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好看的德國二戰電影推薦一下謝謝
拯救大兵瑞恩,敦刻爾克,兵臨城下,這幾部電影都是二戰題材的。
② 好看的二戰德國電影
有關於德國的二戰電影主要分為兩類,即德國視角和對手視角(盟軍,蘇聯)
首先推薦德國視角的
1,帝國的毀滅---經典,希特勒的最後12天,裡面把希特勒,戈培爾等人的形象塑造的很真實
2,從海底出擊----潛艇方面最好的作品
3,鐵十字勛章----其實一般,但是屬於少有的從德軍基層角度拍攝的東線電影
4,斯大林格勒----德國人拍的,很不錯,估計不好找資源
下面再推薦非德國視角但涉及德國的
1,坦克大決戰----關於阿登戰役最好的作品----反映了派普戰斗群的殊死搏殺----這個電影隊派普的醜化是其最大的缺點
2,拯救大兵瑞恩----搶灘登陸那20分鍾堪稱經典
3,遙遠的橋----感覺劇情一般,戰斗場面過多
4,巴頓將軍----以傳記的方式,挺不錯的
5,兵臨城下----其實一般,但是許多人喜歡狙擊手的題材
③ 二戰德軍經典電影大全
1、《風語戰士》
海軍陸戰隊員喬恩德斯(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 奉命去保護本亞齊和電波中的秘密。在舉足輕重的塞班島戰役中,喬恩德斯將會如何保護自己的戰友和國家機密?他將面臨怎樣的抉擇?這部影片,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戰爭的思考。
2、《斯大林格勒》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
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
3、《狂怒》
1945年4月,德國納粹已成強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下帷幕,戰火正轉向德國本土。綽號「戰爭老爹」的坦克小隊隊長唐柯利爾剛剛與戰友經歷了一場殊死之戰,疲憊和憤怒早已勝過了對戰爭的恐懼。休整期間,從沒有過戰場經驗的打字員諾曼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
4、《諾曼底登陸日》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
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 傷亡和被俘11.4萬人。
5、《辛德勒名單》
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
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④ 推薦一部你覺得好看的二戰電影
好看的二戰電影推薦:
1、血戰鋼鋸嶺
這是一部關於丘吉爾的傳記歷史片,講述二戰時不僅要面對德國納粹勢力的入侵,還要面對一群毫無准備的人民群眾,和一個懷疑自己的國王,溫斯頓·丘吉爾抵住壓力,在英國國會下議院發表演講,鼓舞了英國以及同盟國的無數民眾,最終贏得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
帶領英國走出了危機。從國家意志到平民故事,價值傳導被觀眾更容易接受。這部搭配《國王的演講》,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組成豪華套餐,時間線無縫銜接。
⑤ 《帝國的毀滅》揭示了戰爭的殘酷,還有哪些評分比較高的德國戰爭片
強烈推薦《帝國的毀滅》,德國有很多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我偏偏喜愛這部,這一部電影我在很久之前就看過了,不僅僅看過一遍,而且看了很多遍,為了了解德國二戰時希特勒最後的日子看了n多遍,這是一本記實的電影,裡面的情景大都是對二戰時希特勒最後時光的還原,一個帝國的毀滅,不僅僅是一個帝國,也是一個狂熱時代的終結。
電影中講述了在希特勒最後的時光,也就是帝國最後的12天 ,蘇聯柏林圍城,現實生活中蘇聯其實在佔領東歐時,也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屠殺,電影中沒有過多的描述,這是影片的不足。
始終 記得狂熱首領希特勒的那句話,我們就算死,我們也要拉著一個世界為我們殉葬。細思極恐,在那個狂熱的時代,人們都是喪失理智的,成為獨裁的棋子。
影片中從整體來看,還是一部不錯的記實電影,如果想了解二戰時希特勒最後的時光,可以看這部電影,還有如果想學習德語的同學也是值得一看的,裡面的很多對話,值得反復推敲,推薦這部電影。
⑥ 德國人拍的戰爭片非常客觀,真實,你心目中認為最好看的是哪一部
我認為最好看的德國戰爭片是《希望與反抗》,第一次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就吸引住了我,我覺得這個題目表現出一種在絕望中和努力中。這是一部比較老的片子的,2005年出來的。之前我就看過,覺得很好看。
⑦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國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作為二戰策源地的德國,這些年一直在反思,他們將自己的過去挖出來示眾,警醒世人也告誡自己。在電影行業,一些導演也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在向二戰做最後的道別。其中,我至愛的一篇就是《希特勒的男孩》。
戰爭的殘酷無情地摧殘著這些單純的少年,這是時代的悲劇更是人性的悲哀。人類自我殘殺的最合理的理由就是戰爭,但我們依然相信人性之光,我們在反思,我們在彌補,我們 依舊心向陽光,就像阿爾伯特與菲德烈斯一樣。
⑧ 德國戰爭片大多冷酷無情,有哪部是非看不可的
《帝國的毀滅》
這部電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是身心完全投入,精彩的部分實在太多太多。
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傷心欲絕的小護士: 「My Fuehrer, keep faith in the final victory!」 "Lead us and we shall follow!
