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諾蘭的電影真有那麼好看

諾蘭的電影真有那麼好看

發布時間:2022-04-26 02:32:58

⑴ 諾蘭新片《信條》全國公映後,人們對此的評價如何

對於這部作品的評價是比較好的,這部作品當中有很多的內容都是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具有一定的現實教育意義

⑵ 《記憶碎片》:45段敘事碎片還原弒妻真相,諾蘭巔峰燒腦經典,你怎麼

(此文過分溺愛,沒看過電影的謹慎)

說到整部電影的懸疑和燒腦,只通過獨特的敘事技巧,粉絲朋友們會突然想到《無姓之人》《禁閉島》等電影。

拉里無法接受自己殺了妻子的事實,於是把這個故事想像成自己處理的一個案件,從而達到逃避和延續仇恨的目的。

由淺入深的矛盾驅動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沒有矛盾都不可能形成一個「開始-發展-高潮-結束」的完整結構的故事,所以矛盾才是故事延續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在《紀念品》中,主要矛盾是在拉里的心目中,妻子是受害者,死了,復仇成了他生活的動力。整個故事是由拉里的復仇慾望驅動的。

(一)矛盾層次淺

拉里支離破碎的記憶和對妻子復仇的阻撓是一系列相關的矛盾,促成了劇情的發展。

每一個時間段下的進步狀態總會顯得模糊不清。當拉里去了某個地方,或者從某個地方醒來,他會失去對過去的記憶。就是因為他失憶了,才會去調查大家和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可信。

這樣每一個岔路口都會有一個選擇,選擇之後就會有下一個岔路口,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二)深層次矛盾

最後,拉里的心理變化顯示了電影中深刻的矛盾。

兩個線索結合起來,拉里知道自己被泰迪利用去殺毒販吉米,吉米並不是殺害妻子的真正兇手。

當拉里在泰迪的照片中寫下「永遠不要相信這個人」時,拉里心中所有的掙扎和矛盾都顯現在他的臉上。

他一直認為妻子的復仇是活著的唯一信念。沒有這個信念,他的人生將變得毫無意義。在他支離破碎的記憶里,只記得復仇。

電影結尾,旁白提示:「閉上眼睛,世界依然存在。」拉里內心掙扎著說道:

選擇掩蓋真相繼續活在一次次報復的循環中,還是睜開眼睛接受自己殺了老婆的事實?

這種選擇的矛盾直接預示了故事情節的後續發展,為彩片的倒敘奠定了基礎。

(三)內在矛盾

拉里內心矛盾的選擇是整個故事的中心。

拉里獨自搜索犯罪檔案以進行報復。他完成復仇目標後,會一張張燒掉自己的照片,把泰迪列為下一個行動目標,拉里刻意選擇。

他之所以選擇這樣做,是為了逃避自己殺了妻子的事實,用這些「目標」來彌補自己的錯誤,減輕拉里的罪惡感,為自己設定一個活下去的目標。

正如電影結尾的旁白所說,「相信世界不是虛構的,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記憶來確定自己的身份。」。

這種自我認同的價值是電影賦予每一個觀眾的。

影片也給觀眾帶來了幾個問題:生存的真正價值在哪裡?我們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又怎麼能自稱生活沒有浪費?

電影編劇兼導演在故事結尾選擇拉里的內心選擇,有兩個目的。

第一,為了保持故事的敘事結構完整,把觀眾期待的結果放在結尾,讓觀眾在影片結尾有一種滿足感,滿足觀眾的需求;

二是展示作家創作這部作品的主要精髓,促進公眾對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學問題的思考,讓公眾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交替替代視角

《紀念品》的電影給觀眾帶來了兩種敘事視角,即「玩家視角」和「旁觀者視角」。

從「游戲里的人」來看,觀眾的思維是由導演和編劇控制的。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觀眾都能接受正常的講故事手法,有些倒敘和穿插也能被人理解。

但是這部電影打破了這種常規的方法,把整個故事倒著講給觀眾聽,這樣觀眾的「玩家視角」就會顯得沒有主動性,被引走。

觀眾不能通過小片段來考慮整個故事,只能順著拉里的視角。

這樣一來,觀眾就無法掌握更多的線索,期待拉里的表演帶領他們走出故事的迷霧。

作為一部電影,會給觀眾一定的代入機制,讓觀眾用主角的眼光去看待故事的發展。他們成為這部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敘事電影需要面對的某種情況。

