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甲午海戰電影好看嗎

甲午海戰電影好看嗎

發布時間:2022-03-23 02:43:43

1. 關於甲午海戰電影

※ 電影名稱: 甲午風雲
※ 英文名稱: Jia wu feng yun
※ 地 區: 中國
※ 片 長: 95分鍾
※ 出品年份: 1962
※ 影片類別: 戰爭/
※ 導 演: 林農(Nong Lin)
※ 主要演員: Wenbing Zhou(Wenbing Zhou)
Qiuying Wang(Qiuying Wang)
龐學勤(Xueqing Pang)
李默然(Muran Li)

※ 影片簡介:

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暴露了慈禧,李鴻章,等民族敗類賣國求榮的丑惡嘴臉.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擊沉。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該片以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為主線,將這一歷史事件中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予以淋漓盡致地表現。

作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遭貶後借《十面埋伏》抒發內心的深沉悲憤,到撞沉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為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藝術價值。

李默然以其剛毅深沉而又富於激情的表演,使這位愛國志士的形象進入我國銀幕藝術典型的行列。片中王國成及投降派李鴻章、方伯謙等形象,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片在處理這一歷史題材時,追求凝煉、明快、濃烈、深沉的藝術風格,使之充溢著令人感奮的浩然正氣與悲壯力量。

2. 有沒有好看的電影有飛機坦克或海上的戰爭電影,好看的,謝了

可以看看黑鷹墜落,堪稱戰爭電影的經典。其它的有越戰有關的。一部是《野戰排》;一部是《全金屬外殼》,兩部都是殿堂級別的戰爭題材電影。越戰還有一些也不錯,依次有《父輩的旗幟》和其姊妹篇《硫磺島的來信》二戰太平洋戰場。《獵殺U-571》二戰的,《細細的紅線》和《生命之樹》是同一個導演,名叫泰倫斯·馬力克,但比《生命之樹》容易看懂,攝影了不得!

3. 甲午大海戰電影觀後感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可是否有人記得,一百多年前,那段令無數炎黃子孫倍感屈辱的歷史?《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讓我內心深深地受到觸動

鄧世昌在劉步蟾家人的幫助下進入學堂,一鳴驚人。李鴻章上交奏摺,想讓一些青年出國深造,光緒皇帝同意了。與此同時,中國預訂了英國製造的兩艘軍艦。幾年後,他們學業有成,鄧世昌代表朝廷來到英國接回學子,並將兩艘鐵甲艦開回祖國。

日本明治天皇野心勃勃,一心要奪得台灣島、澎湖列島、尖閣諸島。他省吃儉用,歷經七年,買下了當時最先進的快速艦。而中國的東洋艦隊,連一點彈葯都沒添,軍費都被貪污了。光緒皇帝也想買快速艦,可慈禧掌權,對他說:「現在這么和平,用不著買。」真是腐敗到了極點!

「每一場海戰,都關繫到兩個國家的命運。」甲午戰爭開始了!鄧世昌駕駛「遼遠號」,向日本軍艦猛烈開火,小小的炮膛好像容納不下滿腔的怒火。而日本的快速艦發揮了它的優勢,我們的炮彈有時打不到它,漸漸地,日本局勢大好。

僅三個小時,中國損傷了四艘戰艦,主將帥戰傷,彈葯用盡,一片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鄧世昌義無反顧,大喊:「掛沖鋒旗!」「遼遠艦」像一條火龍,決心要和日本主帥艦相撞,但「遼遠艦」還沒到,就已被擊沉。艦在人在,艦亡人亡!鄧世昌英勇犧牲。

此刻,劉步蟾駕駛的船也已被擊成重傷,日本發書,勸其投降,劉步蟾拿出手槍,大聲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斃而亡甲午海戰,中國大敗。被迫賠銀兩億五千萬兩,將台灣島、尖閣諸島、澎湖列島割讓日本,李鴻章顫抖著,簽下合同。

甲午大海戰,敲響了警鍾。當時的社會多麼的黑暗,慈禧專權,大臣們都欺騙皇帝,朝廷如此的腐敗。他們採用對外封閉的策略,不知道外面正在變化,落後就要挨打,甲午戰爭給中華歷史抹上了可恥的一面。我為祖國的浩劫而感到悲痛,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中國這頭雄獅不能再沉睡了,總有一天,它要向全世界怒吼。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到那時,我們可以自豪的宣布:中國是最強的。

4. 關於甲午戰爭的電視劇和電影

1,《鐵甲艦上的男人們》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是由中央電視台、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業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由齊星編劇並執導,徐佳、李乃文、趙春羊領銜主演的近代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群生活和戰斗在「定遠」艦上的普通水兵,反映出中華民族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無所畏懼、捨生取義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操。

