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帕尼帕特電影好看嗎

帕尼帕特電影好看嗎

發布時間:2022-06-07 02:57:33

A. 十五萬阿富汗打七萬五千印度聯軍是什麼電影

電影《帕尼帕特》是由阿素托史·哥瓦力克執導,桑傑·達特 、阿瓊·卡普爾、克里蒂·薩農、 Padmini Kolhapure 等主演。

B. 我大清的部隊什麼都不怕 還怕這幾只大象嗎

象兵

列國
在古印度的列國時代,象兵成為一個正式兵種。《摩訶婆羅多》(形成於公元前5或前4世紀)和《羅摩衍那》(約公元前4或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末形成)這兩部史詩都是研究列國時代軍事發展的重要歷史文獻。從裡面可以得知,古印度的列國時代的軍隊已從吠陀時代的兩個兵種(車、步)發展到步、車、騎、象四個兵種。至於列國時代軍隊的編制,史料記載不盡相同。據《摩訶波羅多·初篇》記載為四個兵種混編的三三制,其最小單位「波特提」相當於今日之班,由一象、一車、三馬、五兵組成;3個波特提組成1個塞那穆克,3個塞那穆克組成1個怙勒摩,3個怙勒摩組成1個哥納,3個哥納組成1個瓦希尼,3個瓦希尼組成1個普利特那,3個普利特那組成1個傑穆,3個傑穆組成1個阿尼吉尼,3個阿尼吉尼組成1個阿克紹希尼。阿克紹希尼是其最大單位,相當於現代一個軍團,其兵員總數為6561頭戰象,6561輛戰車,19683名騎兵,32805名步兵。同一史詩的《備戰篇》與《和平篇》記載的編制不但與此不同,而且它們之間也相差甚遠,如《備戰篇》所載編制為:500輛戰車與500頭戰象組成1個塞那,10個塞那組成1個普利特那,10個普利特那組成1個瓦希尼,瓦希尼兵員為戰車5萬輛,戰象5萬頭。編制上為何存在著這些差異,尚難解釋清楚,很可能是各國的編制不同。這四種兵種是古代印度傳統的兵種,甚至在公元7世紀的《大唐西域記》中,仍講「凡有四兵,步、馬、車、象」, 孔雀時代雖增加了水軍、輜重兩個兵種,成了六兵種,但並非是長期以來的普遍現象。笈多帝國以後,車兵逐漸廢而不用,只保留了步、騎、象三個兵種。
公元前4世紀
,恆河流域基本被摩揭陀統一。當亞歷山大打敗波魯斯王時,據普魯塔克的記載,摩揭陀難陀王朝的國王擁有一支20萬步兵、8萬騎兵、8000輛戰車和6000頭戰象的大軍(另外有人的記載為20萬步兵、3萬騎兵、2000輛戰車和3000頭戰象)。這樣強大的勢力也是馬其頓士兵不願再往東行的原因之一。待月護王旃陀羅笈多推翻難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後,據普魯塔克的記載,他的大軍是步兵60萬,騎兵3萬,戰象9000,此外還有戰車。月護王大體統一印度後,成立了六個部以管理六個兵種,其中第六部專管象兵。塞琉古對印度的遠征也沒有佔到上風,被迫割讓了印度西北的幾個省份,並得到了月護王500頭戰象的禮物作為回報,前已略述。
正因如此,在印度發生的戰事中,少不了大象和象兵的影子。7世紀初戒日王攻打薩桑卡時,據《大唐西域記》記載「遂總率國兵,講習戰士。象軍五千、馬軍二萬、步軍五萬,自西徂東,征伐不臣。」同書還記載,戒日王的中央禁軍包括「象軍六萬,馬軍十萬。步軍五萬。」1018年伽色尼的馬茂德蘇丹洗劫曲女城,將擄掠來的財富用350頭大象和1000頭駱駝運回伽色尼。德里蘇丹國時期對南印度和西北諸小國的遠征,每次的戰利品中,大象的數目動輒數百頭。1361年,菲魯茲蘇丹遠徵信德的戰爭中,其部隊中就包括戰象480頭。等等。
莫卧兒王朝
