1]。
該片於2018年5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中文名
破門
外文名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出品公司
中海外大德華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徐耿
編劇
許波
製片人
劉乃藝
類型
勵志、體育
主演
馬順洗,李虎城,彭一家,劉炷詩嫚
片長
104分鍾
上映時間
2018年5月11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③ 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有,《破門》,《1428》,《5.12汶川不相信眼淚》,《驚天動地》,《人民至上》等。
1,《破門》
《破門》是由徐耿執導的勵志體育電影,由馬順洗、李虎城、彭一家、劉炷詩嫚等主演。該片以四川綿陽安州區迎新鄉小學足球隊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為背景。
講述了一支山區留守兒童足球隊的師生不畏艱苦,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逐漸走出災難陰霾,收獲成長和嶄新生活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5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1428》
《1428》是一部以四川地震為主題的紀錄片,四個阿拉伯數字指地震爆發具體時間,即2008年5月12日14 :28。
2008年11月6日,中國政府宣布,將斥資一萬億元(約1465億美元)在未來三年內重建災區。 他在去年汶川發生地震後趕赴災區,感受到災難的悲痛,也目睹了諸多荒誕場景,因此用兩個月的時間拍攝了這部電影。
3,《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是由楊鳳良執導,朱小雪、張文俊、王磊、譚松韻 聯合主演的劇情片。影片用最真實的鏡頭記錄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溫情和肅穆的燭光里展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九(3)班所經歷的死亡浩劫。
4,《驚天動地》
《驚天動地》由王珈、沈東執導,柳建偉、馬維干、康麗雯 、王戈洪為編劇,李幼斌、侯勇等主演的一部災難救援片。主要講述了軍中某旅旅長唐新生於演習途中突遇特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5,《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由陳真導演的一部紀錄片。也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60部獻禮影片之一,也是中央宣傳部和廣電總局向社會推介的首批重點國產影片中唯一一部紀錄電影。
④ 四川新明小學足球隊原型
故事的原型是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迎新鄉小學,安州區曾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災區。
迎新鄉小學設施落後,學生以留守兒童為主,然而這支校隊在全國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請賽中勇奪亞軍,一戰成名。電影對迎新鄉小學足球隊的故事進行了藝術改編,融入了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等事件,講述出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老師喜哥,正是由一手建立了這支球隊的迎新鄉小學副校長馬順洗本色出演,而飾演影片中的孩子的,也是毫無表演經驗的當地學生。在影片《破門》中,新明小學新來的老師喜哥給荒廢體育課多時的孩子們帶來了足球和新的視野。在踢球的過程中,孩子們建立了自信,從膽小內向變得開朗樂觀。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驟然來襲,新明小學夷為平地,孩子們的心靈遭受重創,也是喜哥,帶領他們再次參賽,孩子們在賽場上通力合作,依靠不服輸的信念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絕地反擊,治癒了在地震中受傷的心靈。許波說,《破門》關注的是人的內心。在許波看來,《破門》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不僅有足球,還關注了留守兒童、教育等問題,「至於《破門》的含義,都在故事裡,就像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我想讓觀眾自己去定義。」這不僅僅是一場關於籃球的比賽,更是一個向世人展現兒童內心世界的電影。
⑤ 如何評價足球電影《破門》
十年前,一場驚天浩劫讓「5·12」這個日子成為國民心中不可承受之傷痕。因為記得,所以懷念。
如今,一部講述四川綿陽山區小學足球隊於地震中風雨涅槃故事的電影《破門》即將於全國院線上映,一群山區留守兒童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逐漸走出地震災難陰霾,最終迎來全新的生活。
