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我是路人甲》
結尾采訪感人,像是退役運動員擁有瞬間輝煌,今後的路又何去何從。曾經努力過並正朝夢沖刺,年輕時的發光閃亮,終不應該淪為重復的老生常談,橫漂後有來人。電影不是紀錄片,本就帶有非真實虛構性,導演的掌控至關重要,演可以但不要浮誇,煽可以但不要雞湯。少直逼內心的敏銳,流星劃過,尚欠火候。
2. 如何評價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我是路人甲》
每個小人物都有大大的夢想,就像每個草根演員都有成為大明星的夢想,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放棄,要努力,不斷的提升自己,如果你是演員,就要提升自己的演技,這部電影非常的正能量,告訴我們有夢想就要去追,不要放棄,不要怕別人的嘲諷和打擊。
3. 求電影《我是路人甲》簡短影評,800字左右,不要復制粘貼!
電影《我是路人甲》開播以來在網上呼聲很高但票房走地,引發很多網友熱議。呼聲很高的原因是大多數觀眾認為此影片是勵志電影,成功塑造了一批橫漂族堅持夢想不懈奮斗,為了實現演員夢長期堅持在群演一線的人。而也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台詞木訥,毫無演技,全是一群群演,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部給平庸的人潑冷水的警示片。拋開這些觀點不說,先看看電影的內容吧!
這部影片中主要刻畫了三對情侶,他們都有自己的演員夢,但是將自己的演員夢與愛情捆綁時,卻呈現出了令人深思的結局。
第一對是林晨和魏星。林晨能演小宮女,在片中是屬於能有小部分台詞的特約,而且擅長交際,務實又洞察各種人情世故,能幫男朋友魏星接戲。而魏星來橫店的時間長,有一定的演技。曾經擔任過微電影的男主角,同時又由此心態大變:他不滿足路人甚至是特約,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快速轉型為角色、配角直至演員,因此還在戲中改台詞,和導演發生沖突,他還有一個去北影訓練班迅速轉型的打算,但是卻沒有實踐。
而林晨一直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維持他的夢想,不斷地鼓勵他,開導他,希望他能務實一點,一步步走出去。直至最後發現,自己所愛的這個男人只不過是一個有夢想又挑剔、空有志向卻懶得實踐的懦夫:他挑角色、不演場次少的戲、自視甚高有不去實踐、還為此抱怨老婆不理解。魏星在劇中是大部分眼高手低的演員代表,他有成為行業巔峰的可能,包括天賦運氣等,但是他急於求成不夠務實,以及生活在自我生活中狹隘自大。他的理想是大而不實的,他還沒有成為明星就有了明星的驕傲,認為自己的夢想凌駕於一切之上,最終封閉了自我,辜負了愛人的一片好意,一拍兩散。
第二對是沈凱和徐小琴。徐小琴是一個可以和袁詠儀最下來聊天的特約演員,也是路人演員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但是她來橫店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圓丈夫沈凱的演員夢。為此她還專門給花錢開了一家餐館,供丈夫招待各路的狐朋狗友拉關系,肖尖腦袋王圈子裡混。
徐小琴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供養著丈夫的明星夢,無怨無悔直至自己懷孕發生沖突。她覺得他們應該退出演藝圈,告別這樣的生活,而丈夫則認為她毀了自己的夢想。一番爭執,她對丈夫只想著自己夢想從不關心家庭幸福而心灰意冷。一拍兩散之後丈夫也沒能夠把握好唯一一次有可能出頭的出演大臣的機會,他在現場在導演朋友的幫助下還多次忘詞,最終被撤換。因此還得了失心瘋,背著自己一直說不好的台詞在家裡在大街上游盪。
沈凱為藝術瘋癲為藝術痴狂,因為入戲太深而把生活與戲混為一談。和魏星比起來,沈凱更圓滑更務實,也更積極入世。但是他和魏星一樣將自己的夢想至於至高無上的位置以至於妻子懷孕還認為這是對他事業的嚴重挑釁,認為他妻子的所有付出理所應當,他認為自己時刻都在准備著,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可能放過,為此最終拋棄了妻子家庭。而離開了這些之後的他卻成了無源之水。
第三組是電影的主線,純真而美好,現實而殘酷。東北男孩萬國鵬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橫店闖盪,再那裡偶遇在橫店已經一年多而且失去一段戀情的王婷。患難之交最終成就了這段戀情。聰明好學,踏實而肯干,態度認真的萬國鵬在橫店大打拚一年之後,被麥朝輝庄文強看中,給了他成為角色的機會。正當他准備給王婷描述自己的夢想時,王婷卻提出來反對意見。她早已經看透了橫漂的本質,不認為這樣的機會有多大的意義。當這個男人還沉浸在自己的演員夢的時候,她問了一句話「你的夢想里又問我嗎?」
這部電影的高潮就在他的回答里,「你就是我的夢想,為了你我才這么努力的呀!」回答簡單表達青澀卻感人至深。
裡面有很多感動的細節。例如他們在酒店裡討論來橫店的目的,討論自己的夢想;挖煤的那個人心地善良,三番五次幫助王召,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自己客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感化身邊的而每一個人;「人長得不帥就要把戲演好,書讀得不多就要把事做好。」本來一個愛偷奸耍滑的人,硬是在他的帶動下一步步改變;這裡面更有始終如一的萬國鵬,對影視的態度,對夢想的追求,是否能從中看出每一曾經的你逐夢的身影呢?