帖木兒入侵印度和莫卧兒王朝建立前後,也有幾次著名的象戰。1398年12月帖木兒進軍德里,德里蘇丹馬茂德率1萬騎兵、4萬步兵和120頭戰象迎戰。帖木兒首戰不利,在軍營周圍挖掘戰壕,並用大量水牛固定系在一起,形成障礙物,限制印度人戰象的作用。12月17日的會戰中,帖木兒以駱駝上系乾草,點著後向印度象群沖擊,象性畏火,四散而逃,還沖跨了印軍的陣形。帖木兒乘勝佔領德里,虜獲戰利品無數,並屠殺了十萬印度教戰俘。帖木兒從印度帶走了一些戰象,其中在1402年的安卡拉會戰中,帖木兒就將32頭戰象部署在中央,給奧斯曼土耳其素丹巴耶濟德精銳的加尼沙里軍團以沉重打擊。
1526年4月,巴布爾率2.5萬人(或說1.2萬人)進攻德里,德里洛迪王朝蘇丹易卜拉欣統率10萬大軍及1000頭戰象迎戰於帕尼帕特,即第一次帕尼伯特戰役。巴布爾採取騎兵協同炮隊作戰及兩翼包抄敵軍後方的戰術,全殲洛迪朝軍隊,取得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易卜拉欣蘇丹與瓜廖爾的拉其普特王公比克拉馬奇德一同陣亡。巴布爾派遣長子胡馬雍率軍佔領亞格拉和德里,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禮拜堂儀式上巴布爾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結束了德里蘇丹國家在印度的統治。次年3月,巴布爾又用同樣的戰術在坎奴戰役中打敗了拉其普特120名王公們的包括500頭戰象的8萬聯軍,鞏固了莫卧兒王朝的統治。
巴布爾死後,蘇爾王朝興起,與莫卧兒展開爭奪,一度將莫卧兒趕出印度,蘇爾汗最強盛時曾擁有15萬騎兵、2.5萬步兵、300頭大象和大炮,其死後事業衰落,莫卧兒人卷土重來。1566年阿克巴初即位時,前蘇爾王朝貴族阿迪爾沙的干練的統帥喜穆率軍3萬、象軍1500頭大敗莫卧兒軍,攻佔阿格拉和德里。阿克巴和宰相培拉姆汗率領騎兵2萬向德里進軍。這年11月5日展開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喜穆依靠優勢兵力和象軍取得了最初的勝利。莫卧兒軍用迂迴戰術攻敵兩翼,同時利用中鋒向前推進使敵陣混亂,並充分發揮炮火和弓箭手的威力攻擊敵軍戰象,獲得重大戰果,擊斃喜穆的兩員大將。喜穆為扭轉不利戰局而發動攻擊,但眼睛中箭深入腦部,立即昏倒在地。阿富汗軍因失主帥而驚慌潰逃,莫卧兒軍發動總攻取得了最後勝利,喜穆被俘之後處死。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具有重大意義,它結束了莫卧兒人與阿富汗人之間的長期斗爭,標志著莫卧兒帝國對印度的統治權的確立,並開始了領土擴張。阿克巴統一印度後,其中央的禁軍有15萬人,包括4.5萬人的騎兵和5000頭戰象。據說阿克巴皇帝在攻佔希托安要塞的戰斗中,一次就出動了300頭大象參戰。還有一件趣事發生在大約1604年左右,阿克巴大帝在阿格拉的皇宮中通過大象角斗選定繼承人,結果皇子賈汗格爾的大象獲勝。不久阿克巴去世,賈汗格爾繼承王位,他就是沙賈汗之父。
馬拉塔諸邦
17世紀時,南方的馬拉塔人興起,使得莫卧兒帝國逐漸衰落和瓦解。馬拉塔人最強大的國王希瓦吉擁有一支包括1260頭戰象的軍隊。1760年,馬拉塔諸邦聯盟派出了一支35萬人的大軍,包括400頭象和許多大炮,北上與阿富汗杜蘭尼的阿赫邁德沙爭奪北印度的控制權。阿赫邁德沙的阿富汗軍在軍紀和作戰方法、騎兵優勢、火炮威力等方面都勝過馬拉塔軍,本人又擅長軍事指揮才能和外交手腕。