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登珠穆朗瑪峰電影影評400字
1. 2014年4月18日,影片在尼泊爾取景期間,發生在珠穆朗瑪峰的一場雪崩奪走了16個登山者的生命,死亡人數超過影片中紀錄的96年登山事故(8人)。由於災難的發生,影片不得不延期上映。
2. 本片的素材來自親歷者喬恩·克拉考爾(Jon Krakauer)所著的《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以及其他倖存者的著述采訪。喬·卡拉庫爾是美國《戶外》雜志的記者,也是影片的顧問之一。當年幸運逃過一劫後,他將親身經歷寫成《巔峰》一書,記述了那次悲劇事件的發生過程。
3. 影片中的情節和幾個風景鏡頭借用自1998年的IMAX紀錄片Everest。
4. Rob Hall(傑森·克拉克 飾)是第一個五度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非夏爾巴人。他的妻子Jan(凱拉·奈特莉 飾)是繼Lydia Bradey後第二個登頂的來自紐西蘭的女子,原本她也是96年登山隊的一員,但因為懷孕而留在紐西蘭的家中。
5. 克里斯蒂安·貝爾本來是出演Rob Hall的人選,但後來為了拍攝《法老與眾神》而退出本片。在貝爾退出之後,導演Baltasar Kormákur修改了劇本,讓Rob Hall原先第一主角的地位下降,戲份分配變得更加平分,變成了群戲結構。
6. 傑森·克拉科繼《終結者:創世紀》後再次接替原定由克里斯蒂安·貝爾出演的角色。
7. 凱拉·奈特莉的鏡頭一共僅拍攝了六天。
8. 這部電影卡司強大,雲集了五個奧斯卡提名人:傑克·吉倫哈爾,約翰·浩克斯,凱拉·奈特莉,艾米麗·沃森和喬什·布洛林。
9. 導演Baltasar Kormákur13歲的兒子在片中飾演Beck Weathers(喬什·布洛林 飾)的兒子Bub。
10. 1865年,英國人George Everest爵士領導的測量隊第一次確定標號為XV峰的高度:29002英尺(現測為8848米),確認該峰為世界最高峰。為紀念Everest的貢獻,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把這座山峰命名為Everest(埃佛勒斯)。珠峰原本的名字為Chomolungma(珠穆朗瑪),藏文珠穆朗瑪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11. 目前珠峰上有超過250具屍體,大部分是因為雪崩或者從山上掉落而死去的。因為山頂的條件非常惡劣,而且氧氣稀薄,一般是沒有辦法把中途死去的人帶下山的。
12. 位於尼泊爾的丹增希拉里機場(電影中用原稱「盧克拉機場」)是世界上位置最高的機場之一,也是通往珠穆朗瑪峰的大門。由於陡峭傾斜的跑道和險峻的周邊環境,它被稱為全球最危險機場。自1970年起,盧卡拉機場就發生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事故。目前,事故次數已達到兩位數以上。其中,最為嚴重的事故是2008年10月8日,一架飛機在著陸時墜毀並著火,致使1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
13. 1996年5月23日,Rob Hall(傑森·克拉克 飾)的遺體在他死後兩周被IMAX考察隊發現,Rob的妻子Jan要求把丈夫的遺體留在山上。
14. 現實中的Beck Weather(喬什·布洛林 飾),因為長時間暴露在嚴寒暴雪中,受到了嚴重凍傷。他失去了半隻右臂、左手全部手指,還有雙腿的一部分。他的鼻子本應被切除,但後來用他耳朵和額頭上的皮膚組織修復了。
15. 正如影片所述,Scott Fischer(傑克·吉倫哈爾 飾)的遺體被他的好友Anatoli Boukreev發現,Anatoli把它移動到登山路線外,以免被拾荒者找到。Anatoli在大約一年後還發現了Yasuko Namba(森尚子 飾)的遺體,他用石頭為她建了一個簡陋的墳墓。Yasuko的丈夫得知後,資助了一支登山隊去找回她的遺體。
16. Andy 'Harold' Harris(馬丁·亨德森 飾)和Doug Hansen(約翰·浩克斯 飾)的遺體從未被發現。
❷ 一群剛畢業大學生去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電影
《八千米死亡線/K2》《挑戰巔峰》《最狂野的夢》《PBS 珠峰大山難》《攀登珠峰》《2012》《絕命海拔》
國慶電影攀登者其實是很好看的 主要是我和我的祖國, 競爭力太大了,在國慶檔期期間,而且我看過影評 ,有很多評論都是貶義攀登者的,但是演員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演技都在線感情戲也可以至於為什麼評分低,
並且宣傳沒有到位,國慶期間應該大肆宣傳 宣傳愛國情懷,因為有我和我的祖國,這種影片必然競爭力很大,再加上中國機長等等一系列愛國電影,必須宣傳到位,我和我的祖國宣傳就很到位,我和我的祖國正好是國慶獻映禮,所以在宣傳上面攀登者可以說是很大的問題。
❹ 絕命海拔的影片評價
《絕命海拔》雖然3D效果一部,觀影時依然身臨其境。影片並不是賞心悅目的喜馬拉雅山雪地風光游覽片,這是實打實的災難片。屏幕上的寒風一起,使人都心底瓦涼。在故事推進過程中,將登山者的心理變化展現得惟妙惟肖。同時,詳實地描述了攀登珠峰所有的前期後期准備,影片是對那一段重大山難事件歷史性反思。 (深圳晚報評)