就整個電影的主旨來看,無非就是通過對新一代橫漂青年追逐夢想,堅持奮斗的經歷描寫,刻畫每一個橫漂人逐夢的辛酸與不易,從而揭露現實生活中這個社會底層階級的艱難。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群演這個群體他們追逐夢想而不可得,大多數人在自己的夢想中迷茫、沉淪、漸至自甘墮落,永遠地困在自己的戲中的悲哀!
整個電影對我觸動動很大,無論是誰,他都有夢想的權利,誰都可以而且應該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的義務。但是生活畢竟是生活,如果將其和戲混為一談,那將是多麼悲哀啊!就會想劇中的沈凱一樣,分不清戲與現實,分不清孰輕孰重,自己的人性與愛都被自己所謂的『夢想』磨滅掉,最終夫妻反目。而自己只得在自己所謂的夢想中痴狂瘋癲,永遠地被困在自己的夢想里無法自拔。這樣的夢想是自私的,是狹隘的,是磨滅人性的,是害人害己的,這樣的夢想我們不要!
4. 我是路人甲這電影怎麼樣
故事本身挺吸引人的,特別是想要了解橫店了解橫店的群眾演員的生活概況的。當然電影還是電影,對於一些情節還會有誇大的效果,但總體來說,小人物的大夢想,主題很有意思
5. 《我是路人甲》是不是一部好片
很難得,在這個爛片時代,這是一部有心的電影,你無法站在高處去審視,也無需陷在泥潭裡去仰望,它能自發地與觀眾建立平等交流的情感。它也是很久以來,大陸院線環境下第一部沒有明星主演,不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認真誠懇地記錄當下橫漂這個群體、橫店這個地方,同時在其中灌注心血和情感的作品。
而對這部電影的評論,也讓我認識到全國范圍內對橫店影視文化、橫店人的諸多看法。
有些人從電影本身情節出發,認為它「故事和真實被他們提前預設的各種類型片俗套元素帶偏」。其所追求的徹頭徹尾的所謂真實,真正實現理想化創作,不過是一種畸形的創作觀念。電影創作不能不考慮市場,不考慮橫漂群體、普通觀眾看到這部作品時候的接受度。《我是路人甲》已經是導演自己投資風險下,最大化個人風格、理想的創作模式,也是香港導演融入內地最徹底的一次嘗試,還是一次獨立電影大投資的嘗試。
也有人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認為「橫漂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為外形不佳,運氣不好。根本原因只有一個,沒有天賦,無法讓人通過肢體感受角色的情緒,無法讓人透過雙眼觸摸角色的靈魂。」,「劇情中存在的勵志浮誇,過多的雞湯是天方夜譚的痴人說夢。」
《我是路人甲》的劇情浮誇嗎?不見得,也許電影中是有一些生硬的轉折和一些爛俗的老梗,但依然是在能接受的范圍內,說著橫漂的故事,不僅不浮誇,而且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實。
地方報上每禮拜都會有一版中的一大塊來采訪一個橫漂,好多年了,實際上真的都是電影中發生的這些事:剛開始來橫店的不適應,有一個個的小團體,家庭關系處理的危機,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在片場談戀愛,一點點做到群特和特約。橫漂們的情緒可能會時不時突然爆發一下,也做過自己也知道完成不了的明星夢。曾經什麼都不懂的人,會成為遞紅包的老油條。還有好多人,經常性地被打擊,有堅持不下去回家的,也有無論如何都待在橫店混日子的。他們會拿著一本小本子,密密麻麻記著在哪演屍體,在哪演太監,賺了多少錢,見到了什麼大明星。
6. 電影我是路人甲影評
2012年初,《大魔術師》上映。之後的三年裡,我和爾冬升各忙各的,幾乎再沒見過面。
這三年中,我聽說這位老友跑去橫店拍了一部和群眾演員有關的電影,叫作《我是路人甲》。當時最令我感到好奇的,其實不是他為什麼要去拍路人甲,而是他要怎麼拍。這個一出道就當男主角,才貌雙全又很任性的大個子,他從來都沒做過路人甲,他要怎麼去拍出路人甲的人生?
