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麗絲夢遊仙境總共有幾個版本的電影,哪個版本最經典
愛麗絲夢遊仙境,總共有三個版本的電影,其中第二個版本最經典,因為她是第一個版本的升華,但是又表現的不如第三個版本誇張,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
Ⅱ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哪個版本好看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1974版的好看。
1974年版由西德尼呂梅特導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眾多影迷評為經典,不僅因為裡面群星璀璨(英格蘭褒曼還因此獲得4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同時本片還角逐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而且能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達到大家的期望。
讓這一部成為經典的還離不開影片,對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浮華奢靡的復原。無論是真實的東方快車最後的車頭,還是包廂里現在看來依然奢華的布景陳列,包括了大明星們名貴的私服,用極致的華麗,來襯托慾望對於人性的摧殘和浮華夢境中的空虛。
這一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將故事靈感延伸至伊斯坦布爾開往加來的東方快車上,聯系整個「波洛」系列來看,其推理手法還是比較程式化,比如邏輯的出發點經常是,人人都是兇手,通過逐一的論證和排除法進行淘汰而找到真凶。
另外還經常進行邏輯假設,將諸多疑點和實際情況結合想像推論。還有就是做戲詐誘,使元兇現形。這種拍攝及敘事手法,是非常令人驚嘆的。
Ⅲ 《無人生還》改編的電影版 哪個版本好看,看過的告訴我啊,謝謝啦
《無人生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939年發行時書名為Ten Little Niggers,後改為Ten Little Indians),又譯《十個小黑人》、《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小印第安人》、《一個都不留》、《孤島十命》等,是著名的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也是她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認為是歷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說之一
電影版中 45年版本和87年蘇聯版都不錯
Ⅳ 基督山伯爵電影哪一個版本好看
新版。
基督山伯爵主要內容:
《基督山伯爵》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
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充滿傳奇色彩,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基督山伯爵》主題思想:
《基督山伯爵》與當時另一通俗小說家歐仁·蘇的《巴黎的秘密》不同,它更接近於巴爾扎克批判社會的觀點。在大仲馬筆下,復辟王朝(尤其是七月王朝),大仲馬和他的讀者所生活的時代,被寫成顛倒了價值的時代。
唐泰斯被無辜地投入紫杉堡的黑牢中,度過了漫長的十四年,相當於復辟王朝統治的年限,象徵了復辟王朝暗無天日的統治。
在大仲馬筆下,七月王朝的黑暗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那些占據著法律、軍隊、政治、財政的關鍵位置的人,即維爾福、弗爾南(莫爾賽夫)、唐格拉斯,他們戴著假面具,道貌岸然,雙手沾滿了罪惡才爬上擁有權力的位置。
最罪大惡極的維爾福卻正好代表著社會的最高價值:法律。這個人物是浪漫派對當時社會最陰險惡毒的形象刻畫之一,表現了大革命及隨後的社會動盪所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正義盪然無存。盡管大仲馬是共和黨人,但在《基督山伯爵》中,卻沒有什麼讓人相信社會進步和正義是治療濫用權力和價值顛倒的良葯。
小說中為數不多的下層人物也不見得更好:卡德魯斯和他的妻子,以及貝內德托,都是像維爾福和唐格拉斯那樣的罪犯。從思想上說,大仲馬正是在這里與《巴黎的秘密》、《流浪的猶太人》截然不同。
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不一樣的,有夢想的性質。基督山伯爵,這個無所不能的人,代替上帝懲惡揚善,在人間重建秩序與正義。但大仲馬並沒有將這個超人寫成能夠解決當時社會黑暗的救世主,這是大仲馬與歐仁·蘇的又一個重大區別。
基督山伯爵不像《巴黎的秘密》中的魯道夫公爵那樣,是一個博愛者,他沒有披上華麗的外衣,他的身份不斷變換,除了他的仇人最後知道他的身份,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他像以往騎士文學中的英雄,經歷了大災大難,死裡逃生,大落又大起。
他在小說開頭從浪漫派夢想中的東方歸來,最後又回到東方去,將這個社會棄之不顧,讓人們處在等待和希冀中。他像雷電一樣落在這個腐敗的世界上,像《舊約》中的耶和華一樣實施報復,然後揚長而去。
在小說中,大仲馬鮮明地表現了他的政治傾向。唐泰斯不自覺地成為忠於拿破崙事業的犧牲品,但他卻沒有為此而後悔;小說中的好人幾乎都站在第一帝國一邊,如摩雷爾船長、他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維爾福的父親努瓦蒂埃。唐泰斯站在受土耳其人奴役的希臘人一邊。站在受奧地利壓迫的義大利人一邊。
