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最喜歡的三部侯麥作品分別是哪三部
這是一部老片子,演員和場景沒有太多加工的痕跡,許多細節也沒有修飾,我喜歡這種片子,自然而不做作,沒有矯情,只有簡單的敘述,優美的詩歌。
關於一個牧羊人和牧羊女在遠古的愛情故事。
牧羊人賽拉東和牧羊女阿蕾特絲相愛,但他們的父輩卻是情敵,所以堅決反對他們的來往。賽拉東無奈,只好裝作喜歡另外一個女孩子,假裝和她跳舞,假裝和她戀愛。
但這個女孩子真正愛上了賽拉東,在樹後和他接吻,被阿蕾特絲看到,傷心欲絕。
她對賽拉東說:走開!不要讓我再見到你,除非我要求!
賽拉東如雷轟頂,知道解釋無用,只好喃喃著:那我就去死,只要你知道我愛你。
賽拉東跳河自盡。
阿蕾特絲看到他留在樹上的詩,知道自己誤會了他,追悔莫及。
所有的人都以為賽拉東已經死去。阿蕾特絲因為自己的妒忌使賽拉東死去而悲痛萬分,整日以淚洗面,無視其他牧羊人的愛慕之情。
巴黎,俄國白軍的退役軍官,他那美麗的希臘畫家妻子,兩個人的法語都有口音,但都讓人心生緬懷,俄國式的深邃與沉靜被演繹得極具宮廷遺韻。一個基本是公開承認自己身份的間諜,立場卻顯得不再重要,只記得那些睿智的對話、迴旋的思路。二戰之前的紛亂局勢中,再精英的頭腦,顯山露水,然後就是政治機器轉動中的暗啞火星。一桿干澀的畫筆,一個下樓時搖曳的絲制裙擺,一場夫妻間的言語角力...流淌再流淌,優雅之瀉,將間諜與他的妻子滌盪的再無痕跡。
Ⅱ 好喜歡侯麥導演的電影啊
侯麥的第一個職業是教師,但不久就轉向電影評論。1950年他成為著名的《電影手冊》的創始編輯之一,與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雅克·里維埃等後來著名的「新浪潮」導演一起工作,並做了7年的主編。他大力推崇當時被認為不入流的希區柯克、羅塞里尼、茂瑙等人。整個50年代,他與戈達爾、特呂弗等人合作拍攝了一些插曲式的短片,但逐漸地,他離開了這些「新浪潮」導演乃至整個現代電影的方向,朝著自己個人的目標慢慢接近。
自1950年代開始,侯麥開始拍攝短片。1951年推出了短片《表演,或夏爾洛特和他的牛排》,由後來也成為新浪潮主將的高達(Godard)主演。直至1959年,侯麥導演了其第一部長片《獅子星座》(Le Signe lion),但票房失利。
60年代初,侯麥著手拍攝他的「六個道德故事」計劃,1962年推出第一部《蒙索的女麵包師》,此後,相繼推出《蘇珊的職業》(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的一夜》(1969),這也是他首部標准長度影片,引起評論界和觀眾的熱烈反響,據說此片對路易·馬勒的《與安德烈共進晚餐》影響很大)、《克萊爾的膝蓋》(1970)、《午後之愛》(1972)。通過「道德故事」的捆綁計劃,他成功地實現了引人注意的企圖,特呂弗為他大聲叫好。
Ⅲ 《埃里克·侯麥》全集電影合集無刪1080P中字高清百度雲下載,跪求了謝謝了
Ⅳ 埃里克·侯麥的藝術特色
道德主題:Rohmer是一個謙遜的人道主義者。他的影片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寫出了他的人物在一些「小時刻」(相對於大時代的大事件)脆弱、迷惑和煩躁不安的一面。Rohmer的影片既嚴肅又幽默,大多探討了諸如忠誠、倫理、社會價值這樣一些道德問題。男女主人公在追求行動的自由時,經常遇到同基督教道德之間的矛盾。他的大多數影片表現了當代知識分子的道德情感,深得法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知識分子的喜愛。
「業余電影」:Rohmer向來奉行「業余電影」的主張,他的影片幾乎都是由自己編劇,也是由自己的公司投資製作的。雖然他的大多數影片為低成本影片,但始終能夠贏利,這是他不斷進行藝術創作的前提和保證。