結果以馬拉塔失敗,傷亡10餘萬人而收場,這就是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最後阿富汗人也因損失較大而沒有站住腳,馬克思的一段話比較有趣:「大莫卧兒人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的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近來,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隨著印度各地被英國漸次征服,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象兵作為一個兵種也退出了歷史舞台,盡管用大象打仗的個別事件一直持續到較晚的時間。
亞歷山大
在歷史上有確切記錄的象戰應發生在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東征時的高加米拉戰役。大流士的軍隊里有來自印度的部隊及15頭大象,這些大象被部署在戰線中央、波斯的金蘋果長矛手的前面。戰斗中由於亞歷山大並未攻打波斯軍的中央,而從左翼突破後進行卷擊而造成波軍全線潰退,這些大象沒發揮什麼作用,活著的都落入了亞歷山大之手。
五年後的希達斯皮斯河之戰是大量使用戰象的經典戰例。戰前亞歷山大曾從友好的鍵陀羅國王那裡得到了30頭大象,但希臘人看來只是把它們用來作運輸之用了,沒用於戰場。對方的波魯斯國王使用了200頭左右的大象(實際上大約只有百餘頭)。遵照狄奧多洛斯和庫爾提阿斯的記述,對波魯斯抗擊亞歷山大的戰斗部署描寫如下(阿里安的書里大致相同):「印度國王率領雄壯的隊伍向前開進,為保衛他的國家而抵抗來自西方的大膽的侵略者。200隻巨象被一隻一隻地布置在不下1000名步兵之間,大概排成了8列,組成中央戰線。波魯斯王堅信這些特意布署的巨獸會嚇倒外國士兵,並使受驚的戰馬難以駕馭。在象的後面部署著由3萬名步兵組成的密集隊伍,兩翼凸出,步兵縱隊在象群中間向前推進。這樣,印度軍隊的陣勢與一座城池十分相像,站立的象群有如城池的塔樓,象群中間排列的步兵就像塔樓之間一道道牆一樣。戰線的兩翼有騎兵和戰車掩護。騎兵有4000名,戰車為300輛。」象兵或在綁在象背上的方箱(如同塔樓)裡面,或騎在象的赤背上。戰象馱有3名戰士,其中2名從側面發射,另一名從後面發射。還有第四人為馭者,手持刺棒以指引戰象沿某一方向前進。看來,波魯斯王做好了用象兵克制馬其頓優勢騎兵和方陣的打算。
亞歷山大面對印度軍隊已布置好的陣勢,在渡河後迅速調動一隊騎兵發起猛攻,逼迫波魯斯的騎兵緊急改變隊形,並且趁著波魯斯騎兵在改變隊形而陷入混亂之機,率領另一隊騎兵向他們猛撲。波魯斯軍隊的右翼被打亂了。這時,波魯斯王推進他那構成陣勢第一行列的戰象,他的敗退下來的騎兵於是急急忙忙向他們自己的戰象靠攏,好像是要尋找一堵良好的避風牆似的。這時印度象官則驅趕著戰象去阻擊亞歷山大的騎兵。亞歷山大於是下令騎兵閃開,讓步兵迎戰戰象。馬其頓方陣與印度戰象開始了殘酷的戰斗。亞歷山大騎兵把戰象四麵包圍起來,從四面八方向大象和上面的象兵投射出無數的箭和標槍。這時敗退的印度騎兵潰下來,與大象混在一起,受投槍和弓箭打擊的戰象也肆意踐踏。而馬其頓軍多在外圍,迴旋餘地大,可以視情況沖鋒、退卻和追擊,而且標槍兵一直不停地進行投射,因而受大象的傷害較小,而夾雜在象群中間行動的印度步兵,卻遭到嚴重的傷害。最後,戰象精疲力竭,無力沖撞,就自動後撤。馬其頓騎兵乘機把印度軍全線包圍起來,馬其頓方陣把盾牌連接起來,組成密集隊形,緊緊地向他們壓過來,印度軍遭到慘重損失,只有少數人從馬其頓騎兵的空隙中逃了出去。這一戰,印度步兵陣亡二萬人,騎兵損失三千人,戰車全部被毀,倖存的戰象全被俘獲。波魯斯的兩個兒子、本地區的總督以及其他指揮官也幾乎全被打死。而馬其頓軍隊陣亡的騎兵僅三百人,步兵七百人。
希達斯皮斯河會戰