就像電影《紀念品》里,觀眾把自己代入一個又一個的「拉里」,想像自己得了短暫的失憶,想像自己需要做什麼,想像如何找到殺害自己「妻子」的罪犯,以及未來會發生什麼等等。,並經歷拉里的痛苦和困惑。

但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完全沒有。

檢查員試圖利用他殺死毒販,並吞掉偷來的錢。毒販的妻子利用他殺死了敵人,更多的約翰·G死在了英雄的槍下。

當主人公知道約翰G已經死了,而他深愛的妻子實際上並沒有被犯罪分子謀殺時,他選擇了遺忘、關注和選擇。

因為活著一定有理由,活著一定有意義。

他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細節刻在身上,成為了關於嫌疑人約翰·G的其他「真相」,開始了新一輪的謀殺和復仇,而這新一輪的復仇就是影片告訴我們的故事。

雖然影片只講述了一個殺死約翰G的故事,但卻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在此之前很久和之後很久殺死約翰G的故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電影張力。

很難准確定義「張力」這個詞。說哲學的意思恐怕更直白,那就是:

人生可能是有意義的,也可能是無意義的循環。為了生活,我們拒絕真理,我們不得不欺騙自己,創造一個又一個目標,一個又一個意義...

觀眾的第二個視角是它最初的身份——「觀眾視角」。他們來欣賞這部電影,是導演故事的接收者。

他們用自己的想法欣賞這部電影,觀看拉里的角色表演,同時審視整個迷霧重重的故事情節,絞盡腦汁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了解利弊,抓住一些小細節來推斷劇中人物表現出來的真假。

這樣觀眾就能在客觀條件的基礎上了解故事的發展。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情緒波動,從而帶動他們內心的變化,進一步推動劇情的發展。

《紀念品》充分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剪輯鏡頭語言,黑白畫面與彩色畫面交錯,給電影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和體驗。

當然,也有離奇的故事,以及對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學層面的深刻思考。

就敘事結構而言,敘事和倒敘這兩種敘事技巧的結合將《森喜朗傳》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以前似乎不容易被大眾理解,但它並不能阻止大眾欣賞和感受這個故事帶來的深刻思考。

編劇從故事沖突的角度,充分展現了主角的淺層矛盾、深層矛盾和內心矛盾,使主次矛盾閃閃發光,卻不影響主要矛盾——拉里內心的糾結和恐慌。

從敘事角度來看,導演賦予電影觀眾雙重身份,即「玩家視角」和「觀眾視角」,讓電影觀眾在兩者之間遊走,體驗自身感受的變化,從而實現故事的深角度挖掘。

就是這樣。這部電影本身不僅獲得了2002年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電影剪輯的雙重提名,還將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事業推向了頂峰。但影片中無休止的燒腦後滲透的人生哲學仍在考慮中。

⑶ 小李子經典巨制《盜夢空間》重映定檔!為何諾蘭的電影總讓你心甘情願掏錢

電影院逐步放開後,有許多經典電影重映,其中由小李子主演的《盜夢空間》已經重映定檔,很多人都准確去影院重溫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之所以讓人百看不厭,要歸功其導演諾蘭。諾蘭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大導演,他曾經導演過很多非常有名的電影,他的電影總是讓觀眾驚喜,人們每次在他新出電影之後都去電影院觀影。那麼諾蘭的電影究竟有什麼魔力,總是讓人心甘情願花錢呢?我個人認為諾蘭的電影非常燒腦,充滿了想像,他的電影堅持用實景拍攝,畫面非常震撼。

一、諾蘭電影非常燒腦,充滿了想像。

諾蘭的電影充滿了想像,他的電影會打亂順序拍攝,讓人對劇情看不透想不通,甚至到最後結局有些情節都想不明白。他的電影會有很多非現實主義的東西,這些概念在看他電影之前都無法想像,比如《盜夢空間》就讓觀眾大呼原來夢境可以這么演繹。人們驚嘆諾蘭的想像,對諾蘭的電影頂禮膜拜,看完直呼過癮。

