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潘金蓮電影好看站

潘金蓮電影好看站

發布時間:2022-04-27 04:25:07

⑴ 你怎麼看《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

11月18號,也就是昨天,馮小剛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小格期待已久,開心地買了早場票,幫你們先鑒定了一把。

在140分鍾觀影結束後,小格想說,雖然並不贊同「《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最好的電影」這種粗暴的說法,但是電影絕對值得一看。包括前期宣傳中反復提到的圓形畫幅和范冰冰的演技爭議,看完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張嘉譯、於和偉、李宗翰、劉樺、高明、還有李晨(壞笑),裡面能說的男演員太多了!!!你們自己去認臉吧TT-TT(噗通一聲跪下了)

⑵ 《潘金蓮》背後的資本賭約 票房不佳誰最緊張

重慶商報11月28日報道 26日晚,一襲西裝的馮小剛站在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舞台上神采奕奕,捧著金燦燦的金馬獎杯,這位新晉金馬最佳導演卻一臉嚴肅,因為此時此刻助他獲獎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正遭遇票房危機。
從上映前三天的高歌猛進,到後來的票房遭遇腰斬,「潘金蓮」已經陷入票房絕境,貓眼預測該片的最終票房為4.75億元,這與該片發行方五億元保底的賭約還有所差距。更讓馮小剛坐立不安的是,《我不是潘金蓮》還關繫到背後4個製作公司的資本賭約。作為與上市公司利益綁定的明星IP,馮小剛們與資本方的賭約故事已漸入高潮。
票房問題 火了三天 突然疲軟?
馮小剛導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於11月18日上映,在經歷前三天高票房以後,盡管仍是33%左右的高排片,票房卻遭遇腰斬。據貓眼電影統計,截至記者27日中午發稿前,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票房僅有3.2億元,單日票房被26日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與《海洋奇緣》遠遠甩在身後。貓眼預測「潘金蓮」的最終票房則為4.75億元。
同時,近期關於《我不是潘金蓮》的新聞屢見不鮮——先是馮小剛掀起華誼與萬達的票房罵戰,後被多家媒體質疑「幽靈場」刷票房。從這些喧囂中可以看出,《我不是潘金蓮》背後的投資、發行公司有點著急。
據公開資料顯示,《潘金蓮》的出品方共有4家,分別是: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子公司)。
4家出品公司中,東陽美拉是上市公司華誼兄弟的子公司,耀萊影視是上市公司文投控股的孫公司,摩天輪文化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子公司,這三家子孫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購均發生在最近兩年,且都處於業績承諾期內。
業績問題 票房不佳 誰最緊張?
據媒體報道,華誼兄弟(含東陽美拉)、北京文化、耀萊影視對《我不是潘金蓮》的投資比例為5:3:2,其中耀萊影視通過對影片5億元的保底從華誼手中「換」到了20%的投資額,華誼兄弟(含東陽美拉)的投資份額從70%變為50%。按當下的票房預期,「潘金蓮」票房可能在5億元之間徘徊,如果低於5億元,耀萊影視按影片票房收入總額人民幣5億元支付投資方2億元票房凈收益;票房5億至8億部分,票房凈收益由發行方耀萊影視獨享;票房超出8億元部分,發行方耀萊影視獲得票房凈收益的50%。也就是說,電影還沒上映,華誼兄弟和東陽美拉已經有1億元收入入賬,摩天輪文化也入賬6000萬元。
有了這份保底協議,華誼兄弟(含東陽美拉)除去電影成本,都能撈到7000萬元左右的利潤,不得不說是控制風險的高明之舉。不過另外3家公司由於涉及背後上市公司的業績承若,還處於戰戰兢兢的狀態。所以「潘金蓮」票房遠不如預期,而關系背後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業績問題。
業界問題 保底發行 救命稻草?