就是這樣一個人,最近突然找到我,說要請我看電影。於是,我有幸提前看到了那部傳說中的《我是路人甲》。
這是一次很意外的觀影經歷,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我會想到「舒服」。對,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舒服最清新的一部片,也是我最喜歡的類型,有傳遞信息,會讓人思考,無論笑或哭都發自內心,毫不勉強。
爾冬升好像變了,變成熟了。
我想他聽到這句話可能不一定很開心。
時光流轉回2001年,那一年,我去橫店拍《英雄》。
那是我第一次去橫店,當時天氣轉涼,還沒有那麼多人,我每天踩著單車去片場,收工之後也會騎車到處轉轉,無聊時還會買些煙花,然後找個空曠的地方放一放。橫店的夜晚很靜,放煙花的時候會嚇到一些鄉親大叫,我躲起來偷笑,假裝與我無關。
那年的11月19號,新聞說晚上會有獅子座流星雨。半夜收工後,我拖著導演還有組里的人跑去片場的樓頂很興奮地等著。突然,一顆流星劃過,然後,又一顆。起初我們都會開心地歡呼,接下來就被越來越多的流星嚇到,每個人都不再說話。
在這樣安靜的環境里,我隱約地聽到了「咻咻」的聲音,起初我有些奇怪那是什麼聲音,後來隨著「咻」的一聲,又一顆流星劃過頭頂,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流星劃過天空的聲音。
在那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流星也會有聲音,城市裡太嘈雜,人人都很忙,沒時間聽流星說話。
因為那場流星雨,我至今對橫店都留有很美好的印象。
時光流轉回30年前,當時的我還在賣家用電器,生活無風無浪。那時候我對未來的唯一設想就是,如果沒意外的話,大概會一直升職到銷售經理吧。
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但偶爾會覺得,這似乎不是我要的生活,至於我到底要什麼,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
多虧一位老友,那段時間一直給我洗腦,每天給我畫各種光怪陸離的藍圖,勸我放棄工作和他一起去考藝員訓練班,我最後被他說動,於是邁出了那一步。
我很感謝那位老友,但我媽當時很生氣,因為她覺得這個叫周星馳的傢伙害他兒子辭掉了穩定的工作,去上什麼前途未卜的培訓班,我至今都記得她當時對我說的那句話:「衰仔!我一塊錢都不會給你!」
她真的是講得出就做得到,在藝員訓練班的那一年,是我靠自己之前的積蓄撐下來的。那一年,我每天出門只帶十塊錢,走路去上課。如果不小心起晚了,十塊錢就要交給的士司機,那天便只能捱餓。
我很懷疑我有沒有對爾冬升講過那段經歷,因為,電影里那個叫萬國鵬的男孩,和當年的我,真的是一模一樣的境遇。不單是他,戲里的每一個路人甲,從初入行時的不知所措,到演戲時的每一次用力過猛,都會讓我忍不住笑出聲,就好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
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帶著明確的目標去了橫店,而我是在進入訓練班之後,才發現這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想要成為一名演員,不是明星,不是影帝,就只是演員。
「演員」這個詞對我而言分量太重。2013年,我在L.A工作的時候接觸到一些「臨時演員」,他們平時都在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有的是侍應,有的是清潔工,但當你問他們是做什麼的時候,他們還是會說:「我是個演員。」
我相信,能說出「我是演員」這句話的人,對演戲一定是有熱情的。對我來說,演員的工作就是無條件把戲做好,無關其他。
