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電影畢業生好不好看

電影畢業生好不好看

發布時間:2021-07-21 10:33:26

Ⅰ 電影《畢業生》好看

可能1967年的人會被感動吧,現在的觀念去看是很2 的
單從劇作上來說,班和伊琳的感情毫無來由,而班後來追的方式也只是死皮賴臉這一招,伊琳不是太純就是太傻才會接受。有關愛情的一個痴人囈語
看到班在教堂二層大喊半天動都不動地方就想笑,這是什麼樣的編劇和導演會認同這種情節。就算你表現什麼隱喻,也得先真實才可以隱喻吧,為了實現心目中的一個視覺沖擊,罔顧人類常識,把演員搞得跟低智一般。
感慨那個年代電影真好拍。
再就是帕西諾當年的的演技真是尷尬,前面演青澀還不錯,但大抵也是因為零度表演讓人摸不清底細,而後面的高點戲就說一處,在加油站打電話的時候拍這兒敲那兒,我就暗笑原來影帝小時候也有這種尬演,明白他是想表現學生哥的抓狂,只是真不到位。
再就是這個主題是什麼玩意,一段跟他媽的婚外戀拍了半天,編劇是寫陶醉了。硬說這個故事是什麼關於畢業之後的迷茫,真是醉人的說法啊。
兩個女主母女兩人,化妝真是次還是皮膚真次?拋開這個不管,兩個人腦門一動就有橫紋,真不想被分散注意,但也太明顯了。也許不用現代美容技術的西方人皮膚就是衰老得快吧。(這一雖然說的是事實,但諸君可不理會。)
皇帝的新衣,因為阿爾帕西諾場中一橫,就一直沒人說破。說破也沒什麼,知道就行了,不是什麼上綱上線的事,後來老了以後的阿爾帕西諾配得上表演大師的稱號,那是後來。
如果這部影片有什麼經典之處,就是那首主題曲

如何評價1967年電影《畢業生》

《畢業生》的劇情很簡單,講述大學生班澤明在畢業後陷入對前途的迷茫狀態中,在思考未來之際,他受到一位女性長輩的誘惑,陷入不倫關系當中,之後又愛上這位女性長輩的女兒。面對這種混亂的情況以及來自女性長輩的威脅,班澤明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是要為保守不倫秘密而放棄愛情,還是要追求愛情並讓不倫關系曝光出來。班澤明最終的選擇是勇敢地追求愛情,他主動向所愛的女孩承認自己與她母親發生過不倫關系,然後在雙方家長的責罵和阻撓中,不顧一切地將女孩從她與別人的婚禮中搶奪過來。

同時與母女兩人陷入糾葛的不倫關系,這種題材在現在看來,可說是雲淡風輕、小菜一碟,但在上世紀六0年代,卻是極為驚世駭俗和充滿話題性。影片中,風情萬種的女性長輩大膽而露骨的勾引手段,以及導演所採用的鏡頭取景角度與蒙太奇處理方式,也成為後來許多電影模仿的對象。除了突破禁忌的議題和手法外,《畢業生》最大的特點在於捕捉到六0年代末期美國兩代人之間的價值觀差異,以及戰後嬰兒潮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們的茫然與困惑。

美國的嬰兒潮發生在1946年到1964年之間,由於戰爭結束、生活漸趨安定,以及前期人口增速放緩,新生兒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美國目前人口三億人左右,但在嬰兒潮的那18年間,便有約7800萬新生兒誕生。二戰結束的四0年代後期,一切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所有人只得埋頭於重建生活,拚命工作、積累財富,而當時間來到六0年代後期,物質環境已漸漸步入富足與安逸,成長起來的嬰兒潮世代便無需再為金錢和生活擔憂。

影片中的主角班澤明二十歲,是二戰結束後那波嬰兒潮的典型,家境富裕、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步出校門之際,房子和車子都是現成准備好的。班澤明的父母那一代,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種種夢想,如今在經歷了二、三十年的辛苦奮斗後,積累的財富、將來的希望、未竟的夢想,全都集中灌注在孩子身上,他們迫不及待要為孩子配備齊全,迫不及待要為孩子指引方向、鋪好道路,好讓他飛黃騰達、更上層樓。

但是對於班澤明這個嬰兒潮世代的人來說,學識和物質都是唾手可得,走在父母為他鋪好的道路上,不需要太過努力便能過上舒服和體面的生活,但循著這道路前進,獲得的成功都不過是來自父母的給予,這如何能體現自己作為獨立人的生命價值?因此,當班澤明步出校門後,便陷入深深的焦慮中,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他不想走父母的路,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走自己的路,他唯一清楚的念頭是要「不一樣」。