2,《台灣1895》

《台灣1895》是由韓剛執導,李雪健、潘虹、劉德凱、常戎等主演的戰爭歷史劇 ,於2008年11月6日央視一套、台灣緯來衛視同步播出。

該劇講述了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廷在1895年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前後宮廷和社會演變的歷史故事。

3,《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

4,《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台灣客家語電影。1895年,甲午戰爭清政府失利,台灣割讓給日本。初夏,日軍登陸,准備接收台灣。台灣士紳紛紛召募義軍備戰。《一八九五》描述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軍登陸後,客家人奮起抗日的過程。

5,《甲午風雲》

《甲午風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5. 甲午海戰電影觀後感

一直以來,我以為甲午中日海戰當時的中國戰敗,是單純的因為國力不支造成的,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明白事實的真相。戰爭已過去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又將這次戰爭史詩般的再次展現在國人眼前,好像在訴說著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落後保守就會被動挨打!」

當時的清政府耗資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規模龐大,實力雄厚,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從北洋水師新購買鐵甲戰艦到日本訪問之威風,到不到一
年的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不光是因為日本的強勢崛起,關鍵是當時的清政府被外強中干、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所迷惑,政策上固步自封、不思進
取,政治上腐敗墮落,貪官橫行,再加上貪圖享樂、混蛋無比的慈禧太後只顧為自己准備六十壽誕的大肆祝賀,不惜動用北洋水師的大量軍費修建「頤和園」揮霍無
度,致使北洋水師的戰艦彈葯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有八艘戰艦上僅僅只有三枚炮彈。再看日本,當時的明治天皇英明決策、銳意改革,對內推行「明治維新」增強國
力,實行軍國主義,對外不斷擴張,侵略掠奪朝鮮和中國。戰爭中作戰的的雙方,一方是准備充分、蓄謀已久、兇狠殘忍、陰謀狡詐,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侵
略者,一方是缺乏警惕、准備不足、倉促應戰、戰略失誤的腐敗透頂的清朝政府。更讓人可恨的是,在戰斗的最關鍵時刻,一邊是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鄧世昌、丁
汝昌,一邊卻是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方伯謙、趙懷業,而朝堂之上更是投降派、主和派當權誤國,跪地求饒,人心惶惶。這樣的戰爭,其實結果誰勝誰負早就命中
註定,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也實屬被逼無奈。

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卻仍然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前車之鑒」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就像周恩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一起努力把美麗中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國富而民強,讓東方巨龍早日騰飛,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之巔!

6. 剛剛看了甲午海戰電影 真心的難過

沒有戰爭就沒有復仇。

7. 甲午海戰電影觀後感就是圖片沒有。

甲午戰爭是我國愛國將士鄧世昌帶領的軍隊在海上跟日本人發生了一起激烈的戰斗。原來,我國的清政府非常腐敗,是一個弱者,只會求和,要不,就是在戰場上舉白旗或逃跑,在他們的心中,根本就沒有「勇氣」「勝利」「堅強」······這幾個詞,清政府里的人好多都是貪生怕死的人,他們給我們中國人抹了黑,丟了面子。
鄧世昌是個滿腔義憤的愛國使者,他願意為百姓捨身取義,願意為百姓付出的人。所以,鄧世昌非常受百姓們愛戴,誰見了或聽見了鄧世昌他的名字,都悔揚眉吐氣,誇贊連連。
鄧世昌的脾氣很「倔」,做什麼事都是如果不讓他做,可他非要做知道上面同意之後再做,要不就是自作主張。
剛開始,鄧世昌請求上面同意去與日本人打仗,可是,清政府里的許多人都希望求和,不敢激怒外國人,怕他們來想來挑戰。可鄧世昌和他的「船員們」卻希望和那些為非作歹的日本人好好地打一仗,不管自己是生是死,但他們都想為百姓、為那些壯烈犧牲的戰士們好好地打一仗。
鄧世昌他們的戰艦是「致遠」艦,他們去打日本的「吉野」艦,鄧世昌還不顧一切去保護「定遠」艦,但在鄧世昌的艦隊里還有一個清政府的人,他是一個貪生
怕死的人,而且還不可饒恕,他殺死了一位寧死不屈開船的「將士」,就是應為想調頭船頭,為了自己的心願而殺死一個無辜的人,他是一個死在那種為非作歹的小
人手裡,他的兄弟們為他報仇,應為他是一個光顧自己,不顧別人生死的小人!
在最後,鄧世昌一次又一次地攻擊敵人,雖然最後鄧世昌壯烈犧牲了,但他的寧死不屈,為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的希望,全部都活在我們的心裡。
看完了甲午戰爭這個片子,我永遠記住我們的民族英雄——鄧世昌。
甲午戰爭觀後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戰爭》的片子,這是一部關於我們和日本的海戰片。看完後,它時時震撼著我的心靈。
這外片子講的是我們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爭,當時我們中國人里有很多貪生怕死的小人,一開始就有一個官,一看到日本軍艦就抱頭鼠竄,獨自一人跑到後艙
躲起來中。幸虧一個炮手很勇敢,他雖然知道私自放炮會砍頭,但是為了同伴,他還是毅然的開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還扯下了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為那
些做官的感到恥辱,看到這,我心中充滿了憤怒。
鄧世昌(鄧小平)當時率領的「濟遠號」和「廣乙號」一塌返回中國時,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當時慈禧太後貪圖享樂榮華富貴,用掉了上千兩銀子,讓
我們都沒有足夠的錢去造軍艦上的炮彈,可是我們是不屈的中國人,沒有了炮彈,我們還有槍……但是,日本人的兩個魚雷,船就被炸沉了……
這就是電影的結尾,雖然很悲劇,但是它展現了我們中國人的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國已經變強大,但是我們的釣魚島卻離開了我們。我們不能讓小日本這樣繼續下去,加油,中國人!!

