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電影萬箭穿心好不好看

電影萬箭穿心好不好看

發布時間:2021-07-25 22:32:30

1. 《萬箭穿心》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90年代的武漢,一個普通家庭里丈夫馬學武(焦剛 飾)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妻子李寶莉(顏丙燕 飾)是漢正街的一名小販,二人還有一個兒子小寶(李現 飾)。一次企業分房讓這個家庭住進了新房,豈料從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讓人始料未及的變故接踵而來:丈夫馬學武提出離婚、妻子發現丈夫出軌、無家可歸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終於馬學武在一系列打擊下走向了自殺之路。寶莉的好友小景(趙倩 飾)把一切厄運歸結於新房的風水不好,稱之「萬箭穿心」,個性倔強的李寶莉不願妥協,決意撐起這個家……電影《萬箭穿心》根據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入圍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 如何評價萬箭穿心劇情請詳細解析。

《萬箭穿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劇情解析:90年代的武漢,一個普通家庭里丈夫馬學武是一家國企的廠辦主任,妻子李寶莉是漢正街的一名小販,二人還有一個兒子小寶。

一次企業分房讓這個家庭住進了新房,豈料從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讓人始料未及的變故接踵而來:丈夫馬學武提出離婚、妻子發現丈夫出軌、無家可歸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終於馬學武在一系列打擊下走向了自殺之路。

寶莉的好友小景把一切厄運歸結於新房的風水不好,稱之「萬箭穿心」,個性倔強的李寶莉不願妥協,決意撐起這個家。

在一個「缺東西就花錢買新的」的大時代,舊的東西,反而讓觀眾沉下心來,有心思去體會點什麼。提一句,看電影時候除了我是小年輕,其他十來個觀眾大多是老頭老太太,一面看一面聊天,倒是別有趣味。