最顯著特點是象戰。戰象高大勇猛,如果使用得當,戰術得法,會在戰場上發揮出巨大的威力。而波魯斯象戰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消極防禦和部署失當造成的。波魯斯所布陣法,面對機動靈活、積極進攻的西方軍隊,不但沒有發揮出威力,反而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大象的威力在馬其頓弓箭手、投槍手的打擊下喪失了,並使夾雜在象群中間的印度步兵(這也是部署上的失策)和撤退到象群後面的騎兵慘遭踐踏,處於自相殘殺的境地。從波羅斯的失敗,印度人吸取了教訓,從此以後,布陣戰法一般不再採用,逐漸被機動靈活的戰術所取代。
迦太基人也喜歡使用戰象,他們的象可能來自於阿比西尼亞一帶,迦太基人的騎兵和戰象是令人生畏的力量。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人的戰象在西西里就給羅馬人造成了不少麻煩。到公元前256年冬,勒古魯斯率領羅馬15000名步兵,500名騎兵遠征非洲。迦太基人派桑西巴斯率12000名步兵、4000名騎兵和100頭頭大象組成的軍隊來阻止他。次年在雙方的一次決戰中,勒古魯斯留5000名士兵守營,率其餘部隊全部出戰。桑西巴斯將羅馬軍誘至地勢平緩的地帶布下陣勢:陣前是一排近百頭的戰象,在戰象的後方稍遠的地方是迦太基的市民重裝步兵,市民重裝兵的左右兩翼是雇傭兵的方陣,四千騎兵分列象陣的兩側。勒古魯斯從沒有見過如此多的戰象參加戰斗,匆忙之間一改羅馬軍的常規,布下了縱深六個戰列的密集陣,500名騎兵分別擺在兩翼。這個陣法不僅比一般的三排羅馬戰陣厚一倍,而且每個戰列的中隊之間不留間隙,所以整個正面更加狹窄。勒古魯斯試圖用這個密集的血肉城牆阻止戰象的沖擊。在戰斗中,戰象上的士兵居高臨下用長槍和投槍刺向羅馬士兵,使他們的盾牌無從防範,同時在巨大的象足的踐踏下,羅馬士兵紛紛倒下。迦太基人的兩翼優勢騎兵很快擊敗了羅馬騎兵,繞到後面形成了合圍。這一戰羅馬人遭到慘敗,大部分士兵被踩死或被騎兵殺死,勒古魯斯和5000將士被俘,只有左翼的不到2000人得以突圍。
迦太基人損失輕微,大約千餘人。這次遠征羅馬殘存的7000人還在歸途中隨艦隊沉沒於帕基那斯海角的風暴中(這場風暴里,百分之十五的羅馬應徵人口玩了完),可謂血本無歸。
公元前250年,擁有戰象的迦太基人在哈斯德魯巴爾的指揮下前來攻打西西里島上的帕諾姆斯,羅馬執政官凱西留斯固守城前的戰壕不出。大象沖擊羅馬人的陣地,被箭和投槍所打擊,受驚後退,沖亂了迦太基的軍隊。羅馬人乘機出擊,從側翼突破,一舉打垮了迦太基人,並俘獲了60頭的大象。哈斯德魯巴爾被招回處死。
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在他那著名的近900公里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遠征中,出發時的37頭戰象最後只剩下了1頭,沒有在義大利發揮作用。公元前207年,他的兄弟哈斯德魯巴爾率援軍再次翻越阿爾卑斯山,在米陶拉斯受到尼羅和李維亞斯兩個執政官的截擊。戰斗中,迦太基人的15頭戰象曾一度沖破了羅馬人的第一線陣列,但終於失敗。羅馬人訓練了一批象奴,帶有長刀和木槌,專門負責殺象。這次戰役,迦太基人(包括哈斯德魯巴爾在內)戰死一萬餘人,羅馬人陣亡兩千餘。
