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陳佩斯式喜劇電影你了解過嗎
提起小品,很多人都懷念陳佩斯和朱時茂小品的高光時刻,可以說,也正是陳佩斯和朱時茂,才讓小品這個節目種類誕生在春晚的舞台上。
陳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也是第二屆春晚,當時和朱時茂一起表演《吃面條》。劇情很簡單,就是一個導演讓一個演員來演吃面條這場戲,是一個純粹的滑稽搞笑小品。
第一次上之前,導演問陳佩斯:你們這節目叫什麼啊?
陳佩斯不假思索地說:那就叫小品吧。
從此,春晚的舞台就第一次有了「小品」這個節目。也正是從《吃面條》開始,陳佩斯和朱時茂走上了中國小品的封神之路。
一共11次春晚,11個小品可以說個個經典,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小品的巔峰。
1984年《吃面條》
1985年《拍電影》
1986年《賣羊肉串》
1988年《狗娃與黑妞》
1989年《胡椒面》
1990年《主角與配角》
1991年《警察與小偷》
1992年《姐夫與小舅子》
1994年《大變活人》
1997年《宇宙體操選拔賽》
1998年《王爺與郵差》
陳佩斯的小品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01、豐富的肢體動作+金句頻出。
陳佩斯的小品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的小品並不主要依賴對話來表現人物,他更多的是靠豐富的肢體動作,然後再配上畫龍點睛般的金句,往往一亮相一出口,這個人物就「活」了。
比如就拿《吃面條》來說,桶是空的,碗是空的,演可能很多人都會演,但能演到極致的人卻很少。比如有一處細節是,因為吃了太多碗,實在吃不動了,最後有一個用筷子擠壓碗邊把面條「掐」斷的動作,非常傳神,再配上他的豐富而細膩的肢體語言,把一個一心想成名,但卻連兩句台詞都說不好,卻又很努力的小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
以至於後來有人說,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一聽到有人說「你著什麼急!」就會脫口而出下半句「你等我一會兒!」然後眼前浮現的就是那個陳小二呼嚕呼嚕吃面條的情景,本來是空桶空碗,卻真的把人看得吃飽了。
再比如《胡椒面》幾乎是沒有語言的,依靠幾個眼神,幾個動作,就把兩個人吃餛飩搶胡椒面的情景表現得惟妙惟肖。這個水準幾乎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再比如最受大家歡迎的《主角和配角》,更是被封為小品經典之最。
一句「隊長,別開槍!是我,是我呀!」
然後往旁邊這么一立,這個天生當配角卻又不甘心想當主角的活靈活現的小人物就立住了。
⑵ 陳佩斯系列電影
1,《父與子》
《父與子》是王秉林執導、眾力編劇的喜劇電影,由陳佩斯、陳強、黃玲、劉佩琦、於莉、張岱宗等主演,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部。該片於1986年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二子開店》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3,《傻冒經理》
《傻冒經理》是由段吉順執導,王培公編劇,陳佩斯、陳強、宋丹丹等主演的喜劇電影,也是系列電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三部,於1988年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4,《父子老爺車》
《父子老爺車》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四集,劉國權導演,陳強,陳佩斯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1990年在中國上映。
5,《爺兒倆開歌廳》
《爺兒倆開歌廳》是公樂編劇,陳佩斯、丁暄執導的喜劇電影,是系列影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五部。由陳佩斯、陳強、傅藝偉、黃玲、王忠信、王昕等出演。
⑶ 陳佩斯有哪些經典作品
《南海風雲》(1976年) 《獵字九十九號》(1978年) 《瞧這一家子》(1979年) 《法庭內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門掙錢的人》(1983年) 《父與子》(1985年) 《二子開店》(1985年) 《少爺的磨難》(1986年) 《京都球俠》(1987年) 《傻冒經理》(1988年) 《父子老爺車》(1990年) 《爺倆開歌廳》(1991年) 《臨時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賺它一千萬》(1992年) 《編外丈夫》(1993年) 《孝子賢孫伺候著》(1993年) 《太後吉祥》(1995年) 《好漢三條半》(1998年) 《防守反擊》(2000年)