3. 電影萬箭穿心美術怎麼

好,棒棒糖美極了

4. 《萬箭穿心》這部悲劇的電影怎麼樣

一個女人發現自己的丈夫在外與人通姦。她念及孩子沒有抓姦在床,而是打電話報警說有人嫖娼。考慮到嫖娼在那個年代擺在明面上性質比較嚴重。我們可以說這個女人有點不明事理。這個「事理」是我們所默認的家庭倫理和社會規則,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觀眾見過太多受限於此規則而隱忍著委曲求全的女性形象。偶爾看到不按此套路來的,難免有點不適應。《萬箭穿心》的重要意義,正在於它塑造了李寶莉這樣一個少見的「違規者」。我們要探討的首要問題是,李寶莉在常人眼裡的人生悲劇是否是由她的性格所造成的。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這個決定是非具有絕對性?李寶莉的出場方式像極了一個悍妻,然而不同於「刀子嘴豆腐心」的一般悍妻形象,寶莉從內到外都是強硬的,她最柔弱的時候只會出現在夢里。這個女人沒什麼文化,准確的說是沒什麼知識。還帶有封建思想,覺得自己生來就是還債的。她很要強,不懂得女人要示弱,要給男人面子。這些特徵都極具社會學意義。 讓我們來看幾句寶莉的台詞,感受一下。「癲也癲不了幾分鍾了,麻煩你再稍微忍一忍」;「我老公正在搞別的女人,你說我有沒有事」;「他憑什麼不好好對我,還要我好好對他」。在方方的原小說中,一些在電影中隱而未露的台詞表現的更為直白。比如旁人忍不住勸寶莉「別把自己搞的那麼可憐。」寶莉的回答是「男人不曉得講責任,我們女人要講!」 這個回答很有意思,違反社會常理。在一般家庭的男女關系中,男人是負責任的,而女人是被負責和被寵愛的。換句話說,男人是供養者,女人是被供養者。作為被供養的一方,妄談自尊,有點自己抽自己嘴巴的意思。影片開頭搬家那場戲,搬家工人對寶莉的丈夫馬學武感慨:自己雖然是賣力氣干粗活,但家裡老婆還挺賢惠的。注意這里的用詞「賢惠」,其實就是「聽話」。對比天生愛「癲」的寶莉,後者不讓你唯命是從就算不錯了。 李寶莉這個家庭的復雜性在於,在最開始的時候寶莉並不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比如新房就是學武廠里分配的。「性格決定命運」不絕對,「誰提供經濟來源誰有話語權」也不絕對。在現實生活中,二者往往是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和寶莉相比,不是她太強了,而是丈夫太弱了。馬學武的無能體現在諸多方面:他性格懦弱、太書生氣、不了解女人、遇事不敢力爭。妻子的舉報確實間接導致了他的下崗。但他逃避責任,一死了之的結局並不能,至少不能完全歸咎於李寶莉。 對比馬學武,建建這個人物正好相反:他出生草莽,性格剛烈,因為打架蹲過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男性荷爾蒙,入獄前就是個頭腦簡單的大老粗。如果李寶莉作為一個強勢的女人,結果只是需要被一個更強勢(這種強勢主要體現在男性性別特徵上)的男人駕馭。那麼這個人物就沒什麼值得我欣賞的了。建建叫寶莉「別裝的很有感情一樣」,但同時自己眼眶裡卻又有淚說明何嘗沒有感情?在影片的最後,建建承認自己就是「嘴欠」。在他們之間,我才好像看到一點真正的男女平等。 李寶莉(女人)的重要缺陷和馬學武(男人)的唯一優勢,在於前者沒有而後者擁有知識。馬學武及其母親因此而受到兒子和孫子的尊敬。盡管知識並不能幫助馬學武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關系以及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寶莉因為缺乏知識,只能挑扁擔掙苦力錢。她的生活艱難並非由於她的性格,而是由於她沒有更好的生活技能來承擔家庭重任。在這一點上,編導安排建建入牢受教育,出獄後以他的見識幫助寶莉,是有其寓意的。 不比從前,當下社會的女性已經基本上能夠和男性享受同等的教育機會了(局部地區局部方面還不平衡)。但令人遺憾的是,落伍而頑固的社會觀念仍然阻礙著女性的自我發展。西方女權主義所以興盛的原因之一,是戰後大量在戰時服役的男性回歸社會,要求女性空出在戰時填補上去的工作崗位重新回歸家庭而引起女性的抗議。有論者喜歡從生理學角度剖析女性所以為「第二性」的必然性,我不否認其中存在的合理成分。但社會觀念的影響顯然被刻意忽視了。 《萬箭穿心》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非常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小說。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改編,是在電影結尾處。李寶莉不像小說里那樣,要建建來好好待她。她在電影中更加堅強,似乎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女人要追尋幸福並不是從倚靠一個男人變為倚靠另一個更值得倚靠的男人。老公靠不住,兒子也靠不住,她跟建建走,並非是想倚靠建建。「還有半輩子要過,先搬出來再說唄!」片尾兩人離開,建建的車熄了火。寶莉下車推車,嘴裡罵著「婊子養的」,意味深長,實在絕妙。 所謂「萬箭穿心」是封建迷信還是社會偏見?李寶莉(女人)說自己命不好,讓我想起了那句話「身為一個女人多麼可悲啊,最可悲的是,她們不知道自己可悲」。又「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一半是受害者,一半是同謀」。李寶莉作為一個女人,她以其強硬的性格反抗命運,她拒絕被塑造。她也是受害者,但不像她的朋友萬曉景,她絕不做同謀。你說這叫萬箭穿心?我說這叫萬丈光芒!只是很多人,不僅僅是男人,都不敢正視這種光芒。她們/他們生怕這道光會刺傷自己的眼,於是情願選擇把眼睛閉上。這樣眼睛是不會受傷了,而是直接等同於瞎了。一雙盲目,自然無緣光亮。

