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雲圖好看嗎
不怎麼樣。傳說北美票房慘淡,當然我們不是沖票房說事。
就事論事,片子沉長拖沓,此片不如黑客1,(黑客2、3都不如黑客1好,)。
《雲圖》和《黑客》系列是同導演,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拍完《黑客》變XING了才導致這
《雲圖》故弄玄虛,怪里怪氣的 呵呵。
這片子野心挺大,它想要表達很多東西,神馬人生啊 命運啊,歷史啊,澀會階級的啦~~~~
但是,一個都沒怎麼講好、沒講明白、沒講到位,講的還挺爛!用「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還晃盪」形容不過分。你看到哪些說此片好的,要麼是電影院的托兒、要麼就是盲目跟從的「裝比犯「。
就像很多人拿個愛瘋五 ,認為很時尚,很內涵、很吊、很范兒(屎大哦)、很潮、很高科技(郭德綱常說)、很品味~~~~~~~ 結果可想=很DIAO絲、很土、很掉渣。他們的心態是一樣一樣的。
呵呵呵呵
說它不怎麼樣,不是因為沒看懂,而是因為它離我認為的好還差那麼一截子。
2. 雲圖是部怎麼樣的電影好看嗎
影片講的是男女主角的四世。第一世的時代背景是奴隸制社會,男主角是一搜海盜船中船長的律師,女主角是一位從事奴隸交易的貴族人的女兒。第二世里女主角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男主角貌似比較富裕。不過在這一世中,女主角是一個男的,也就是說他們是一對基友。第三世中男女主角是一對夫妻老人。第四世的時代背景是超時代文明階段。影片中還講了另一對男女主角的兩世。第一世的時代背景是現時代。第二代的時代背景是超時代文明毀滅階段。
這六世中,最精彩的莫過於超時代文明。我忍不住嚴重的劇透一下
在超時代文明階段,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種人,比如男主角。另一種我姑且稱之為機器人。她們智慧不高。地位非常低微,對於顧客的羞辱和老闆的發泄都只有逆來順受。女主角就是機器人之一。她的身份是一名餐廳服務員代號叫 星美451,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唯一知道的就是餐廳里的規章制度。一天的食物就是一盒稱為「速補」的飲料。在這些服務員的心中。她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工作,希望若干年以後可以通過考核進入到「極樂園」。由周迅飾演的服務員看到自己的「姐姐」一個個去了極樂園。叛逆之心日漸加深。終於有一天在一位顧客對她犯賤時發起反抗。當然她的唯一結局就是被老闆用子彈打死,原來戴在這些服務員脖子上的項圈裡都安裝了一枚子彈。老闆只要一個按鈕。她們的生命就會被輕而易舉而地奪走。作為周迅的朋友, 星美451傷心淚下。一個晚上,男主角潛到這家餐廳,救出了 星美451。讓 星美451接觸到了一個她從未見到過的世界。自動布景的房間。流光車道,在這里你就是一個指揮家。各種設備你只要揮揮手就能搞定。 星美451開始貪婪的學習知識。她也漸漸的愛上了男主角,因為,男主角是第一個尊重她的純種人。的確,男主角從始至終都保護著 星美451。可是好景不長,「統一部」抓走了 星美451,在男主角捨身相救後。 星美451知道了原來男主角是反聯盟組織的指揮官。而他救出 星美451也是希望她能把這世界的醜陋公之於眾。讓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機器人能奮起反抗! 星美451卻退縮了,她認為自己說到底只是個服務員。於是在首領的示意下,男主帶著 星美451女主看到了機器人的出生地——人工培養池和那些所謂的通過考核被送往「極樂園」的機器人以及數不盡的屍體。 星美451終於知道原來她們也是正常的人類,她們和純種人其實沒什麼區別。而極樂園只是一個可笑的謊言,其實是因為被老闆拋棄的或者她們的年齡不適合工作了,被殘忍的釘死,然後重新加工成蛋白質,做成她們一天的主食「速補」以達到回收利用的效果。面對這樣一種吃人的社會。 星美451終於站出來控訴了這世界的黑暗。可惜男女主角最終難逃厄運,男主在戰場中死去, 星美451被「統一部」釘死在死刑椅上。革命是一場漫長的過程。也許是一代人的犧牲,也許是幾個世紀的艱苦鬥爭。最後的結局是超時代文明毀滅。人們回到了部落時代,當然也有一些文明保留了下來。在超時代文明毀滅階段,人們已經忘記 星美451從何而來,但人們都堅信 星美451是他們的守護神,是星美451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超時代文明中,男女主角雖然死了,其他世里還是有比較好的結局的。而且這一世里,男女主角也是死得其所。看官不要太難過
