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去西安玩,聽說那兒有個演出叫《長恨歌》,誰知道好看不啊
我覺得很好看!這場出是以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演繹了盛世唐朝的興衰和歷史更迭。屬於「室外」演出,以驪山為大幕,九龍湖為舞台,演出剛開始的時候,整個驪山布滿的星星燈被同時點亮,璨若星河,著實讓我感到驚嘆!演出燈光效果時而流光溢彩展現盛世唐朝的大氣恢弘,時而美輪美奐展現朦朧美!還有安祿山造反那一段,舞台上那個火海特效,太棒了~~~哈哈哈
⑵ 長恨歌,好不好看,有必要看嗎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⑶ 宋城千古情和長恨歌那個好看
長恨歌我並沒有看,看過芙蓉園的《夢回大唐》,感覺不論從舞台效果,還是價格性價比,都要比宋城千古情高出幾個檔次。而且芙蓉園是真山真水真景,而宋城就是一個商業區,而且裡面的物價超貴。
⑷ 西安長恨歌好看嗎
我看了,非常震撼,真是一場視覺盛宴,以前沒看過這么好看的演出。它是在歷史發生地,結合了山水風光、舞美元素、古典歌舞、燈光特效等,展現了大唐的恢弘、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礦世絕戀。如果你去西安,晚上一定要去華清宮看,票價二百多,物超所值。
⑸ 長恨歌好看嗎
也許小說原著會比電影精彩,雖然鄭秀文普通話講得不好,但我還是覺得她挺漂亮的,皮膚很好,挺有味道的,喜歡看她拍得電影~
⑹ 長恨歌 解析電視劇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想來都是命里註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女兒的男同學發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
這是作者對本小說的簡介而這本小說也讓王安憶得到呢"茅盾文學獎",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著作。 不過就電視劇和電影來說電視版《長恨歌》瑕不掩瑜呀。電影《長恨歌》更是一度被分為爛片。《長恨歌》一是女主角的兩位扮演者太不像了,王琦瑤從18歲到50多歲分由兩個人來演其實是不錯的選擇,但少女時期的黃奕會不會演戲先不說,她的氣質與成年後的扮演者張可頤完全沒有交集,因此在其他與王琦瑤同期出現的角色均由一人從小演到老之中,王琦瑤便顯得格格不入了。
再來是王琦瑤的同學兼情敵蔣莉莉,我覺得演員的詮釋太強烈,但離我看小說的 時間太久,對蔣莉莉的記憶已模糊不清,也或許是個人不喜歡這個演員吧!
還有王琦瑤第一個伴侶李主任,我不清楚找吳興國是否因為編劇把他寫成一個嫻熟於傳統戲曲的票友,但吳興國形象太過正面了,沒有那種讓女人無法抗拒的所謂「壞男人魅力」;所以會讓人不解王琦瑤為何放棄視她為寶的程先生而投向李主任懷抱,吳興國缺乏那種「醒握天下權、醉卧美人膝」的英雄氣質。
瑕不掩瑜,長達35集的《長恨歌》能讓我一口氣兩天看完,當然還是好看的,而且有股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感覺,戲愈至後面愈吸引人,除了王琦瑤成年後扮演者張可頤比較符合小說對王琦瑤氣質的描述;其中最出彩的還是程先生。感謝編劇沒有忠於原著讓他自殺身亡,而是見證、照顧了他所鍾愛的王琦瑤一生無渝、至死方休。謝君豪的演出十分得人心,雖然在初期會覺得謝君豪的表演過於軟弱;但繼而一想程先生這個角色的個性本就如此,是一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否則當初王琦瑤不會舍他而去,反而佩服演員的精 彩演繹。