保底發行一般都是保名導演,熱門影片,雙方彼此有合作,有深交,互相了解,然後運用資本手段推高票房,贏取更大的資本層面的利益,涉及到太多的資本運作和利益輸送。對於熱門大片來說,保底已成標配,似乎每一個大片背後,都能找到幾家資本公司的影子。
曾保底發行的有《心花路放》、《後會無期》、《港囧》、《葉問3》、《一步之遙》、《太平輪》等,但不是每一部都能大賺。保本作為一場資本游戲,賭贏了皆大歡喜,但萬一失手,也是慘不忍睹。
《我不是潘金蓮》也玩保底,開拍就已經賺了2個億。
耀萊影視文化與華誼兄弟、摩天輪文化共同簽訂馮小剛新片《我不是潘金蓮》的發行協議,如票房低於5億,耀萊將支付2億票房凈收益,票房5億至8億部分凈收益由耀萊獨享,票房超出8億元部分,耀萊將獲得票房凈收益的50%。
如果票房不到5億,摩天輪和華誼也能拿到2億凈收益,等於是穩賺。
此次,華誼兄弟攜手馮小剛也玩保底發行,能否對賭全贏,還是個未知數,從劉震雲的小說來看,有點夠嗆。
投資方博弈 哪家賭贏了?
從上映前三天的高歌猛進,到後來的票房遭遇腰斬,「潘金蓮」已經陷入票房絕境。4個投資商,誰在資本博弈中賭贏了?
賭約1耀萊影視5億保底發行
以4.75億的票房收入來計算,「潘金蓮」約40%也就是1.9億會迴流到電影的投資公司,根據公開消息,《潘金蓮》的製作發行費用在6000萬到8000萬之間,如果沒有保底的話,電影的各製片發行方基本可以賺錢了。
由於該片帶入了耀萊的5億元的保底發行,那麼對於耀萊來說盈虧就變得有點復雜了。如果最終票房4.75億,耀萊需要拿出2億的票房凈收益支付投資方,除了1.9億的收益,耀萊仍需補足1000萬的缺口。不過在2億的票房收入中,由於耀萊影視佔到了20%的投資,因此有4000萬收入將直接回到耀萊手中,還有3000萬的利潤。
同時耀萊影視還參與了該片的放映與宣發,還可以分到不少利潤,即便最終票房只有4.75億元,耀萊影視也能達到盈虧平衡,而其參與投資放映來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也已達到。
賭約2摩天輪文化過線仍很懸
摩天輪文化為北京文化持股比例為100%的全資子公司,在北京文化收購光景瑞星時,其2016年的業績承諾是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達到3043.08萬元。
由於影片的保底賭約,北京摩天輪在「潘金蓮」上映之後,已經能拿到6000萬元左右的收益。11月21日晚,作為投資方的北京文化發布公告,與投資者分享收獲高票房的喜悅。公告稱,「《我不是潘金蓮》截至11月20日24時,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3日,票房成績約為2.04億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
不過,摩天輪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可並不好看。2016年上半年,摩天輪的營業收入為1945萬,但是凈利潤則為負的2866萬,也就是說,雖然拿到手這6000萬,但是摩天輪的業績可能也只過了保本線——前提是公司今年剩下的業務不再虧錢。
賭約3 馮小剛恐為東陽美拉掏腰包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公告稱,擬以10.5億元投資馮小剛控股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股權。業績承諾方面,東陽美拉2016年度經審計的稅後凈利潤不低於1億元,自2017年度起至2020年12月31日,每年在上一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若未能完成該目標,馮小剛將以現金補足差額。
據藝恩數據顯示,東陽美拉被華誼兄弟收購以來,製作完成的電影作品僅有《我不是潘金蓮》一部。而華誼兄弟2016年半年報顯示,東陽美拉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35萬元。也就是說,下半年東陽美拉6465萬的業績缺口,全都壓在了「潘金蓮」身上。由此可見,面對6000多萬元的利潤差額,《潘金蓮》對馮小剛兌現今年的業績承諾至關重要。完不成業績,那是需要馮小剛本人掏出真金白銀補上的。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日華誼兄弟董秘高輝已向媒體澄清,馮小剛承諾的東陽美拉2016年度業績已經完成。

⑶ 《我不是潘金蓮》好看嗎

這是一部難以言說的電影,這是我在觀影結束之後最大的感受。如果僅僅作為一部黑色喜劇來看待,它的完成度是讓人滿足而受用的,但卻似乎不足以匹配導演馮小剛為這部新作增添的一大堆注腳里醞釀的野心勃勃。