文學性:電影作品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對白多,如同室內劇,鏡頭簡潔,諷刺但不刻薄。題材來源於當代社會的感情糾葛和心理涌動,沒有大起大落的戲劇性。他的影片風格朴實無華,不追求強烈的視覺效果,而是力圖啟發觀眾的思考,重點放在表現人物的心理反應上。影片的故事經常發生在優美的環境中,這種優美中往往帶有幾分凄涼,與人物心理形成對比。看似平常的情節就是影片的全部,我們想要看個故事,但其實其中並沒有什麼故事,像我們每天的生活,娓娓道來的是我們的生活點滴,平淡中卻意味深長。Rohmer是個古典型的男人,喜歡優雅的法國傳統。對他來說,真正新穎的不是形式,而是隱藏在這些形式後面那些永不會過時的思想——對人類永恆的矛盾境遇的個人化思索。他是現代電影中的「新古典主義者」。
克制:侯麥對新聞界嚴守私生活的細節。對他的傳聞有時近乎偽造,比如說他拒絕乘坐計程車,因為他不願意對空氣污染有所貢獻。還有一次,他請一位作曲家寫一部交響樂,並准備在影片中以人耳不能聽見的音量來使用。在拍攝《我在莫德的一夜》時,他將開機日期推遲了一年,因為他堅持必須在聖誕節時拍攝他的關鍵場景。
Ⅳ 推薦一些名導演的經典電影
讓.雷諾阿/法國
馬賽曲
游戲規則
南方人
羅貝爾.布萊松/法國
鄉村教士日記
逃亡者
巴爾塔扎爾的機遇
金錢
路易.馬勒/法國
靜靜的世界
大西洋城
雛妓
再見,孩子們
烈火情人
萬雅在42街口
大衛.里恩/英國
孤星血淚
霧都孤兒
桂河大橋
阿拉伯的勞倫斯
日瓦戈醫生
印度之行
德.西卡/義大利
偷自行車的人
米蘭的奇跡
昨天,今天與明天
故園夢
弗朗索瓦.特呂弗/法國
射殺鋼琴師
華氏451度
朱爾和吉姆
夏日之戀
偷吻
野孩子
床第風雲
美國之夜
男歡女愛
最後一班地鐵
隔牆花
讓-呂克.戈達爾/法國
精疲力盡
槍兵
隨心所欲
狂人彼埃洛
男性女性
真理
情慾
受難記
向瑪莉至敬
偵探
神遊天地
芳名卡門
阿倫.雷奈/法國
夜與霧
廣島之戀
去年在馬里安巴德
生活象小說
生死戀
埃里克.侯麥/法國
六個道德故事
女收藏家
三分鍾愛情
蘇珊的戀愛短跑
我與幕德的一夜
午後之愛
貴婦與公爵(01)
呂克.貝松/法國
TAXI-1
地下鐵
碧海情
亞特蘭提斯
尼基塔
殺手萊昂
第五元素
聖女貞德
這個殺手不太冷
羅貝托.羅西里尼/義大利
羅馬不設防之城
奇跡
歐洲51年
羅維雷將軍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義大利
感情三部曲
夜/蝕/紅色沙漠
放大
流浪者
雲上的日子
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孤獨三部曲
騙子/大路/卡比利亞的夜
背叛三部曲
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麗葉與精靈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義大利
迷惘的一代
害鳥和益鳥
俄狄浦斯王
十日談
坎特伯雷故事集
一千零一夜
薩羅(索多瑪120天/75)
貝爾托魯奇/義大利
巴黎最後的探戈
一個荒唐男人的悲劇
末代皇帝
偷香
英格瑪.伯格曼/瑞典
第七封印
野草莓
魔術師
猶在鏡中
處女泉
領聖體者
呼喊與細語
魔笛
路易斯.布努艾爾/西班牙
一條安達魯狗
黃金時代
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
自由的幽靈
慾望的隱晦目的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西班牙
捆著我,綁著我
高跟鞋
活色生香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克里斯托夫.奇斯洛夫斯基/波蘭
藍色(92)/白色(93)/紅色(94)
彼得.格林納威/英國
畫師的合同
動物園
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
八又二分之一女人
維姆.文德斯/德國
柏林穹蒼下
衣食住行事件薄
直到世界盡頭
咫尺天涯
雲上的日子
暴力啟示錄
Ⅵ 推薦幾部歐洲電影
歐洲電影的強項不是商業片,它的文藝片一直很好,在這方面好萊塢不及歐洲。此外,歐洲電影在創新和實驗方面也比好萊塢走得遠,這主要是因為歐洲的文化更開化更前衛。
