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電影完整版還有一段是狼爬上垂直牆面的羊圈,對羊進行大肆「屠sha」,被人類發現之後的一系列令人震驚的舉動最大的淚點在於,人類狂奔38公里+的路途追殺一隻狼,直到他累死在山上;兩只走投無路的狼,其中一隻奮然跳下懸崖,另外一隻,引誘牧羊犬到達洞中自殺而亡,等等真是真真切切的震撼到我的心靈。我們愚蠢的人類,自以為可以改變自然環境,缺不知碰觸了任何一環,大自然會給你嚴厲的懲罰。這個連民眾都知道的道理,狼圖騰電影完整版為什麼當時的某些人就不懂呢?
*-*-
www.365xunlei.com/thread-5430-1-1.html
❷ 你覺得《狼圖騰》是電影好看還是小說好看
我認為相對於狼圖騰的電影來說,還是小說更加好看一些,因為他的電影啊,做出了一些改變,就說不是原汁原味的狼圖騰那個作品,我在看小說的時候更有一種想像力在裡面,但是我在看電影的時候,這種想像力好像就被給抹殺掉了。
❸ 電影《狼圖騰》看著怎麼樣
在我的印象里圖騰這個字眼帶有一種獨特而又誘惑的神秘和崇拜,當他與狼這種動物結合在一起,讓人感覺是那麼的自然,圖騰寄託了人們對神明的尊崇和敬仰,那是牧民口中騰格里的飛狼,那雙綠眸讓我的心為之觸動。
影片中的畢力格阿爸總是對陳陣說你們漢人,我們蒙古人,一開始我看出老人對那些漢人的不友好和不認同,直到漸漸透過影片來到額侖草原,我知道和老人一樣的蒙古牧民與這些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的漢人區別在哪裡——牧民們說騰格里是父,草原是母。狼殺的全是禍害草原的活物,騰格里能不護著狼嗎?老人更是看到了這背後所蘊含的自然生存規律,而那些東來的漢人,將狼視為禍害,個個欲除之而後快。
看完影片,我知道陳陣是感謝阿爸的,感謝他教他識狼,知狼,甚至寄望於他養的那隻唯一倖存的小狼。我也是感謝他的,因為不了解,所以總會產生錯誤的認知。是的,很多事因為不了解,所以總會有錯誤的認知,如果你了解了,那麼你還會認為狼是禍害么,應該是不會的。
我的震撼,噴薄而出,在影片中那次觀察狼群捕黃羊時。拍的甚是精彩,在高草中嗖嗖飛奔的狼群,像幾十枚破浪高速潛行的魚雷,運載著最鋒利、最刺心刺膽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黃羊群沖去。老人說打仗沒耐性不成,等了一夜的狼要開始動手了,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准機會。打仗,狼比人聰明。我們蒙古人打獵,打圍,打仗都是跟狼學的。你們漢人地界沒有大狼群,打仗就不成。打仗,光靠地廣人多沒用,打仗的輸贏,全看你是狼,還是羊……
所以不難想像,古時候的游牧民族在戰爭中為何能夠所向披靡,我們的農耕文化為何不堪一擊?也許是自身文化所決定的那一份安逸深入骨髓,我們沒有了像狼一樣的血性和野心。都說狼子野心,其實我覺得它不能說是一個貶義詞,而應該說是一個褒義詞,因為真正的草原狼就是這樣,它們野心很大,就像一個不大的狼群追捕一大群黃羊,可是它們成功了,它們有這樣的能力去完成和實現這樣的野心。也許有人會說狼貪婪,殘忍,但即便是自認是萬物靈長的人們都有劣根性,何況是狼,看到書中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捕殺狼,最後造成生態惡化的時候,特別想借用盧梭的一句話:「你們都是毫無道理的人,你們不斷埋怨自然,要知道你們的一切痛苦都來自你們自己。」這如何不讓人震撼。
我的憤怒,瞬間爆發在人狼之爭生存之爭時。
影片中有一幕是讓人感到血腥和痛心的,當懷著各樣心情的人們做同樣一件事的,一起拋小狼的時候,我們只能感嘆人們對生命的不敬畏,只能感慨人們對自然的不了解。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在畢力格阿爸他們堅持不能過度掏狼崽的態度上可以體現,人與自然也要遵守中庸之道,這樣才能和平相處。可是事情總有兩面,就像有人認為孔夫子是鄉願,這樣是偽君子,所以總是會有人目光短淺。
這部影片向我們展示了那個特定年代特定人群與狼之間發生的令人深思的故事,也許是一種通病,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喜歡放大丑惡,而忽視美好,生活順其自然就好。
❹ 如何評價《狼圖騰》這部電影
從劇作角度來說,就是不能玩兒觀眾。你既然費了半天勁鋪陳了男主養狼崽的開頭,那就要好好講一人一狼的故事。得有起承轉合,得有情感交流。不能狼咬了你一口,就跪在那兒喊哎呀狼啊真偉大。就算喊狼真偉大,也總得告訴人為什麼喊呀?那小狼崽天天窩著有吃有喝怎麼就偉大了?