比如作為一個因為條件有限只能看24幀3D的觀眾,本片在技術上所給我的反應倒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都還要直接和顯見。圓形畫幅的呈現最後達到了宣傳噱頭之外的驚喜效果,拱橋上下的一天一地,流水左右的一動一靜,在構圖上都能看到各種精緻的思考。像是一面映照著戲里戲外兩個世界的鏡子,也像是窺視著那個你無法觸及卻又近在周身時刻上演的世界的瞳孔。圓方兩種畫幅之間的第一次巧妙切換讓電影院里的我起了一身雞皮,穿梭的隧道將故鄉的圓融與北京的規序一瞬間打通,豁然開朗,別有洞天。而婺源的取景也都美得那樣有分寸,在讓人心神盪漾與克制舒緩之間維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同樣余韻的還有配樂,急促又敞亮的鼓點密密麻麻地砸下來,像是春天裡伴著雷聲的鼓噪第一場落下的驟雨,又像是一被串慌張響起的幽微的心跳聲碾碎的腳步,漫天起伏,跌宕不止。

李雪蓮冒雨去討說法,此景攝於江西婺源。

再說回到這個故事。永遠浸泡在雨水裡的鄉村,隔著山林樹影間可以聞見的煙火氣,那些在縹緲日光下、蒙蒙細雨間、冰天雪地里的孑然煢行,那個奔走在坑坑窪窪的十年生涯里一往無前的身影,這是一個女人的故事。她叫李雪蓮。

李雪蓮,是一把刀子,斬去時光。她不懂得收斂鋒芒,不懂得積蓄銳氣,只懂得魯莽地橫沖直撞,有的只是那一腔紅了眼眶的殺意。這把刀還很鈍,沒怎麼打磨成真正的利器,背叛她的前夫秦玉河,那些在程序框架下履行職責卻不能如她所願的法官、院長、縣長、市長,都是她曾動過念頭試圖手刃的對象。她並不清楚或並不在乎殺人所要付出的代價,所以更不可能真正計算與掂量這些人究竟值不值得讓她賠上自己的一生,她就像是剛剛從生鐵鍛造而來,還來不及淬上一層涼水,那樣直愣愣地冒著沖天的火光和熱氣。

她只知道她承受著無限巨大的冤屈,但這樣的冤情,其實更像是一種怨情。她怨恨著秦玉河把這場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還給潑上了潘金蓮的臟水,她怨恨著法院在這個她痛恨的結果上不斷地蓋章證實、堅持落定,她怨恨為什麼向上級一層層申訴最後卻落得自己愈發狼狽不堪,她或許也怨恨那個懸在她頭頂的二胎政策讓自己原本應該迎接新生的人生最後卻被莫名其妙地擊潰,可能,她還隱隱怨恨著當初提出這個主意的為什麼恰恰是自己。她在風雨傾盆里奔波求情,在烈日當空下坐地鳴冤,但得不到結果。她想殺人,可她這把刀卻沒有什麼力量,她需要別人的幫助來摁著他們,她才能把刀一個個捅進去,可她最終也沒能拉來援手。她只知道把刀往何處使去,卻不知道如果使力,更不知道用刀的章法。

她只是一把無力的刀,因為無力,所以只能借力,這把刀子被迫著改了道,選擇沖上北京告狀,和所有她無法再直面的力量一路背道而馳。結果她誤打誤撞地割開了一圈自上而下的皮囊,挖出了鮮血淋漓的豁口,可她心頭的怨氣卻仍然沒有得到填補,那裡像一座孤零零的懸崖,四面八方刮著空洞洞的風,嗚咽著,喘息著,都是她自己的聲音。但她多少領悟到了,她至少真的是一把刀,就算不能殺人,也可以傷人,她不是廢鐵。所以,後來的十年間,她再無法停止告狀的動力。即使再也沒能成功闖去北京,但這一次的一戰成名,已經足夠成為她在午夜輾轉之間,落在枕邊的溫熱的夢。那些向來涌來的低頭哀求、圍追堵截、嚴防死守,成為了她荒涼的人生里唯一餘留的快慰。