3. 電影《雲圖》好看嗎
下面是關於雲圖的一些評點: 宏大的篇幅和復雜的格局不會讓人覺得160多分鍾的影片拖沓。影片最精彩的故事是現代英國老爺子逃離老人院的喜劇,現場觀眾看到興奮處多次鼓掌喝彩。另外猜演員扮演不同角色也是本片看點之一,可是跨越種族扮演和自己膚色不同的角色的決定並不成功,尤其白人扮演的亞洲人,更像外星人。 影片結束仍無法抑止莫明淚流許久,個人史上破天荒發自靈魂深處被拯救被清潔的感動.個體生命的缺憾痛楚,自身每一陷落之處被填補,被修復完整的重生之震撼.它不是性屬科幻,而是性屬靈的.是整合了靈修合一思想與宏大宇宙觀的治癒系哲學片,是各聲部穿插有序的交響樂章.至於那冰火兩極的口碑排行,大可付之一笑。 總的來說,劇情不錯,劇本緊湊、節奏感強,但敘事略雜亂,有的人不太明白電影里說的是什麼,6大情節故事顯示比較平淡。 有關雲圖影片的資訊可以到搜電影網查找,網路搜索:搜電影網,就能找到了
4. 如何評價電影《雲圖》
這是一場跨越幾世紀的愛恨情仇,一首贊美生命,自由以及愛的史詩。毫不誇張的說,《雲圖》是好萊塢近幾年最有野心最有想法的電影之一,不過也註定是一部評論兩極分化的電影。電影結束後不要急著離開,看完演員表,你將會被好萊塢當代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術震撼到啞口無言。
一個靈魂,六次輪回,一次人類文明的交替,靈魂彼此交織關聯,一切都已存在,一切都可能因為信念而改變。前世今生輪回往復,人的生命如雲圖上的繁星,交相輝映,我們都銘刻找到對方的鑰匙,因為愛互相救贖。
5. 如何評價電影雲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雲圖》題材比較獨特,這部電影講述了幾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人的故事。
先鋪墊幾句筆者對敘事的私貨:在大多數的電影故事中,最為主流的就是我們常見的完整敘事作品,即從片頭到片尾,講的是一個事。
尤其是情節轉折也比較少,因此難免給人以重復或單薄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並列式結構非常冒險,在用形式的噱頭pk觀眾固有的觀影期待、規律和經驗,誰贏誰輸說不好,但是畢竟不能常用,你看哪個80歲的大師是一直靠劍走偏鋒混飯的呢。
6. 如何評價電影《雲圖》
好萊塢科幻巨制《雲圖》已於1月31日登陸全國院線,據「電影票房貼吧」數據顯示(不完全統計),首映當日,該片票房1600萬登頂單日冠軍,成績還算不錯。據悉,上映第二天,該片排場穩步增加,有望顯示扎實後勁。同時,該片已經在港上映9天,1月31日單日票房逆襲登頂,甚至超過其首日票房。看來,《雲圖》屬於後勁十足的影片類型。此外,受到影評人追捧的該片輪回、轉世等思想性,以及反常規的剪輯手法,卻令到不少觀眾吐槽看不懂,兩極分化的評價隨機引發了新一輪熱議狂潮。
引發名人感慨 影評人飯局變辯論賽
隨著《雲圖》的熱映,圈內人士一馬當先成為了熱烈討論《雲圖》的領頭人。許多圈內人士在觀影後都發表了自己的想法。資深影評人木衛二之前將《雲圖》比作重磅製作的「連連看」游戲,隨後自己參加的一場圈內飯局最終變成了《雲圖》辯論會。「雙方交換完觀點,幾乎要掐起架來……同一場戲、同一個細節,彼此都有全然不同的看法,更不用說整部電影了。
除了影片本身的內容催發觀眾的傾訴欲外,也對人們產生了更為現實的啟發。著名演員伊能靜在看過《雲圖》後發出感慨:人類從蠻荒而來,為滿足生存慾望、名譽、利益、自由、愛,而開展文明。但電影最後卻又回到蠻荒,並棄逃地球,是電影最大的預言與警示。每個善念、每個惡行,都成為我們再來人世輪回的因與果,你我都在其中。星美雖是克隆人,卻悟到永恆的愛,成為未來人的神。我想她應該能脫離輪回,不須再來人世償還了。別有深意。
挑戰智商失敗不服氣網友發表神吐槽
