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開始,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它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
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因此又被稱為「群眾獎」。百花獎評獎始於1962年,但在1963年後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並舉行了第三屆評獎。此後每年舉辦一次。
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其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2年評選一次。 電視劇方面主要有飛天獎,百花獎
其他的像金鷹之類的是藝術節
❷ 為什麼不怎麼好的電影也能獲獎
我不喜歡他們的電影,但電影不好看是因為劇情不好。我認為電影雖不好看,但是電影拍攝手法較好,或者電影中插曲較好都可以獲獎。
中國人並不是全都窮的,看電影是國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體現,中國近幾年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就是電影、電視劇、圖書等文化工具被廣泛接受的結果。
電影和電視劇的差距就是詳細程度的區別和拍攝手法的區別,電影與電視劇各有各的好,有些電影未被拍成電視劇我們也只好看電影。
電影院看電影與電腦看電影最大的差距是音效與氣氛,我們的電腦絕對沒有影院的那種效果,我們可以挑一些感興趣且經濟條件能支持的影片去影院看,那種效果真的十分好。
❸ 除了奧斯卡、MTV電影大獎還有什麼好看的電影頒獎禮
金球獎不錯,金酸梅是評爛片的,多尷尬呀
❹ 奧斯卡得獎電影為什麼一部都不好看
今天大家在討論為什麼奧斯卡得獎片都不好看。有的說是評委們故意裝,看不懂的都好片。有的說評委們太老,和目前人們口味偏離。
這兩點確實有,但我覺得,更大的問題是,懂得欣賞好片的人畢竟是少數。特別是咱們國內,多數人去看電影是為了消遣和為了噱頭。這就是為啥喜劇這么好賣,和那些小說改編的青春片這么好賣。因為夠消遣,還有足夠的噱頭。看片圖高興沒錯,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抱著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每部電影。但一個好片,看的是導演在幕後的編排,攝影各種機位合理的運用,演員表現出來的角色魅力,和影片給人的氛圍感是否濃烈等等。但能踏下心來感受這一切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才是奧斯卡佳片「不好看」的主要原因。當然也不能排除個別獲獎影片有裝的嫌疑。
比如最近的荒野獵人,確實一部好片,如果我是導演,我都無法想像在那麼艱難的拍攝環境還要用那麼多高難機位的長鏡頭。但如果它沒得獎,國內會上映這么「枯燥」的電影嗎?會有這么多人趨之若鶩的去看嗎?
❺ 為什麼爛片沒有這種頒獎典禮 比如2018最佳爛片什麼什麼的
國外有類似獎項。中國官方上不會出現這種的啦,都要面子的啊,表面和氣。你想下一下,如果真有這種典禮,哪個明星會去啊,都不想打自己臉吶,對吧。
❻ 中國比較權威的電影頒獎典禮有哪些急盼回復!
中國大陸
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49-1984)
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1985-)
《大眾電影》百花獎 Hundred Flowers Awards (1962-)
中國電影金雞獎 Golden Rooster Awards (1981-)
香港
香港電影金像獎 Hong Kong Film Awards (1981-)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Hong Kong Film Critic Awards (1994-)
金紫荊獎 Golden Bauhinia Awards (1995-)
台灣
金馬獎 Golden Horse Awards
中時晚報電影獎 (1988-)
非中文 / 華語電影獎項與電影展
亞洲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ong Kong 香港國際電影節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上海國際電影節
❼ 為什麼國內的頒獎典禮沒有「奧斯卡頒獎典禮」「戛納電影節頒獎典禮」等等精彩好看
思想僵化,條條框框太多。
國外的主持人要調動全場氣氛,國內的主持人只要念稿就好了。國外的得獎人事先不知道,得獎後許多真情流露,國內?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