法國電影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比較浪漫的,《天使愛美麗》這部電影把法國人浪漫到骨子裡的性格體現了出來。《愛在日落黃昏後》里的巴黎是我見過最美的巴黎,這部電影是《愛在黎明日出前》的姊妹篇,地點由維也納轉到了巴黎,兩部電影都廣受好評。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美得驚艷,是一部讓人過目難忘的電影。個人認為,法國或者說巴黎真正的浪漫是《新橋戀人》式的浪漫,如果你經常看法國電影,我相信你也會這樣認為,其它的《公寓》《橋上的女孩》都是如此。說到這里,向你推薦其它的法國影片,也許會讓法國這個詞在我們心目中褪去浪漫的外表。《艾曼妞》,這是一部經典,一部愛欲蔓延的經典;《克拉之膝》,侯麥的代表作,他曾經公開承認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法國每年都能產生出大量值得一看的電影,如果你留意,你會發現其中大多的,不過你也可以找到你一定會喜歡的。
英國電影和好萊塢聯系的更緊密,但是這里卻完全是另一番風景,我們看不到大製作,卻能看到很多讓我們為之一驚的電影,今年金棕櫚大獎得主《風吹稻浪》是英法合拍,《28天後》比較另類,《猜火車》在中國廣為人知,《真愛至上》有很多人喜歡,《親愛的法蘭基》是這兩年來難得的講述親情的佳作。《傲慢與偏見》已經被拍了很多次,然而我個人認為,還是英國自己拍的最具原著的那種風情。《暗襲》,也有很多喜歡稱為《黑暗侵襲》,這是近幾年最好的恐怖片之一。《僵屍肖恩》是一部很有創意的僵屍片。
義大利,德國,波蘭,俄羅斯,北歐諸國都有一些不錯的作品。托納多雷的三部電影《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都是不錯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一部很著名的愛情佳作,講述發生在佛羅倫薩的美麗而古典的愛情故事。德國的《羅拉快跑》非常具有實驗精神。而紅白藍三部曲則是無人不知的歐洲文藝代表。《鋼琴教師》根據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耶利內克的同名小說改編,一個看上有點殘酷的電影。
Ⅶ 請問一下 有什麼經典電影好看的啊
經典的我向你推薦:<<沉默的羔羊>>.<<七宗罪>>.
<<肖申克的救贖>> -----真的相當不錯!
<<阿甘正傳>>
<<這個殺手不太冷>>
希望你去看看,這些片子都獲過很多獎!而且很好看
Ⅷ 那部有好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你吧
男女變錯身
歌舞青春1.2
律政俏佳人1.2
美國派1.2.3.4
美女啦啦隊
靚女烈車
窈窕美眉
麻雀變王妃
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真愛之吻
公主日記
平民天後
勁歌飛揚
假小子又叫足球尤物
大學新生
戀愛刺客剪刀手愛德華
E.T
人工智慧
第五元素
殺死比爾
殺手來昂
透明人
靚女烈車
小鬼當家1-5
魂斷藍橋
霹靂天使1.2
史密斯夫婦
加勒比海盜
夜訪吸血鬼
地獄騎士
地獄男爵
黑客帝國
生死時速
黃金羅盤
哈利波特1-5
百萬美元寶貝
變相怪傑
恐怖蠟像館
金剛
蜘蛛俠
蝙蝠俠
綠巨人
大白鯊
精靈鼠小弟1.2
貓狗大戰
拯救大兵瑞恩
阿甘正專
現代版灰姑娘
回到未來1-3
納尼亞傳奇
越獄1-3
慧眼女偵探
麗人保鏢
成長煩惱
變身辣妹
麻媽辣妹
歌舞青春1.2
還有好多啊
說不過來啊
Ⅸ 侯麥的經歷
侯麥的第一個職業是教師,但不久就轉向電影評論。1950年他成為著名的《電影手冊》的創始編輯之一,與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雅克·里維埃等後來著名的「新浪潮」導演一起工作,並做了7年的主編。他大力推崇當時被認為不入流的希區柯克、羅塞里尼、茂瑙等人。整個50年代,他與戈達爾、特呂弗等人合作拍攝了一些插曲式的短片,但逐漸地,他離開了這些「新浪潮」導演乃至整個現代電影的方向,朝著自己個人的目標慢慢接近。