5. 《萬箭穿心》好看嗎,劇情怎麼樣

電影《萬箭穿心》根據著名湖北作家、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顏丙燕主演,是王競老師繼《我是植物人》後導演的又一力作,其內容頗具湖北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萬箭穿心》劇情感人,是部很不錯的電影,還在問《萬箭穿心》好看嗎的人趕緊去電影院吧,影片要上映了。
這部影片,極其生動地反映了社會變遷中湖北民眾的真實生活,電影通過對普通人物豐滿的塑造,鮮活地表現了湖北女性善良、潑辣、倔強、堅韌的性格特徵和美好品質。
一個平凡的女人忍辱負重,用一根扁擔挑起了一個家,忍受著家人的憎恨與唾棄,為家人付出了一切。
從一個飛揚跋扈、趾高氣揚的美麗女人,變成了一個逆來順受的體力勞動者;從一個拚死拼活的無私奉獻者,變成了一個無處安身的流浪者;從一個陶醉於兒子成長的供養者,變成了一個被兒子視為仇敵的遺棄者,也從一個驕傲自矜、追求時髦的浪漫主義者,變成了一個獨當一面、無堅不摧的現實主義者。
王競老師的這個故事講得很完整,不通過剪輯和特效故意玩弄玄虛,也不刻意改變影片的敘事順序。大量手持拍攝鏡頭的運用,和自然光或者仿自然光的布光效果,為片子增加了一份社會新聞的味道。然而這一切,都源於王導對這個故事的自信。而我恰恰認為,故事是最重要的,若沒有了好故事,那麼一切技術手段都會變成空中樓閣,一觸即塌,毫無分量。在這一點上,我很欣賞王導。就像陳山老師說過,好的電影,應該是教授也能看,街頭買菜的也能看。好的電影應該是雅俗共賞,而不是曲高和寡、標新立異。
在人物設置上,李寶莉這個人物比較豐滿。當然,這與顏丙燕良好的戲劇基礎是分不開的。馬學武,這個懦弱、極端又內心叛逆的男人,也被還算完整的被演員塑造出來,但是細節還是缺失了不少。所以這個人物還是略顯單薄。在女小三兒的人物設置上,我認為還是有些問題的。首先,她到底愛不愛馬學武?愛么?如果愛他,為什麼要告訴他是一個女人報的警,這是一種拆散他家庭的報復,這也是導致馬學武夫妻感情破裂的導火索。那麼,不愛么?不愛的話,為什麼要將自己的身體給他?女人是感性動物,上床對女人和男人的意義絕對不一樣。之後李寶莉和建建的情節也影射了這一點。女人以為性就是愛,但男人認為性只是性。再說兒子馬文昭,這是我認為在劇作上設計得最失敗的人物。對於這個人物,我也存在很多疑問。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為什麼她母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外面挑扁擔為他掙錢供他讀書,他能一點不為之所動呢?不動也罷了,竟然還要把母親趕出家門,這似乎一點也不符合常理。就算他再不喜歡她,那她也是生了他而且辛苦的養著她啊,一個每次都考火箭班第一名的人能不明白這點道理嗎?(好吧,我承認開頭那幾場李寶莉虐馬學武的戲我沒看)
這幾天大家都對《萬箭穿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期待,而且評價一律都是好的,我似乎沒有聽到過負面評價。再加之入圍東京電影節角逐金麒麟,更在這電影上又加了一層光環。從某種角度看,這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從李寶莉在家庭中的地位,到女小三兒出軌以後丈夫似乎不敢有什麼怨氣,再到奶奶進駐家庭,從客人變成主人李寶莉乾的是扁擔,通過自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責任,挑起一家人生活的希望的,是這個無情的被家庭和親人一次一次傷害的女人。
就是這樣一個沒怎麼讀過書,在街上賣襪子的女人,性格暴躁,不拘小節,卻是刀子嘴豆腐心。一口潑辣的武漢話熟練的教訓著她愛人,天天就知道問兒子作業做了么。其實影片里有很多細節想表現她其實沒有表面上那麼壞,比如奶奶搬進來的時候她跟丈夫吵完架卻又進廚房抄起菜刀做飯,奶奶出走回來以後她忙著支起彈簧床。室友說小說里寫的是她找出家裡最軟的被子,但是電影似乎沒有表現得那麼徹底。
馬學武愛李寶莉么?我覺得他是愛的。因為愛不是最初的吸引和激情,不是荷爾蒙的攀升。就像《聖經》中說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因為他愛她,他才能忍她,他去找小三兒只是為了他在平淡生活中的怨氣尋找一個發泄口。但他又沒有那麼愛,或者說,李寶莉將他的愛和耐心一點一點消磨殆盡。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馬學武的遺書里,對不起媽,對不起小寶,然後戛然而止,李寶莉向後翻了一頁,又一頁,然後眼裡流露出失落又埋怨的神情。此時,兩個人的愛情已經轉變成恨意了。但絕對是因愛生恨。是因為對方達不到自己內心需求而生恨。這個細節我預料到了。還有兩個情節,一個是李寶莉上了建建的麵包車,當車子開始行使時我似乎明白後面要發生什麼,另一個情節是李寶莉說把爸爸相片收起來,別老擺在這,下一個鏡頭她發現相片沒了,我就預料到一定在她床上擺著。以往看片,我的攝像總與導演不同,沒想到這次跟王老師還挺有緣的。
同樣是社會現實主義題材,《搜索》卻因為高圓圓趙又廷等一系列文藝派演員而沾染上了些許文藝范兒,而《萬箭穿心》,沒有做作的故事和演員,筆觸直接伸向社會最底層,即呈現了源於生活的真實性,又帶來了高於生活的藝術性,不愧為國產電影一大佳作。箭代表著家庭和社會對李寶莉的多重傷害。包括丈夫的出軌,婆婆的排斥,兒子的冷漠無情,建建的性愛交易最後李寶莉還是靠著自己的力氣,推著她奔向自由的麵包車走出了這個萬箭穿心的住宅樓。希望後半輩子她能幸福。