惡人則總是為波旁王室效勞,或者為資產階級的暴虐效勞。小說並沒有提出任何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基督山伯爵只能被看成是對社會黑暗發出抗議的一種力量,他既表明了一種理想,又表明了金錢腐蝕人心的力量。他用知識、矯健的身體、精湛的劍術與槍法、疾惡如仇的精神力量,還有金錢去駕馭這個使人變壞的社會。
同時他又具有優異的品質,凌駕於社會之上。這雖然使他顯得像神靈一樣。但這種神話般的模式卻能突出和反映社會的矛盾、人們的失望和從矛盾中產生的夢想。
Ⅳ 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42版本和1957和1975哪個版本接近原著或者好看
電影與小說相比,電影只是個腰斬版,革命勝利後的都沒拍。拍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值衛國戰爭,影片有鮮明的保衛國家抵抗外辱的色彩,因此在影片中革命的敵人只限於德奧聯軍和蓋特曼偽政權,其餘的,白軍、民族主義者等全忽略了(有一部分原來的反革命流亡者,當時已經成了反法西斯的同盟者,這時候就不好再說他們壞了),而電影中的紅軍騎兵按照1918-1919相應的時間點,仍然是科托夫的軍隊,不是另對方聞風喪膽的第一騎兵軍。舍佩托夫卡的共青團組織也比小說中提前建立了一年,團員們被德軍殺害,而不是原著的波蘭人。
至於人物設定,對阿爾焦姆和謝廖沙的塑造與原著接近,朱赫來比較親和,但領導者氣場不是太夠。保爾的扮演者面容清癯,目光明亮且單純,形象上很適合演青少年時期的保爾,如果演中後期的保爾就很有挑戰。電影與原著設定最大的不同,就是保爾和冬妮婭在影片結束時幸福結合了。冬妮婭在電影中直接讀《牛虻》(《鋼鐵》第一部,《牛虻》是保爾在戰爭時期才從營政委手中借到的。在他給偵察隊員讀《牛虻》片段時,還被上級誤以為是偵察隊的指導員。),還借給保爾看,而不是原著中提到的《薩什卡 日古廖夫》,不過也差不多,都是描寫民粹派傾向的革命獻身者,能算姊妹篇,兩個人的感情也自此開始。影片中表現冬妮婭和保爾在思想傾向上的契合做得還可以,但沒有表現原著中沖突的一面(見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1942年版電影版《鋼鐵》對冬妮婭進行了「左轉」化改動,並非出自電影編劇的某種情懷,而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的生前意願,這裡面還有「事」。我詳細說說來龍去脈。
在《鋼鐵》出話劇版時,奧氏認為保爾和冬妮婭分手的情節設定過於突兀,原因是小說中的一些暗示在舞台上表達效果差,於是加了一段,在不愉快的團員聚會後,冬妮婭聲明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中與保爾沖突的一面:「我絕不會去附和眾聲」,還為挽回愛情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向保爾提出一個折中方案——一起離開基輔,去父親所在的小城市生活,那裡離政治中心有一定距離,兩人的思想沖突受外界影響減少,還有可能慢慢解決。保爾拒絕,而且回答還是很傷人的,「已經成了生活的主人,卻要退下去再受操控。」最終兩人不得不選擇分手,這段情節極有可能時奧氏取自親身經歷。我國人藝版《鋼鐵》話劇的母本(高莽譯)就保留這段情節。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5年底,意外收到因理想沖突分手,已經聯系中斷十一年的女友別蓮富斯寄來的和解信,別蓮富斯贊揚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就,並承認雖然自己沒完全接收奧氏的思想,但仍受到他的極大影響。奧斯特洛夫斯基當即回了信,認為他們是能夠更深程度互相理解的。這個經歷對奧斯特洛夫斯基1936年曾與敖德薩電影廠的編劇合作改編的《鋼鐵》電影劇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劇本的情節除了「托派」用間接方法帶過外,大致依據原著,但女主角變動極大,可謂是化三為一的「魔改」,她與保爾早年相識,在內戰中因同情和支持蘇維埃方面,甚至被波蘭人迫害和逮捕,後來參加工作,與保爾聚少離多,這間雙方因一些理念磨得也很厲害,保爾車禍傷殘後兩人結婚,之後保爾病重、出書,她都陪在保爾身邊。這個劇本最終未獲通過(換成我,我也不支持),現在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里,還保存有幾個預拍時的片段。後來影視、舞台作品大多有冬妮婭讀《牛虻》的情節,而最早的來源就是這個電影本子。
與《鋼鐵》的早期改編作品對冬妮婭還算較友善的描寫不同,1956年電影《保爾•柯察金》中冬妮婭的形象庸俗生硬、令人生厭,反映了當時官方對冬妮婭的定位,影片中冬妮婭和保爾甚至都沒談戀愛就吹了。後來在築路時相見時,冬妮婭對保爾冷嘲熱諷,吵急了最後還大力摔門,完全成為反面角色。有意思的是,1956年12月,奧斯特洛夫斯基文學研究機構在共青團員報上刊登了早期發行版中刪除的關於冬妮婭的約5000欄位落,展示了女主人公相當復雜的思想傾向,與電影形成強烈對比。《保爾•柯察金》偏重於小說第二部,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1936年的電影劇本也有一定淵源,築路和戰勝輕生念頭拿兩段拍得很出色,但刪除了農村工作和黨內斗爭的戲份。
至於孰優孰劣,以我個人評價,目前我所知《鋼鐵》改編的作品,其內容和思想都遠遠趕不上原著。
Ⅵ 哪一個版本的簡愛電影最好看
《簡
愛》在西方影壇共有七、八個電影版本,我們當年看的譯製片《簡
愛》,是一九七0年由英國的一家電影公司british
lion
film
corporation
發行的彩色故事片,由美國大牌影星喬治.斯考特
(george
c.