《破門》通過他們在面對重大災難時不屈不撓的人生態度,折射了四川人民堅韌、頑強、樂觀和從容的心態,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作為一部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活動展映影片,《破門》以這樣的方式紀念國之殤,緬懷歷史,接力奮斗,展望未來。
⑥ 演512大地震的電影叫什麼
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有,《破門》,《1428》,《5.12汶川不相信眼淚》,《驚天動地》,《人民至上》等。
1,《破門》
《破門》是由徐耿執導的勵志體育電影,由馬順洗、李虎城、彭一家、劉炷詩嫚等主演。該片以四川綿陽安州區迎新鄉小學足球隊為原型,以「5·12」汶川地震為背景。
講述了一支山區留守兒童足球隊的師生不畏艱苦,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逐漸走出災難陰霾,收獲成長和嶄新生活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5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1428》
《1428》是一部以四川地震為主題的紀錄片,四個阿拉伯數字指地震爆發具體時間,即2008年5月12日14 :28。
2008年11月6日,中國政府宣布,將斥資一萬億元(約1465億美元)在未來三年內重建災區。 他在去年汶川發生地震後趕赴災區,感受到災難的悲痛,也目睹了諸多荒誕場景,因此用兩個月的時間拍攝了這部電影。
3,《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是由楊鳳良執導,朱小雪、張文俊、王磊、譚松韻 聯合主演的劇情片。影片用最真實的鏡頭記錄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溫情和肅穆的燭光里展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九(3)班所經歷的死亡浩劫。
4,《驚天動地》
《驚天動地》由王珈、沈東執導,柳建偉、馬維干、康麗雯 、王戈洪為編劇,李幼斌、侯勇等主演的一部災難救援片。主要講述了軍中某旅旅長唐新生於演習途中突遇特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5,《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由陳真導演的一部紀錄片。也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60部獻禮影片之一,也是中央宣傳部和廣電總局向社會推介的首批重點國產影片中唯一一部紀錄電影。
⑦ 如何評價足球電影《破門》
才在CCTV5看到這部電影,引用其中的話,我們對於足球的情感很復雜,電影《破門》通過足球重識自我,重建信心,也許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排除萬難,一路向前的心,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隱藏的寓意,破處自己無形的門。可惜排片真的少,今天如果不打開電視,都不知道這部電影。明天去看看,感覺是個不錯的片子。
⑧ 破門這部電影講了什麼道理二十字
好破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只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斷的努力奮斗,才有可能成功
⑨ 電影破門的觀後感300字
電影觀後感的寫作思路是寫出自己看完電影的真實感受,引起其他人的共鳴。
足球運動,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但對於有的人來說則代表著一種精神力量。在電影《破門》中,故事中的孩子們便是以足球為精神象徵,因為足球代表著夢想、友情與團結。
這樣的也是為人父母的我們,以及教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為一部關注兒章成長的電影,要塑造出性格鮮明又立體鮮活的兒童形象並不簡單孩子不是專業演員,缺少對於人物的掌控與塑造力。
但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發現這種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影片中的孩子都給深刻的印象巾不讓須眉的쫓果頑強勇敢的小鋼炮、思路清晣的隊長上校這些孩子用最真實的狀態,最自然的方式將一個個處在山區的小學生形象生動地還是表或內心情。
⑩ 鄭愷新片真實口碑出爐,質量到底如何,觀眾:一言難盡
近來國內頻頻爆出的一些有關演員的消息,都是什麼「假吃」「摳圖」「替身」「扮丑時也要美」之類的,令人大失所望。
在這個背景下,當我聽到演員鄭愷為了一部電影先是塑身到129斤,然後開始兩個月內狂吃到近170斤的經歷之後,立馬也對這部電影產生了好感與好奇。
這部電影就是—— 《超越》
本片的導演是韓博文,早年在《馬向陽下鄉記》《金甲戰士》裡面當過副導演,獨立執導的一部《守衛者·浮出水面》的豆瓣評分僅4.4分。
編劇是甲子復,一位毫無存在感的不知名編劇。
昨天《超越》正式上映,連續2日拿下票房冠軍,觀眾評價卻呈現兩個極端——
有人給好評,這樣說:
有人給差評,這樣說:
這部電影質量究竟如何呢?