6. 電影《萬箭穿心》好看嗎劇情 劇照 影評

連做款海報的心思都不肯花,還能指望劇組花心思拍好電影嗎?真的連演職人員的排列都照抄嗎?·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顏丙燕,出色的演員· 這是今年看得最滿足的電影,所以絕無僅有地給滿分。從 《無形殺》、《我是植物人》到 《萬箭穿心》王競導演一直關注著社會現實。最後《萬箭穿心》講到了人生、命運。一句老生常談的:性格決定命運。人們止於知道,卻未悟到。作家方方悟到了、導演王競悟到了。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示在我們面前。人無恆過,人無恆對。對錯之間不可兌換。我們卻一輩子為我們的行為埋單。甚至沒有對錯,只是我們都站在自已的孤島。· 今天看的萬箭穿心,開始覺得看這種市井小電影有啥意思,後來覺得很不錯,生活的真實演繹呀,悲劇中的勵志片。· 加長版經視故事會· 不可不看~發人深省,看了你就會有收獲· 作為一個武漢人,這部電影從第一句武漢話開始就觸動了我,源於生活,更貼近生活,可能只有武漢本地人才能完全懂這部電影吧· 這本電影是我看過最好的電影了,,燕子,,支持你,,你最棒。。。· 在國內的很多家庭中,女人很強勢,男人顯得相對弱勢一些,因為不能平等對話,時間一長積壓的矛盾就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大爆發。萬箭穿心講出了千萬中國家庭的故事。· 《萬箭穿心》這種沒有太多科技炫耀的純朴影像特別難能可貴,畫面場景都貼近人們的生活,顯的格外親近、自然!影片的真實樸素很容易走進觀眾的視眼,那些揪心的故事情節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而女主人公蹉跎歲月和她那堅強的心靈又格外感動我們!激勵我們!啟示我們!· 能讓崔健出來做廣告的片子怕是不太多的吧,從《愛情的牙齒》開始喜歡上顏丙燕這個演員,非常期待她的演出。· 好電影不用太多話去修飾,今年到目前為止華語電影最佳!對比自己看過-標簽內地-按5星排序,也可以說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近十年內地電影(並列《我們倆》略好於《鋼的琴》);顏丙艷讓人刮目、電影看完都不敢相信這女人就是她演的。「有時候我一想到這個問題就會嚇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沒叫我『媽』了…」· 要過屋中「坎」,先解心中「結」 ,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歸咎於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風水無關。就像那輛發動不了的車,總要下去推一把。· 強推此片!超越了方方的原著!除了武漢話不太標准和閃回部分劇作有問題,其他都好。是迄今為止在武漢拍的所有電影里最好的一部!這個城市的味道和骨氣、風騷與堅韌畢現。很久沒在標放哭過了,今天綳不住眼淚。

7. 誰看了《萬箭穿心》這部毀三觀的電影

我看了,這部電影其實拍的不錯,雖然有些劇情難以讓人接受,但在國產電影中算得上是精品佳作。

8. 電影萬箭穿心怎麼樣 萬箭穿心影評

萬箭穿心過譽了,要栽就栽在人物塑造和敘事安排上,說白了就是導演估計沒有真正讀懂《萬箭穿心》這本小說的核心內涵。

《萬箭穿心》的核心是什麼?是風水還是一個女人的艱難奮斗史?其實都不是。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小說,那我想先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李寶莉在本片一個小時以後的戲段裡面幾乎沒有發過脾氣,幾乎成了個聖女樣?——誰吼她她都不接招,見誰都熱情笑嘻嘻的。

如果只是看電影的話,我想這個答案是無解的。而在小說裡面,這一點幾乎成了這本薄薄小說的核心。一個字「忍」,說再多一點,就是「還債」。

在小說中,馬學武跳江自殺以後,李寶莉的媽媽只給了李寶莉一個字:忍。自後才有李寶莉貼心貼肺照顧一家老小的故事。在開始的時候李寶莉忍的內心並不平靜,她說:「除了忍,又還有哪個字對我更有用呢?」

