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悲慘世界》電影哪一個版本 最好看
這就難講了;為何?各有特色,本人比較喜歡老版本,老版本更能貼近雨果的原汁原味。那就是1958版本,後來新版2000版,改了不少,把一些重要的情節,用電影的手法放大了。比如:冉阿讓深夜偷了主教的銀器,還把被響聲驚醒起床查看的主教打暈。尤其是最後的結局,稅白了,還不完整。只錄制了捉住了冉阿讓的,警察跳河了,冉阿讓一段自由自在的奔跑。可能是電影的時間限制不可能讓導演去拍的更長。
2. 哪個版本電影悲慘世界最好看
我想應該是以下這出: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導演:
讓-保羅·李塞諾
編劇:
讓-保羅·李塞諾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讓·迦本
/
布爾維爾
/
費爾南·勒杜
/
西爾維亞·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bernard
blier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east
germany
/
義大利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58-03-12
片長:
france:
210
分鍾
/
spain:
217
分鍾
/
france:
179
分鍾(dvd
edition)
/
soviet
union:
195
分鍾
/
west
germany:
101
分鍾(cut
version)
imdb鏈接:
tt0050709
悲慘世界的劇情簡介
·
·
·
·
·
·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困的冉•阿讓(jean
gabin)因為偷一塊麵包被判處十九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過夜,可是他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警察將他抓獲,准備再次將他投入監獄,臨危之際,主教的謊言將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開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過去,冉•阿讓通過努力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後,他擔負起照顧其私生女兒柯賽特的責任。他沒想到的是,多年後會重遇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bernard
blier),對方不信他已改邪歸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只因證據不足遲遲沒能得手,然而,他的好運沒能持續到八年之後。
©
豆瓣
另:如果你覺得是就留郵箱,我給你發觀看或者下載的鏈接
3. 想看《悲慘世界》,你推薦哪個版本
個人感覺我更喜歡復排版,(讓我有一種逃票的感覺,賊刺激,讓我感覺最有觀眾感,代入的真實感),開頭的和聲氣勢磅礴!!!歌詞押韻,語調悲愴,充分體現監獄的惡劣環境。
4. 如何評價 2012 版電影《悲慘世界》
發現了沒?Tom Hooper的這部音樂電影恰恰兩樣都佔了,而我恰恰既看過原著又看過老版電影又看過音樂劇,而且每一樣都看過好多遍。所以我有足夠的資本可以以RPG的方式來引出各種類型的討論: 總結概括一下,圍繞我以上討論的原則,所有寫評論的可以歸為以下幾種情況 角色扮演1:沒看過原著(或電影),沒看過音樂劇,直接來看電影的 角色扮演2:看過原著(或電影),沒看過音樂劇,直接來看這部電影的 最有可能的評價:這個片兒……是寶萊塢改編的吧…… 角色扮演3:沒看過原著(或電影),看過音樂劇,然後來看這電影的 最有可能的評價:嘿!這有段音樂劇裡面沒有來……那誰誰唱得不如XX版本音樂劇裡面的誰誰好…… 竊以為,讓Tom Hooper考慮到這所有人的用戶體驗,那絕對是mission impossible……之所以明知會受到各種各樣理由口水的狂噴還是出力不討好的完成了這部電影,是因為,《悲慘世界》一部值得人們記住的著作,《悲慘世界》是一部能夠打動所有人的音樂劇,《悲慘世界》是一部讓所有人懷念的電影,《悲慘世界》偉大到足以影響這世界上每一個人;翻拍它,只是因為它值得讓我們一遍又一遍的翻拍,一遍又一遍的懷念。 所以,還是回到作品本身來吧,無論是文字、電影還是音樂劇,都只是作品想要表達的精神內涵的載體。看過這部劇後,應該做的是多審視一下自己的靈魂,多審視一下身邊的人,多審視一下我們的社會。明明看完電影後哭的梨花帶雨,跑去洗手間洗好臉補好妝然後開始大談誰誰帥的要死誰誰唱得不好,你敢說劇中的旋律沒有在你心中繞梁三日嗎?難道你忘記讓我們感動的Jean Valjean、Fantine、Eponine了嗎?難道你忘記讓我們振奮的Enjolas、Gavroche了嗎?難道你忘記讓我們悲憫的Javert了嗎? 也許劇中的酒店老闆和老闆娘,才是我們這些活得不好不壞,有飯吃有網上,看完這劇後還能在這里討論誰帥誰唱的好的這些人的真實寫照吧……
5. 《悲慘世界》到底好不好看呢
《悲慘世界》或者說叫《冉阿讓自傳》更貼近電影吧 看的可能是這個版本 有點記不清了 反正不是安妮海瑟薇的版本
法國作家雨果是一位劃時代的大師 他以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對待他所處的那個時代 為窮苦大眾發聲 代言 總讓我想起黑暗腐朽的唐末的杜甫 同樣心憂天下 憂國憂民
《悲慘世界》這本書也讀完了 想到同樣讀完的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同樣是平起平坐的法國大文豪 但兩人的作品風格卻完全迥異 雨果注重勾勒外部世界 而普氏則關注於內部的內心世界 雖然兩人一個重外 一個重內 但兩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描寫刻畫無比地准確細致 可以說是事無巨細 宏觀敘事 不客氣地說 就是啰里啰嗦 故事情節不夠突出 而同樣是描寫時代 看看余華的活著 就很精煉 不會過多浪費筆墨 而是注重故事情節發展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法國文學的一個特點 特別啰嗦 但拍出來的電影則好多了 比書更好但似乎在法國 說起歷代作家 知道雨果更多 也更有名氣吧 可能與他描寫的東西批判時代 觸及社會 揭露黑暗有關吧 就像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 中國的魯迅一樣
關於悲慘世界 我真的願意將它看做冉阿讓的自傳 不過這個自傳不是從他小時候開始到一生結束 而是像日瓦戈醫生那樣 只是選取他人生中的幾個時段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竟是影片結尾 當少威問他為什麼當時不殺他時 他說我沒有權利殺你 why didnt you kill me?because i have no right to kill you 我突然懂了 是的 即使少威從知道他身份那一刻開始始終鍥而不舍地想要逮捕他殺掉他 但冉阿讓卻並不恨他 那時候我也在納悶那麼好的機會 為何不殺掉這個令人討厭每時每刻一心想要殺掉他的人 但這樣一句「我沒有權利」讓我懂了
6. 電影悲慘世界好看嗎
最新版的《悲慘世界》是一部音樂劇電影,劇情和氛圍都不錯,可以去看看。
7. 電影悲慘世界好看嗎
如果是狼叔和安妮海瑟薇的那個版本,還不錯
除了歌劇的形式不習慣,其他真的都挺好。
8. 罪與罰 悲慘世界那個好看
悲慘世界 個人認為更好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於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獲釋罪犯冉·阿讓(Jean Valjean)試圖贖罪的歷程,融進了法國的歷史、建築、政治、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悲慘世界》也是百老匯著名的音樂劇,是音樂劇史上上演時間僅次於《貓》的曠世佳作。《悲慘世界》因為內容豐富和內涵深刻,使讀者們都體會到作品有一種深遠的分量感,讓眾多讀者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