⑷ 諾蘭的電影為什麼這么好看,我真的欲罷不能

諾蘭導演的影片劇情緊湊,富有張力。和高科技鉤掛,從人性、理性的角度看待問題。

⑸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真的有評價的那麼高嗎

DC漫畫里所塑造的蝙蝠俠是上可吊打超人,下可和小丑鬥志斗勇的完美的超級英雄,可以在某種意義上理解為人類最理想化的化身,也就是不可能存在的化身。而在諾蘭極強的超現實主義塑造下,在蝙蝠俠三部曲中的布魯斯 韋恩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漢子,他也會犯錯,他也會記恨, 他也有傷痛他也會內疚甚至恐懼。但他在人們最需要英雄的時候願意為高譚挺身而出(第一部)。他願意在高譚最需要一個正面人物的時候背負最大的冤屈(第二部)。即使被整個世界誤解也願意為高譚獻出一切哪怕自己的生命(第三部)再加上這三部曲細致入微的人物描寫讓這位更貼近現實的超級英雄更加讓人們動容。當然,現實化的劇情構築以及已故的小丑演員希斯萊傑畫龍點睛般的表演水準也是這三部曲獲得成功的巨大因素。把這三部曲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著也不為過。
當然克里斯托弗諾蘭也是一位畫面表現力極強的導演。他導演的電影個個張弛有度既有深意也值得細細回味,都稱得上是神作。

⑹ 豆瓣高分「大戶」諾蘭導演,憑什麼吸引觀眾

因為很大程度,就在他的幾個電影特色裡面。

3.對懸念的奇妙設置

當然一部電影要獲得觀眾的喜愛,「好看」兩個字是非常重要的。而能不能「好看」,懸念的設置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諾蘭的奇思妙想還體現在懸念的設置上,這也讓他的作品觀賞性十足。

他常常會先暗示你答案,然後拋出懸念,然後利用各種手法來迷惑你,你可以根據他給出的一些隱秘線索,自己試著去探尋真相,最後等待結局的答案;也可以索性跟著他的節奏,跟著角色一起迷失,直到結局真相揭開,然後驚嘆地恍然大悟。

⑺ 諾蘭電影的豆瓣評分為什麼都那麼高

他用了短短6年時間,就打造出了3部現象級的電影;還沒有任何一個個人奧斯卡獎項,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

他的名字會蓋過任何一位大牌演員的光芒,只要是他導演的電影,都會被預設成「神作」。

克里斯托弗·諾蘭,要說這個名字偉大,恐怕還為時尚早,但有如此之多優秀的作品,他誠然已經在偉大的道路之上。

他的電影特點非常鮮明,復雜的敘事結構,深挖引人深思的深層人性,堅持膠片拍攝的寫實理念,商業與藝術的兩者兼得,打破傳統的類型片革新等等,而這些特點,鑄就了這個獨一無二的克里斯托弗·諾蘭。

?

而要改變現實,首先就要接受現實,如果你認為現實是假的,那何必去改變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的電影非常貼近現實,大可強行設定背景的科幻片非要請來科學家做指導,從現實的科學理論出發,然後才在這基礎上去建立那些過於幻想的情節,而這些情節,並不是一種妄想,而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好嚮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電影的結局,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

因為他希望看到改變,希望人類能用愛穿越宇宙而不是接受現實走向滅絕,希望電影能夠對觀眾產生影響,對世界產生影響。

單純地相信現實,世界並不會因此變得更美好。

也許正因為這樣,想要改變世界的諾蘭才更偏向於能夠具有更多想像空間的科幻題材,因為改變世界的,不是現實世界本身,而是人類無窮無盡的想像。

⑻ 諾蘭的電影為什的那麼精彩

他用了短短6年時間,就打造出了3部現象級的電影;還沒有任何一個個人奧斯卡獎項,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名字會蓋過任何一位大牌演員的光芒,只要是他導演的電影,都會被預設成「神作」。

克里斯托弗·諾蘭,要說這個名字偉大,恐怕還為時尚早,但有如此之多優秀的作品,他誠然已經在偉大的道路之上。

他的電影特點非常鮮明,復雜的敘事結構,深挖引人深思的深層人性,堅持膠片拍攝的寫實理念,商業與藝術的兩者兼得,打破傳統的類型片革新等等,而這些特點,鑄就了這個獨一無二的克里斯托弗·諾蘭。

諾蘭電影為何能如此高分
如果要把所有導演的電影(長片)評分打個平均分,然後列個排名,諾蘭導演要是能排在第一,恐怕很多人也不會感到意外。無論是國內的豆瓣還是IMDb,他的電影基本都能維持在8分以上。能有如此高的評價,諾蘭到底是有什麼樣的法寶,俘獲全世界觀眾的心呢?