這些年來,經常有人問我,如果不做演員會做什麼?我至今都想不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不會做別的,從我入行那天起,就有一個強烈的執念伴隨我,就是:不管我的角色是什麼,戲份有多少,哪怕只給我一秒鍾的鏡頭,我也要想辦法讓你在這一秒鍾內記住我。
為了實現這個執念,我努力練習了很久,很難說這個執念就是我最初的「夢想」,但我要對得住「演員」這兩個字,就必須做到這一點。
在片場的時候,我會常常忘記我是梁朝偉,因為我只記得那個執念,到今天也是這樣。
回到眼前。我最近在家裡看了很多日本電影,尤其是染谷將太主演的幾部電影我很喜歡。看《我是路人甲》的時候,也好幾次有種錯覺,那個叫萬國鵬的男孩和染谷將太有些相似,懵懂的樣子在無形中化解了故事本身的壓力,令到觀影過程也變得輕松愉悅起來。
是的,《我是路人甲》這故事本身並不輕松,主演亦都是陌生稚嫩的面孔,但爾冬升太聰明,他很清楚,要完成這個題材,唯一的辦法,就是找真正的路人甲來演。對演員抱持著清楚的認知和無比信任的態度,是他自《癲佬正傳》開始樹立起來的風格,我一直記得他看演員的眼神,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說:對,我沒看錯,你就是這樣的人。
這感覺有時候很討厭,但他偏偏總是對的。
戲里,年輕的路人甲們在探討何為成功,我看的時候也在思考。我理解的成功,不是衣食無憂,不是獲獎無數,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過程。有夢想有目標是好事,但如果只看到目標,就很容易忽略過程,就像跑步一樣,你一心想跑到終點,就會忘記欣賞沿途的風景。
所以,我們有時不懂珍惜,有時自視過高,有時怨天尤人,其實說到底,都是放不下自我。很多心中不平都因為放不下,當我們學會放下,往往會獲得更多。
夢想,不僅僅是有夢、敢想,還有做夢和思考的過程。因為有了這個過程,所以,結果是什麼,也沒那麼重要了。
在大多數人看來,路人甲只是路人甲,就像偶爾擦過夜空的流星,不會一直停留在你的生命里。
但是,即使微弱如流星,也會有它的軌跡,也會在夜深人靜時,借著劃過夜空的那一秒鍾,發出屬於它自己的聲音,希望被有心的人聽到。
我想,路人甲也是一樣,在默默堅持了那麼久之後,終於遇到了那個叫爾冬升的人。
這一次,希望有更多人聽見流星的聲音,哪怕只有一秒。
2015年5月24日,梁朝偉
7. 如何評價影片《我是路人甲》
電影引起了「橫漂」們的共鳴,一個個子蠻高但有點黑的男生,說話時不停地在發抖,「只要努力,以後的世界就是我們的,我會朝著夢想前進,不會放棄。」
但一場電影並改變不了什麼。馮阿姨說,這些天,她看到《我是路人甲》的演員依然像往常一樣在跑劇組。馮阿姨的兒子伍文韜,也是一個群演。2012年,因為看到一則王寶強的采訪,已經30歲的伍文韜辭掉物業的保安工作,帶著幾件衣服、揣著2000塊錢,從長沙坐火車來到橫店,干著一天40塊錢的群演。因為剛來,沒人認識,他常常接不到戲,只能住120元月租的地下室,被子、衣服全部被潮氣沾染,穿在身上、蓋在身上都是濕答答的。
伍文韜說:「躺在地上扮演屍體,可以多拿一個紅包,但一個紅包里通常只有2塊錢。」伍文韜抬起腳,指著腳底板說,「紅包還得放在腳底板下,避邪。」
為了掙錢,那時候,伍文韜早上做群演,晚上還要推著小車幫媽媽賣餃子。一路從群演,做到群特(特約群演,工資較高,一天約五六百元),再做到群頭,副導演,製片,然後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
馮阿姨說,如果兒子繼續當群演,不會有什麼發展。她也表示,也許電影上映後,真的會有很多很多的人來橫店,追演員夢。
即使《我是路人甲》火了,橫漂現狀也不會有多大改變
即使《我是路人甲》是一個奇跡,但並不是每個「橫漂」都能遇到爾冬升。
伍文韜告訴快報,所有「橫漂」都知道,爾導的劇組待遇是最好的,還有就是徐克導演的劇組,「我接觸過的和合作過的導演中,香港導演比內地大多數導演都要好很多,至少他們懂得尊重每一個工作人員,包括群演。」
梁朝偉在那篇影評中說:「電影里那個叫萬國鵬的男孩,和當年的我,真的是一模一樣的境遇。」幸運的萬國鵬很感謝爾冬升,他告訴快報,在《我是路人甲》劇組,所有的群演,無論有台詞的還是當背景板的,都不用蹲在地上捧著飯盒吃飯,不只如此,劇組還會變著花樣做盒飯,而且肯定讓吃飽。他特別提到,「爾導的劇組是給桌椅吃飯的,場務會累一些,因為每天飯前搬桌椅去現場。」