而屋裡一家老小一家親獨獨把她排斥在外她又發問:「要我怎麼忍?」 店鋪老闆又告訴她:「有些人生來就是還債的,慪氣想不開就會欠的更多。」才有了李寶莉後來的解脫:我不就是還債么?我還了就算了。

而在電影里,這些小的細節全都缺失了,在最後李寶莉搬家的時候還說:「我最對不起的就是小寶,他那小就沒有了爸爸,我也沒時間照顧他,我回來的時候就在想,別家的娃娃都瘋啊笑啊,他心裡就像是壓了個石頭,不像個伢。他如果能夠像別的孩子一樣高高興興,叫我做什麼都可得啊。其實他要就緊他拿去,我哪個都不欠了。」 這個「欠」用在這里就好像說氣話一樣沒有分量。小說中小寶與李寶莉吵完架她暗自神傷的時候對自己說的是「人生是有報應的。」這才有了後面李寶莉的解脫。電影彷彿把這樣一個女性角色塑造的極有母性光芒:孩子怎麼樣她都算了,只要他高興,就行了。這樣顯然是說不通的。

人都是有脾氣的,寶莉這種骨子裡面都像潑過辣椒水一樣的人更是有脾氣。所以敘事必須要講出個因果來。你不給她一個改變的信條,僅僅是讓她的行為上作出改變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電影的前一個小時李寶莉做盡了「壞事」,但後一個小時又做盡了「好事」(壞事都讓人家做了。)這種兩極分化的安排實在是讓人覺盡了假。小說起碼還知道寫些她進茶館吵得周圍人頭昏的行為,讓人微微生惡。電影里就讓這女人軟的像一隻小綿羊,童話估計都不敢這樣寫。實在是讓人揣摩不透的。

與小說差別最大的人物塑造大概就是小寶的奶奶(原作裡面還有一個爺爺),小說里的兩位老人恨李寶莉是入了骨,而電影里的奶奶卻好像還有幾些人情味兒。小寶的絕情不帶一點迷茫和疑惑的成分,這就說明顯然被「洗過腦」。我也生在單親家庭,但是只有我媽帶我。我媽脾氣跟李寶莉差不多,都是得理不饒人的主,這些年來她的歇斯底里常常讓我睡不著覺(還沒出來讀書的時候),但是母親的努力我看在眼裡。一面她精神性發作對我深深造成折磨的時候我真的沒辦法不厭惡這個女人,她的偉大也讓我知道我對她的愛是不能打折扣的。往往這種愛呀恨呀是搖擺的,被暴打的時候心裡恨死了她,但是好歹也有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時候。

影評人木衛二提到的小說《家變》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家變
》主要內容也是兒子對父親從愛到恨到忘的一個過程。小說的高潮是兒子對孝道的批判:父親騙人、欺負下等人、窮的沒了骨氣、懦弱怕事、一副窮酸樣……用詞之狠使得在小說剛剛面世的時候遭受到了狼虎一般的批判。但是在孝道的批判之後又是兒子自己的反思:是不是對父親太過分了一點,他挺可憐的,我還是要對他好一點。人心是肉長的,好歹都受著社會倫理的桎梏,很難想像有誰能愛的毫無保留亦或者是恨的毫無餘地,

而小寶對母親的恨被表現得沒有餘地,這就必須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那麼,還有人味兒,懂得體諒的奶奶貌似是沒法子教出恨媽恨到骨子裡面的小孩的。小說里兩老人帶著頭的孤立寶莉,孩子長大隻跟爺奶親也是有點道理的。然而小說也不是滴水不漏,小寶在哭訴的時候引了爺爺的話說原來覺得是爸爸對不起小寶,自己下崗不行了就跳江。如果爺爺奶奶真信這一點,定不會這樣慘薄的對待寶莉。

不過,無論電影還是小說都沒做好的一點就是對「狗改不了吃屎」這個道理的深刻領悟。無論李寶莉想的怎麼樣開,她那種市井的,令人厭惡的小家子氣都不應該缺了斷了。前面她知道跟服務員叫罵十八塊的茶水,後面也該知道做事情斤斤計較。凡事都該有個連續性,不能好的東西「源遠流長」,差的東西說沒就沒。拍接地氣的東西就要把人拍得像個人,而人最human being的地方也就是他的思維慣性和行為慣性。我想,也就是對這一點的考量使得電影最後發不動車李寶莉罵著「婊子養的」下來推車的鏡頭如此動人也如此具有生命力了吧。