無助的李雪蓮。

其實,如果將這把刀理解為勢單力薄的孤弱女權向男權世界伸縮出的反抗與掙扎,似乎也順理成章。她的前夫因為她結婚時不是處女就將她指責為淫婦,她因為對生育的需求而被動犧牲掉了婚姻但最後生育的夢想也一樣成為泡影,她的殺人計劃里除掉一部分男人的代價是通過發生媾和藉助另外的男性力量完成,她的性權利、生育權利、婚姻權利,自始至終都在一條被不斷消解的路途上漸行漸遠,可她從來無法察覺,這恰恰是她真正應該感到冤屈的地方。但她心頭一直回盪的,只是所有郁結難舒積攢下的怨恨。甚至於當她被趙大頭強迫著侵佔之後,她不僅僅沒有感到自己是一個受害者,而是生出了終於有人願意聆聽她心頭多年斑駁的幻覺。她奮力追逐的,從來不是一個申訴冤屈的渠道,而只是一個傾訴怨屈的出口。站在黃山上的那一刻,她彷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刀鋒化成繞指柔。而在砸下熱水瓶的那一刻,她一定清醒到,她終究是一把刀,不該被高溫熔化,遍體的傷痕都是鐫刻。

她的十年上訴路,最後終於秦玉河的意外亡故。就像在我們的生命里,都曾懷著隱隱的期待去展望過一個美好的結局,升華出萬千種渴盼,到最後卻只是等到了灰頭土臉地結束,那樣無疾而終地潦草和枯萎下去,彷彿竭盡浮生翻騰的海水,只撲打到了一塊冷卻的礁石。她將一把刀的命運交給了一捆上吊繩,可她沒能死成,因為她的一條命,會壞了人家果園的風水。她的命,在旁人眼中,從來不過如是。「不在一棵樹上弔死」,換條新的路子生活,她含著淚,仰頭一笑,滿滿的天光溫暖得像是要化掉她,可這卻是她畢生之中最鋒利的一刻。

李雪蓮,是一把尺子,丈量方圓。這把尺子,原本自己都是不正不直的。她的出發點,是要將人情凌駕於法理之上。她始終執拗聲討的,從來不是一個被蒙蔽的真理,恰恰是她自說自話的無理。然而最後,她卻又成為了一把丈量出更多人不端印跡的標尺。合法合理的離婚程序,她認定了是假的。因為她約定的承諾被背叛了,因為她理想的家庭被打碎了,因為她傾注的犧牲被磨滅了,所以她不甘,但對於她自己一手釀成的錯失,她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正視。這就導致了她層層向上的告狀成為了洪水般的生命里唯一的宣洩,一層不成就告向上一層,嘗到戰果就一告十年。她無心插柳造成的威力,變成了她自己安身立命的動力。她要活下去,就要不停地上告,這是她最強大的一層武裝。她就這樣失去掌控地被他人看作一個孤獨的恐怖分子,一顆異化的定時炸彈。

每年一屆的人代會,短短幾天時間背後的風雲涌動里,上演著李雪蓮十年如一日地奔逐,各級官員十年如一日地圍堵。這是李雪蓮一年才能趕上一回的機會,也是官員一年唯一需要傾力保住的平安。他們只需要這幾日的平安,一年就能混過去。但這場牽動著除他們之外還有更多人命運的大會,最後留下在拍照的閃光之間,只有每個代表八分鍾的發言時間。這是荒誕的,但更是驚悚的。