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率軍再次遠征非洲。迦太基人由另一個哈斯德魯巴爾組織了一支2萬步兵、6千騎兵和140頭戰象的軍隊在等待他。西庇阿通過一次漂亮的偷襲擊潰了他,俘獲了6頭象。兩年後的扎馬會戰中,漢尼拔把他的80頭戰象置於前列,中央的步兵和兩翼的騎兵均在象列後面。為了同迦太基的戰象斗爭,西庇阿指定了專門投擲手。戰斗由迦太基人發起,把戰象投入沖擊。但由於羅馬軍隊投擲手機智行動,並用喇叭和號角發出強烈的喧囂聲,致使迦太基左翼的戰象調頭回走,在步兵和騎兵隊伍中造成混亂;中央的戰象則被羅馬輕裝步兵吸引,通過西庇阿經心設好的疏鬆步兵甬道,到了羅馬軍的後方,失去了作用。這次戰役以羅馬人大勝而告終。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的和約的第一條就規定:迦太基交出所有的戰象和戰船(保留10艘)。可見羅馬人對迦太基戰象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象軍和象戰
在中國商代的甲骨文書中,都已有關於象的記載,商周時期可能就把大象用來打仗。如《呂氏春秋》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孟子·滕文公下》說:「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等等。
傳說春秋吳國伐楚,楚曾出動大象抵抗,正史中未見記載。南朝和隋和林邑的兩次沖突中對方曾使用了大象。一次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檀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邁使用了象軍參戰,宋軍初戰不利。振武將軍宗愨認為,百獸都害怕獅子,大象大概也不會例外,乃趕制了許多假獅子,隱伏草叢中。他還在預定的戰場周圍,挖了不少陷阱。敵方驅象軍來攻,宗愨放出了假獅子,大象嚇得掉頭亂竄,宗愨又乘機指揮士兵萬弩齊放,受驚的大象四處奔跑,不少跌到陷阱里,人和象俱被活捉。另一次是隋朝仁壽末,派劉方為驩州道行軍行軍總管討林邑,林邑王梵志以巨象出戰,劉方以詐敗術,引大象跌入陷阱,復以弓弩射殺,從而獲勝,一舉攻佔林邑國都。
970年北宋滅南漢之役,南漢曾在蓮花峰下列陣,布象群於陣前,以壯軍膽,宋將潘美命集中勁弩火箭射象,象群負矢驚躍狂奔,南漢軍潰敗。
明初的滅蜀戰役中蜀軍也有使用戰象的記載,據《明史·傅友德傳》:「初,蜀人聞大軍西征,丞相戴壽等果悉眾守瞿塘。及聞友德破階、文,搗江油,始分兵援漢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將向大亨於城下,謂將士曰:『援師遠來,聞大亨破,己膽落,無能為也。』迎擊,大敗之。遂拔漢州,進圍成都。壽等以象戰。友德令強弩火器沖之,身中流矢不退,將士殊死戰。象反走,躪藉死者甚眾。」
中國雲南等地民族多有使象者,《史記·大宛列傳》載:「有乘象國,名曰滇越」。唐貞元十年,南詔王異牟尋歡迎唐使袁滋,就是「先飾象12頭引前」,次才為馬隊、樂隊。據傣文《泐史》載:公元1180年,傣族首領叭真統一西雙版納時,「有白象九千條」,可見象之多。《明史·雲南土司》:「景東部皆僰種,性淳樸,習弩射,以象戰。」明朝對雲南的幾次用兵,都有和土蠻戰象作戰的記載。如明洪武二十一年甲辰麓川之戰、明萬曆年間鄧子龍平定滇西之戰,都曾遇到過象陣。其中萬曆年間鄧子龍平定滇西之戰,在山道間設伏,以勁弩火箭一舉打垮番酋象群,並以擊斃之象「烹以享士」,犒勞三軍。天啟年間,在平定滇東盜匪的一次戰斗中有頭象「噴鼻中泥水作雲霧,直挫賊鋒」,「復卷一悍賊擲天墜地,蹴踏如糜」,後此象中毒矢而亡,軍民感動其功為它立象冢於馬龍山南,並有墓誌銘載其功績,此墓至今仍存。李定國在雲南抗清時,軍中也用大象以作戰和運輸。

