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說你怎麼評價電影《芙蓉鎮》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一句重重打擊在心底的台詞。小人物在歷史的洪流里掙扎的命運,無奈又心酸。「一切都過去了...」"這世道啊,真有意思..."歷史就像那經過時間洗刷後坍塌的房屋,永遠也回不到從前了。本片的人物選擇很有代表性,姜文的台詞較少但擲地有聲,劉曉慶的表演令人刮目相看~
B. 芙蓉鎮 觀後感
「天亮了,鬼就不出來了」,在一個人像鬼,鬼似人得時代,天亮了也未必有用,推薦一部電影,芙蓉鎮。這是姜文早期的一部電影,故事是從一個買豆腐的芙蓉姐開始的——胡玉音,一個從小出生在一個妓女家庭的舊時代女人,但是在他身上去另外多了比同時代普通人的商業精神,當然是導演的可以安排,但是也許是那個時代的很多數中的一個,所以在聚光燈下才顯得那麼真實,那麼的感人肺腑。文化大革命是這個故事的背景,在那樣的一個「階級斗爭」成為「時尚」的社會,似乎多一點生存智慧都是罪過,多一點文化都是累贅(秦書田),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因為多這一點,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當成「運動」的對象,才有了故事的悲劇。
姜文的這部電影,沒有太多的做作因素,整部電影的節奏不緊不慢,很多情節似乎可以預料到後面的故事,但是結果預料的又不是那麼的准確,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社會結構還沒有定型的社會,一個的「預期」似乎都是多餘的。誰能夠知道一個看起來貌似傻乎乎的王敦秋成了明天的「王支書」?誰又能知道一個聞名全鎮的「芙蓉姐」會變成明天掃街道的呢?更有誰能夠知道當年風光不得了的李國香也會成為「破鞋李國香」呢?……太多的不確定,太多的變化,太多的運動。我很欣賞秦書田的一句話,「這是好事,不管紅夫妻黑夫妻,只要是夫妻就行了」。他看清了那個世道,看清了運動的真諦,他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者!這樣安排是導演可以安排的,在結尾就得到了驗證,當從人變成鬼的王支書再次來到芙蓉姐的豆腐攤時候,他還是施捨給這位「靠運動生存的人」一碗米豆腐,為什麼?因為他們不知道明天運動會不會真的到來。
「今天你幸福了嗎?」這是白岩松先生的一本書名,我不知道裡面的內容寫得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借這個名字來向我們自己的內心反省,我幸福了嗎?也許和電影里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相比,我們真的很幸福了。
我不能保證我的答案能夠說服所有人同意,但是應該有一個不錯的支持率,答案是我們還不幸福。我們生活的現代也許只是昨天的一個延續。那又是為什麼呢?
昨天的時代「完了」,但是我們的時代「還沒完」!當谷燕山在一個黑夜呼喊時候,我的內心也在呼喊,他的時代是完了,我們時代正是他們「完了」換來的。而我們還沒完!他的呼喊似乎又在耳邊響起,因為黑夜的安靜使得他的呼喊更加振聾發聵。
當我們看見摔倒的老年人不敢去扶她時候;當我們多家財富很大一部分都准備向海外轉移時;當人民的血汗錢被那些貪官無情的竊走時;當我們的道德和良心一次次被質問時;當我們的法律在權貴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時;當……我們幸福了嗎?我們也許在為另一個地方在掃街道。
在一個個事實的面前也許最後的生存方式的秦書田,「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掃街道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於是歡歌起舞」「紅夫妻黑夫妻,是夫妻就行」,是的,這就是生活,好死不如賴活著。
我知道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大部分是義憤填膺的,大部分是說「文化大革命」是多麼的悲催的,多麼的草菅人命!我想這不是導演的本意。這部電影的好是在引起我們反思當下,反思是引起我們思考,思考當今的問題,每個人又每個人人的思考視角,作為我們一個老百姓,應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量能夠做出適當的改變,改變自己也行,改變壞境更好,總之,選擇最佳的生存方式。
C. 芙蓉鎮 的影評
1986年·《芙蓉鎮》:芙蓉花凋零的年代
http://post..com/f?kz=17114416
豆瓣上的評論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7880/
評電影《芙蓉鎮》