看演出的幹部們。

一台龐大的社會機器要維持平穩運轉,需要每一個零碎部件都各司其職。所以法院最後只需要維持住他的框架里公正的審判,但對於一個法盲的婦女卻不願意施捨一點點多餘的耐心解釋這套程序。所以縣長最後只需要推出信訪局長擋走所有的上訪者,而面對求告到他面前來的人可以堂而皇之裝傻離開。所以市長最後只需要保住省長來巡查時所謂精神文明的體面,所有藏在底下的污垢只需要遮掩到不見天日的地方去就好。所以各級官員只需要在每年開會的前夕對李雪蓮噓寒問暖威逼利誘,但沒有一個人真正嘗試走進她的心裡去理解她的苦楚。所以在長途大巴關卡巡查的人員只需要攔截住那些沒有身份證的人在人代會期間無法進入北京,為此將一個發燒到渾身滾燙的女人扔在荒郊野地里也無所謂。所以醫院的醫護只需要為了那幾百塊的住院費一直窮追不舍步步緊逼,一個病人的生命和尊嚴在他眼中一文不計。所以全城的警力只需要聽從上頭的指示傾巢而出日夜盤查,卻渾然忘卻了他們是在用追捕一個重刑犯的規格去對待一個僅僅是要去告狀上訪的農村婦女。

所有的一切在這套程序里都顯得那樣的正常,每個人都看似篤行著自己的職責,就那樣各自抱著雙臂、抿著嘴唇地隔岸觀火,或者為了書寫從大局出發的正義,而兢兢業業地沖刷凝固在地面的斑斑血淚。唯一的異數就是李雪蓮,作為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生命個體,在這台社會機器里,她原本或許連一枚螺絲釘都算不上。她的天職就是順從和安分,乖乖地待在她的一畝三分地里,永遠做一輩子蒙昧的愚蠢的良民。可是她卻選擇了成為一個刁民,那樣固執地沖破圈養她的籠子,去挑戰她原本永遠也不該明白的事,去觸碰她原本永遠都不該企及的人。所以她註定要被壓下去,各種各樣人為的力量強制涌來,甚至最後連冥冥之中的天意也要炮製出秦玉河的死來斷絕她生生不息的念頭。因為一切都是融洽祥和的,一切都是幸福安泰的。每一年的民生大計,就勾勒在這樣歌舞昇平的大局之下,上上下下順順利利,祖國大地其樂融融,而在那些被犧牲掉的叫做「小節」的地方里,我們永遠也看不到藏在最底下被埋葬的累累白骨。

故事本身足夠龐雜,也足夠動人,但我卻不解自己為何在觀影結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感覺到如墜雲霧,直到漸漸梳理清楚,我才明白到這種奇怪感受的來源。電影的主人公李雪蓮,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要去解構這樣一個人物,最理想的結果是面面俱到,取巧的結果是做出取捨專注一個層面講清講透,而偏差的結果就是每個層面都有所涉及卻都只是隔靴搔癢,最後導致人物呈現一種空虛的縹緲感。

影片中李雪蓮堅持告狀的動機有好幾種,但展現得均不充分:第一點,婚姻被背叛,房子的利益被侵佔。這一點應該是電影在前半段的大篇幅下觀眾所能見的唯一動機,但更多隻存在於導演的旁白和人物台詞里,李雪蓮平靜敘述的彷彿只是旁人的故事,而在人物的狀態上,不知道是否因為喜劇效果的考量,卻大打折扣。第二點,被前夫指責是淫婦,污衊清白。在這場戲之後,故事引出了另一個重要的線頭,也就是本片的片名,成為主人公的申訴目標。但是這一事件對於李雪蓮的殺傷力,只有旁白提到一句「村子裡都傳開了」,卻看不到村子裡有其他任何人對她指指點點的段落,這樣效果就顯得尤為薄弱。第三點,把告狀當作了生活的一種支撐和動力。從告了十年的堅持不懈,到「十年後」這三個字的一晃而過,她突然決定不再申訴,這中間就真的只有一行字幕的距離,再無他物。別說片中的一眾官員不肯相信,就是熒幕前的觀眾心頭也會有無數的問號。誠然一個人的執拗和釋懷其實本就是無序的,但無序並非是無理。李雪蓮死灰一般地道出「過去放不下,但今年放下了」這樣的話,但烈火是如何熄滅,死灰又是否會復燃,我們卻不得而知。第四點,孩子的流產,一個母親的執念。這一點原本是非常正當的理由,卻直到故事的最後才被作為一個包袱丟出來,不僅銳減了整部電影戲謔諷刺的效果,也欠缺了一錘定音的說服力度,更加不可能起到打動人心的效果。