《雲圖》被一致認為是燒腦大片,之前著名影評人周黎明評論「《雲圖》一舉將《盜夢空間》變成了小學生謎題」。為此,片方在影片公映前也提前為影迷做了大量觀影指南,有不少已看片的網友也網上發表了影片解析。當然也仍然有觀眾在影院觀看之後,表示不是很清楚,挑戰智商失敗,甚至年紀較輕的觀眾還不服氣地在網上發表了神吐槽。但是大部分網友表示影片看得懂,因為主題明確,線索看似繁瑣其實各自關聯,猶如由一條只打了一個結的繩子,只不過纏作一團便看似復雜,耐心觀影半小時之後,一切會豁然開朗。兩方陣營難免引發口水戰。面對欣賞、理解該片的各方言辭,挑戰智商失敗、覺得影片太過復雜的網友則用咆哮體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7. 雲圖這個電影好看不
本片改編自大衛·米切爾(David Mitchell)的第三部小說。這本書由六段相對獨立但又有關聯的故事構成,
從1840年一位美國人從悉尼旅行到舊金山的日記、20世紀30年代初居住在比利時的年輕作曲家、1975年捲入加利福尼亞災難的年輕記者、當今倫敦出版回憶錄的黑道、1984年韓國發生的故事與一個老人敘述當時在夏威夷的青春自語為終結。該小說入圍了2004年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
1850年前後,太平洋,罹患寄生蟲病的美國公證人亞當·尤因從查塔姆群島乘船回國,航行途中目睹震驚場面;
1931年,比利時西德海姆,身無分文的英國年輕作曲家羅伯特·弗羅比舍在音樂大師門下經歷諸多愛恨情仇;
1975年,美國加州布衣納斯·耶巴斯,小報記者路易莎·雷冒著巨大危險調查核電站工程中的腐敗和雇兇殺人;
21世紀初,英國,被黑道追殺的出版人蒂莫西·卡文迪什被軟禁在一家養老院中,苦不堪言;
反烏托邦時代的未來,內索國,宋記餐廳克隆人服務員星美-451反抗著締造和剝削克隆人群體的社會;
後末日未來,夏威夷,失去父親的牧羊少年扎克里與高科技文明倖存者不期而遇……
六位主人公或許是同一靈魂的化身,卻又被印上截然不同的胎記。波詭雲譎的故事情節與亘古不變的人類本性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絢麗無比的雲圖。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8. 電影雲圖好看嗎
前面有些無聊,但越看到後面你就會發現這電影挺不錯的。這電影有五個小故事組成,挺有意思的,可以去看看。
9. 雲圖這部電影好看嗎
我喜歡看
這部電影採取的手法類似於《撞車》和《巴別塔》,多條主線交織在一起,最終融匯成一條思想洪流。
第一條主線發生在黑奴貿易在歐美之間興起的年代,一個叫亞當的年輕人幫助他在英國的岳父了解美洲種植園的狀況。因他不適美國氣候而暈倒了,謀財心切的醫生卻騙他體內滋長了寄生蟲,將一種慢性毒葯說成是妙葯而騙亞當服下。在返航的過程中,亞當遇上了一名偷渡的黑奴,並幫他在船長面前說情給留下性命。在慢性毒素的折磨下,亞當的身體一天天變虛弱,而醫生卻翹舌如簧地盜走他身上的財物。就當亞當命懸一線的時候,他被黑人從醫生的毒手中救下。返回英國的亞當認識到黑奴制度的罪惡決意投身廢奴運動。
第二條主線講述在19世紀後期的英國,一個叫羅伯特·弗羅比舍的年輕人才華橫溢受到音樂大師的欣賞。當他創作了雲圖六重奏之後,大師贊不絕口並試圖將作品據為己有。羅伯特不從並以死抗爭,大師拿出了他同性戀的丑聞作為要挾的理由。於是羅伯特將大師殺死。
第三條主線講一個叫雷的記者因為調查一個核工業區的陰謀而遭遇各種暗殺與謀害。一個在核工業區工作的科學家對雷一見鍾情並將陰謀和盤托出,科學家被特工用炸彈炸死,而他的死因卻推給了巴解組織。
第四條主線發生在現代,卡文迪什是一個失敗的出版商,由於經營不善導致欠債累累。他經常找他弟弟借債。不堪其煩的弟弟用計將卡文迪什關進了老人院。這條主線講述了卡文迪什怎樣與同伴從森嚴的老人院中逃離出來並寫就了一本可與索爾仁尼琴的著作媲美的小說。
第五條主線講述2144年的韓國首爾,克隆人成為了社會主要的僱傭勞動力。每個克隆人頸上都會帶一個箍,一旦發生克隆人不服從命令的事情就會被箍發出的激光而處死。因此克隆人被迫過著日復一日的機械生活,他們只希望過完12年的服務生活就走去一個極樂世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克隆人星娜451被張海柱帶到一個被稱之為「叛軍」的組織,這個組織力圖爭取克隆人的人權自由。星娜451才了解到,克隆人完成了12年的服務生活之後不是去到一個極樂世界,而是被處死,然後再將她們的屍體製成蛋白質「速補」來供應克隆人的日常消耗。明白了這個真相之後,星娜在叛軍組織的保護下向世界發表了18分鍾的啟示,之後被人類政府捉去處死。
