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覺得《消失的兇手》好看嗎
一般吧,不算太好看,也不難看。
《消失的兇手》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犯罪懸疑片,由羅志良執導,爾冬升監制,劉青雲、林家棟、江一燕、李小璐、郭曉冬等領銜出演 。
該片講述了神探松東路來到一個名叫「香城」的地方去探尋一宗連環自殺案真相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1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❷ 消失的兇手評分為什麼這么低
邏輯漏洞層出不窮,這是懸疑作品中最忌諱的一點。
影片把大量解釋和說明的時間都去拿來做氣氛的渲染和人物關系的解釋了。這部片子它想表達的思路和對人性的解讀這一塊做的比較好,雖然很套路還是用了火車問題,但這部片子不光光是引用這一點,而且還把這一問題當作線索貫穿在整個影片中,這是一方面的進步。
人物介紹:
1、松東路
警政官松東路。女囚傅源逃獄,與松東路相約在香城見面。松東路應約去見傅源,打算將她抓捕歸案。兩人相遇後,傅源講述自己成功逃獄的過程,以及她逃獄是為了報仇。
2、霍華
大學哲學系教授,當松東路著手調查自殺案件時,教授主動聯絡東路,指出傅源半年前曾於他的報章刊登文字解碼游戲,題目似與一連串的自殺事件有所關連。
❸ 消失的兇手好看嗎
消失的兇手延續了上部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講述神探松東路此次來到一個名叫「香城」的地方,探尋一宗引發全城恐慌的連環自殺案之幕後真相。
不管怎樣親要是去網上買電影票的話可以通過 善平網 去買票後再去電影院觀看的,至少還能幫你再多省一些的。
❹ 消失的兇手空白紙意思
對於最後的白紙,導演本是想給觀眾無限的想像。
《消失的兇手》是2011年《消失的子彈》的續作,兩部電影除了幕後班底相同(導演羅志良,編劇楊倩玲,監制爾冬升)之外,故事沒有聯系,屬於系列作品,但其中也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從陣容上來看,除了保留了劉青雲這塊金子招牌之外,江一燕的故事線索還是會在本片中繼續進行,缺少了前作的謝霆鋒和楊冪,陣容上看確確實實的下降了。
不過明星陣容終究是吸引觀眾最外層的糖衣,作為一部懸疑推理電影,真正吸引觀眾的乃是內涵,懸疑推理,乃是一部同類作品中獨特的魅力所在。
「偏反類型」偵探電影
上部《消失的子彈》主打「幽靈子彈」,這部《消失的兇手》,關鍵環節在於從兇案現場「蒸發」的兇手。不過本片的並非單一的尋找兇手,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中案故事,從江一燕飾演的傅源開始,一次離奇的越獄,推動整個案件發展。
說道這次越獄,熟悉的觀眾一定會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並劉青雲對案件的推理重演來看,典型為《肖申克的救贖》的情節。但這里玩了一個噱頭,將後者的經典橋段完全顛覆,製作了一套聲東擊西的越獄計劃。
電影的這個開場非常有意思,不但致敬了膾炙人口的經典,同樣也代表了整部電影的基調,這是一部「偏反類型」的偵探電影。
❺ 《消失的兇手》是一部經典的犯罪懸疑片,這部電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電影《消失的兇手》講的是一個關於警察追捕越獄的女逃犯來到一個叫做香城的地方,發現了一期離奇的殺人案,最後和女逃犯一起偵破找出兇手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劉青雲扮演的警察松東路一直很古怪,但是卻覺得自己是一個神探,而江一燕扮演的越獄女逃犯傅源是一個自大的自以為很帥的復仇女人。劉青雲扮演的警察追江一燕扮演的女逃犯追到香城,並且還有自己的未婚妻李小璐扮演的常勝陪在身邊幫忙破案。傅源越獄來到香城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郭曉冬飾演的殘忍的工廠老闆復仇。