真正坐在電影院看完後,《超越》令我喜憂參半,一言難盡——
這是一部優缺點都很明顯的電影。
1、
先簡單說一下劇情吧,大致就是昔日的一百米短跑明星郝超越(鄭愷飾)與師弟即現役短跑冠軍吳添翼(李昀銳 飾)在分別十幾年後再次相遇的故事。
《超越》沒有將重點放在運動賽場上兩人的風光時刻,而是將大量筆墨放在運動員退役之後的凄涼處境上。
說實話這個題材相當好。
在現實中的那些無人在意的角落裡,有一些昔日也曾獲得不少榮譽的運動員們在退役之後過著艱難的生活,譬如:
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擔任搓澡工,
跳水女子奧運會冠軍桑雪賣藝救母,
浙江萬馬二隊籃球運動員謝志明轉行保安
國際馬拉松賽冠軍艾冬梅迫於生計變賣曾經獲得的17塊獎牌…
中國體操冠軍張尚武退役後街頭賣藝求生,曾以100每塊的價格變賣金牌……
再加上隨著《摔跤吧,爸爸》的成功,這幾年國內 體育 題材的正成為一個風口,比如《奪冠》《飛馳人生》《李娜》(未上映)《破門》……
其中,以短跑為題材的電影幾乎沒有,《超越》是開風氣之先。
而主演鄭愷曾經是國家二級短跑運動員(沒想到吧),且鄭愷本人原本就有「小獵豹」這個別稱,此次在片中飾演一位短跑運動員倒是相映成趣。
同時,為了把運動員訓練的狀態真實呈現出來,電影製作方還請來了李寧和范志毅當演員,讓蘇炳添來執導鄭愷。
李寧就不多說了。
年輕人可能不太知道,范志毅是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原中國國家足球隊隊長,司職後衛,是中國第一位獲得「亞洲足球先生」稱號的運動員。
而蘇炳添很多人可能很熟悉了,即使不知道到底有多牛逼,但也肯定知道他很牛逼。
「2015年5月,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美國尤金站中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第三名,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進入9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
打開網路搜索,像「第一位」「奪冠」「打破記錄」這樣的字眼,幾乎滿屏都是。
從這些客觀因素綜合來看,《超越》還是有機會出成績的,影片在劇情和演技上的確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2、
一開始,郝超越作為一個天才運動員,他年輕時創造了很多輝煌的記錄,是獲獎無數的「百米飛人」,也成功跑進了國家隊,成為了隊員們口中的「大師哥」。
什麼汗水、鮮花和掌聲,郝超越早已領略了無數。
後來,隊里進來了一個新隊員,叫吳添翼。
這個吳添翼啊,是郝超越的小迷弟,他的一些舉動甚至到了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性取向與常人不一樣的地步。
比如把郝超越第一次在大賽上拿下冠軍的跑鞋像供佛一樣供在櫃子里,也不知道他怎麼搞到手的,難道是通過某海鮮市場(二手轉賣中心)拍賣拍下來的?
比如他會大聲對著郝超越大喊「超越師兄我愛你」。
平時什麼星星眼、跟屁蟲、舔狗之類的都是常規操作。
一開始訓練的時候,教練就發現吳添翼有起跑反應慢的毛病,於是郝超越想到了用接足球的方法來訓練他。
結果這一練,好傢伙,吳添翼跑的那是真快。
這個時候,吳添翼還年輕,正處在上升期,只要訓練方法得當,加上個人努力,出成績是早晚的事。
而郝超越呢,他作為一個老隊員,眼看著就要三十歲了,身體的各項指標的都在下降,老病又添新傷,這些問題都不是努力活著訓練方法能夠消除的。
於是他開始找教練的茬,開始去國外訓練,遠離了國家隊的那群隊員。
郝超越沒有告訴別人,自己其實是因為害怕被吳添翼超過而離開的。
他太想贏了,運動員只有贏才能獲得姓名,最後才能安度餘生,才不至於淪落到賣金牌的地步。
很多觀眾看到這里會想,為什麼非要贏呢?自己喜歡,自己努力過不就好了嗎?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還記得劉翔嗎?
從2001年開始,劉翔在92場比賽中一共獲得了60次冠軍,16次亞軍和9次季軍,只有7場比賽沒有能位列三甲。
但健忘的人們只記得2008年奧運會劉翔的因傷退賽。
至此,一場規模龐大的,鋪天蓋地的網路暴力,湧向了這位為運動事業和祖國貢獻了自己所有青春歲月的偉大運動員。
片中,贏過很多場比賽的吳添翼,因為ADD(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發作,吃葯被拍到之後,網上的網友不是也對他進行了網暴嗎?