scott)和英國演員蘇珊娜.約克(susannah
york)分別扮演主人公羅徹斯特和簡愛。有電影評論家指出,70年版的這部《簡
愛》,從劇情的改編到演員的詮釋,最符合小說原著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
Ⅶ 電影哪個版本好看
新僵屍先生2電影
上映日期:2018-01-05
導演:劉觀偉
主演:錢小豪 徐沅澔
類型:動作 / 古裝
簡介:茅山正宗傳人七哥和兩個不成器的徒弟共同保衛著青龍鎮,直到同門師妹黃蓉和她徒弟到來悄然改變。
Ⅷ 哪個版本電影悲慘世界最好看
我想應該是以下這出: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導演:
讓-保羅·李塞諾
編劇:
讓-保羅·李塞諾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讓·迦本
/
布爾維爾
/
費爾南·勒杜
/
西爾維亞·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bernard
blier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east
germany
/
義大利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58-03-12
片長:
france:
210
分鍾
/
spain:
217
分鍾
/
france:
179
分鍾(dvd
edition)
/
soviet
union:
195
分鍾
/
west
germany:
101
分鍾(cut
version)
imdb鏈接:
tt0050709
悲慘世界的劇情簡介
·
·
·
·
·
·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困的冉•阿讓(jean
gabin)因為偷一塊麵包被判處十九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過夜,可是他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警察將他抓獲,准備再次將他投入監獄,臨危之際,主教的謊言將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開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過去,冉•阿讓通過努力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後,他擔負起照顧其私生女兒柯賽特的責任。他沒想到的是,多年後會重遇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bernard
blier),對方不信他已改邪歸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只因證據不足遲遲沒能得手,然而,他的好運沒能持續到八年之後。
©
豆瓣
另:如果你覺得是就留郵箱,我給你發觀看或者下載的鏈接
Ⅸ 《傲慢與偏見》的電影哪個版本最好看
1995年BBC版本的是電視劇,經典是不用說了,但是電影的話,還是05年的那版能看看了,基本忠於原著,場景什麼的也華麗些。1980年版的電影畫面有些粗糙,現在的審美來看,有些看不下去了。
Ⅹ 哪個電影版本《簡愛》最好,最接近原著
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這部曠世名作被多個導演搬上熒幕,而1970年這個版本的簡愛應該是空前絕後的出色.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生動地展現了的那火一樣的熱情和赤誠的心靈,強烈地透露出她的愛情觀。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蠢,顯示出自強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膽地愛自己所愛,然而當她發現自己所愛之人還有妻子的時候,又毅然離開她所留戀的人和地方。
英國作家Charlotte Brinte的傳世經典,自問世以來不斷地被搬上舞台和熒屏。電影人對這個故事頗為熱衷,從早年的Orson Welles版本到近期的威廉.赫特版本,在歷時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7、8個版本簡愛影片的誕生,不同的電影人在各自的作品中用自己的角度闡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也推動了這部經典名著在全球的普及。
1970年的George C. Scott飾演的版本歷來被認為是所有版本中改編得最恰到好處的--既忠實於原著精神,且故事結構更為緊湊,愛情主題更加突出。蒼涼靜謐的英國荒原,神秘詭異的古堡,陰郁迷離的氣氛,加上「老戲骨」George C. Scott的表演,將一個維多利亞時代歌特式的愛情故事演繹得凄美動人。George C. Scott的表演無疑是本片的一大看點,他的激情演繹使其他版本的Rochester黯然失色,其鋒芒直逼早年的Orson Welles。而Susannah York外表沉靜,含蓄內斂的風格也被評為最接近原著簡愛的精神氣質。本片的主題音樂更是大手筆,它出自著名音樂人約翰.威廉姆斯之手,這一主題曲把本片的愛情主題推向高潮,更成為該版本的標簽,至今仍在不同的音樂會上被演奏。
這是一部特殊的電影,觀眾可以閉上眼睛,傾聽這來自靈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