■獨立價值的追尋與渴望
這種超脫主流價值桎梏的渴望與急切,在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也有非常清楚的呈現。在《畢業生》中,則是透過班傑明所陷入的情感糾葛來表現這樣的心理掙扎。班傑明在面對來自女性長輩的誘惑時,一直都保持非常堅定的拒絕態度,但在被暗示生活過於單調嚴謹後,他這才決心回頭找這位女性長輩,而在被譏諷缺乏性經驗後,他才就義無反顧地與女性長輩發生不倫關系。班傑明雖然能在情感慾望前把持住自己,卻無法抗拒對父執輩們的逆反心情。

藉由對上一輩人的反抗和顛覆來證明自己的獨立價值,是美國上世紀六0和七0年代青年的一大特色。班傑明在陷入不倫關系後,雖然內心不時出現內疚和掙扎,但這種跳脫規范和框架的沉淪感覺,又讓他迷戀不已。班傑明後來之所以從不倫關系中脫身,瘋狂愛上女性長輩的女兒,其實也仍是基於逆反的心情。這位女性長輩是典型的上一代女性,受過教育,但為了家庭,只能放棄自我和理想,困守在無味的生活里頭。她的所有希望都灌注在自己女兒身上,要女兒比自己嫁得更好、過得更幸福。她自己雖然主動勾引班傑明,和他發生關系,但內心裡她覺得班傑明不夠好,配不上女兒,而正是這種輕視的態度導致班傑明對她女兒的瘋狂執著。

如果所有人都放任班傑明和女性長輩的女兒來往,兩人之間未必會發展出什麼結果,然而,由於班傑明的不倫丑聞,長輩們不斷地對他施予壓力,干預和阻撓他接近女性長輩的女兒,這便助長了班澤明的決心,讓他深信自己深愛那個女孩,決心要娶她為妻。於是班傑明不顧自己的前途、不顧千里的距離,死纏爛打地搬到女孩學校附近,天天在她身邊打轉、要她嫁給自己。而當女孩的父母聞訊趕來,硬逼著女孩與另一個男孩結婚時,班傑明更是千里飛車奔波,彷彿不要命似地闖進教堂阻攔婚禮進行。

很多人為班傑明不懈求愛和強搶新娘的動作而感動,說他在經歷迷惘和混亂後,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確認真愛而非一時的情慾才是生命的真諦。但是,《畢業生》里頭最為經典的一幕其實是在電影的結局處,而這結局訴說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班傑明與身穿婚紗的女孩從教堂中逃出來,兩人手牽著手飛快地奔上公車,在一整車乘客的驚詫目光下,堅定而快樂地走向最後排座位坐下。在坐定之後,兩人仍止不住興奮和勝利的笑容,但片刻之後,他們相視對看一眼,便齊刷刷地陷入沉默,各自露出尷尬與茫然的表情--這表情就像兩個負氣離家的孩子,在叛逆的興奮情緒過後,無言地問著自己:那然後呢?

■後話
《畢業生》之所以成為美國經典電影,在於它以非常商業的手法、極為爭議的話題,來呈現一個世代所特有的精神狀態,不光是電影本身,里頭的配樂、班澤明所開的愛快羅密歐敞篷跑車,都成為經典。有趣的是,《畢業生》雖然是四十多年前的老片子,但里頭描繪的嬰兒潮世代的境況,恰好與中國出生於八0和九0年代之間的青年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歷經二戰、內戰、文革和一胎化政策後,中國的嬰兒潮出現在1982年到1990年之間,時至今日,這波嬰兒潮新生兒都成長為青年人,而且類似於美國嬰兒潮青年們所面對的情況,他們的父執輩們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便不余遺力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因此中國嬰兒潮世代的青年們在生活條件上比父母輩更優渥許多,學經歷也更豐富,加上是獨生子女,除了三千寵愛在一身外,更是背負著上一代所有的希望與夢想。而這樣的成長環境,也賦予中國嬰兒潮世代更多的叛逆精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除了因為網路等媒介的發達與普及,信息的流動速度更快、透明度更高外,中國嬰兒潮世代的長成,也解釋了為何當代出現更多的憤怒青年,以及社會為何出現較強的改革聲浪。我想,這種叛逆的精神和改革的壓力,絕非簡單的打壓和限制可以阻攔的,需要透過適當的順應方能疏導。當然,這只是隨便想想、隨便說說,沒什麼特別的意思