8. 剛看了電影《甲午大海戰》發現一個硬傷

其實硬傷還有很多,比如日本伊藤博文面前那張簡體字地圖,以及影片快結束時旁白說什麼60年後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勝日本(1945減去1895=?)……
總覺得這片子像是倉促間趕出來的,但馮小寧所用的劇本20多年前就准備好了的,影片拍攝時間也很長,從2010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本片的籌備工作,至2012年5月成片出爐,前後用了近兩年時間,按說在時間上是很充裕才對啊...

9. 如何評價《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

影片用看似無意實為刻意的筆調描寫了鄧世昌那條殉主的義犬,照我看,它表現的不是狗的忠義,而是揶揄某些人還不如牲畜。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故事,創作者信手拈來,作為象徵藝術,運用得恰如其分,無法不予喝彩。

一聲「太後有旨,我船不得先開炮!」,撕心裂肺,即便是蠻夷一腳踏進家門口耀武揚威,你也得裝聾作啞;聯想起我們政府一直以來秉承的決不先亮劍的作派,原來這是有傳統的。除了窩心落淚,還能咋地?

陸毅、夏雨、楊立新等人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陸毅,有前輩李默然深入人心之標桿,一個慷慨激昂,一個張弛有度,各有千秋,值得宣揚。新老《甲午海戰》,拍攝時代不同,資料取捨不同,雖有差異,同樣經典!

《甲午大海戰》的上映,不僅給觀眾帶來一次視覺享受(當然指場面、表演、感染力和表現手法),也是有現實意義的。人們從過去的歷史中可以觀照出今人許多的言行舉止,也可以從歷史鏡鑒里打造出一桿稱,衡量歷史與現實的孰優孰劣?什麼樣的決策是符合國家的核心價值的?什麼樣的舉措是順應民心的?當有人將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領土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時候,隱忍、退卻、甚至分汝一杯羹,不就是又在延續甲午海戰的悲劇嗎?中國人民太需要用一次揚眉吐氣的決戰來提振久捺的精神了!

「歷史上每一次大海戰,都將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影片結尾的畫外音繞梁不絕;1974年的西沙之戰不是使南海太平了好多年嗎?為了中國人民的長治久安,讓應該到來的命運早一點到來,也未嘗不可。

閱讀全文

與甲午海戰電影好看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qq空間上傳電影下載 瀏覽:454
蘋果手機上如何存儲電影 瀏覽:272
羅馬尼亞譯制電影大全免費 瀏覽:932
有什麼好看的英文動漫電影推薦 瀏覽:107
化聖大電影有什麼時候 瀏覽:2
如何用電腦3d電影 瀏覽:802
四屏幕電腦如何設置全屏看電影 瀏覽:127
帶面具的人的動漫電影叫什麼 瀏覽:992
熊襲擊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免費看電影有什麼助手 瀏覽:479
全國好看電影排行 瀏覽:581
電影免費觀看唐人街探案3網站 瀏覽:758
吳子牛電影有哪些 瀏覽:464
herewithyou是什麼電影的 瀏覽:596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你們懂的 瀏覽:673
我要好看的電影 瀏覽:707
32g平板能存多少電影 瀏覽:845
豆瓣最好看的電影排行 瀏覽:347
美團電影票怎麼二次申請退款 瀏覽:191
周潤發最好電影有哪些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