其實很大程度,就在他的幾個電影特色裡面。

1.對人類精神的探討

電影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自然不應該離開人類的精神。而諾蘭的電影也離不開這種精神內核,他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二,《蝙蝠俠:黑暗騎士》(下稱《黑暗騎士》)、《星際穿越》,都是因為這種精神而讓作品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黑暗騎士》里的小丑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派,除了演員的極致表演,其根源還是在於他把人類最深層的本性揭示了出來,這種看不見的本性在哈維·丹特的身上得到具體呈現,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兩個面之間掙扎,就像電影最後的兩艘船,是選擇炸死對方,還是選擇自我犧牲。也許根本就不存在善惡,我們人類生來就是這樣,有著自私的求生本能,又有著無私的大無畏精神,善惡本是一體,有所區別的只我們主觀的區分。

《星際穿越》則探討了人類最為可貴的精神,愛、探索精神。無論電影里的科學有多麼高深前衛,宇宙有多麼雄偉磅礴,最終還是要回到我們人的身上。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自身最強大的精神力量,再發達的科技也無法阻止末日。

如果沒有這種觸動人心的感情,《星際穿越》也只能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片,只能讓理科生激情滿滿,卻不能讓文科生有情懷共鳴。

所以諾蘭的電影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是因為他找到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擁有的卻又看不見的人性,並且激發了出來,我們也才能有如此強烈的共鳴,然後給電影打上5星。

2.對類型片的革新

人多半是喜新厭舊的,很多電影並不是不好,只是人們看膩了。諾蘭每一部作品都能獲得高評價,除了有精神內核支撐,同時也得益於他並不喜歡循規蹈矩。

你可以看到他的《記憶碎片》,用了一種幾乎前所未有的敘事結構;隨後接手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顛覆了人們對超級英雄片的古板理解;最新的《敦刻爾克》,又給戰爭片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他的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有我們絕大多數人所沒有見過接觸過的東西,這種新鮮感也促使了他的電影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人說,詹姆斯·卡梅隆負責電影技術的革新,諾蘭則負責電影結構上的革新。但如果認真回顧他的電影,其實像《蝙蝠俠》系列,《星際穿越》其實都是普通的線性結構,他的創新絕對不只是電影結構上了,更是類型片上的革新,而《敦刻爾克》還對配樂上有大膽的創新嘗試。

諾蘭是一位創新者,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給我們帶來一部又一部的驚喜,為什麼他的最新電影都被影迷列為年度最期待作品之一。他真的有太多奇思妙想了,以至於他的作品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3.對懸念的奇妙設置

當然一部電影要獲得觀眾的喜愛,「好看」兩個字是非常重要的。而能不能「好看」,懸念的設置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諾蘭的奇思妙想還體現在懸念的設置上,這也讓他的作品觀賞性十足。

他常常會先暗示你答案,然後拋出懸念,然後利用各種手法來迷惑你,你可以根據他給出的一些隱秘線索,自己試著去探尋真相,最後等待結局的答案;也可以索性跟著他的節奏,跟著角色一起迷失,直到結局真相揭開,然後驚嘆地恍然大悟。

就連《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這樣可以其實靠砸砸砸就能取悅觀眾的超級英雄片,諾蘭也偏偏要在結尾來個大反轉;《敦刻爾克》這樣其實可以靠幾枚炸彈就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戰爭片,他也非得來個多線交叉敘事,來增加懸念,難怪有人覺得這不是戰爭片而是懸疑片。