Ⅲ 看過電影《畢業生》的進來

要看你看的時候能否產生共鳴,影片講的是大學畢業生對事業、對愛情迷茫的感覺,如果你也有或者曾經有過那種感覺,看起來可能會有些感覺。但是影片畢竟反應的是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狀態,不熟悉的話,看時會有些文化上的隔膜。

Ⅳ 畢業生這部電影的評價

這是一部產於1967年的電影,是《影視作品欣賞》課上,老師極力推薦,也是課後必考的一部影片,反映了美國60年代青年人,剛走上社會是對生活的迷茫。片中的主題曲《the Sound of Silence》和插曲《斯卡布羅集市》現在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旋律。 我承認在學校時看過很多電影,數量多的數不清,看見什麼都眼熟,但到現在大多都忘記情節了,只有這部片子,雖然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想起《畢業生》這個名字,也還會感到震撼。一方面因為當時考試前看過很多遍,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它所反映的憂郁煩惱與解脫,已不再是60年代人所獨有的,而是所有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需要面對的問題。 片中,Ben剛剛大學畢業,年輕,有朝氣,成績優異,家庭富足,典型的中高產階級家庭公子形象,但卻面對著父輩們並不理解的煩惱。在他看來,一切都是虛無的,迷茫充滿他的沒根神經,是選擇父輩們已經給他鋪好的路,慵慵懶懶的過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天天派對聚餐,麻木地出席各種交際場所,還是自己尋找自己的生活,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脫。腐朽的東西,必有它獨有且強烈的誘惑力,正如Robinson太太的出現。其實Robinson太太也曾是個畢業生,也曾像Ben一樣有過迷茫,同樣經歷了與誘惑的抗爭之後,她選擇的是舉手投降,並用同樣的方法拉攏更多的青年深陷其中,作為對這個社會的報復。這讓我想起了《夜訪吸血鬼》中的勒士達,那個將路易帶到地獄,並以殺人為樂趣的受害者及罪魁禍首。 片中有一段場景,在Ben的生日宴會上,Ben父親草草的和Ben閑聊幾句,拍著兒子的肩膀讓他准備,然後拉開了門,身穿潛水服的Ben緩慢的走出,外界是親朋好友的喧嘩聲。影片在這里用了一個長鏡頭,並把視角轉換到Ben的嚴重,透過厚厚的潛水服,所有的喧囂都是空洞的,在Ben的世界裡,只能聽見他急促的呼吸聲,迷茫麻木的內心使得所有人的臉都是緩慢的,扭曲的,靜止的。這是Ben的內心獨白,在每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人眼中,所有惡意或善意的忠告,都將被隔離出他們的世界。潛水面罩就是Ben的保護網,匆匆潛入水中,就是他急切想拜託一切世俗的反映。呼吸聲,遮蓋住世間喧嘩,但這種行為,只是徒勞,總有摘下面罩的一天,總有誤入歧途的可能,也總有在無數選擇中越來越茫然的時刻。只有當Ben在酒店為嬉鬧喧嘩的各類上流人士開門,看著他們漠視的只顧自己沉迷的臉,他才明白自己的未來在何處;只有當他遇見了Elian,看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生活,他才會有勇氣邁出探視的一步。 Elian是他在愛情中的轉折,同時也是他整個命運的轉折,從這里,找到了方向。 其實這也告訴我們了,對於所有將要踏上社會的年輕人,在迷茫階段的指引忠告往往是起不到作用的,關鍵是要讓他們打開那層隔膜,自己尋找的過程中,迷茫總會變成不迷茫的
參考資料:校內網

Ⅳ 畢業生這部電影好看嗎

雖說是很久遠的片子了,可影片中所展現出來的青春的迷茫.卻是每個時代的年輕人所共有的.不論是影片最後搶新娘的戲還是影片那略帶惆悵的插曲都已成為不可磨滅的經典

Ⅵ 關於電影《畢業生》

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講述了一個青年在畢業之際面對愛情和事業上的迷失和救贖,是這類題材的一個代表作,反應的是當時畢業生的真實寫照