江一燕這樣一個用一把小勺子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挖通逃出監獄的路的曠世奇女子,在所有時候都高冷沒有表情的女強人,居然在最後驚慌失措慷慨就義。而劉青雲居然抱著她痛哭起來。感覺在大家都看的出來教授就是殺人犯時,導演不讓劉青雲看出來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這最後一場異常激烈的打鬥場面,並且上演這樣一出感天動地的警察與女逃犯的感情戲。
邏輯不通、劇情漏洞太多、演員的演技問題還有拍攝畫面等問題使得《消失的兇手》連前作《消失的子彈》都沒有超過,成為一部豆瓣評分很低的爛片。
❻ 電影《消失的兇手》講了什麼故事
神探松東路此次來到一個名叫「香城」的地方去探尋一宗連環自殺案的真相的故事。銀行相繼倒閉,大批失業遊民流落街頭。一連串離奇自殺案件彷彿指引著松東路去探究隱藏在其背後更大的黑幕。
十年前被掩埋的屠村案件被揭開、疑犯通過文字游戲傳遞著口令,接踵而至的案件掀起了巨大的恐慌,城中風雲攢動,人人自危,富商、警察、教授、學生。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充滿疑點,而每個人都在猜測下一個離奇自殺的會不會是自己。究竟是誰密謀了這一切,讓這個原本美好的地方變成了絕望之城,尋找真相迫在眉睫。
《消失的兇手》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犯罪懸疑片,由羅志良執導,爾冬升監制,劉青雲、林家棟、江一燕、李小璐、郭曉冬等領銜出演。該片講述了神探松東路來到一個名叫「香城」的地方去探尋一宗連環自殺案真相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11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消失的兇手》是由《消失的子彈》原班人馬打造,較之從陣容,劇情,製作上做了升級,是繼《消失的子彈》後,爾冬升與羅志良又一次攜手共創的「奇案」。
作為三年前《消失的子彈》的續集,《消失的兇手》在保留了劉青雲和江一燕兩位核心角色的同時,也保留羅志良導演、爾冬升監制這對組合的製作風格:氣質暗黑詭異,人物性格暗藏懸念,主線思辨力十足,依稀帶著往日港片的味道。
❼ 如何評價電影《消失的兇手》
從事幕後至今已有20多年,但羅志良直至《消失的兇手》才開啟了他第一個「消失」系列電影,當然,影片依然延續了他一貫的電影風格:格局高智燒腦、氣氛暗黑詭異、人物暗藏懸念、謎局持續反轉。因此,從《槍王》、《異度空間》、《救命》再到系列前作《消失的子彈》,總能讓觀眾在情緒上如坐「過山車」,在經歷舒緩、疑惑、壓抑、緊張等起伏後,將所有狀態宣洩而出,終覺暢快輕松。
作為「消失」系列的第二作,《消失的兇手》看似在陣容上變「弱」,但事實上,作為一部華語懸疑推理片,它無論在娛樂性還是懸念性上,都對類型片實現了一次「全方位「的挑戰與探索,其背後對不同核心的打造,自然也充滿創意與話題。
一、場面:「《消失的子彈》2.0版」
相比羅志良的過往作品,《消失的兇手》在場景上無疑是「漂亮」的。一方面,如《消失的子彈》中兵工廠那般「灰濛」、「低沉」的氣氛已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民國年間上海「十里洋場」的華麗面貌,足以讓人賞心悅目;另一方面,片中諸如洋車、服飾、狙擊槍甚至於霍教授(林家棟)的授課教室都緊貼「時代潮流」不說,更有一輛巨大的蒸汽火車助陣,無論花樣還是氣勢,都足以讓影片的視覺效果達到「高大上」的地步。
當然,如果只看場景,或許還不足以吸引所有觀眾進影院。所以,《消失的兇手》在動作設計及場面規模上,都全然升級為「《消失的子彈》2.0版」:
影片其中一幕動作戲,是松東路(劉青雲)與傅源(江一燕)起碼躲避安保隊的追捕,若以常規設計,「無非」就是馬與汽車比速度,但主創偏反其道而行之,結果不僅讓兩人騎馬闖入醫院,甚至將馬變成另一程度上的「人」,隨松東路與傅源在密室的狹窄空間中與安保隊「周旋到底」!如此獨具創意的玩法,在近年芸芸華語片中,無疑前所未見。
此外,火車在影片中也充滿既緊張刺激,又妙趣橫生的視覺奇觀。依據傳統,正反派同時在火車上出現,」車廂鬥法」與「車頂追逐」自然不可或缺,但這回《消失的兇手》對雙方「怎樣上車頂」、「怎樣從車頂回到車上」、「怎樣在車頂和車里打」等橋段,實質都有不同觀眾以往所見的設計;而且,影片還為觀眾設下懸念:在前方有另一輛火車將正面撞上,但正反派都無法逼停火車的情勢下,主角只能同歸於盡,還是能夠化解危機?只能說,這一幕所營造的「千鈞一發」氣氛,及由始至終呈現出的視聽效果,都必須要在影院親身目睹,才能體會到什麼叫「酣暢淋漓」!