既好看,又有新鮮感,還不缺我們人類的精神內核作為支撐,諾蘭的作品也有了讓人難以抗拒得魅力,再加上各種大牌演員的頂尖表演,這樣的電影真的想一個撲街的理由都難。

封神之路
諾蘭與許多牛逼哄哄的導演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上過電影學校,沒有正式學過任何電影專業。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太多傳統電影框架的限制,他的想像才得以最大程度發揮。

從他最早的短片《蟻蛉》,就能看出他的腦洞有多麼大了。

到了第一部比較正式的電影《追隨》,沒有任何贊助,僅僅憑著6000美金的成本和非職業演員的閑暇時間,就殺進了豆瓣Top250。

因為這部《追隨》,他也得到了好萊塢的青睞,《記憶碎片》也得到了廠商的大力支持,曾經出演《洛城機密》的蓋·皮爾斯成為了主角,還有《黑客帝國》的女主凱瑞·安·莫斯加入。

《記憶碎片》也成為了諾蘭打入好萊塢的敲門磚,這部電影也提名了兩項奧斯卡獎項。

不過,諾蘭很快就感受到了好萊塢並不是一個好混的地方,兩年後他接手了《失眠症》的項目,這是最沒有諾蘭特色的一部電影,哪怕有「教父」阿爾·帕西諾和「船長」羅賓·威廉姆斯,最後還是成為了他執導的最低分電影的長片,但這並算不是一部爛片,影片依然是優良水準。

幸運的是,2005年華納重啟的蝙蝠俠系列幾乎全權交給了諾蘭,從編劇,導演,到製片,諾蘭本人親力親為,一部《黑暗騎士》震撼了全世界,真正意義上的顛覆,真正意義上的重新定義,也讓他瞬間就成為了好萊塢的一線導演。

而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期間,他還拍了兩部極具個人風格的懸疑燒腦片,一部《致命魔術》,豆瓣高達8.8分,苛刻的IMDb8.5分;另外一部《盜夢空間》,引發全城熱議,是繼《黑暗騎士》之後緊接著的一部現象級作品,這時候的諾蘭,已經讓全世界影迷開始頂禮膜拜了。

2014年的《星際穿越》一舉奠定了諾蘭的影壇地位,當時應該有許多人都沒想到一個喜歡玩劇情玩懸疑的導演,居然能拍出這樣一部浩瀚無比的史詩巨作,也很難預料,已經有兩部9分的現象級電影之後,居然還能超越自己,短短幾年就讓自己再上一個層次。

所以也不必驚訝諾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所謂的腦殘粉,許多電影人傾盡一生,也只有寥寥幾部獲得認可的作品,如果以評分作為參考,能有幾部8分以上的,就已經是優秀了,能有一部超過9分的,大概已經是成名代表作能吹一輩子了。

但是諾蘭在短短6年就有3部9分級別的電影,這是何等的壯舉。照這樣的態勢,《敦刻爾克》驚現「請跪著看」這樣的文章標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現實主義OR理想主義?
克里斯托弗·諾蘭似乎是個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在電影內容上不斷創新,一方面又在電影技術上刻板地堅守膠片電影;一方面讓電影更加真實化,一方面又有許多過於幻想的情節。

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次畢業演講裡面,諾蘭鼓勵著畢業生們不要追逐夢想,而追逐現實,他一再強調現實的重要性,就像他一直堅持真實拍攝,盡量讓觀眾得到更加真實的畫面一樣。

如果他這般重視現實,但為何不是去拍紀錄片,去拍些現實題材的電影,反倒更多作品是與現實不太接軌的科幻片呢?而且在《黑暗騎士》和《星際穿越》的結局裡,更多的感覺是理想化的,如果是現實化,小丑真不一定會失算,庫帕也不太可能莫名其妙進入超立方體發信息給到女兒的。

重視真實感的諾蘭為什麼會設定理想主義般的結局?他到底是現實主義,還是理想主義?

也許,他是現實主義,同時也是理想主義。因為我們不能忽視現實,也不能沒有理想。

《蝙蝠俠》三部曲里的高譚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其實就是一個濃縮的人類社會,有小丑、貝恩這樣的極端份子,也有瑞秋、蝙蝠俠這樣相信高譚市能改變的人。

蝙蝠俠是個超級英雄,但同時也是個普通人,和以往的同類型電影不一樣,這個超級英雄沒有出場自帶光環,自帶BGM,還很容易受傷,會做出錯誤判斷,有他的體力極限,有他無能為力的時候。

但他有著崇高的理想,許多普通人都沒有的精神意志,他堅信高譚市的現實,最後可以改變,說白了,蝙蝠俠就是個理想主義者。

就像蝙蝠俠一樣,諾蘭的理想主義是基於現實的。蝙蝠俠是平凡人,是血肉之軀,但這個基礎上,有著理想化的裝備,和過人的意志。為什麼要有理想化的裝備和過人的意志呢?

