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一部電影調色的過程具體是如何實現的
LUT進入電影級的工業流程進行調色了!
第一步
在開始前首先需要找到大眾攝影數字課堂,然後下載資料找到「VisionLOG」文件夾,文件夾中含有一些相機的LOG.dcp文件。解壓後得到「VisionLOG」文件夾。
第二步
使用Mac OS系統的用戶,把這個文件夾拷貝到
HD:/用戶/yourusername/資源庫/ApplicationSupport/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使用Windows系統的用戶可以拷貝到C:/Users/yourusername/AppData/Roaming/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第三步
在Bridge中選一張Raw格式圖片文件。在Camera Raw中打開,在工作流程窗口中將色彩深度選擇為「16位/通道」,使照片有更大的動態范圍。
第四步
在「相機校準」下的「相機配置文件」中選擇剛剛導入的「VisionLOG」,此時會發現照片變得很灰、很平,飽和度和對比度都減低了,高光和暗部都生成了非常豐富的層次。轉換LOG格式成功。
第五步
在Camera Raw中單擊「打開對象」在Photoshop中打開照片。在圖層面板「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中選擇「顏色查找」,打開顏色查找屬性面板。
第六步
在顏色查找3D LUT文件中選擇LUT預置文件。Photoshop CC2014默認自帶一些預置文件,通過切換選擇可以看到不同的色調效果。
第七步
選擇最適合這張照片的3D LUT預置,獲得最終的效果。這樣就實現了Raw格式照片載入LUT以電影的方式進行調色了。
我也在學習視頻調色,但是就我個人理解而言,主要看你給什麼樣的視頻調色,要看視頻的主基調,情感,表現風格等等。
就拿畫畫來說,風格多樣,情感表現、手法表現多種多樣,但是好的作品在色彩上都是和諧統一,主題突出。不管是高飽和、誇張的色彩,還是唯美、淺灰調的小清新,只要情感表達到位,眼睛看著不累、不會不舒服,那就是好的調色。
所以在視頻調色方面,如果你是溫馨、歡樂的基調,畫面色彩應該是暖色、陽光一點的色調(必要時也可以加大飽和度);如果是傷心、失落的情感,就應該是偏藍色、對比弱一點的色調;如果是戰爭、格鬥,就應該是對比度大一點、色彩略飽和一點的基調(這裡面有些電影用黃色的主色調、也有用紅色的)。
最後,有句話叫「看不出調過色的調色就是好的調色」,這裡面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我也是還沒有學精,只能把我理解的核心給你講講。
㈢ 電影的調色風格有哪些呀
按色相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分為藍調子、綠調子、黃調子等。
按明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以分為亮調子、暗調子,有時也稱為高調子和低調子。
按飽和度分,影片的色彩基調可分為濃調子和淡調子。
按照影像的對比程度,可以將影片分為硬調子和軟調子。
按照色性可分為冷調子、暖調子、中間調。
㈣ pr怎麼調色 電影那種
1、首先,電腦需要已經安裝好pr軟體了;其次,可以去各大網站平台上去下載紅巨人的插件套裝,其中包含magic bullet film插件,現在網站上的資源很容易找到,下載之後安裝好插件就行了。
㈤ 微電影調色用什麼調
編輯軟體edius里 特效面板 有三路顏色可以調色 這是初級的 但一般用用也夠了
如果你是raw格式 那調色會比較復雜 當然效果也會比較好 可以用達芬奇來調
㈥ 關於電影調色的問題
我是影視動畫專業的,
你很細心,我們一般會在後期將影片或者動畫很多地方處理成偏藍的色調(但是要注意人皮膚不能處理的過於偏藍色調 因為人皮膚正好是藍色的補色,在大面積偏藍色調的基礎上出現補色系的顏色會很好看,再者皮膚偏色的話會很別扭,不好看),這也是歐美一貫的做法。
台灣MV大部分都做了很細致的「磨皮」和適量的「GLOW(輝光)」處理,GLOW這種東西可以瞬間美化很多東西。降低飽和度也是他們喜歡用的方法。
有很多軟體可以處理,AE有很多強大的第三方插件支持,所以很強大,PRE也可以。我們教的就是AE。
但是,我們做後期處理的時候,用的不止一款軟體,有的軟體這個處理功能好,那在這個處理環節就得導入這個軟體處理,處理完了再到別的軟體上處理。
㈦ 影視劇的調色風格有哪些
我印象中最深的影視劇的調色風格是於正的電視劇,也許攻略裡面的阿寶色,這部電視劇,主要的角色風格是偏陰沉,但是看起來又會非常的和諧,人物穿衣主要是主要比較深的顏色,與整個宮廷的背景非常的相合。
㈧ 如何實現照片的電影級調色
要實現照片的電影級調色處理,簡單來說就是把Raw轉化成LOG模式,再載入3D LUT文件即可。
數碼單反相機的數字底片是Raw格式文件。雖然單反相機Raw的寬容度很高,但是是以sRGB/Adobe RGB色彩空間呈現給用戶的,所以Raw拍攝的圖片,如果不處理,就和相機直出的JPG沒有區別。
相比之下, 數字視頻採用的是LOG模式,這是一種電影平台之間的匹配格式,使用一個平坦的對數曲線來表示數據,因為形態與對數函數類似,所以叫做LOG。由於LOG的色彩空間很大,寬容度也相應變大,這樣攝影機的動態范圍就能發揮到極致。幾乎現在的專業攝影機都開始使用LOG模式拍攝高品質影像了,但單反相機的拍攝目前還不支持LOG模式。
LOG「平化」相機捕獲的影像信息,具有「全動態范圍」記錄的特點。因此LOG圖像看起來會很灰、很平,但其間蘊含和記錄了豐富的亮部和暗部細節。要用好LOG圖像,並呈現膠片一樣的效果,就必須在灰畫面的基礎上調色,因此LOG素材必須配合和載入LUT才能正確顯示和進行電影級調色。
㈨ 視頻怎麼調色有電影的感覺
根據樓主的需求,可以推薦一下愛剪輯,很符合樓主的需要:
一、添加需要調色的視頻
在愛剪輯主界面頂部點擊「視頻」選項卡,在該面板底部「已添加片段」中,點擊「雙擊此處添加視頻」區域,在彈出文件選擇框導入視頻即可。同時,愛剪輯還支持將視頻直接拖曳到「已添加片段」區域列表中
二、通過「畫面風格」功能給視頻調色
結合「超級剪刀手」功能,將視頻剪輯完畢後,在頂部點擊「畫面風格」選項卡,在左側欄切換到「美化」。在「美化」面板,我們可以看到「磨皮」、「美白」、「膚色」、「人像調色」、「畫面色調」、「膠片色調」、「復古色調」等各種一鍵應用的調色和美顏功能,並通過各種調色方案的「程度」功能,實現更細節、更多重方案的調色。
三、結合使用「畫面」、「濾鏡」、「動景」功能
除了調色,「畫面風格」功能還支持裁剪視頻畫面、旋轉視頻、翻轉視頻、為視頻施加各種模糊特效、炫光特效、雨中水波特效、漣漪特效、震動視覺效果(即鏡頭晃動)、電視牆特效、玻璃特效,以及水墨暈染、烈火燎原、花瓣飛舞、雲霧彌漫、水波粼粼等各種頂級動景特效。在「畫面風格」面板中,點擊相應的左側欄,雙擊需要應用的效果項,在彈出的「選取風格時間段」對話框,設置持續時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