第六條主線講述了在2144年之後,地球再次經歷了一次大毀滅,如同史前大洪水一樣將之前的文明全數摧毀,一部分人類逃到了別的星球並攜帶了大毀滅之前的先進科技,另一部分僥幸在大毀滅中生存下來的人類卻重新回到原始文明。地球文明又在一個孤島上重新開始了。在這個孤島上還遺留著大毀滅之前的文明,其中也包含星娜所發表的那段「啟示」。於是星娜被當做上帝一樣受到原始人類的宗教崇拜。直到一日,逃到外星的地球人當中發生了病變,他們需要回到地球找到大毀滅前的科技來拯救毀滅當中的人類。這部分乘著先進飛行器去到小島的人類被當地土著成為「先知」。「先知」的到來挑戰了當地人的原始信仰。
我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 當人的思想囿於常規(convention)之中時便是罪惡的起始。在第一條主線當中,亞當作為一名律師本應深諳西方法理精神,但他一開始在奴隸體制面前卻立場不堅。究其原因,他的岳父說「任何事物存在便有其合理性,你的努力只能作為滄海一栗而不能對大局發生全面影響」。「存在便合理」這種思想深植於既得利益者的頭腦中,即便是開明的知識份子也會因常規而發生退縮。或許這解釋了廢奴運動在美國開展得那麼艱難而到最後必須訴諸於戰爭的原因。在第二條主線當中,羅伯特·弗羅比舍要在音樂界謀得認同必須建立良好的聲譽,而他同性戀的行為卻成為他人的口實。「否認同性戀」在第二條主線中是一條舉世公認的定則,再天才的人也會因同性戀行為而身敗名裂。別有用心之徒便利用了這一點,通過掌握羅伯特的同性戀丑聞而犯罪。
2. 我們應當用懷疑的態度來看待所謂的普世價值與幸福藍圖。在第四條主線當中,卡文迪許被騙入老人院之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自由一詞彷彿被現代社會濫用,只有當你被奪走自由之後才會體會到自由的珍貴價值」。這句話的表意是,那些一味鼓吹自由的人因著他們深信自己的自由身價而受到無形的奴役。當人身處實實在在的奴役之下,他才會產生懷疑,之後才會深刻認識到普世價值的內涵。在第五條主線當中,無數的克隆人深信自己十二年後會被解放到一個極樂世界中。他們長期處在這樣的輿論宣傳之下,他們所有人都這樣認為,他們所有人都不去懷疑。沒有懷疑,便沒有反抗。
3. 不要將信仰蒙蔽而演變成迷信,信仰的核心是思想。在第六條主線當中,原始人將星娜視作上帝一樣偉大的神,她的啟示被當成有咒語一樣的魔力。我們可以看到祭司手中有一本星娜語錄一樣的書。文字一旦掩蓋了思想,迷信便隨之而生,迷信生起之後,邪靈便隨之而出。老喬治化身作邪靈在電影中反復出現,其實是表現人類內心的慾望與罪惡。扎里克一族因為過於依賴迷信的力量而妄圖通過這種力量來獲得生存斗爭的優勢,這樣變遭到了滅族的命運。這不禁令我產生一種引用維特根斯坦的沖動「語言掩飾著思想,而且達到這種程度,就像不能依據衣服的外形來推出它所遮蓋的思想形式一樣;因為衣服外形的設計不是為了揭示身體的形狀,而是為了全然不同的目的」。星娜將事實揭露於人面前並做出啟示固然是出於美好的用意,然而她的用意被後人誤作超自然的力量,這便是悲劇的伊始。
4. 導演設計了第三條主線,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一個形而上的主題「死亡」。「死亡就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一道門」。死亡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我們用現世的眼光去看待死亡。倘若人能夠意識到死亡不是靈魂的終結,可能他們會更加有勇氣去伸張正義和反抗暴政。
這部電影的確涉及了不少哲學命題「常規」「自由」「懷疑」「信仰」「迷信」「死亡」如同一股洪流縈繞在我心間。住持認為這部電影政治目的很強,似乎在挑唆人造反。我話,如果你單純從政治角度去理解就淺顯了。因為將「常規」灌輸給我們的不光有不道德的政府,還有經濟力量(比如將弱肉強食視作市場的常態),世俗眼光(高富帥的標准,名牌追求)。總之,這是一部引出思考的電影,它的魅力遠不止輪回和愛情。
以上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