其次是幾個主要配角的表演光采耀眼,雖然戲份不多但搶足鋒頭,如王琦瑤的父母、外婆和王琦瑤後半生的重要友人嚴師母,活生生地體現了上海人善於算計的小聰明、很會過日子的實際個性,某些時刻又自有堅持信仰的原則。談到這點不得不佩服編劇能將小說里模糊不清的角色和情節添血添肉到面目清晰卻不離原著精神的程度 ;也感謝編劇同情觀眾的心理忍受強度,沒將結局寫到如小說般的悲涼唏噓。
喜歡小說中描述大躍進時王琦瑤家 中嚴師母、康明遜與薩沙四人小聚打牌共餐的那種小資情調,慶幸電視里導演忠實地以畫面勾勒出讀者腦中想像的 暖人情景,並且多添了在周六為程先生加菜補身的情節:一張小小的方桌、幾碟小菜加上一些知心或雖不到知心卻能一同閑扯淡的朋友,王琦瑤的日子就這樣悠悠而逝,管它外面天翻地覆的政治運動與情勢演變,好日子我自過之 ,很有些『天高皇帝遠』的味道。
還有里弄里喜嚼舌根的人議論著誰、誰、誰常常出入王琦瑤家,展示著王琦瑤幽微曖昧的心境,驚天動地的運動更是藉由這些劇中叫不出名字演員的口中家常一一道出,雖說是淡化了時代的傷痛,但也是巧妙的過場處理,尤其是最後當王琦瑤與程先生牽著手經過那家小雜貨店,店主夫婦倆盯住背影的表情還原了人心的善意。
令人感動的是這些都是原著沒有明白寫出的小節,編劇卻能體會小說作者的本意細述出來,
展現出編導對原著小說的尊重、對自己戲劇作品的用心。
⑺ 打算去西安玩,請問去過的朋友覺得《夢回大唐》和《長恨歌》這兩個歌舞哪個好看
《長恨歌》更震撼一些,長恨歌講述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傳奇的一生,現場舞台劇陣容強大,千變萬化,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演出剛開始的時候,整個驪山布滿的星星燈被同時點亮,璨若星河,著實讓人感到驚嘆,演出燈光效果時而流光溢彩展現盛世唐朝的大氣恢弘,時而美輪美奐展現朦朧美,還有安祿山造反那一段,舞台上那個火海特效,很壯觀,值得一看。
(7)電影長恨歌好看嗎擴展閱讀
大型歌舞劇《長恨歌》在歷史故事的真實發生地——華清宮用舞劇的藝術形式,對白居易的傳世名篇《長恨歌》所表現的愛情主題給予藝術再造,還原了一段恢宏壯觀的歷史情境和一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整場舞劇全長70分鍾,由「楊家有女初長成」、「一朝選在君王側」、「夜半無人私語時」、「春寒賜浴華清池」、「驪宮高處入青雲」、「玉樓宴罷醉和春」、「仙樂風飄處處聞」、「漁陽鼙鼓動地來」、「花鈿委地無人收」、「天上人間會相見」等十幕組成。
⑻ 關於電影長恨歌
電影不好看,看看原著吧,蔣比電影中偉大多了,我不得不說,關錦鵬沒拍好,或者他親信了編劇的鬼話
⑼ 陳凱歌這部作品雖然難成經典,卻用凄婉華麗故事致敬了盛唐氣象,你怎麼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日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白居易
2017年上映的《妖貓傳》可謂是國產電影中不多見的華美秀麗、凄婉旖旎的優秀作品。
而導演是一部影片內在的靈魂, 《妖貓傳》正是中國著名導演陳凱歌的作品。
陳凱歌是一位深受中華歷史文化影響的導演, 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著鮮明的中華文化、美學之烙印。
此外, 從《霸王別姬》到《無極》再到《妖貓傳》, 縱觀這些作風類似的電影我們也不難看出, 陳凱歌自己關於鮮艷華美、錯彩鏤金作風的喜歡。
同時, 從影片的宣傳和報道中更能覺得到, 陳導不斷有一個執著的「盛唐夢」。
這種執著既表現在他斥數億巨資建造了一座唐城, 也表現在他用6年時間來打磨這部影片。
正是這種種緣由疊加在一同才有了往常我們看到的《妖貓傳》。
一種審美形態都是會隨著時期的變化而不時開展的, 而這些新的考慮和解讀, 無疑都是關於盛唐氣候的補充和正名, 讓盛唐氣候在新時期煥發了新的活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