8. 我是路人甲 這部電影你覺得怎麼樣
不好看,演的亂糟糟的,
9. 《我是路人甲》這部電影里的男主女主現在怎麼樣了
一部《我是路人甲》讓大家了解到真實的普通橫漂的生活。裡面的男女主人公為萬國鵬和王婷。很有幸前幾天剛看到萬國鵬的vlog.接受了財經大咖吳曉波的采訪。橫漂的群眾演員都知道橫漂就出來2個比較有名的演員一個是萬國鵬,一個就是出演周星馳電影的張美娥。萬國鵬的出名並不是偶然,他也算是高材生,大學畢業後來當群演,在平時生活中也不忘堅持學習,和那些只為糊一口飯的群演明顯不同。
如今萬國鵬繼續在演藝圈發展拼搏,陸續也出演過幾部影視劇,但是知名度無法與《我是路人甲》相比,目前他的人氣也算是不溫不火了,不僅如此,他的形象也受到很大的改變,和當時土土的造型簡直判若兩人。
此部電影的女主角王婷,王婷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乖乖女孩的印象,在拍完了《我是路人甲》漲粉還是很迅速的,現在有26萬粉絲。
微博上面的她是一個很勵志的小女孩,經常鍛煉,讀書,分享心靈雞湯。據說王婷在拍《我是路人甲》之前是一個胖子,其後又拍攝了《風從海上來》《死黨》《造夢師》等。
這部電影《我是路人甲》,是真的好看,深受網友喜愛。雖然票房不景氣,這說明它不是商業電影,不是用來圈錢的。網友評論也很暖心,爾冬升導演確實走心了!
10. 爾冬升拍攝《路人甲》到底想表達什麼
「努力,奮斗!」這是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開篇場景的點睛之筆,那翻滾的大海,那渺小的個人,無疑誇張式地預示了演員之路的波折起伏,而一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則道盡了小人物追求夢想的堅持與辛酸、無奈。電影是一個造夢的機器,很多人在這個夢里,或實現,或迷失自己的夢,或成為默默無為的「路人甲」,或從「路人甲」出發實現自我。「來這里我頂多浪費兩年,不來,我會後悔一輩子」,「路人甲」簡明扼要的話語,真切地表達了「橫店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決心,而這決心來自於內心深處對於演員之夢的吶喊與執著追求,不忘初心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爾冬升導演的《我是路人甲》,則是講述小人物飄移橫店追夢的故事,讓人笑里有淚有味,並引起我們深深地反思。被稱為「香港影壇中鮮有的會在每部電影中注入個人思想的導演」的爾冬升,一向關注社會現實問題,並將人物置於社會關系網路之中,深度挖掘個人紮根於現實社會的精神內涵。由爾冬升執導、編劇的劇情片《我是路人甲》,講述了橫店群眾演員「橫漂」之夢的故事。片中沒有大牌明星,甚至連小牌明星都見不到,不過好像有劉偉強等多位導演客串,但每一個「路人甲」都構成了一個真正的人物內核,他們可以隨心的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並真實還原「橫漂」一族在「東方好萊塢」默默奮斗的歷程。十八世紀法國網路全書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羅曾言,「說人是一種力量與軟弱、光明與盲目、渺小與偉大的復合物,這不是責難人,而是為人下定義。」電影中的「人」,是一個個來自天南地北之「路人甲」,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追夢者形象——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自己的成功之夢。
