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悟空傳好看嗎
本書講述了悲劇英雄孫悟空對命運的抗爭,並對仙佛等一切偽善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作者以現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讀《西遊記》的某些情節,通篇彌漫的是思考。另類的西遊記,另類的玄幻經典。
下面詳細
開始是和《西遊記》一樣的,呃,其實《封神演義》都算是《西遊釋厄傳》(《西遊記》的原名)的前傳了,還是先從《封神演義》講起吧。
三清打仗,當時還處於弱勢的佛教看熱鬧。因為釋迦摩尼預測到佛教很快會有千年大運,這時他就已經生出了發動「西遊」的想法了。不久後,三清內訌得一塌糊塗,佛教乘機搶了一大幫弟子。
小乘佛教就此興起了。由於小乘佛教「只修己,不度人」的宗旨,西天的一幫傢伙和天庭那些自私的神仙沆渄一氣,連三清也和他們攪到一起了。
神仙乃是人世生靈奪天地之造化而生的逆天產物,然而也因此,他們享受著長生不老、無病無痛等逆天享受。自私的神仙不願別人也享受到和他們一樣的快樂,同時又覺得自己是神仙,理所當然應該掌控人界所有生靈的命運,於是靈鷲山和天庭都決定讓人界生靈對他們每日香火供奉以表達人界生靈對上仙的敬畏之情。
於是由天地而生,受天地眷顧的妖族就成了唯一的阻礙了,因為他們不聽話。
與此同時,靈鷲山裡,如來大弟子金蟬子對於神仙的做法很不認同,也不喜歡如來只修己不度人的教條,決定下界尋找一種普渡眾生的方法。如來知道後和金蟬子打了一個賭,而且偷偷派出了卧底金翅大鵬,想讓他在未來把妖族領導權搶到手。
金蟬子遇上了菩提,菩提好像也是如來弟子來著,不過這丫好像雖然打不過別人,但是能創造出另一個不同於本時空的領域,後來還想讓孫悟空留在那,不過猴子不願意。菩提這丫好像還能預見未來,不過他沒有力量去改變未來,因為改變未來需要和整個神仙世界對抗,於是他決定幫天地的寵兒——孫悟空,並且還成為了猴子的師傅,只是他怕神界遷怒於他,一直不肯讓猴子稱他為「師傅」。
猴子從菩提那學藝歸來,本領超群,加上本來就是不死之身,很快成為了妖族對抗神仙的領袖。
(——————————————悟空的「不死之身」很奇怪,對於其的理解直接導致後文真假悟空的理解。
一種可能是 不死之身 是由靈魂決定,靈魂不滅,肉身不毀,所以後來紫霞讓悟空去死,悟空的心死了,於是就死了。這種可能引發的後續劇情是「主角悟空是假的,其實悟空早就死掉了,當年就被如來幹掉了,但是它的戾氣太強,化為一個假悟空」。
另一種可能是悟空是天地的寵兒,死不了,就算一時死掉,還能復活,所以劇本里最後和尚把猴子復活了。而這種可能的後續劇情則是「真假悟空全是悟空,不過如來為了控制它,分成了兩個」或者「是主角悟空是假的,他只是地獄里的一隻慾望之蟲爬上了死去的悟空的肉身上」。
o()^))o 唉,挺糾結的~~———————————————)
總之呢,悟空在當了老久的反抗軍首領後,感到無比的痛苦,無窮無盡的死亡和恐懼讓他難以面對,它只是一隻在花果山長大的小猴子,他受不了了,他懦弱了,膽怯了,於是它投降了。這里的悟空是可悲而又可恨的,它膽小、懦弱、不敢承擔起自己的使命,空有強大的力量卻拋下整個妖族的命運,只顧自己當神仙。 為了自己,它把整個妖族都拋棄了,而被他拋棄的那些妖族幾乎是把猴子當父親一樣地愛戴的。可實際上猴子當領袖就是為了擺脫命運,他從一開始就只是為了自己而已。自私的他以為當了神仙就能擺脫命運的折磨,然而它在當了神仙以後才明白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500年前的猴子做所有的事幾乎都是為了擺脫命運,除了對待紫霞。500年後失去記憶的猴子在這一點上倒是和500年前的意志是一致的。
然後不出所料地,失去了最強火力支出以及精神領袖的反抗軍,很快就失敗了。(劇本里對這段過程寫得很多。)
而本來那個卧底金翅大鵬是被妖族這邊策反了的,本來如果悟空能堅持住的話,他也要幫妖族的,不過悟空投降後,他見事不可為,便回到神仙陣營了,而且還帶了一部分的妖族到神仙陣營。
然而妖族是無法毀滅的,即使殺掉這一代的妖族,新的妖精還是會很快出現,因為他們是天地的寵兒。
神仙們看妖族干不完,於是想出了極其歹毒的方法,首先,將那些最強的妖怪首領要麼幹掉,要麼當了坐騎:然後,把妖怪的大本營——花果山變成人間地獄(花果山號稱十州的龍脈,靈氣充足,相當於妖族的力量源泉)。
嗯,妖族**光了以後,神仙們也不大理猴頭了,於是猴子在仙界為所欲為了也沒人管。
天篷和嫦娥是老戀人了,估計玉帝這老小子欲求不滿了(西王母厲害嘛,你懂的),於是一直找機會搞天篷,不過一直找不到(這段是隱線劇情了,和悟空紫霞的劇情同時發生)。
天庭的紫霞(我很懷疑她就是後記里當年和小猴子一起玩的松鼠的轉世)一直很仰慕猴子這個反抗軍的首領,於是老是想知道猴子的事,而且猴子估計也有點好感,只是他一直逃避這段感情。
o()^))o 唉,
當你喜歡上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
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愛上你;
究竟是你的步伐太快,還是我慢一拍啊?