二、偵探:為何「還是」劉青雲?
除場面升級外,觀眾對《消失的兇手》最大的期待值無疑是劉青雲。不為其他,只因其在現今眾多華語男星中,堪稱與推理懸疑電影最「搭」的一位!
更難得的是,每當劉青雲飾演「偵探」類角色,他永遠能通過演技和魅力形成獨有「派別」:1993年在《七月十四之不見不散》里,他飾演的刑警通過「吊兒郎當」的言行舉止,釋放出內心深層的「第六感」,由此查出命案線索,正是不折不扣的「方法派神探」;1995年在《無味神探》里,他又化身「體驗派神探」,在失去味覺與嗅覺的狀態下追查嫌犯,並從中體驗到過往所無的內心感受,最終即使打爆煤氣身陷火海,也能化險為夷;到了2007年的代表作《神探》,劉青雲更塑造了「表現派神探」的形象,通過想像並重現嫌犯的種種日常舉動,甚至看到其內心的「鬼」,將嫌犯陰謀揭發...總之,在《消失的子彈》之前,劉青雲對「偵探」角色的演繹,已涵蓋了左腦、五感甚至「心覺」,挑戰「松東路」一角,可謂舍他其誰。
那麼,從「子彈」到「兇手」,松東路又是怎樣的偵探呢?
首先,他對破案異常執著。正如《消失的兇手》中,傅源就說過一句:「只有案件和線索才能留住你。」所以,上次「幽靈子彈」已夠棘手,卻偏被松東路破獲,從能力與信心來說,這回即使是一場「全城參與的殺人游戲」,他也從第一場命案開始執著到底。這正是松東路的一大性格。
其次,他對感情始終隱忍。在《消失的子彈》中,松東路與傅源的感情只有一個微弱的「苗頭」,其他時候都在專心查案;但在《消失的兇手》中,兩人的感情已有實質「進展」,而且既能在午夜的上海街頭挽肩散步,又能騎馬街頭狂奔躲避追殺,比許多電影更加浪漫。遺憾的是,松東路對傅源的感情只如片中所說:「跟我在一起不會幸福。」所以,兩人的糾葛自然是全片最具戲味的一大核心。
再者,他對決定從不後悔。松東路無疑是充滿正義感的偵探,因此,片中面對富商高敏雄的威逼利誘,他始終不為所動,更義正言辭回擊:「我做事從來不會後悔!」堪稱偵探中的「佐羅」!然而,他這一「不後悔」的心態,在《消失的兇手》中也遇上了「剋星」,正是助手兼「『前』妻」常勝(李小璐),片中兩人既互相協助,又是歡喜冤家,從而為影片增添了一層詼諧與趣味,也讓松東路的形象更為豐滿。
還有,他對線索事必躬親。在《消失的子彈》里,松東路又模仿上吊又幾次嘗試對自己腦袋「開槍」,已經比《神探》中的陳偉彬還要玩命。但到了《消失的兇手》,因命案是跳樓而死,他竟然到了要用「跳樓」方式還原案發現場的地步,所以怎樣「跳樓」才不搭上自己的命又能分析出線索,當然是松東路的本事,但只能說,過程相當好玩!