http://blog.sina.com.cn/u/54b7201c010003fw
還我的男人——評謝晉導演老電影《芙蓉鎮》
http://ent.qq.com/a/20050705/000146.htm
D. 《芙蓉鎮》這個電影你覺得怎麼樣
根據古華同名小說改編。
芙蓉鎮,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人稱"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佳佳起早摸黑,以賣米豆腐為生。胡玉音長得漂亮,待客熱情,桂桂心地善良,忠厚老實,小兩口的生意很紅火。夫妻倆用幾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蓋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鎮黨支部黎滿庚,南下老幹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鄉親們都來祝賀。不久,"四清"運動開始了,國營飲食店經理李國香當上了工作組組長,依靠鎮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階級斗爭。胡玉音被打成了"新富農",新屋被沒收,桂桂也被逼自殺。自幼與胡玉音一起長大,情如兄妹的黎滿庚,此時因沒有劃清"階級界限"而被降職。谷燕山也因曾賣給胡玉音碎米受到牽連而被撤職。在接踵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為運動骨幹,當上了鎮黨支部書記。美麗的芙蓉鎮被攪得黑暗恐怖。胡玉音在3年漫長的掃街生活中,與右派分子、原地區歌舞團編導、人稱"癲子"的秦書田同病相憐,兩個被扭曲的靈魂、兩顆早已乾枯的心靈終於撞出了火花,他們相愛了。真摯的愛情給他們暗淡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增添了色彩。然而,厄運又一次降臨,秦書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也被判3年,因懷孕監外執行。寒冬臘月,大雪紛飛,胡玉音因難產險些喪生,谷燕山攔下軍車將她送到部隊醫院……冬去春來,胡玉音母子終於盼到了秦書田的歸來,米豆腐攤前又熱鬧起來了...
E. 芙蓉鎮的影片評價
《芙蓉鎮》將道德批判與歷史批判融為一體,以人物命運的變遷傳達出深廣的社會內涵,揭示了極左路線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富於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繼承和發揚了我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優良傳統,取得了雅俗共賞的社會效果。(第10屆百花獎評委會評 )
總的來說,《芙蓉鎮》仍然是一部謝晉式的「哀而不怒」的電影,但在當年那個特定的年代卻引發了人們對「四清」、「反右」、「文革」等歷史問題清算的熱情。(《中國新聞周刊》評)
《芙蓉鎮》作為一部地地道道的當代中國電影,就如同一道原汁原味的經典中式大菜,對於已經吃慣品種繁多的雜食和西式快餐的人們,無疑是對於被破壞了的味覺的一次拯救。(金鷹網評 )
《芙蓉鎮》是一部內容與形式俱佳的經典之作,是與《活著》一樣細膩又激烈地描寫如何在變遷的環境中保持美麗與優雅的好電影。純粹的人性貫穿全片,放射著耀目的光芒,令人難忘。謝晉在片中把樂觀與絕望,欣喜與悲傷,平靜與混亂,真實與虛假編成絕妙的織體,平衡,精緻,干凈,暗地裡又涌著股濃烈的激情,氣韻非凡,渾然天成。該片仍然是一部謝晉式「哀而不怒」的電影,在這部片子中,人性,在運動的歷史長河中淬煉,被放大,被捆綁,被考驗,純的愈發純凈,濁的愈發混濁。(《東方早報》評 )
《芙蓉鎮》是一部歌頌人性和人道主義,歌頌生命搏鬥的影片。影片運用多種符號,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復雜而豐滿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人物從壓抑到抗爭的人生歷程。(人民網評 )
F. 芙蓉鎮完整版電影
鏈接:
《芙蓉鎮》是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於1987年3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公映。
該片根據古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靠勞動致富,卻在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運動中飽受迫害,她與「右派分子」秦書田在共患難的過程中產生真摯愛情,共同迎來撥亂反正的時刻。