喜劇短片
《兩個小木匠》 陳佩斯
[1] 《修路燈》 《木匠廚師》 《擦汽車》 《見利忘義》 《拳擊比賽》 《獻給王道樂土的厚禮》 很經典
仿古無聲片
《奇妙的活動照相》 《騙人的匣子》 《袁大頭外傳》
電影拍攝系列
《電影煙火大師的喜劇》 《擬音趣話》 《光說不練的假把式》
熱點訪談系列
《熱點訪談》 《流水作業》
其它
《一件小事》 《九六搖滾指南》 《哥們兒情誼》 《山外有山》 《暗戀黃花》 《照鏡子》 《趕場》 《醉鬼回家》
電視劇
《考場》(1981年) 《無事生非》(1983年) 《火種》(1984年) 《狼穴》(1984年) 《敏的故事》(1985年) 《四重奏》(1986年) 《馬路邊》(1986年) 《火火尋寶記》(1986年) 《夫妻奏鳴曲》(1990年) 《飛來橫福》(1994年) 《為了新生活前進》(又名我是鄉巴佬)(1996年) 《同喜同喜》(1997年) 《揚州八怪》(1998年) 《給點陽光就燦爛》(2002年) 陳佩斯首次以帝王形象登場:《阿斗》。
舞台劇
《托兒》 《親戚朋友好算賬》 《陽台》 古裝舞台劇《阿斗》 《老宅》
⑷ 陳佩斯最好看的電影是什麼
父子電影
早期的陳佩斯和其父親陳強也拍了不少的喜劇電影,給人們留下愛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最早的一部是1979年上映的《瞧這一家子》
可是,自從被封殺之後,陳佩斯就如同消失了一般。不得不說是中國喜劇界的一大損失,也是內地觀眾的一大損失
⑸ 陳佩斯當匪兵甲的日子,看看他如何敬業地演好看完即忘的角色
陳佩斯一直到1982年,還在電影里當匪兵甲、路人乙、小兵丁之流。
八一廠拍攝的《四渡赤水》是1983年公映的,拍攝當從1982年開始。
作為八一廠的一員,陳佩斯在影片中義不容辭地扮演了只露了一次臉的傳令兵一角,用後來他在小品里用的詞彙講:只能露出一個後腦勺。
這個鏡頭出現在影片里虛構的角色王道之出席軍事會議正欲進入大廳之際,這時,陳佩斯以後腦勺的形象出現了,他走到王道之面前,把一封公文交給了王道之。
不知是導演安排,還是陳佩斯臨場發揮,他執意地把後腦勺前面的那一張並不出類拔萃的臉,掉轉了一個方向,不失時機地對准了鏡頭,這樣,我們終於在這個鏡頭里,看到了他的那一張標配式的尊容。
後來他在與朱時茂出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中,基本演繹了他在當配角時深刻感悟到的只能以後腦勺示人的配角演員的悲哀。
《主角與配角》小品出現在1990年春晚上,如果說小品的原型啟示來自於何處的話,那麼,《四渡赤水》中的陳佩斯驚鴻一瞥的露面,可以看出,這部電影里的陳佩斯的生存狀態,是與小品里的角色糾結最為靠近的。
《四渡赤水》里的王道之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出演的是在《西安事變》中扮演張學良的金安歌。在影片里,角色表現出這一個虛構的執行蔣介石命令圍追堵截紅軍的形象定位。
在影片里,他的身份是委員長行政督察室主任,這一角色是以重慶行營參謀長賀國光、委員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晏道剛為原型而拼接而成的,在影片里,他承擔了承上啟下的一個督導角色,電影里最後將他處理成被流彈擊中而死,而真實的原型,一直平安無事,可以看出,這個人物在影片里是根據情節的發展需要而設置出來的。
而陳佩斯扮演這么一個虛構人物身邊可有可無的小人物,實在可以看到,陳佩斯當初出道時對角色的配給幾乎是來者不拒的。
《四渡赤水》拍攝於1982年,在這之前,他1980年在《瞧這一家子》中,已經有較多的露面,與人靚貌美的方舒搭檔,扮演一對情侶,可以說他的戲份是相當充分的。
在1981拍攝的《法庭內外》中,陳佩斯扮演一個官二代,電影的情節今天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官二代開車撞了人,然後找一個人來掉包,陳佩斯就扮演這樣一個官二代,影片里是一個典型的反角。
1982年,陳佩斯在《夕照街》中扮演二子,開啟了日後陳佩斯終於找到用武之地的「二子系列」。
但憑心而論,「二子系列」的喜劇架構非常牽強,並不如陳佩斯主演的小品那樣,給人一種通透感,影片里的陳佩斯裝傻賣呆才硬性製造了那麼一點 搞笑 成份,格調不高,缺乏喜劇也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精神的總體基調。包括卓別林電影,雖然前台是 搞笑 的,但內涵上卻是笑中有深意。陳佩斯電影顯然缺乏這種喜劇的深層內蘊。
可以看出,這時候的陳佩斯已經冉冉如同升起的新星,即將噴薄而出,他在1984年春晚上,終於依靠《吃面條》而一鳴驚人,但就在這之前的一年前公映的《四渡赤水》中,他還必須在電影里扮演一個送公文的露出後腦勺的傳令兵,其低微的匪兵甲的身份,竟然維持了如此之久,真的叫人在面對《四渡赤水》中他的敬業表現而不得不由衷地驚詫。