而人物設計上的問題又影響到了故事走向的動搖和重心的偏離。在這部電影里,李雪蓮的經歷顯然是一條引線,它試圖串起的是一部振聾發聵的「官場現形記」,但在這條野心的道路上,整個故事卻又不受控制地搖擺成了李雪蓮的「一把辛酸淚」。但在人物動機沒能充分建立的情況下,觀眾不僅不可能對李雪蓮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就連對她產生邏輯上的認同都非常困難。而對官場眾生相的描摹,最後也奇跡般地回到了一條反思工作、弘揚正氣的軌道之上,對體制和程序的質疑,卻完全矯裝成一種上情難達下意的粉飾理由,高高舉起的重錘,變成了帶著一點點酸醋氣輕輕落下的拍打。

「潘金蓮」與范冰冰

不過,盡管李雪蓮是一個抱持著缺失和遺憾的人物,但范冰冰卻貢獻了一次兼顧難度和格局的出色演出。在本片眾星捧月的表演格局裡,雖然一眾男演員的出場和演繹就像是鱗次櫛比點亮的星星光芒,那樣行雲流水而自然順暢,但如果有人一定要固執地說一眾男配蓋過了范冰冰的光彩,這樣的論調顯然是刻板和偏見的。與其說眾多男演員是在為她襯托搭戲,倒不如承認其實作為女主角的李雪蓮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絕對核心,而更像是綉工穿針引線的手指,可一旦指尖失去了靈巧,就不可能織就一襲華麗的錦綉,這才是這個表演最大的難處。而范冰冰最後的演出無疑是化解了這一點,抽絲剝繭,破繭成碟。

她身上棉布質地的衣料,她臉上紅撲撲的印子,她夾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生澀的口音,她手頭擦著香油臘肉的局促,她尋常坐立的麻木空洞、跪拜神佛的虔誠痴嗔、蹲地畫圈的無神自語,所謂扮演村姑、打破花瓶的形象犧牲其實並不是這個角色真正的重心,但她依然貢獻了這些真實自然的細節狀態,與周身的那片水鄉村鎮融為一體。

十年前蓑衣斗笠下眼光里小心翼翼跳躍著的期盼和希冀,十年後擦著桌椅板凳被一地雞毛壓得狼藉的頹敗和凋謝,兩場同樣和王公道對峙的戲里,從她不同的肢體幅度里已經浸透了時光的流逝與沉澱。她的眼神可以靈動如浮水,也可以呆滯成枯木。急於殺人泄憤的偏執,四處奔走申冤的倔強,不斷碰壁無果的困頓,卸下多年重擔的輕馳,發覺欺騙醒悟的爆發,多年夙願抽空的死灰,一別經年歸於的平靜,她的神色,她的語調,她的步態,她的動作,是一直在起了薄薄雲霧的山間流動的風,是時光荏苒的變幻里曾經破碎又重新聚合的煙塵。

沒有頻繁呈現的表情特寫,沒有著意安排的高光時刻,也沒有持續占據的戲份空間,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她將一個被壓縮化、工具化、符號化的角色呈現出了不同層次的光彩。你厭惡她的愚昧,卻又同情她的抗爭,你為她的荒謬而發笑,但更為她的堅守而沉默,你感嘆著多少人有那麼點兒無辜地被她牽連著拉下了馬,可還是不自禁憐惜她曾經熊熊燃起過的希望卻又被傷透了心。因為你已然相信,范冰冰,她就是李雪蓮。她所演出的,不是一個角色生活的痕跡,而是一個生命流動的狀態,不是一場又一場風暴的疊加和襲卷,而是不斷延綿的流動的向汪洋滾滾逝去的河水。她演繹不僅是李雪蓮這一個人物帶著溫度的體驗,更是被她穿插和串聯起的眾生百態。

關於范冰冰,這個女人,帶著她生命里那些風風雨雨的紛擾,繼續攪動著這部電影里大開大合的糾纏,從戲里的破格村姑和十年上訴,到戲外的美妝華服和頭條新聞,她一直身陷在斑斕的漩渦里,演繹著一本用明晃晃的姿態驚動著許多人的故事,永遠濃烈,華麗徹骨。