C. 印度德里蘇丹國被誰推翻

1526年4月帕尼帕特一役,巴卑爾憑借豐富的戰斗經驗和精良的軍騎,以少勝多,戰勝兵力4倍於己的洛迪王朝末王易卜拉欣,結束了320年德里蘇丹國在印度的統治。巴卑爾順利地攻進了德里蘇丹國的都城德里。

D. 莫卧兒王朝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莫卧兒」即是「蒙古」的意思。是帖木兒帝國的後裔巴布爾所創。
他是成吉思汗(母系)和帖木兒(父系)的後裔,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哈哈!更正一下。

E. 帕尼帕特戰役是誰和誰打的

1526年帕尼帕特戰役與,是中亞封建主巴布爾與德里蘇丹國打,巴布爾獲勝,建立了莫卧兒帝國。

F. 請問大佬有帕尼帕特2019年上映的由 桑傑·達特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鏈接:https://pan..com/s/1oir6rmsKwVwehWQhXLTkQw

提取碼:q2fk

《帕尼帕特Panipat》

導演:阿素托史·哥瓦力克

主演:桑傑·達特、阿瓊·卡普爾、克里蒂·薩農、PadminiKolhapure

類型:劇情、動作、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印度

語言:印地語

上映日期:2019-12-06(印度)

片長:165分鍾

.,AhmadShahAbdali.

閱讀全文

與帕尼帕特電影好看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pad怎麼下80s的電影下載 瀏覽:63
免費韓國女同電影在線電影 瀏覽:521
守護者聯盟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453
美團買電影票如何退款 瀏覽:717
電腦看電影怎麼快進不了 瀏覽:332
風行如何下載電影到u盤 瀏覽:544
劉小喬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482
類似於小姐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06
哪些電影里有胖子 瀏覽:513
最好看的青少年電影推薦 瀏覽:876
閃電犬電影免費 瀏覽:653
電影贖罪在線觀看免費下載 瀏覽:968
電影最初是怎麼剪輯的 瀏覽:770
如何拍好一個微電影攝影師 瀏覽:331
電影解說如何選題 瀏覽:370
盜墓電影大全盜墓片免費觀看 瀏覽:863
都說謊的電影叫空中什麼 瀏覽:498
在電腦電影怎麼下到u盤 瀏覽:735
如何八塊八看電影 瀏覽:306
哪些銀行信用卡看電影優惠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