陳佩斯首次在電影中扮演匪兵甲,是在重拍版《萬水千山》中,這部重拍版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在舞台上拍攝的。
為什麼要在成蔭導演的老版上重拍?因為老版只寫了第一方面軍的事跡,重新修改過的舞台版增加了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成功了,於是根據話劇舞台版重新搬上了銀幕,但這部電影只能算作是舞台藝術片。陳佩斯在劇中扮演了只露了一個臉的匪兵。
在1976年拍攝的《南海風雲》中,陳佩斯扮演了南越軍隊的一個小兵,在駕駛艙里擔任了背景臉,如果不是日後他那讓人過目不忘的容貌,沒有人會知道駕駛艙里的那個五官不正的越南兵,就是陳佩斯扮演的。
1978年,八一廠拍攝了電影《我們是八路軍》,這個電影是以張思德為原型編寫的,當然與張思德的故事差距較大,表現的是延安時期八路軍戰士開荒燒炭的故事。
電影在表現八路軍開荒拓業的過程中,與圍困他們的敵頑發生了沖突。電影里也有陳佩斯的亮相,扮著一個國民黨兵,對當地民眾動手動腳。
新版《萬水千山》的導演嚴寄洲對陳佩斯在影片里扮演的匪兵甲應該還是挺滿意的,1978年,在拍攝間諜片《獵字99號》中啟用了陳佩斯扮演一個從國外派回國內的特務。
《獵字99號》當時票房不錯,但導演嚴寄洲也認為影片缺乏藝術魅力。這個電影改編自當時在天津公安廳工作的周振天的小說《戰斗在繼續》,早在文革期間就准備由八一廠投拍,所以裡面還提到了階級斗爭這些特有的時代概念。
可以看出,電影對1964年也是由八一廠拍攝的電影《秘密圖紙》有著因襲成份,在《獵字99號》里,表現陳佩斯扮演的特務被公安人員帶到客廳里,看的電影正是《秘密圖紙》,當時陳佩斯充分顯示了他的天生條件在扮演這一個小特務時的那種坐立不安的惶恐神態。
富有意味的是,《秘密圖紙》中的失蹤的圖紙代號也叫「99號秘密圖紙」。
在這個影片中,陳佩斯的戲份還是挺重的,扮演一個回國取圖紙的小特務,在國外的部分,他衣著 時尚 ,油頭粉面,竭力展現出的是一個 時尚 青年的不羈派頭。
回國之後,他一直處於假扮身份而提心吊膽的一驚一乍之中,正如他日後在《警察與小偷》這類貓與老鼠定位的小品中所通常使用的身份設置一樣。
作為一個正劇中的負面角色,他談不上有什麼喜劇表演的戲份,反而是他在人面前的那一副故著小巧、察言觀色的神態,與日後在小品中的投機取巧的角色定位如出一轍。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演員提供的表情是有限的,從最初陳佩斯出演電影的零星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日後使用的仍是這幾招表情,但組裝在小品里,卻成就了他的喜劇大業。
在1979年拍攝的《歸心似箭》中,陳佩斯典型地扮演了一個匪兵甲的角色。
在1982年拍攝的《琵琶魂》中,陳佩斯繼續顯示打醬油的存在。
因此,可以看出,陳佩斯小品里他的表演優勢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空間,找到了鉚定最普通大眾的人設定位,才使得他在電影里只能扮著路人與小兵角色的安排,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陳佩斯電影遠不如他的小品成功,因為小品里擷取的是人的一種情態與形態,在短瞬間完成了它的諷刺意味就能自我立足,而電影必須建立起一套觸及心靈的支撐體系,在陳佩斯的二子系列恰恰缺乏這種溫潤人心的東西。
這些電影中「二子」的作用僅僅是表現了一種投雞不成丟了一把米的尷尬與失敗,但並沒有展現出「二子」還有人性中的溫潤與溫暖力量,讓電影擁有一個精神內核。所以陳佩斯電影里的二子缺乏可愛的讓人回味的東西,這樣的電影自然缺乏感染力。而小品里的陳佩斯是不需要提供這一切的,所以會讓人難忘。
盡管如此,陳佩斯當年留在電影銀幕上的零星瑣碎的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成為他的小品里的素材與道具。尤其是《四渡赤水》中的那個傳令兵不甘心只讓後腦勺對准鏡頭,能讓我們看到日後陳佩斯在小品里的經常性的糾結性的主題。
⑹ 陳佩斯的好看電影有哪些
南海風雲》(1976年) 《獵字九十九號》(1978年) 《歸心似箭》(1979年) 《瞧這一家子》(1979年) 《法庭內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門掙錢的人》(1983年) 《父與子》(1985年) 《二子開店》(1985年) 《少爺的磨難》(1986年) 《京都球俠》(1987年) 《傻冒經理》(1988年) 《游俠黑蝴蝶》(1988年) 《父子老爺車》(1990年) 《爺倆開歌廳》(1991年) 《臨時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賺它一千萬》(1992年) 《編外丈夫》(1993年) 《孝子賢孫伺候著》(1993年) 《太後吉祥》(1995年) 《好漢三條半》(1998年) 《防守反擊》(2000年) 《戒煙不戒酒》(2011年)
以上為網路內容:::::
但是貌似「父子老爺車」「二子開店」「太後吉祥」「戒煙不戒酒」為其中之精品,,,多好看滴......