二郎神這個暴力狂可能把紫霞當三聖母的替身了,對她挺關心的,於是揭露了猴子這丫丑惡的嘴臉,但是想不到當猴子身上的傳奇外衣被脫下以後以後,那個真實的悟空反而讓紫霞更加憐愛。
猴子這丫沒談過戀愛,小處男又沒有精神導師開導,惱羞成怒了,有一天火大了,又正好遇到七仙女來摘蘋果,於是把阿瑤一群小仙女定住了,大大得鬧了一頓蟠桃宴,把心裡所有對妖族的愧疚、即使當了神仙後發現仍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惱怒、對於紫霞的接近的不知所措,反正是把心裡所有的負面情感都發泄了出來。
可是他發泄出來後的後果就是神界對他的圍攻 。
阿瑤由於摘桃不力,被西王母遷怒貶下凡。天蓬覺得阿瑤太可憐了,就為她說了幾句,於是玉帝乘此借口把天篷趕下人間,還故意把他搞成了一頭豬。被貶下凡的阿瑤則遇到了花果山僅存的妖族軍,並加入了他們。
至於猴子這邊,由於不死之身的緣故,大家都拿他沒辦法,靈鷲山那邊坐不住了,猴子如果再次逃脫的話,大家都沒好果子吃,於是觀音對紫霞說:「如果我愛的人這么痛苦的話,我寧願讓他解脫。」
其實這句話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觀音抓住了紫霞並不成熟的愛,愛可以被利用,於是猴子在紫霞對它說了幾句絕情的話後,掛了。
到了這里,問題就大條了,由於悟空死了沒有,關繫到後面很多事情,我就不說所有的可能了,就把我的看法說一下好了,還算能自圓其說吧。
以下觀點均為奔子個人觀點,與度娘、騰訊及作者今何在本人無關,敬請見諒。
如來明白猴子是干不掉的,所以他想出了一個非常非常惡毒的計劃:就是把猴子分成兩個,一個是「善」的人格,由他保護西遊成功,由於猴子太強了,雖然只有一半的力量,但仍然可以把一路上的妖族干光,不過也因此,西遊路上的猴子沒有大鬧天宮時的厲害;一個是「惡」人格,被如來封在了類似於後來菩提的獨立時空的地方。
如果計劃成功,好處極多:
1、妖族實力被削弱、而且猴子在妖族的威望也會大減
2、兩個猴子最後打起來,要麼「惡」死,那如來正好控制猴子,當個坐騎也不錯啊;要麼「善」死,到時候大不了再來一次西遊;或者「善」、「惡」一起死,這樣,悟空這個大威脅就沒了。反正無論如何都是猴子自己打自己,如來完全沒有損失。
3、金蟬子如果好好地完成西遊任務,那他的什麼普渡眾生也玩完了,如來和他打的賭就算贏。
按說,這個計劃是沒有問題的。
可惜,他碰到了主角。。。。。。。(於是。。。。。。唐僧後來實力大增,回復了記憶和法力,把這個局破了。)
如來為了西遊,把「善」人格猴子、金蟬子第十世轉世、化為豬的天篷、每日受苦的「河童」卷簾神將都**到了一起(個人覺得小龍女應該不在計劃內,因為她放著對西遊也沒用啊)。
按照500年的時間,如來把「善」猴子的記憶改掉,又把他壓五行山(話說不是「五指」嗎?今何在亂來)下。又讓和尚轉個10世、讓天篷受千世情劫(沒受完就讓觀音斷了,其實這種惡俗的想法應該是玉帝想的),沙僧則受千刀萬剮之苦。
第十世,和尚巧遇小龍女(小龍女從此一直尾隨和尚),又在某位高僧的來襲下強勢反擊,並且說出了那段話,那段讓如來大驚失色、讓主持踢掉和尚的宣言,其實那段話不但是和尚的理想,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讓所有生靈學會「道」,這樣,神仙就沒了優勢,人界生靈命運從此「我命由我不由仙」。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那眾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諸天神佛,都煙消雲散。」
其實我懷疑和尚這時候就已經恢復記憶了。
反正不知道什麼時候和尚就布下了局,在小樹林,「善」猴子沒有幹掉阿瑤,出去化緣了,而「惡」猴子正好被如來放出來,阿瑤告訴了它真相,於是它幹掉了束縛自己的和尚(也可能是金蟬子布的局,當年他叫猴子在自己被如來控制的時候,敲一下自己的頭),這就是《悟空傳》的開頭了。