既然鋪墊了場部打狼,蒙古族傳統不能養狼,那你男主養狼就得有阻力。阿爸要男主放了狼,不能男主一認錯阿爸就放棄民族傳統;東邊來的人要打狼,不能場部主任一句話就散了。就好比一男一女乾柴烈火衣服都脫了,忽然兩人認認真真談起了工作。馬三立老先生說的,逗你玩兒呢?
最可惜的橋段是狼咬了蒙古姑娘的兒子。一邊是愛的女人,一邊是心愛的狼。這是戲劇中最經典的取捨難題(通常影視作品中是事業/愛情、信仰/愛情、理想/愛情)。可男主回來,姑娘不但沒殺狼,而且把狼放了。這感覺就好像王成高呼「向我開炮」,如雨的炮彈落下,砸中他的偏偏是枚啞彈,於是英雄大搖大擺風風光光地回來,跟指導員抱怨咱們的軍工產品質量太次啦……
沒勁。沒勁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喜劇。
《狼圖騰》,關鍵是狼。人與狼的關系,是本片的核心。最基礎的劇作教材上也會說,故事思想是通過主角人物來體現的。但本片中的兩個主角,男主陳陣和好基友小狼,都是被動的角色。男主幹的所有事,就是養了一隻狼。小狼乾的所有事,就是吃肉,然後咬了兩口,然後走了。男主對小狼投入了巨大的感情,可最終放走小狼的卻是打醬油的蒙古姑娘!難道就不知道有些事必須親力親為面對面的嗎?你把狼崽抓來的,親手把它放回草原,這才叫圓滿,這才可能煽情。弄個狼模樣的棉花糖算怎麼回事?
場部主任拉著男主去打狼。男主去了。別人開槍,他一言不發。追趕最後的狼王,他一言不發。狼王累死了,他上前向遺體默哀。這樣窩囊的人物,居然是男一號!
觀眾帶著巨大的期待,等著看人與狼的情感,沒有。等著看人性善與惡的斗爭,沒有。想看殘酷的,覺得不夠殘酷。想看浪漫的,不夠浪漫。想看思想的,不講環保的作惡人類也沒有遭到懲罰。精神呢?連篇累牘狼的精神呢,到底是什麼?是野性?是團結?是自由?絕大多數觀眾看到的,大概只有狼對抗人的無力,和離開時那冷漠的一瞥。
當然有人會說,吃飽了罵廚子是天底下最便宜的事。有本事你來編呀?其實很簡單,兩句話就夠了。當漢人要殺小狼、蒙古人要放小狼的時候,讓男主帶著小狼逃進山裡就行了。一人一狼,一邊是狼的世界,一邊是人的世界。兩邊都是敵人,又都是朋友。共同經歷生死,然後在各自內心的呼喚下,分道揚鑣各奔東西。
❺ 電影狼圖騰好看嗎
首先,狼圖騰口碑還是不錯的。說幾點我的感受:1.如果看過原著,不要對電影抱有太大希望,因為裡面加入陳陣的愛情,畢利格、小狼的結局都經過篡改,不過大場面基本按著原著來的。
2.全場除了蚊子以外我沒看出用3d的必要。
3.作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藝片,講述的人與自然以及狼圖騰的精神還是很贊的。
4.現今中國文藝片普遍不叫好,反而是低俗化的電影較受追捧,這是一個讓人痛心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最後,建議樓主去看看吧,單為了影片傳達的狼的精神內涵(不屈,團結,還有偉大的母狼愛)也要去看一看~
❻ 電影狼圖騰好看嗎
很明顯從籌備時間和拍攝手法來看,這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我發現近年來,好看耐看的電影都不是人類為主體的。我很喜歡電影裡面對人與狼,狼與羊,羊與人,人與狼,人與人,漢族和蒙古族之間的探討。主角是個不討喜的人,一個外來人,他擅自養狼,帶給蒙古族一連串的麻煩;對於狼,他把他帶離了狼的群居生活,只能成為人類看管轄的寵物;而他自己,兼顧不暇,感覺就像惡作劇之吻里總是搗亂的湘琴。
這部戲整體看是很棒的,人類的殘酷不是現在才有,七宗罪,罪罪關人類。 對大自然的過渡砍伐,對動物世界的不尊重,更甚至是自己人類與人類的社會關系不調和,最終的惡果還是自己承擔。其實只需要換位思考,任何事情都能很好解決。
還有一點,風俗和信仰有時候是一個雙刃劍,蒙古族拋狼崽這個習俗讓人不寒而慄,最讓人可怕的其實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卻無人站出來說:我不!信仰與盲目只是一線之差。
最後這部片有一個缺點是剪輯太亂,太跳了,銜接有時候會跟不上,散文式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