Ⅶ 電影畢業生好看嗎

這個片看起來不輕松,不過描寫那個年代不可能輕松

靜寂之聲
斯鎮的頌歌
這些經典歌曲是大家認識了民謠大師:保羅西蒙和加豐凱爾

Ⅷ 畢業生的影片評價

1967年,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的《畢業生》以一鳴驚人的姿態出現,成為20世紀60年代青春片中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該片也成為電影史上一部舉足輕重的傑作(新華網評) 。
該片的基調是喜劇,但是主題確沉重且嚴肅,正是在這種「嚴肅的搞笑」下,影片體現了一種辛辣的諷刺感,並且讓這種諷刺力度得到了增加。另一方面,對於本恩這樣一個剛剛步出大學的人而言,社會的秩序已經早早的由父輩們制定好了,這層秩序是「大人社會」的意識形態,如果這種意識形態是腐朽的不合時宜的,那麼肯定會催生出一個或數個奮起反抗沖破一切的個體力量,本恩正是影片中那個奮起反抗的個體力量(時光網評) 。
《畢業生》有一個光明的,令人歡欣鼓舞的結尾。這是一個凱魯亞克式的結尾,追求自由的本恩拒絕了與成人世界的妥協,他們選擇了逃離,卻沒有自己的目的地,他們一直都在路上。作為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它准確地表現了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他們叛逆,激情,憧憬未來,渴望正義,厭惡虛偽,追求幸福,為此而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海南日報》評) 。
男主角達斯汀·霍夫曼因主演該片而一舉成名,他把本恩從稚嫩到成熟的成長過程詮釋得令人信服(新華網評) 。安妮·班克羅夫特對羅賓森太太的把握也極見功力,她的表演不溫不火,既不失中產階級的風雅,又透著一股世故冷峻、玩世不恭的邪氣(時光網評) 。
傲慢的表情和陰郁、充滿嘲諷的眼神,班克羅夫特將羅賓遜太太令人厭惡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在這部影片中,「羅賓遜太太」成了中年盪婦的代名詞。在現實生活中,班克羅夫特出演這部影片時才36歲,但是班克羅夫特的表演使觀眾完全信服羅賓遜太太的年齡足夠做本恩的媽媽(新浪網評) 。

Ⅸ 對於《畢業生》這部電影,你是如何評價的

經典的愛情歷程:《畢業生》
——影片分析
電影《畢業生》是美國導演邁克·尼科爾斯的一部成功之作,電影的導演手法是很成功的,因此拿到了奧斯卡中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最佳導演獎。該電影同時包攬了奧斯卡的五項大獎,邁克·尼科爾斯也因此出名。
《畢業生》講述了一段離奇而經典的愛情故事,主人公班是某大學的一名畢業生,通過他的畢業儀式,魯濱遜太太喜歡上了班並且和班發生了不該發生的關系,而魯濱遜太太的年齡卻是班的兩倍,班的心裡產生過掙扎,他只是出於對女人的一種好奇,他對魯濱遜太太的並不是愛情,而他愛的人恰恰是魯濱遜太太的女兒依蓮,故事就再他們三人之間發展下去,依蓮得知班與母親之間的事情之後一時接受不了,與班斷絕了所有聯系,而班卻沒有放棄對依蓮的追求,他跑到依蓮的學校並在附近居住下來,依蓮是愛班的,她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嫁給班,而此時魯濱遜太太的丈夫知道了班與妻子之間的事情,強烈反對班與女兒依蓮在一起,並把依蓮嫁給了卡爾,班知道後瘋狂的尋找依蓮正在舉行的結婚儀式的地址,在最後關鍵的時刻,班出現在依蓮與卡爾的結婚典禮上並帶走了依蓮,兩人以圓滿告終。
這部電影給觀眾呈現出了一段歷盡波折的愛情,導演在拍攝手法上下了不少工夫,尤其在各個鏡頭的剪輯上費了很多心思。許多鏡頭的連接都恰倒好處。簡練是導演手法的最大特點。
比如在班沖破了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與太太在一起將近一個月的日子裡,導演並沒有用過多的戲份講述這一個月班與魯濱遜太太之間是如何每天去酒店開房間,班回到家後心裡又是怎樣的掙扎,這些內容導演只用了一場戲來表現,在這一場戲中鏡頭不停的徘徊在酒店與班的家裡,這兩個地點的連接鏡頭導演都是用一個深藍色的背景來表現的,班躺在深藍色的枕頭或者深藍色的床頭上。這種冷色調的處理也襯託了班當時的心理,鏡頭不停徘徊在兩個地點之間,這種處理讓觀眾對班的心理有很好的了解,導演沒有向我們直接說明班此時心裡是多麼的矛盾與復雜,只是用幾個很好的剪接鏡頭就表現了出來,簡練的剪接手法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導演邁克·尼科爾斯。
不只是這一場戲中導演有如此精練的剪輯手法,在整部電影中這中手法隨處可見,比如班在開車去依蓮的學校找她的那場戲中,在途中,班的車速很快,而導演認為僅僅是車本身的速度並不能說明班此時焦急的,迫切想見到依蓮的心情,他要車速更快一些,於是用了這樣兩個鏡頭,第一個鏡頭:班紅色的汽車從遠處急速駛來,鏡頭沒有隨著汽車移動,固定拍攝;緊接著就是第二個鏡頭:紅色汽車從鏡頭位置向遠處疾駛而去,此時的鏡頭依然是固定的。這兩個鏡頭的銜接速度也是很快的,導演的這種方法很好的表現了班的車速,同時也從一方面襯托出班當時焦急的心情。在鏡頭的剪輯上導演是絕對成功的,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包攬奧斯卡五項大獎的原因。
僅僅依靠精練的剪輯與精彩的導演表現手法還是不能征服奧斯卡的,畢竟那是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那是所有電影人夢寐以求的聖地。因此,電影在音樂上也下了不少工夫,許多在今天我們聽來很順耳的音樂其實就是源自這部電影,而導演對音樂的運用也是值得一提的,在班開車去依蓮結婚典禮的路上時音樂的速度是很快的,從側面烘托出班開車時的速度,而不巧的是在路上班的汽車沒油了,汽車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此時音樂的速度也隨著汽車的速度而改變。導演的這個手法與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音樂運用手法相似,《天》中有一場放映師多多讓朋友去拿膠片的戲,只不過他當時騎的是腳踏車,音樂與腳踏車的速度也是相襯的。兩位導演在這點上的想法是互通的。
音樂作為電影的襯托也是很重要的,俗話說:「戲份不夠音樂湊」,這部電影不僅有足夠的戲份,音樂也是很成功的。有這么成功的拍攝手法與音樂,《畢業生》想不拿獎都難。
邁克·尼科爾斯的這部電影在整體的節奏上把握的很好,讓觀眾覺得故事很緊湊,電影的節奏與銜接很恰倒好處。僅僅用了105分鍾,導演就讓我們看到一段曲折的以圓滿告終的愛情故事,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班的堅持不懈與依蓮對愛情的始終不移與勇敢,讓我們共同為他們的以後祝福。