「惡」猴子幹掉和尚後,就是《悟空傳》的後續劇情了,「惡」猴子一路在「善」猴子後面跟著,大鬧了一把神仙世界。
其實,悟空傳了所有人物里我除了和尚就最喜歡豬頭了。這傢伙幾乎符合所有大叔型的末路英雄的標准了,專情、掩飾內心、騙人、強大,可惜不是主角,所以戲份少,不然肯定超級MAN的。豬頭一直沒有放棄對嫦娥的愛,其實根本就沒什麼高老莊。可惜了啊~~多棒的人設啊,最後和嫦娥一起死了,浪費了浪費了!!!
小龍女也挺可憐的,一直就沒告訴和尚:「其實你每天騎的就是我哦~~」額,挺有歧義的。 不過她一走,老爸就被「惡」人格的猴子幹掉,挺慘了。
後面猴子去了「陷空山」,不知道如來的弟子是不是都搞一起了,地藏王叫「善」猴子去陷空山,猴子不知不覺就回到了類似與過去的時空,不知道是菩提能穿越時空,還是他是能在過去的時空里預見未來。反正菩提讓自己的徒弟留下來,不過猴子不肯。決定回去。並且好像還回復了一部分記憶。
然後就是大戰了
兩只猴子打起來然後,好像是天被打出了窟窿。
「惡」人格的猴子被打死了,如來騙「善」人格的猴子,說他是六耳獼猴。這時候估計猴子又回復了一些記憶,不願被如來控制,於是自殺了。
紫霞抱著「惡」人格的猴子哭。
而死去的玄奘靈魂藏在陷空山,玉鼠精(李靖的私生女)幫助玄奘抵擋天兵天將,並死在了她父親的軍令之下。
最終,玄奘將死去的天地之子——孫悟空復活了。
妖族大軍等到了自己一直等待的領袖,那面齊天大聖的旗子再次在空中飄舞。。。。。。
總之,《悟空傳》講的就是一群在命運的束縛下而異化、畸形的人反抗命運的故事。
㈡ 悟空傳評價如何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這個對話可謂是對今何在的小說《悟空傳》最形象的一個總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和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前者更激烈,後者更凄涼。也正是這種對比,今何在的《悟空傳》被稱為具有反抗精神的「成人童話」,受到年輕人的極致追捧。電影《悟空傳》算是這個頂級IP的影視改編。
㈢ 對於電影版的《悟空傳》應該如何進行評價
《悟空傳》表面上寫的是西遊,其實寫的是你我的人生。今何在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解讀經典,說透浮世的悲與喜,引起了諸多共鳴。這么多年來,偶然看到《悟空傳》的消息,回憶像旋轉木馬,在腦海里轉不停。不由想起當年看書時那種熱血沸騰的心情。人生如此,拿酒來
總而言之,我們對《悟空傳》小說的摯愛決定了我們對電影有著高標準的要求,而這次的改編真得很難擔得起觀眾對於影片的殷切期盼,只能說這是一部打著《悟空傳》旗號,質量一般的西遊同人電影罷了。
㈣ 如何評價電影《悟空傳》
我感覺電影《悟空傳》挺一般的,雖然他選擇的演員演技都還不錯,但是內容和劇情方面就有些突兀了。太過於科技化,讓人沒有代入感。總感覺太過於浮誇不是很好看的樣子。
㈤ 如何評價《悟空傳》
悟空傳這一部電影其實還是挺好看,我看了三四遍,裡面的特效做的特別的好。這一部電影還講述了非常多的道理,每一個道理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就比如為了愛情,不惜沖上南天門。
㈥ 對於電影版的《悟空傳》應該如何進行評價
還是不錯的,只是商業化色彩濃了一些。
有時間可以看一下原著,有很多有意思的點,電影沒拍出來,也不太好拍出來。
㈦ 電影《悟空傳》這部電影有哪些讓人感覺不錯的地方
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都不錯的。記得當時在電影院看過一次,又在家裡看了一遍。
