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評】無人喝彩的悲情——《登入火星》
2. 登陸火星難嗎
難。
夏夜,仰望同樣的一片星空,千年前的古人描繪著絢爛的神話故事,而我們則更多的是思考什麼時候登陸火星,或者怎樣才可以星際旅行。事實上,這只是人類不長的文明史中科技進步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經過幾十萬年人類演化的厚重積累,人類各個方面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人類文明正以無法形容的速度向前飛躍。
作為一個信仰科學的人,我一直都不懷疑人類智慧的無窮盡,暢想人類生活的明天是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情。根據最近這100年來科學技術進步的飛速發展,我有理由相信,下個百年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想像不出的美好。醫學的進步也許將永遠的消滅疾病;對基因的深層次認識將使我們創造完美生命成為可能;電子科技的發展會使我們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只做自己喜歡的」不再是夢想……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地美妙,這樣的世界正是千百年來許許多多理想主義者畢生追求的夢想,而他也確實在一步一步的變成現實。面對如此,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理由歡呼雀躍,激動滿懷。
未來是足夠美好的,另人嚮往,可現實仍然透露出一絲的憂慮。人類聰慧的頭腦可以使火箭升空,可以使河流改道,但很多人卻似乎仍然無法認識到這些最基礎的問題:自由,平等以及關愛。放眼這個世界,民族,宗教,意識形態仍在導致許多人互相敵視;為了利益,戰爭仍是一些人的堅定選擇;權力的無限膨脹也使剝削壓迫在一些國家肆意泛濫……這樣的現實似乎不會再很短的時間內改變,有些人的認識似乎並沒有和智慧同步發展,他們仍然停留在「弱肉強食」的動物本性上,絲毫沒有沐浴過沉澱幾千年的文明之光。當善良的人們對身邊這個真實的社會發生的一些事情搖頭嘆息的時候可曾想到,恐怖主義不是無源之水,社會動盪也不是毫無原因,淤積的最終都會噴發,而當今的科技在使建設變的簡單的同時也使毀滅一樣來的容易。少數人的胡作非為或許最終將導致人類文明的停滯甚至毀滅。這樣的結局悲觀了點,但卻也真的不是毫無可能。
是生存,繼續偉大的科技進步之旅,還是毀滅,繼恐龍之後走進博物館的店堂。作為人類普通的一員,看似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實際上選擇的權利正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堅定著這個信念:「人類」是我們共同的稱謂,共同的命運面前不分你我他。那我們無疑仍將行進在無比美好的康莊大道上,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
3. 一部電影,關於火星,一些人在火星上空的飛船,飛船故障,後來不得不登陸火星,火星上面還有個綠色的湖,
《紅色星球》
是一部出品於2000年的科幻電影,由華納兄弟出品,安東尼·霍夫曼導演,主要演員有凱莉-安·摩絲和方·基默等。其情節是關於火星的地球化。
中文名:紅色星球
外文名:Red Planet
其它譯名:全面失控/宇宙深慌/勇闖火星
出品時間:2000-11-06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製片地區:美國/澳大利亞
製片成本:$75,000,000 (estimated)
拍攝地點:美國
拍攝日期:1999年8月30日 - 1999年12月24日
導演:Antony Hoffman
編劇:Chuck Pfarrer/Jonathan Lemkin
類型:動作/科幻/驚悚
主演:方·基默,凱瑞-安·莫斯
片長:106 分鍾
上映時間:2000-11-06
4. 中國有沒有登陸火星救援的電影為什麼有都是美國的電影
中國沒這個技術...說句不好聽的...累死累活拍出來也是爛片一個...
5. 有人類登陸火星嗎
沒有。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類宇航員登陸過火星。人類已經發射了約30個火星探測器。從1962年前蘇聯發射火箭號系列探測器。1964年美國發射水手號系列探測器起,開始了探測火星的歷程。前蘇聯於1962年11月1日發射火星一號探測器。這個火星探測器高3.3米直徑1.1米。重863千克,裝有拍攝火星表面照片並傳回地面的攝像裝置。由於火星引力比月球大,若將宇航員送到火星表面返回難度太大。所以時至今日還還沒有人類登陸過火星。
6. 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了
是的,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4點55分,美國NASA的「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正式開始在這顆紅色行星上探索生命存在的跡象。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首席工程師Rob Manning表示,「這次著陸完成的太棒了,成功證明了NASA是有效的,是成功的。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實現了這一目標。從國家的角度來看,許多問題都應該這樣協力解決。」
NASA在直播中展示了「毅力號」著陸後傳回的第一張圖片,降落時沾到鏡頭上的塵土營造了一種朦朧感。
(6)登入火星電影好看嗎擴展閱讀
「毅力號」著陸後的任務:
去年7月和8月,阿聯酋「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先後發射升空,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漫漫征途。如今,三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終於在火星聚首。
大約一周前,「希望號」和「天問一號」已經順利制動進入環火軌道。阿聯酋此次的任務只是環繞火星,不包括登陸。而中國計劃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索)」三個目標,所以「天問一號」會先環繞火星勘察3個月左右,之後再找合適的時機著陸。
因此,沒有環繞火星計劃的「毅力號」雖然出發最晚,抵達火星最晚,卻可以第一個完成登陸。著陸成功後,「毅力號」將稍事休整,工程師將花費數周的時間對所有儀器和功能進行測試和校準。
校準結束後,它將再花幾個月的時間前往Jezero火山口的第一個勘探地點。科學家相信,這里在38億年前可能是一個火星湖床,有可能在此發現古代生命的化石遺跡。
7. 登陸火星第一人是誰
登陸火星第一人是艾麗莎卡森。是美國18歲少女,艾麗莎卡森成長過程非常神奇,她在三歲的時候就覺得火星非常酷,想要成為一名宇航員。並且征服火星這個星球,艾麗莎卡森在不懈努力之後終於被NASA選中,成為了第一個有望去火星的人。火星生存環境和地球完全不同,想要適應這種環境必須接受魔鬼式訓練。
人物經歷
艾莉莎的父母都是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人員,為了支持女兒的夢想,早在2008年就為艾莉莎報名參加了美國太空營的活動,2016年,艾莉莎成了這項活動史上最年輕的畢業生,並且成功通過了官方認證,獲得了太空人培訓資格,甚至在美國宇航局。
現在的艾麗莎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代號「藍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保羅.福爾曼這樣評價說,美國宇航局很認真的對待艾麗莎這樣的人,有朝一日她會成為宇航員,成為登陸火星的優秀人選。
8. 一個人在太空,好像是去火星,途中造水的儀器壞了,這電影幾乎都是一個人,求名字
電影《登入火星》。應該是這部電影,有這么個情節,有那麼一台神奇的造水機器(好像是用沙子什麼的就能造出水來),但是故障了,後半程男主一直在各種休機器最後好像也沒修好,部分情節記不清了你自己確認一下,在下只記得過程很悲催,結尾很潦草。這電影總的來說不算好(或許算跟風片吧),個人更喜歡《火星救援》。以上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