關於李雪蓮,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最後留在每個人心中的落點是什麼?是她的無理取鬧、胡攪難纏,還是她的執拗固拙、負隅頑抗?我始終記得的,是她站在黃山上的那一刻,曾經那樣轉瞬即逝地想像過,她要躲開家鄉,躲開北京,躲開生活里的一團亂麻,哪也不去了。那一刻的她,一定是突然才發覺到,原來除了從家鄉走到北京的那一條路,這世上還有這么多被自己錯過的風景。

關於李雪蓮的故事,最後變成笑談,然後漸漸被人遺忘。她曾經那樣執著而熱切地傾訴著,盼望有人能認真聽一聽她的故事。而多年之後,說起曾經藏在內心最深處的苦痛,她也只是雲淡風輕。所有人都在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她也安靜了下來,認真地聽著旁人說。大家說著說著,一塊兒笑起來,她也跟著笑。彷彿故事裡的人,不是她自己。彷彿一樁無盡悲涼的喜劇,又恰似一場異常熱鬧的悲劇。

⑷ 26歲出演潘金蓮,戲外與武松傳緋聞,48歲性感猶存,你怎麼看

1998年1月8日,央視發布了史詩級電視劇《水滸傳》。

因為這部電視劇,無數人走紅,包括飾演「潘金蓮」的王思懿。那年她26歲。

出生於台灣省的王思懿第一次來大陸拍戲,她的第一個角色就是這樣一個備受爭議的反派角色。

這個時代,有很多著名的演員,但仍有少數演員能保持纏綿。一個好的演員需要有好的作品來養活自己,這也是一個演員應該努力的地方。

⑸ 潘金蓮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嗎

網路下就有好多了

⑹ 新版潘金蓮加入「毀童年」行列,我強撐著2倍速看完,真的太難看了嗎

提起《水滸傳》,觀眾和讀者總會想起潘金蓮。這個千百年來備受爭議的小說人物,雖然不是主角,知名度卻完整不輸給武松和林沖這些主角。

而我們的觀眾,也跟隨著這些快餐式的影視作品,對潘金蓮的認識越來越片面。

⑺ 《我不是潘金蓮》影片中」潘金蓮「的人物精神是否值得鼓舞

純粹從電影的角度來看潘金蓮的人物塑造,不值得


整部電影時長137分鍾,講了一個漂亮的農村婦女上訪十年的故事。

看起來,馮小剛是要跟大家站在一個他一貫擅長的平民視角講述底層小人物的故事,但他失敗了。

但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大型裝逼失敗的尷尬事件。


一、有立足「底層共情」的野心但不具備產生共情的邏輯

原小說故事發生在豫北農村,電影為了照顧圓形構圖,硬是改成了江西水鄉。

雖然范冰冰卯足了勁兒,但整個影片你都沒能記住李雪蓮,因為我們看到的還是那個范冰冰。

片中的范冰冰尷尬地說著不標準的方言,臉上畫著有舞台妝嫌疑的農村婦女生活妝,走著范冰冰的步伐,掩蓋不住都市氣息,全程擔心鏡頭搖下來腳下是一雙高跟鞋,來農家樂參加化妝舞會的。表演盡力了但始終不落地,心疼范冰冰一秒,因為在角色任務上演員都是疑惑的。

她的農村婦女形象,跟鞏俐比,還差10個閆妮。

這個人物和李雪蓮一樣充滿了執念,一個反復進京追夢,一個反復進京告狀,但為什麼王彩玲讓人唏噓,李雪蓮卻始終像個笑話呢?

因為王彩鈴的自我和李雪蓮的自我完全是兩個層面。

王彩鈴擁有絕好的天賦和嗓音,是被外形困住了發展,這是她的內在自我和現實自我之間的矛盾;但李雪蓮是自己要和丈夫假離婚,在丈夫假戲真做之後她還逼法院判離婚是假的。

你浪費公共資源你還有理了?她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不成立的,一個糊塗蛋的腦迴路不應該用「執念」來形容。


三、這是馮小剛最差的作品,超越《夜宴》

這是馮小剛最差的作品,全片因上訪主線不合理,官場百態的輔線也就很可笑。

電影中的人物可以搞不懂李雪蓮忽然不上訪,但是導演應該為這個重大情節轉折添設合理性,要讓觀眾明明白白。


可是現在,不僅法院院長不懂;

永安縣縣長不懂;

市長省長不懂;

觀眾代表我TM也不懂啊!