不知道能不能採納呢。。。。。。。。。。。。。。
⑺ 陳佩斯演過什麼電影
《戒煙不戒酒》,《好漢三條半》,《太後吉祥》,《防守反擊》,《孝子賢孫伺候著》等。
《戒煙不戒酒》是朱時茂執導的一部喜劇電影,由朱時茂、劉雅瑟,喬任梁、陳佩斯、鄔君梅、楊恭如、英達、田華薛儼等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酒鬼嚴保久(朱時茂飾)以及他的女兒嚴蒙蒙(劉雅瑟飾)兩代人在時代變遷和年齡增長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改變的故事。
《好漢三條半》是由許同均執導、王培公編劇的喜劇電影。由陳佩斯、溫兆倫、吳辰君、劉金山、李琦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坦克兵退伍兵、娛樂城的總經理王大富在負責訓練的老士官老趙的催促下,來訓練營報到引發的搞笑故事。
《孝子賢孫伺候著》是王培公編劇,陳佩斯、曾劍鋒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佩斯、趙麗蓉、魏宗萬、丁嘉莉等出演,該影片於1993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二小娘生怕死後被陳二小火葬,和二小老舅用假死來大辦喪事的故事。
(7)陳佩斯那個電影好看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84年,春節晚會上,與朱時茂首度在央視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吃面條》,成為春晚舞台上的經典;同年,因在影片《夕照街》中飾演「二子」獲當年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因在《少爺的磨難》中飾演「少爺」 獲小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因在《京都球俠》中的出色表演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1年,與朱時茂在央視春晚合作演出小品《警察與小偷》。同年,組建海南喜劇影視有限公司,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發展最早的集影視創作、製作、發行為一體的民營股份制企業,並於 1993年更名為大道影業有限公司。
2010年,陳佩斯自編自導的話劇《老宅》在北京BTV大劇院上演,隨後又開始了他的國內巡演;同年在東方衛視春晚表演個人首部相聲《學說上海話》。
⑻ 陳佩斯拍的哪些電影好看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父子老爺車」
另外還有「二子開店」 (待業青年二子和一幫朋友創業開旅店)
「太後吉祥」 (和斯琴高娃合作)
最近好像有 「戒煙不戒酒」還沒來得及看 聽說還可以
⑼ 陳佩斯父子搭檔演過哪些喜劇電影哪部你最喜歡
每部都好看:以前的演員為群眾及藝術而生/真正藝術人生;現在的演員太部份為錢而生,藝術暫時放一邊:小鮮肉我不想說了;大家都知道!
⑽ 陳佩斯演過哪些電影
1979《瞧這一家子》
1980《法庭內外》
1980《琵琶魂》
1982《夕照街》
1982《出門掙錢的人》
1985《父與子》
1985《二子開店》
1986《少爺的磨難》
1987《京都球俠》
1988《傻冒經理》
1990《父子老爺車》
1990《獵字99號》
1991《爺兒倆開歌廳》
1992《臨時爸爸》
1992《賺它一千萬》
1993《編外丈夫》
1993《孝子賢孫伺候著》
1995《太後吉祥》
1998《好漢三條半》
電視作品
1981《考場》
1983《無事生非》
1984《火種》
1984《狼穴》
1985《敏的故事》
1986《四重奏》
1986《馬路邊》
1986《火火尋寶記》
1990《夫妻奏鳴曲》
1994《飛來橫福》
1996《為了新生活前進》
1997《同喜同喜》
1997《我是鄉巴佬》
1998《揚州八怪》
小品作品
1984《吃面條》
1985《拍電影》
1986《賣羊肉串》
1988《狗娃與黑妞》
1989《胡椒面》
1990《主角與配角》
1991《警察與小偷》
1992《姐夫與小舅子》
1994《大變活人》
1997《幽默體操》
1998《王爺郵差》
《 警察與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