電影中彭於晏版孫悟空的第一次出場也還算是驚艷,如果說這部劇的劇情再好一些,那麼憑著彭於晏對孫悟空這個角色的極好塑造,他完全可以被稱作電影屆的NO.1孫悟空。金箍棒的出場比他主人的出場還要更屌一點。這部電影里孫悟空的金箍棒與火緊緊聯繫到了一起,不得不說《悟空傳》對於金箍棒形象的塑造是整部電影里最成功的。為什麼把金箍棒和火聯繫到了一起呢?因為火是象徵狂野憤怒的,孫悟空就像這狂野憤怒的火一樣,一旦讓他燃起來了那便是熊熊大火無物可擋!
影片有個細節需要被表揚,那便是悟空從凡間殺入天界與黑衣神兵交手時並沒有單純的只用金箍棒擊敗他們,也用著看似殘暴的撕咬與肢解來回應黑衣神兵在凡間的所做所為,這即是有著野性的悟空,也只有這樣才方能化解一些他的心頭之恨。
這部電影還有許多亮點,這里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大家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㈧ 《悟空傳》電影到底好看不好看
《悟空傳》
改編自今何在同名小說,由郭子健執導,彭於晏、倪妮、歐豪、余文樂、鄭爽、喬杉、楊迪聯袂主演,俞飛鴻特別出演。
講述了五百年前,未成為齊天大聖的孫悟空,不服天命,向天地諸神發起抗爭的故事。
於2017年7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㈨ 悟空傳電影好看嗎影評如何 電影和今何在小說有何關系
何以當得「悟空傳」?!
文/夢里詩書
除了貫穿始終的打鬥,讓人所見於中國電影的精進和一群明星的顏值外,這幾乎就是一部一無是處的平庸之作,沒有行之有效的節奏掌控,也沒有合理清晰的故事架構,其只是讓人感受到了那將魔幻與青春校園二者的狗血揉合在一起,會是多麼的爛俗無趣。
作為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個人也曾有看過《悟空傳》的原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將《西遊記》與《大話西遊》揉合在了一起,當然也加入了作者今何在自己的思考創作,雖然說不上有多麼妙筆生花,但好在也尚算有血有肉的創新之作,而到了這部翻拍電影中,大刀闊斧的改編不但一切都是同原作貌合神離的,也沒有給帶來何般新的生機,其所給我最為直觀的印象就是這不過是一場假借西遊之名的明星偶像劇。
整個《悟空傳》並不誇張的說儼然完全摒棄了一部電影本當有的邏輯性,最初天機塾的「天班」「地班」之分毫無意義,緊接其次的便是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不明覺厲的登場,再接下來所謂的天尊代替了玉皇與王母,而為了黑化彷彿從地獄而來的天兵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在完全沒有任何情感帶入和背景融入的境況下,一個又一個牽強造作滿是狗血的愛情故事,只是讓人覺得如同過家家般的幼稚可笑。
在這樣一個第一印象便尤為糟糕的作品中,所有人物給我的感覺在那俊朗靚麗的顏值下其實都是呆滯的,這也讓原本尤為深刻對權威命運的抗爭變成了一種無力的宣講,所以最後即便電影如何的想去營造煽情,其實都很難真正的去調動何般情緒可言,這也就是為何電影最後即便有著一個很燃的結局,有著看似炫酷的金句,卻給人的感覺不過是一個所謂的英雄人物被強加的主角光環,不過是為了再拍續作的故弄玄虛。
本當大氣磅礴世界觀架構的缺位,宛如過家家游戲般的人物情感,這些都讓電影只是局限在了一個青春偶像劇的范疇,這樣的作品又能拿什麼來著點這本當深刻的愛與命運?又何以當得「悟空傳」三字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