馮小剛說,她聽了牛的話。

觀眾又笑了,這也需要鋪墊的呀!李雪蓮和牛的感情戲是不是被剪了?

為了增加人物命運的坎坷,內心的波動,馮小剛安排了一場李雪蓮上吊的戲。

但在這場戲也被范偉扮演的果農搶足了風頭。在觀眾在笑聲中,馮小剛又一次得意地用他的幽默探討了「向死而生」的哲學。

但這樣宏大的主題,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可是老老實實用一整一部《櫻桃的滋味》才講得層次分明,而馮老師一場戲一個果農就闡述完了呢!


到此為止,《我不是潘金蓮》已經涉及到了:

農村男性封建處女觀

農村婦女無知法盲現狀

官僚主義不正之風

上訪群眾直擊中央

農村中年婦女上吊未遂

……等一系列的大型事件,故事後半截還順帶抨擊了:

房屋分配政策

計劃生育弊端……


唔,馮小剛真是一個「心懷天下」的「偉大導演」。


只可惜在一片「這種片子怎麼過審了」的驚呼聲中,馮導被腫菊給涮了。

其實影片特別簡單,翻譯成人話就是:

有些群眾上訪就是瞎胡鬧,我黨各級領導幹部也挺不容易的,以後要多注意工作方法,不要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散會!


影片對於中國當代官場的刻畫初衷,被尷尬地搞了路子,變成一曲正話反說的黨的品宣片。


一個人是被我們稱為所謂「宇宙」的一部分,受時空限制的一部分。他會覺得他的思想與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這是他的意識的一種錯覺。這種錯覺是我們的牢籠,我們必須將自己從這個牢籠中解放出來,拓寬我們的胸懷,去擁抱所有生靈和整個世界的美,這是我們的使命。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謹以愛因斯坦的話送給可憐的被拍砸了的李雪蓮,你所做的一切都與世界其他部分割裂,是你自我意識的一種錯覺,這份錯覺讓你活在了馮小剛導演給你的十幾年牢籠之中。

⑻ 中國影壇飾演潘金蓮的最漂亮的5大女星,她們是誰

她因在《封神榜》中扮演狐狸精蘇妲己一角而成名,其性感美貌的扮相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情誼英雄五二郎風流女子潘金蓮》劇中更以青春貌美、風華絕代、狠毒殘忍的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

⑼ 王祖賢演過的鬼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好看嗎

一般吧,小時候看過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99分鍾|香港|粵語
導演:羅卓瑤
主演:王祖賢曾志偉單立文
類型:奇幻|劇情|懸疑

⑽ 2013新潘金蓮電影在哪裡看

你在網路影音瀏覽器上面就好看啦 我都看過啦 上面好多黃的都有

閱讀全文

與潘金蓮電影好看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冷血殺手是什麼電影 瀏覽:293
移動電視機怎麼搜電影 瀏覽:661
月比電影好看 瀏覽:250
茶館老舍電影免費 瀏覽:586
成龍把布穿成衣服是什麼電影 瀏覽:716
歐美好看偵探類電影排行榜 瀏覽:778
電影小鎮佔地多少畝 瀏覽:884
用pp助手如何導入電影到手機上 瀏覽:238
電影中如何塑造典型形象 瀏覽:739
古天樂吳君如搞笑電影叫什麼 瀏覽:233
中國電影在日本有哪些受關注 瀏覽:383
推動搖籃的手電筒影免費觀看 瀏覽:320
發哥少林寺是什麼電影 瀏覽:214
在電影院旁邊開個什麼店生意會好 瀏覽:628
騰訊電影怎麼轉換普通話 瀏覽:259
有什麼青梅竹馬的愛情電影 瀏覽:706
卓別林吃霸王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61
賈玲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132
免費克里斯汀的魅力電影在線 瀏覽:568
怪物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