在中國,母親往往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有時候社會對母親高大全的要求把母親們也「教唆」成了只看得到自己身上「高大全」的部分,覺著自己擔了天下所有的擔子,卻全然不理自己身上爛脾性對後代和周圍人的傷害的人。這種潛在的聲音在各類電影、小說、文藝節目不斷回響,賺足了女性的眼淚。我和我媽曾一起去看過《大地震》,面對徐帆神一般的演技,編劇狗血的劇情,我媽眼淚嘩嘩的。事後我媽說我怎麼那麼冷漠一滴眼淚都不掉,我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電影假的很,特技花了那麼多錢做的還是那麼假。」就把我媽氣的在公車站跟我大吵起來。現在回想起來也是覺得好笑啊。望以後各位電視劇導演、電影導演要接手這類女性題材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尺度,更要主要斷章取義要有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雖然難聽但是一點兒都不假。忙著被剛強女性打動的邏輯都不要了之前,還是用這句話打個底兒,免得自己再造餘孽。

9. 《萬箭穿心》真的那麼好看嗎

想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李寶莉,不是因為她遙遠到不可捉摸,而是因為她太真實了,真實到彷彿是隔壁三大媽或者對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過,大大咧咧灰頭土臉,帶著一張賤嘴和一顆不屈的心。

馬學武和李寶莉的結合真是一段奇葩的故事,一個是有文化卻懦弱小家子氣的鄉下男人,一個沒文化可有著漂亮臉蛋兒和「作死」的性格的貧民女人,不知道他們當初結婚的時候彼此是不是就是這個「死樣子」。
那時大概應該是這樣一種情景吧,一個是溫柔有才的窮小子,娶了一個活潑熱情的同樣貧窮的小美女,結果落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上,溫柔變成了懦弱,有才變成了和別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活潑變成了大大咧咧沒有形象的蠻橫,熱情變成了口不擇言的市儈。
李寶莉給馬學武的,從來都不是馬學武內心真正渴望擁有的。其實李寶莉一直都搞錯了一件事情,如果你從一開始就看不上他,那麼今後的日子裡,你只能越來越看不上他,因為生活總是把一個人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一層一層的剝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與丑惡。很多人都覺得是不是結了婚就好了,是不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看不慣的東西,結了婚對方就會改了?嗯,你想多了,結婚從來都只是開始,各種各樣問題的開始,而根本不是問題的結束。小景來吃飯那一段,李寶莉冷嘲熱諷,小寶拖著爸爸去玩,馬學武離開飯桌的時候,依舊故作淡定地招呼小景慢慢吃。他是一個要里子也要面子的人,可惜李寶莉從來領悟不到這一點。小寶說爸爸知道你不看書,所以把那人的照片放在書里……這是對李寶莉的無視,甚至是侮辱。書本象徵著馬學武的事業,情婦的照片象徵著他的愛情,這兩件事,都和李寶莉無關,甚至還都是因為李寶莉的存在而變得遙不可及。當馬學武面對著情婦溫柔崇拜的眼神,抹抹滿嘴油光,滔滔不絕的講著「咱們廠已經進入共產主義」的時候,他的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在李寶莉面前幾乎從未有過。

閱讀全文

與電影萬箭穿心好不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寨電影院叫什麼名字 瀏覽:902
最好看的電影賭片 瀏覽:47
英國2016年電影有哪些地方 瀏覽:787
正上映的電影哪部好看 瀏覽:238
如何在愛奇藝里下載電影 瀏覽:691
肚子龍什麼電影 瀏覽:57
盜墓類電影哪些好看 瀏覽:963
澳門電影觀看免費下載 瀏覽:693
哪些電影有火男 瀏覽:961
流浪者浪客行西瓜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32
邵氏電影為什麼那麼清晰 瀏覽:580
韓國病毒感染的電影什麼 瀏覽:589
老電影為什麼經典 瀏覽:129
手機怎麼看優盤里的電影 瀏覽:190
電影院前台需要哪些工具 瀏覽:173
搞笑的喜劇電影有什麼 瀏覽:750
大陸機器人女孩電影有哪些 瀏覽:968
現代版的狙擊電影有哪些片 瀏覽:392
九龍冰室電影粵語免費觀看 瀏覽:570
美團電影改簽票怎麼退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