可以看出,懷著嚴謹乃至克制的態度,拍攝者盡心竭力試圖還原歷史,無論是對現有發掘史實的尊重,還是對柏林街頭斷壁殘垣的重塑。這一點十分可貴,更比其它表達方式(例如煽情,例如懺悔)來得實在來得困難,片中直接或側面地展現了多人的、不同的死亡,透過影像,我看到了,這些死亡不只是一個個符號的消失,不止是戰爭機器崩潰時散落一地的碎片,他們更是一個個血肉之軀,這些軀體選擇了自己所相信的,有的堅持了選擇直到肉體的隕滅,有的在生死關頭做出了另外的選擇,並活了下去。這似乎是一種象徵,象徵著某種層面的優勝劣汰?具有諷刺意義的 是自殺者們貫徹了自己成王敗寇的精神理論。他們一方面畏懼死,一方面渴望死,因為死於他們而言或是某種意義的殉道,雖然對於勝利者而言不過是畏罪罷了。日光下沒有新事。歷史從無徹底的勝者,所有人都會被時間淘汰,這么說或許有點落於俗套,但絕大多數事皆逃不出這一俗套,那些自詡千秋萬代的 往往更是如此。人類樂於毀滅,或是在走向毀滅之前粉飾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人類更樂於重生,或是說崇拜重生,甚而不惜創造宗教給死亡和毀滅加冕,那冠冕,便是重生。既然永生萬歲不過黃粱一夢,那麼退一步以求曾經滄海又為水又有何苛刻呢?毀滅與重生,便是人類歷史循環無盡的主題,對了,它們有另一個名字,叫戰爭與和平。歷史彷彿在不斷地反復說明,人類的本質終究是矛盾,這種矛盾不可調和以至於矛盾到一種近乎公平的程度:對毀滅和重生,戰爭與和平,廢墟與建設的狂熱與愛好幾乎是均等的,一邊不多、一邊不少,這是歷史中唯一長存的平衡。好了傷疤忘了痛也罷,戰爭是和平之母也罷,在人類進化到下一階層為止,這一問題是不會有解的。
回到影片本身,嚴格意義上來講,電影並不是一部反戰片,然而本片予人的震撼和警示絕不亞於絕大多數反戰片,這是有心栽花,亦或無心插柳,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升華於影片形式之上的反思精神和誠懇態度,令人敬畏。
⑨ 20部德國二戰電影
關於德國二戰的電影很多都非常好看,喜歡戰爭題材電影的基本都願意看跟德國有關的,下面就推薦20部有關德國的二戰電影。電影如下:《無恥渾蛋》、《從海底出擊》、《帝國的毀滅》、《布達佩斯之戀》、《無主之作》、《冒牌上尉》、《氣球》、《鐵皮鼓》、《血戰鋼鋸嶺》、《希特勒的男孩》
以上都是比較經典的,還有一些一般的:《隆美爾元帥》、《白色虎式》、《坦克大決戰》、《狂怒》、《戰略大作戰》、《最長的一天》、《列寧格勒》、《玩具國王》、《最後一艘潛艇》、《玻璃房》。
以上都是關於二戰德國的電影,有好看的,有一般的,不過對於喜歡二戰題材電影的朋友,當然每一步都可以看一看,畢竟每一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都是精心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