影片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大、堅實、美麗、震撼人心,而且對角色和觀眾而言,該片都足夠殘酷,(《紐約每日新聞》評)。《絕命海拔》沒有《地心引力》那樣的持續性的驚喜,也沒有《瘋狂的麥克斯》那樣的視覺上的詩意,但它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將故事和視覺奇觀無縫融合在了一起的佳作, (《indieWIRE》評)。
由於影片的主題殘酷,其中一些角色註定無法平安返回,因此可以用好萊塢的那一套術語呈現《絕命海拔》是一部災難片,(《好萊塢報道》評)。該片的屬性一半是IMAX版本的自然紀錄片,一半是好萊塢式的災難片。不過,影片依然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可信的攀登珠峰的身臨其境之感。 (《The A.V. Club》評)。 《絕命海拔》原本是極具情感張力的戲,營救者面臨人性上的抉擇,被營救者面臨生還機會的爭奪,被拋棄者的絕望、無奈抑或憤恨都是打動觀眾的重點,鏡頭該推上去時卻沒推上去,一切都被輕描淡寫的略過了,鏡頭丟失了情感,場面變得乏善可陳,故事也就成了流水賬,進而演員的發揮空間受到限制,演技被壓抑,該克服的難題沒有被克服,《絕命海拔》長著一張大片的臉,卻有一副「爛片」的內里。 (新浪娛樂評)
影片用80分鍾爬山,30分鍾暴風雪災難以及10分鍾營救,這種敘事的結構很有問題,整部兩小時的電影看不出任何起承轉合,三個段落都是平鋪直敘。也只是完全在復刻紀實而已,紀實沒有錯,但沒有重點、沒有鮮明人物形象的紀實,拍出來最多也就是一部攀登珠峰注意事項的安全指引視頻。影片有很多好萊塢演員,同時還有不少在業界頗受好評的演技派,但奇怪的是,看完整部電影,能讓人記住的角色沒有一個,甚至都分不清究竟哪位演員演哪個角色。 (信息時報評)
❺ 關於珠穆朗瑪峰,有哪些電影值得推薦
《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這部登山電影紀錄片的形式呈現,由BBC製作,關於1924年喬治·馬洛里與登山新手安德魯·歐文是否是人類第一次登頂珠峰進行了敘述,也成了永不解開的謎底。
❻ 看《攀登者》有哪些需要知道的有關珠峰的冷知識
我覺著有很多。首先是影片的開篇。1960年,方五洲所在的登山隊在登山過程中遭遇了雪崩,最後由方五洲、曲松林、傑布執行命令繼續登頂,到達第二階梯時,三人搭建人梯往上攀爬過程中,曲松林為了能順利爬上去,鞋襪都脫了。很多人不能理解,登山鞋就這么不防滑嘛。
拍登山戲都這么難,但比這更艱難壯烈的是現實中的登山。所以,從片中那些宏大的特效,通過吳京、張譯、井柏然、胡歌這些演員的表演,還是能感受到登山精神的震撼。也能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段真實事件背後的付出和犧牲。單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❼ 一部電影,主要講登珠穆朗瑪峰的,美國拍的,叫什麼名字來著據說很勵志
該電影是《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是由英國沃克泰托影片公司、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由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傑克·吉倫哈爾領銜主演災難冒險片。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恩·克拉考爾所著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故事源自於1996年的真實事件,講述了由羅布·霍爾和史考特·費雪帶隊的兩支探險隊攀登珠峰的故事。
(7)珠峰大山難電影好看嗎擴展閱讀
《絕命海拔》劇情介紹:友善謹慎的紐西蘭領隊羅布·霍爾(傑森·克拉科 Jason Clarke 飾),他的隊伍名為「冒險顧問」;而斯科特·費雪(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飾)則風趣搞怪,他帶領來自西雅圖的「瘋狂山脈」登山隊。他們相互競爭,又彼此幫助。
兩支隊伍中的勇士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有郵差、記者、醫生,還有一名來自日本的職業女性。這些登山者看似平凡, 但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激勵著他們前往海拔8000米以上、氧氣稀薄的珠峰。
在攀登過程中,他們的身體機能急速下降,在應對體力衰竭、缺氧、雪盲的同時,他們又極為不幸地遭遇了一場劇烈的暴風雪,因此命懸一線。
❽ 電影中的哪些情節,讓你看得心驚肉跳
每次說起電影,像愛情唯美的電影倒也是比較喜歡的,但是有些電影的情節卻是一個鏡頭都成為了人們的禁忌,真心害怕了。當然一些嚇人的電影也是數都數不過來的,今天就來給大家一起盤點這幾部看著沒有太驚悚,但就是嚇人的電影吧~
《破綻》
這部劇其實看起來都不是恐怖劇,但絕對是一個心理驚悚片兒。而且最大的厲害之處就是每一個細節都是天衣無縫的銜接,讓人毛骨悚然。這部劇的劇情特別好,每次看都會忍不住倒回去仔細琢磨一下。此外,影片里很多「埋伏」要到最後才能理解。而且這部劇最大的嚇人之處是你不看到最後,覺得誰都有問題,一環扣著一環,非常的完美而又恐怖。
❾ 如何評價《絕命海拔》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很寫實,8.5分,沒有特效,感覺真實,就是要這種感覺
❿ 珠穆朗瑪峰上拍的電影有哪些 2015年的
《八千米死亡線/K2》
《挑戰巔峰》
《最狂野的夢》
《PBS 珠峰大山難》
《攀登珠峰》
《2012》
《絕命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