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捍衛者觀後感100字急!!
捍衛者:
電影講述了姚子青奉命率部五百餘人守衛寶山縣城。在裝備落後,沒有援軍且地勢不利的情況下,姚子青憑借靈活的戰術運用,率領全營7日你擊退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頑強抵抗,最終全營先後戰死沙場。
感受到了熱血,對抗日英雄一份敬意,同時要對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而珍惜。
❷ 如何評價《捍衛者》這部電影的劇情
英雄無名,蒼天有淚,和平的背後是那鐵骨錚錚的歷史!用生命捍衛國土,真正的民族脊樑……不浮誇,最大程度還原歷史,雖觀者寥寥,卻不是影片不夠精彩,只是錯了一個時代……
❸ 電影捍衛者評價怎麼樣
由白恩、赫子銘、主演的一部戰爭電影,
影片於2017年9月22日在中國上映,觀眾多電影的評價還是很高的,相比較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影好很多了。
❹ 這部和《八佰》一樣好看的抗日電影,因沒錢做宣傳最終慘淡!哪部劇呢
受疫情影響,國內上映的電影不多,但也有一些成功的電影,如《八佰》。憑借在業內的高口碑和強大的宣傳能力,它一上映就贏得了高票房和良好口碑的雙豐收。甚至很多觀眾都成了自來水。有很多人刷了兩遍、三遍,但其實,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出色的製作,運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在電影市場之上賺大錢的話。例如,有一部與《八佰》類型相同的電影。由於資金原因,宣傳不到位,導致票房十分慘淡。
據透露,《八佰》的製作成本約為5.5億元。按比例統計,「八佰」的宣傳成本至少要1億元,這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估計。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些影片的宣傳成本甚至佔到影片總製作成本的一半超過。可想而知,由於《捍衛者》缺乏強有力的宣傳資金支持,《八佰》的宣傳成本至少要1億元,最終未能在電影市場之上取得成功。只有通過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的口碑,才能在小圈子裡面獲得一定的人氣。另外上映日期也不是很好,這也導致最終影片票房只能停留在尷尬的數字。
❺ 《捍衛者》和《八佰》,誰還原了歷史誰在歷史虛無
就戰斗的慘烈程度和戰爭史實而言,《捍衛者》要比《八佰》客觀和真實許多,這兩部戰爭電影都是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背景的,所不同的是分別描繪了寶山戰斗和四行倉庫戰斗。
參戰的也都是中央軍精銳,前者為「土木系」老本第18軍第98師292旅583團第三營,後者為「德械師」第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雖然都是營級戰斗規模,但是從進程和結果來看,《捍衛者》所反映的寶山戰斗其實要慘烈和悲壯的多。
所以結論就很清晰了,盡管兩部電影都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是《捍衛者》更接近於真實的戰史,不過是因為小成本製作,所以知名度不如《八佰》而已,如果有好的導演、大的投入、大牌演員,用寶山戰斗的歷史拍出來一部《五佰》,恐怕其震撼程度遠大於《八佰》。關於國軍抗戰的歷史,現如今的認識和評價在走兩個極端,要麼惡貶,要麼海吹,其實均非成熟的歷史觀,而《八佰》在這方面當然要虛無得多。
盡管老蔣以下的高級將領執行的是片面抗戰的方針,大多數仗打得也比較窩囊,但是黃埔生的國家和民族觀念之強,仍然值得稱道,他們也是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中堅力量,類似於謝晉元中校、姚子青少校、楊瑞符少校這樣的基層軍官,堪稱民族英雄。
❻ 如何評價電影《捍衛者》
今天首映,第一次完整的看了我們的#電影捍衛者# 電影《捍衛者》。雖然全程參與了拍攝,看之前是有心理准備的,但是某些畫面和對白出現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落淚,難受,壓抑!我的食指關節處被咬出了牙痕。戰爭場面很真實,會讓我感到害怕、顫抖!記得9月18日首映禮那天,我旁邊坐著一位阿姨,在上台前,他問我說你們的製片方來了嗎?導演來了嗎?請代表我向他們表示感謝!她的父親是位抗戰老兵,看到影片中的戰斗場面她渾身發抖,害怕。她說,她不敢想像她的父親當時在那個環境中是什麼感覺,幾度哽咽......