這種網暴,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一定不會就此消失,這就是烏合之眾的可怕之處。
所以,深知這一切的郝超越在國外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已經力不從心之後,回國立馬宣布退役了。
他寧願帶著第一名的光環退役,也不願意成為別人口中的loser。
自此,他開始以不可阻擋的速度向下滑落,做生意被騙,和妻子分居,直到家財散盡。
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我們再常見不過的一個失意的油膩中年男人。
他賣假鞋,為了一點點錢就賴賬,無所不用其極。
不開心了,就把氣撒在弱勢身上,比如老婆,再比如在鞋店裡幫忙的侄女。
為了錢,他可以下跪,可以磕頭,可以撒謊,也可以把自己當初碰都捨不得讓人碰的金牌盡數送給那些所謂的「合夥人」。
鄭凱演得是真好,我從他身上看到了數個認識的男性的影子,挺著個碩大的肚子,固執,滿口謊言,欺軟怕硬……
《超越》讓我們看到的,是真實的生活。
它太真實了,以至於讓人覺得很扎眼。
郝超越這個角色,因為鄭愷的表演,立住了。
而當初的那群運動員,也在生活的打壓下沒了當年的傲氣與沖勁。
國家隊著名大長腿女神,成了個開黑車的。
那時的「舉重天才」在二流健身房整天帶著阿姨們跳廣場舞。
什麼夢想,什麼拼搏,都在剎那間成為了過眼雲煙,彷彿從未發生過。
《超越》的優點就在於它真實,無論是對於在役和退役運動員處境的描繪,還是對現實生活的描繪,都非常值得誇獎。
這一點,當下很多「不接地氣」的國產影視作品望塵莫及。
3.
和它的優點一樣,《超越》的缺點也非常顯而易見。
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切都會好的」,只會不可挽回地往下墜落。
但作為一部電影,《超越》必須對於郝超越的困境,以及吳添翼的困境進行解決。
解決的辦法,編劇和導演沒有想出來,只能通過「煽情」來進行拉升。
而這種煽情,最終因為現實動力不足,顯得異常潦草和糊弄。
無論是郝超越與妻子的對話,還是他高喊著「跑起來,別停下」,再到吳添翼在輪渡上彷彿心靈感應般的淚水,這一切都顯得很虛假。
而這種虛假,正是電影在真實生活面前的無力。
電影不是生活,生活慘多了。
影片的剪輯和配樂可以說是稀碎。
穿越時空和回憶的閃回鏡頭,像一叢叢稻草一樣穿插在全片中,凌亂又讓人窩火。即使不用閃回用順時講述,也比現在的片子好得多。
同時,作為一部「端午節」檔期上映的商業電影,《超越》依舊存在一些商業片那些討人厭的招數和套路。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你知道第二高的是什麼嗎」這種老梗爛梗。
再比如通過人物的扮丑來營造喜劇效果,李晨飾演的大鐵牛,金婧飾演的郝超越侄女,都是這樣。而這種通過侮辱人來製造笑料的方法,早就已經過時了。
然而即便《超越》的缺點一條接著一條,我也很難說它是爛片。
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用自己的失敗告訴觀眾,很多時候,失去的東西就是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冷淡的愛人最終會離去,並肩的隊友會漸行漸遠,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那個渾身拼勁的自己,也會在生活的重錘之下一點一點消失。
我們不會永遠生猛,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即便是電影,也拯救不了這一點。
當青春與汗水,最終成為油膩啤酒肚和厚顏無恥,我們到底是該怨生活?還是該怨自己?
《超越》的前半段中充斥著夢幻般的色彩,它是理想和青春的神殿,在這里,甚至希臘般的同性之戀都會被神原諒。我們看著終點,拚命沖刺,一遍遍問自己,終點之後是什麼?
但在後半段中,我們看到的是人世的骯臟和殘忍,甚至當初的少年們也成為了這骯臟的同流合污者。
所以,我們要問出的,是那個《超越》沒有,也不能問出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
這才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令人思考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