最後,他對危險勇往直前。在《消失的兇手》中,松東路的拚命程度可謂比《消失的子彈》翻了N倍,不光要一邊跳樓一邊「躲子彈」,還要在一塊吊在十幾層樓高的木板上坐著,又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拆炸彈」,甚至要在火車上下左竄右跳。因此,全片最緊張刺激的場面,這回都集中在松東路身上,也註定讓《消失的兇手》成為近年劉青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之一。
綜上所見,《消失的兇手》里的松東路,已是結合《七月十四》、《無味神探》及《神探》的特質,並同時具備個人特色的「理念派神探」,而他執著又堅持的理念,正是羅志良所稱在片中所探討的「公義」。
這么說來,松東路毫無疑問就是民國時期的俠客「佐羅」了!
三、元素:懸疑推理片With西部片+神配樂
之所以說松東路是民國的「佐羅」,不僅在於他伸張正義、對抗邪惡,也在於《消失的兇手》所具備的元素,堪稱開啟了系列的另一條路!
如果說《消失的子彈》傾向福爾摩斯式的雙雄組合與臟亂場景,那麼《消失的兇手》就是一部披著「西部片」外衣的懸疑片:松東路將馬變成「人」的騎術,將狗變成「武器」的馴化工夫,甚至用禮帽破敵的獨門絕招,加上隨身攜帶的左輪手槍,都與美式意式西部片中的「傳奇牛仔」不遑多讓;而且,片中雖不乏民國上海的摩登場景,但當火車行駛在一望無際的荒原上時,也無疑能讓人聯想到無數西部片中的經典場景。
最讓人回味的是,影片配樂極具西部片韻味,光是松東路與傅源PK安保隊一場,充滿節奏感的旋律加上時起時伏的口哨聲,不僅能讓影迷回想起《荒野大鏢客》、《神槍手與智多星》、《七俠盪寇志》等片的經典配樂,即使普通觀眾,也會隨著音樂帶入戲中;而且,片中警察和遊行工人先後與安保隊對峙,所用的歌曲也雄壯激昂,充滿氣勢及正能量。總之,《消失的兇手》不僅配樂稱「神」,與不同場面結合,更讓人「耳目不忘」!
當然,既然說是「懸疑推理片」,「懸念」無疑是《消失的兇手》的另一核心。上集「只是」發生在兵工廠里的「幽靈子彈」,這次就是一場涉及全城百姓的「殺人游戲」,富商、工人、學生、警察、教授到作為「逃犯」的傅源,幾乎每出場一批人物,就會帶出一個懸念,加上每群人物的懸念都互相緊扣、各自影響,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最終使得影片的懸疑性較上集更強,反轉元素也較上集更多,最重要的是,謎局也布得比上集更大,所以不到最後,觀眾始終不知謎底如何,而這也正是「消失」系列的品牌價值所在。
無論如何,《消失的兇手》在類型片中始終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尤其能將一部華語懸疑推理片玩出如此豐富的創意與突破,無疑具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值得觀眾期待。
❽ 《消失的兇手》到底值不值得看呢
劉青雲2015年在第34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按理說他作為實力演員的票房不會太差,但自從所有的由他獨挑大樑的電影這票房似乎都未有過億,《消失的兇手》最終的電影票房停留在7700萬,一部在最初的時候被各大院線聯合抵制不給排片,到最後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很厲害的了。
這部電影在宣傳時一直打著《消失的子彈》的續作旗子,說是什麼360度升級版,但說實話這部電影在懸疑推理上仍然沒有值得我們稱贊的地方,一切看來都是那麼的簡單,那麼的秀智商。在林家棟教授一出場,他的那眼神,就告訴了我們他就是最初消失的兇手。也許是林家棟的演技還沒有發揮到最好,但是無論如何在懸疑推理上影片還是只能得到2顆星,但是在影片場景、技術、服裝以及音樂,都為這部電影加分不少,所以這部電影到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說道說道。
影片的場景里有很多場關於火車的戲份,其實這部分的戲份是在室內拍攝的,演員都只需要做一些動作來突顯出在火車上的那種狀況。這個是需要演員發揮極大的想像力才能很好的完成的,在這方面劉青雲就做的非常不錯,手扒火車等戲,他都做的很好。而影片的技術上也合成的非常的不錯。在成片里我們看到這火車開動的情景時我們都以為是真的在火車上拍的,為演員的打鬥著實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