當天台上一位96歲高齡的老兵爺爺,他說,其實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沒有心思想自己的親人、家鄉,只是一股腦的往前沖,不顧生死!是啊,敵人到了家門口,哪有心思想自己,為了國家、為了捍衛尊嚴,自己的生死又算得了什麼呢?
讓我感動的不止是真實的戰爭場面,特別是靜場之後的對白,洋學生和姚子青城樓上的對白、姚子青失去戰友的悲憤、戰士要把這輩子的飯全吃了多要幾個饅頭、廚子去參軍弄死當睡著、最後點名出現的娃娃兵、姚子青一人守寶山、兄弟們放棄生機寧做三營鬼等等......
影片結束後,看完了所有的字幕,我最後一個離場,打掃衛生的大叔看我一個人坐在那裡沒有急於收拾,一直到我離開,謝謝對電影的尊重,對觀眾的尊重!
我不是煽情,真的希望更多的人多多關注《捍衛者》以及這種題材的作品,了解歷史,銘記歷史,珍惜生活!
❼ 網評六部經典的國產戰爭電影,每一部都是高質量,你看過哪個
《喋血孤城》第一部《喋血孤城》,這部國產戰爭影片由沈東執導,由呂良偉與安以軒領銜主演,講述八千名虎賁將士孤軍抵擋裝備精良的四萬日軍,而且時日長達半個月之久。
八佰可以說是中國近幾年來特別出色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這部影片無論是整體把控,還是演員的表演都是頂級水準,因此八佰是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激烈的戰爭場面讓人看得熱血噴張。
❽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大陸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國產戰爭片中的佳作比較少,原因大家都懂,看看每晚黃金時間各大衛視的熱播電視劇就知道啦。
佳作少並不代表沒有,今年的《紅海行動》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豆瓣評分8.3分,票房36億5000萬,位列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紅海行動》給國產戰爭片、動作片樹立了新的標桿,裡面的戰爭場面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電影。
半虛構半真實,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蛟龍突擊隊隊員抱著必死的信念踏入敵人的老巢,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人質一點點生存的希望。
除了《紅海行動》,這兩年還有一部口碑非常好的戰爭片《捍衛者》,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
2017年《捍衛者》與《羞羞的鐵拳》《空天獵》《縫紉機樂隊》等電影同期上映,與其他三部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捍衛者》排片和票房都低的可以忽略不計。
❾ 電影捍衛者好看嗎 捍衛者都有哪些看點
《捍衛者》
是由廖希、韓平執導的類型化戰爭片,由白恩、赫子銘、呂星辰、王璐、宋撼寰、楊俊生、小林成男等著名演員主演。
影片於2017年9月22日在中國上映。片沒有大腕,但是拍的故事還是有看點的。
❿ 愛國電影《捍衛者》800字觀後感! 急!!
捍衛者觀後感(一)
9月3日,是一個重大的日子,它是我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日。看了電影《捍衛者》後,感觸頗深,心中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在那個戰火硝煙到處紛飛,人們生命與國土岌岌可危的年代,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而出,保護人民,保衛國土,不顧個人安危,這種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不已,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英雄不懼戰火,不懼生死,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潑灑熱血。他們的正義,他們的頑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前奮進,中華人民保衛祖國的不懈動力。
他們,為了顧全大局,甘願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與敵人同歸於盡。於是,他們緊握光輝的使命,光榮的倒下了。但他們那種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卻從未消失過,因為它已經深深地住進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從未衰減。
英雄從不分年齡的大小。王二小,小小年紀卻英勇無比。他被鬼子抓住了,鬼子讓二小給他們帶路,二小勇敢地走在最前面,將敵人引進了游擊隊的潛伏地點。隨著槍炮聲的響起,戰爭開始了。鬼子接二連三地倒下了,可愛的二小,也光榮地倒下了,多麼勇敢的少年。二小在遇到如此險惡的情形頭腦依然十分鎮定,他不怕犧牲,他只想讓大家的安全得到保障,將鬼子消滅,他做到了,多麼了不起!