因為蝙蝠俠需要改變歌譚市的現實。相信諾蘭也一樣的,他想要改變當前這個社會的一些現實。

而要改變現實,首先就要接受現實,如果你認為現實是假的,那何必去改變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的電影非常貼近現實,大可強行設定背景的科幻片非要請來科學家做指導,從現實的科學理論出發,然後才在這基礎上去建立那些過於幻想的情節,而這些情節,並不是一種妄想,而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好嚮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諾蘭電影的結局,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因為他希望看到改變,希望人類能用愛穿越宇宙而不是接受現實走向滅絕,希望電影能夠對觀眾產生影響,對世界產生影響。

單純地相信現實,世界並不會因此變得更美好。也許正因為這樣,想要改變世界的諾蘭才更偏向於能夠具有更多想像空間的科幻題材,因為改變世界的,不是現實世界本身,而是人類無窮無盡的想像。

⑼ 對於諾蘭新片,觀眾作何評價

對於諾蘭新片《信條》,觀眾表示太值了,但是看完一臉懵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信條》想看人數已達6.1萬人,累計票房更是達到了3303萬。"開門大紅"的口碑和票房局勢不僅令粉絲振奮不已,也吸引了大批網友前去觀賞。多數看完影片的觀眾表示:"太值了"、"今年看過的最好電影",一致好評的影評區直接反映了《信條》的精彩程度。

諾蘭這次的出手延續了以往的風格,又融入了新的元素,熟悉又陌生的配方回來了!有網友看完《信條》後直呼:"看完一臉懵"、"諾蘭真的拍得太碉了!",也有部分網友調侃道:"別人:不能泄露劇本要防劇透;諾蘭:人手一本!大甩賣!看懂算我輸啊"

(9)諾蘭的電影真有那麼好看擴展閱讀

諾蘭新片《信條》的簡介

一群蒙面匪徒闖入烏克蘭一個歌劇院劫持人質,真實目標是要搶奪一個裝有神秘物質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搶奪手提箱,但任務離奇失敗,主角為保護秘密「被假死」。

主角在假死被救後,被賦予新的更大的任務,通過女科學家的幫助,主角從射出的子彈倒著回到槍膛的實驗中了解到「逆轉時間」的概念,並被告知整個世界可能因為逆時間技術消失。主角從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條」組織,成為無名氏,他的任務是保護全世界不要被逆時間毀滅。

為了阻止薩特企圖毀滅人類的行為,以無名氏、尼爾和凱特為首的隊伍們來到薩特的基地,利用逆時間完成了任務,毀掉了薩特手中的時間炸彈,最終阻止了人類世界在逆時間中滅亡 。

閱讀全文

與諾蘭的電影真有那麼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能視頻播放器怎麼看電影 瀏覽:839
2000年後中國好看的電影 瀏覽:802
怎麼看電腦看沒看過小電影 瀏覽:329
如何看待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前景 瀏覽:853
les腦震盪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842
抖音怎麼看電影冏媽 瀏覽:609
為什麼看電影喜歡看彈幕 瀏覽:393
如何共享電腦上的電影 瀏覽:958
幼兒園電影如何做主題 瀏覽:603
免費全本小說電影 瀏覽:408
電影怎麼導入網盤 瀏覽:751
李凱導演的電影有什麼 瀏覽:18
沖鋒車電影說的是什麼 瀏覽:296
好看的電影推薦國產勵志 瀏覽:918
一出好戲電影在線觀看免費雲播 瀏覽:103
緣分電影怎麼樣 瀏覽:536
江城1943電影總投資多少 瀏覽:259
美團電影票怎麼找到影廳 瀏覽:558
一部動漫電影製作成本要多少 瀏覽:810
三十部冷門好看的電影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