自1950年代開始,侯麥開始拍攝短片。1951年推出了短片《表演,或夏爾洛特和他的牛排》,由後來也成為新浪潮主將的高達(Godard)主演。直至1959年,侯麥導演了其第一部長片《獅子星座》(Le Signe lion),但票房失利。
60年代初,侯麥著手拍攝他的「六個道德故事」計劃,1962年推出第一部《蒙索的女麵包師》,此後,相繼推出《蘇珊的職業》(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的一夜》(1969),這也是他首部標准長度影片,引起評論界和觀眾的熱烈反響,據說此片對路易·馬勒的《與安德烈共進晚餐》影響很大)、《克萊爾的膝蓋》(1970)、《午後之愛》(1972)。通過「道德故事」的捆綁計劃,他成功地實現了引人注意的企圖,特呂弗為他大聲叫好。這是兩個被視為「新浪潮」叛徒的額手相慶。
對於「道德故事」的概念,他解釋道:「這不是探討人們做什麼,而是探討他們做事情時腦子里想什麼。與其說是行動的電影,毋寧說是思想的電影。」侯麥10年中全部道德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種標準的對抗——「一邊是自然,另一邊是人性;一邊是情慾,另一邊是英雄主義的優雅。」(侯麥語)道德結構深埋其下,它的中心是自我沉湎的男性,最初總是過於自信和驕矜;環境被精心設置成可以反射出人物的道德處境;主人公是智性的,自省的,能夠辨認出事件所蘊含的重大意味,並在故事進程甚至旁白中自我評價(然而這種評價並不總是可靠的)。他們可能通過沒完沒了的理性思考將自己陷入歧途,這時他們只消放棄過於自負的智性和自我中心,簡單地接受這個世界,一切便都突然明了了。
侯麥的影片技術從來不是暴力的或引人注目的,他很少採用奇特的角度和運動,甚至很少採用作曲,但充斥片中的粘稠的情慾味道和令人沉湎的優雅對真正喜愛他的觀眾是巨大的享受——人們樂於看到諸如一個沉迷於少女膝蓋的中年男人是如何擺脫這種困境的,或者一個已婚男人如何與一個女相識共進漫長的午餐的,或者一個矛盾重重的男人是如何拒絕被「收藏」的。侯麥的影迷不能同時是斯皮爾伯格的影迷。
在拍攝了《O侯爵夫人》(1976)和《柏士浮》(1978)兩部非常有特點的歷史片之後,侯麥於1980年的《飛行員的妻子》開始了他的「喜劇與箴言」序列。這一系列還有《好姻緣》(1982)、《沙灘上的寶蓮》(1982)、《巴黎的滿月》(1984)、《綠光》(1986)、《我女友的男友》(1987)。評論界注意到他的人物從能夠看透自己困境的古典型中年男人轉向了充滿迷惑的情感糾葛、不能正確解釋自己處境的現代年青人。「人在18至25歲時即已擁有了自己的思想,接下來整個一生都用來發展它。」老侯麥的這段話可以解釋他對青春和美的獨有偏好。這種微妙的變化也反映在對背景情調的利用上:巴黎的滿月增加了情慾的不安、海灘上的綠光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迷惑——色彩成為這一時期侯麥的法寶,他的光譜可以從最暗端直達最耀眼的強光,情調繽紛,從容細膩,曖昧無比。人類中所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變化都可以歸結到「情慾」的曖昧那裡。
在70歲高齡的時候,侯麥開始了他的第三序列:「四季故事」,這一序列以1990年的《春天的故事》開始,然後是《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6)、最後結束在《秋天的故事》(1998)並達到了侯麥電影形式的頂峰,該片在美國被多家報刊評為當年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四季故事」繼續了侯麥對人類內心地圖的測繪,繼續了對人與人之間惱人游戲的多樣性探索。四季的輪回構成了一個圓圈,同時也是一個更新。這一序列中充滿了具有「季節性個性」的人物,導演籍此探討人類內心真實的情慾:「當幻想轉向愛的時候,直覺卻並不總是跟隨。」(侯麥語)