一首首詠唱英雄的不朽之歌響起,贊頌著偉大的抗日英雄,他們的名字會永垂青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
這也告訴我們,戰爭,會帶給我們許多前所未有的苦難。硝煙四起,家破人亡,無數鮮血染紅了土地;戰爭抹殺了人們的歡樂與幸福,無數的淚水也難以詮釋戰爭的殘酷與罪惡。我們要謹記住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齊心協力,讓祖國走向繁榮昌盛!
戰爭的可怕,無不警醒我們保衛祖國,珍愛和平。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一名名抗戰英雄奮力拚搏、英勇抗敵換來的,英雄不朽,我們要將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銘記歷史,做祖國的捍衛者!
捍衛者觀後感(二)
非常真實客觀的電影,讓我們告別神經狗屎劇,做一位真正的愛國者,遠離虛偽的政客
這是近年來國產抗戰電影的逆流。自然是因為它的題材。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之前的寶山之戰,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國民黨少將姚之青帶領部下誓死抵抗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幾倍於己方的日本軍隊,最終寡不敵眾,戰死沙場。
淞滬會戰時,28歲的黃埔軍校畢業生姚子青營長率600人在寶山駐守,敵強我弱,敵眾我寡。日本此戰籌備精良,海陸空三面圍攻,上有空軍轟炸,下有坦克開道,遠程還有海上戰艦發射硫磺彈火攻戰場。我軍六百人,手榴彈是要扯一下引線的原始手榴彈,槍打一下要拉一回栓,除此之外,只有血肉之軀和布防的沙袋。
子青和學長一人為正一人為副,運用戰術巧妙周旋,到第六日,增援被日軍堵截,寶山失守已在眉睫,學長負傷死去的那夜,敵軍的炸彈鳴叫著轟平了營地。姚子青清點人力,算上一個兒童,總共二十五人,首長下令突圍。子青站在寶山,身後是浙江、貴州、湖南和廣州,他炸平了指揮部,將自己的名字也畫到死簿,決心抗戰到最後,讓手下和兒童,務必把600將士的名單帶給世人。那一刻,火光照映中,他並不高大的身軀恍若戰神。
最後一天,子青在巷子里設立了三層防線,在侵略軍進城時,他們每一顆子彈都帶著恨,每一聲吶喊都表達著對無恥的侵略者的憤怒,他們怕死嗎?當然害怕,年輕的才十八歲,但是他們知道,身後是家人,是祖國,是祖祖輩輩生存的土地,他們年輕的身軀要做這最後的防線,哪怕阻止鬼子一步,也義不容辭。他們一步不退,他們沒有大炮,就抱一把手榴彈突入坦克車底,沒有子彈,就拼刺刀,沒有刺刀,就肉搏……
這是一部很血腥而中肯的戰斗劇,侵略者不是痴痴獃獃的小丑,我們也沒有手撕鬼子的橋段,更沒有鬥智斗勇,美的五迷三道的女特務。你不會從中意淫到痛扁他們的快感,也沒有多麼傑出的勝利,更沒有美女給你視覺盛宴。這是真實的歷史,博物館珍藏著姚子青的日記本,裡面寥寥數語記錄著戰爭的進展,花名冊里,六百個將士的名單被認真的一筆勾銷,鐵血錚錚,永垂史冊。
你看見的是革命先烈在極端的條件下,咬緊牙關浴血奮戰,他們也會痛哭流涕,絕望地大哭大叫。年輕的士兵在連天的炮火中會瑟瑟發抖小便失禁,他們會在戰爭的間隙自娛自樂,唱一段小曲。姚子青壯烈犧牲後,日軍首領親自為他整理儀容,一個人被下屬尊敬不稀奇,但是贏得宿敵的敬意,卻是難得。
以往的抗日劇里,會有老百姓和民間義士噓寒問暖、出謀劃策,但是在這部劇里,寶山城空無一人,面對敵人的,是整個國家的脊樑——捍衛者。然而英雄無名,八十年後,一段歷史重見天日,觀者寥寥,蒼天有淚。
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究竟有多來之不易,又有多少姚子青這樣的先烈用鮮血染紅了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