Ⅹ 電影 畢業生 影評

你要去斯卡布羅市集嗎? 你好,黑暗,我的朋友。
一首《斯卡布羅市集》,一首《寂靜之聲》,讓我們認識了西蒙和加豐科,也讓我們走進了《畢業生》這部電影。
那時的達斯汀*霍夫曼多青澀啊,他無憂無慮地戴著墨鏡,漂在游泳池上的樣子,讓每個成年人都回憶起自己那一去不返又多愁善感的青春。
一個大學生,陰差陽錯地和一個婦人發生了關系,這讓他既感到成熟的勝利,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他的內心在掙扎,在掙扎中,他發現了自己的真愛,那個婦人的女兒。最後,他從婚禮上搶走了新娘,他終歸和自己的真愛走到一起。
慾望的誘惑、未來的迷茫、人性的成熟、飛揚的青春、不滅的希望,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讓你很難形容心裡到底是什麼滋味。也許,這就是一個畢業生的感覺吧。
女兒和媽媽共同喜歡一個人,有點不好說吧。媽媽一定會很尷尬的,和自己的情人。
(不要加分,求你別弄成投票就行。很多人投票只會投第一個答案,哪怕那個答案是「不知道」的漢語拼音)

閱讀全文

與電影畢業生好不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年到現在好看的電影 瀏覽:570
免費領取電視機電影的公眾號 瀏覽:134
李連傑一共多少電影 瀏覽:506
馮小剛被禁多少電影 瀏覽:643
騰訊會員免費喜劇電影 瀏覽:429
北京電影學院形象設計專業怎麼考 瀏覽:149
徐崢你為什麼不給我吸管是什麼電影 瀏覽:578
2021年7月份上映電影有哪些 瀏覽:300
狗的恐怖電影有哪些 瀏覽:85
艋舺之後台灣有好看的電影嗎 瀏覽:412
美國病毒電影多少天 瀏覽:755
2000年前後為什麼電影沒人看 瀏覽:233
叫什麼茜的電影 瀏覽:466
如何判斷我直播的電影是否侵權 瀏覽:89
電影能看怎麼找不到資源 瀏覽:203
中國出的奧特曼電影有哪些 瀏覽:753
如何把電影傳到小米路由 瀏覽:183
趙文卓反擊電影如何賺錢 瀏覽:426
在線看電影怎麼老卡 瀏覽:49
韓國電影騙子叫什麼 瀏覽:583