1963年初春,芙蓉鎮上人稱「芙蓉仙子」胡玉音的米豆腐攤前擁擠不堪,她美麗熱情、服務周到,而對面的國營飲食店卻因服務態度不好而門庭冷落,經理李國香對此十分惱火。胡玉音和丈夫桂桂起早摸黑,省吃儉用,才攢下點錢蓋了一幢新屋,落成之日,鎮黨支書的黎滿庚、糧站主任谷燕山和鄉鄰們都來慶賀。「四清」運動開始了,李國香作為工作組組長依靠鎮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階級斗爭,胡玉音把自己千辛萬苦攢下的1500元錢交給黎滿庚代保管,自己跑到遠親家避風。黎滿庚自小跟她青梅竹馬,真誠相愛,只因胡玉音家庭出身不好、組織不允許而未能結合在一起,為此,滿庚曾發誓一輩子要保護乾妹子。然而,殘酷的階級斗爭終於迫使懦弱的滿庚向工作組交出了這筆錢。胡玉音回到芙蓉鎮,新屋已被沒收,丈夫自殺,她也被李國香定為「新富農」,要和原縣文化館館長、右派分子、人稱「秦癲子」的秦書田一起掃街。夜月寒光,亂墳崗上,她哭叫著丈夫,然而草色昏黃,霧罩墳崗,這個年輕的寡婦不知道路在何方。
G. 你怎麼看謝晉電影《芙蓉鎮》
《天雲山傳奇》《牧馬人》《芙蓉鎮》這幾部片子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拍攝的,趕上當時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可以說起了巨大的精神推動作用,這就是他的歷史價值,這是誰也抹煞不了的。而且客觀的說這些片子也有一定的藝術水準,但是,就像我現在可以心平氣和的看待樣板戲一樣,樣板戲也不是狗屎一堆,也有藝術家的心血在里邊,可我們總不能把欣賞藝術的標准停留在樣板戲的水準吧。謝老的片子當然比樣板戲高明的多,但是,同志們,我是以黑澤明的標准來看待咱們的電影的,我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也有真正偉大的電影誕生。謝老限於歷史條件,我們不能苛求,但是我們也不能那麼容易滿足。憑什麼。
H. 芙蓉鎮 電影
先安裝網路影音,然後你在網路上輸入「芙蓉鎮 網路影音」就可以了
I. 電影芙蓉鎮真的是80年代中國最好的電影嗎
1.《少林寺》
上映:1982年1月21日
電影講述了牧馬人許靈均的人生故事。這樣一部上世紀80年代的舊影片竟帶給我無限感動和共鳴。其中最為觸動我的便是許靈均和李秀芝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那一粥一飯中的愛意與溫情。一個動盪的年代,一個棄子,二十年窘迫的人生,影片用交替陳述的方式講述了經歷那個年代人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用億萬富翁的父親這個角色來使矛盾激化,更體顯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和時代的背景,使人物性格更鮮明。
J. 如何評價《芙蓉鎮》這部電影
是的,《芙蓉鎮》是一部灰色的影片,同時,因了這灰色保持了難得的美麗與優雅,它也成為一部內容與形式俱佳的經典之作。純粹的人性貫穿全片,放射著耀目的光芒,抵抗著那個灰色的年代。樂觀與絕望,欣喜與悲傷,平靜與混亂,真實與虛假,在片中一一對照又一一平衡。
這樣的《芙蓉鎮》,所造就的轟動與成功,幾乎是必然的——謝晉最後一部「傷痕」巨片,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創作力量,在電影票幾毛錢的年代輕取過億票房,甚至創下內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紀錄。
幾番運動幾番秋:
一個幽靈一般的聲音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
始終記得的,是這一句驚心動魄的台詞。是怎樣的年代,才會有這樣沉重的擔待?是怎樣的人性,才造就了這樣堅忍的信念?年輕一代在這樣的情節面前,也許會目瞪口呆,但那麼陌生、那麼遙遠的事情,其實離我們不過三十來年!《芙蓉鎮》扯開的,就是這一段塵封的記憶,那一道歷史烙下的痕跡。
故事從1963年開始,到1976年結束。這中間「四清」、「文化大革命」,幾番運動幾番秋。「芙蓉姐子」胡玉音從個體致富典型,到失去一切的「富農婆」,再到「非法同居」的「黑夫妻」、監外執行的勞改犯,最後重新回到米豆腐攤前。王秋赦從一個好吃懶做的「二流子」,到「運動根子」,再到黨支書甚至鎮長,最後一個跟頭栽下來,成了真正的瘋子。就連芙蓉鎮,街上一度貼滿了同一規格、同一號字體的標語、對聯,街容「革命化」,人際關系亦「革命化」,但最後還是回到13年前乾乾凈凈的模樣。
米豆腐攤熱鬧如初,人們兜兜轉轉,歷史彷彿又回到了原點,13年的光陰也恍如黃粱一夢。然而,只須望一眼華發早生,便知道這13年畢竟不是一場夢。烏雲遮天終又散,芙蓉花謝重又開,連瘋子王秋赦還在敲著他的破鑼,幽靈一般徘徊在芙蓉鎮,聲音凄涼地喊著:「運動了,運動了——」、「千萬不要忘記啊——」這聲音,在《芙蓉鎮》身後19年,也一直回響在每個中國人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