電影表演是演員創造「最接近生活原態」的角色形象。《我是路人甲》中演員塑造的角色,就是角色展現自我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每一個「路人甲」的演繹都是真實的自我認同。沒有人比演自己更具魅力,更具真實,他們不會做作,不會模仿,他們只需在導演的鏡語下通過自己豐富的表情和動作表現自我即可。在五連拍預告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前往橫店追夢之人,他們為會為了拿到一張演員證而欣喜若狂,會千方百計的搶鏡頭而跟著主演走,使得這些看似浮誇、空洞的情節,有了生命力,並且成為演員表現真實的標簽。曾經的大明星。演員如今的導演爾冬升也是讓人物通過情節的編排和矛盾的建設來展示自己與「路人甲」的個性和內心想法,以此形成大眾審美情趣與對象,並在「路人甲」的形象之中,表現導演自己內心之夢,之情,之思。電影拍攝期間,爾冬升問一位路人甲,「你覺得自己能成功嗎?」,回答說:「我已經成功了」。而當爾冬升被問題同樣的問題時,他有了自己的見解,「想想我有什麼害怕的呢?我也已經成功過了,人生如戲,有很多高低起伏。我的人生即將像是一部電影一樣即將進入大結局了,那麼是要進入舒緩的音樂,就這樣平淡結束嗎?還是應該飛車爆炸、轟轟烈烈到底呢?我決心一定要轟轟烈烈!」這位兩次獲得香港金像獎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的爾冬升是成功的,而一路的艱辛與坎坷,只有自己才知曉。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摺子戲,有好有壞,有曲折有平鋪直敘,但人的一生如何走,則是由自己決定的。勿忘初心,富貴不苟且,知道自我從何而來要往何去,是君子也。《路人甲》對於爾冬升而言,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因為沒有大牌,沒有ip熱度,沒有話題,甚至連演員都是業余。對於橫店的「路人甲」而言,則是一次努力後夢想的演繹。在《我是路人甲》中,無論是想多說一句台詞的「路人甲」,還是歡喜的宣告「我要橫漂」等,導演爾冬升都賦予他們豐滿的形象、細膩地展現出了他們心靈世界的可愛,以及對夢想堅持的肯定。他們是普通人,是不起眼的「路人甲」,但他們的情感是真實的、語言是質朴的。影像中,我們看到了一群「路人甲」為實現演員夢,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艱難的跋涉,在不折不饒的斗爭。通過這些「路人甲」群像的描寫,流露出導演的人文關懷與情思。有白話文以來中國最具親和力的作家老舍先生曾談到,「喜劇的語言必須足以支持喜劇的人物與情節。」「不要想起一句漂亮話來,就視同珍寶,非用上不可。」作為娛樂大眾的電影,恰恰「是一條逃避現實原則的手段,是快感原則自由發揮作用的地方」。《我是路人甲》中,一方面將路人甲的小人物的喜劇恰到好處地演繹,另一方面則將現實的黑幕、艷照、整容、潛規則等表現殆盡。無論是電影中喜劇話語的對白,能夠讓觀眾產生親切感,引其觀眾的共鳴,從而產生陣陣笑聲。還是從社會現象延伸出對於夢想的追求,比如「你可以懷疑自己的運氣,但不要懷疑自己的才華」、「當所有人都不相信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所有的恐懼都是人幻想出來的,我潛水,我賽車,我做很多看起來很危險的事,因為做了,就沒有恐懼了」等,都是在對於成功地述說。
一般觀眾看到了往往是《我是路人甲》中的路人甲的調侃,但是,歡笑之餘,我們應該反思。通過一個個「路人甲」的形象,表現出來的夢是「「含淚笑容」的。如果說,導演爾冬升在影片中刻畫「路人甲」是表現他們的現實生活狀態,那麼在這些看似平凡的「路人甲」身上,導演探究了這個復雜的行業之人的內心精神面貌。或許,在這個以成功標榜的社會里,導演爾冬升觸摸到了現代人生活背後的傷痛。與內地導演更喜歡拿大數據、熱門ip來說故事相對比,爾冬升的不忘初心,更貼近中國社會的暗黑與浮華、榮光同在一起的實質。回到家中,打開分享會的場記卡形態的黑色包包,赫然寫著「初心不忘,情懷不了」,我想這就是爾冬升的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