迄今為止,侯麥共拍攝了50多部影片,其中大部分影片都在處理關於男女情慾的糾葛。這是浪漫主義的領域,但並不妨礙侯麥做一個內心的古典主義者。他以笛卡兒式的精確描繪出他的人物情感變化的無理數,這個領域風光無限,並且永遠不會得出某個常數。不能說侯麥不關心他的時代。他是一個謙遜的人道主義者。他的影片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寫出了他的人物在一些「小時刻」(相對於大時代的大事件)脆弱、迷惑和煩躁不安的一面。同樣不能說侯麥是個電影藝術的保守派。他是個古典型的男人,喜歡優雅的法國傳統。對他來說,真正新穎的不是形式,而是隱藏在這些形式後面那些永不會過時的思想——對人類永恆的矛盾境遇的個人化思索。他是現代電影中的「新古典主義者」。侯麥影響了世界上很多電影人,從他的同胞伯那德·塔弗涅爾,到香港的王家衛。但侯麥是獨一無二的。
侯麥的一些影片在歐洲特別是美國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對此侯麥似乎有點矛盾:他熱愛法國的影片傳統,可是對法國現代電影的走向卻抱有疑問。這是一種在政府扶持下的孤芳自賞的電影。他認為高雅藝術必須依賴大眾藝術才能生存。「我不把我的成功歸功於國家的補貼,而是歸功於忠實的公眾,他們一貫支持我,」他苦澀地說,「雖然這種支持不很巨大,但也足以讓我前進,因為我的影片花費並不多。」
侯麥對新聞界嚴守私生活的細節。對他的傳聞有時近乎偽造,比如說他拒絕乘坐計程車,因為他不願意對空氣污染有所貢獻。還有一次,他請一位作曲家寫一部交響樂,並准備在影片中以人耳不能聽見的音量來使用。在拍攝《我在莫德的一夜》時,他將開機日期推遲了一年,因為他堅持必須在聖誕節時拍攝他的關鍵場景。所有這一切都傳達出這樣一種信息: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中一個不合時宜的人。
2010年1月11日18:58 去世
Ⅹ 要十分十分好看的電影
《深海尋人》徐克打造懸疑愛情片,李心潔梁洛施人鬼角力
《真的愛你》愛可以戰勝一切,韓國版《真愛至上
《跨躍彩虹》淡淡花香,悠悠情愫,尋找心中的彩虹
《我腦中的橡皮擦》孫藝珍主演,連續三周票房冠軍
《那年夏天》韓國第一偶像李秉憲回歸純愛路線愛情片
《愛將逝》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浪漫愛情白皮書
《荷爾蒙》太過真愛電影,四分不同的愛感動著你和我
《現在只想愛你》賺人熱淚的日本青春偶像影片
《花腰新娘》張靜初主演感人愛情片
《蝴蝶飛》周渝民首次觸電,李冰冰短發造型香港愛情片
《愛情萬歲》六位青春歌手演繹的浪漫愛情幻想電影
《我的最愛》情場如戰場,要愛就要搶,香港最新愛情力作
《戀之風景》情尋最愛的足跡,找那遺失的一片...
《好心相愛》一段歷經挫折的戀情,「星願」姐妹篇
《愛與勇氣》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用愛和勇氣來感動你
《最遙遠的距離》《不能說的秘密》女主角桂綸鎂主演愛情片
《不能說的秘密》周傑倫導演處女作,周傑倫桂綸鎂演繹真摯愛情
《十分愛》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獲得者,香港愛情小品
《二見鍾情》兩部手機,引出了兩段陰差陽錯地真情愛戀!
《鴛鴦蝴蝶》陳坤周迅主演,《滾滾紅塵》導演的最新作品
《等待飛魚》一個年輕女孩的愛情故事
《合約情人》首映愛情喜劇,任賢齊、范冰冰主演
《愛情誓言》 法國導演侯麥封刀之作,俊男靚女的唯美愛情
《愛情達陣》喬治克魯尼自導自演,有趣且古怪的體育喜劇
《泰坦尼克號》全球電影的票房奇跡,獲奧斯卡獎項最多的影片
《情不自禁愛上你》母親姐弟戀&女兒剛初戀
《藍莓之夜》王家衛最新力作,裘德•洛、諾拉•瓊斯主演
《愛情盛宴》摩根弗里曼主演,人人都有難以言喻的秘戀
《貼身情人》休·格蘭特魅力無法阻擋
《美味關系》人生沒有菜單,愛情無需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